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黎贡山北段土壤中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
1
作者 张翼飞 徐玲 +3 位作者 陈凯 杨连涛 宋娅丽 陈自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目的】探讨高黎贡山北段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海拔的分布特征,为该区域虫生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高黎贡山北段沿海拔梯度(1900~4300 m)采集土壤样品,分离虫生真菌菌株,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多基因系统... 【目的】探讨高黎贡山北段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在不同海拔的分布特征,为该区域虫生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高黎贡山北段沿海拔梯度(1900~4300 m)采集土壤样品,分离虫生真菌菌株,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进行物种鉴定;将样区划分为5个海拔梯度带(Ⅰ~Ⅴ),对虫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高黎贡山北段土壤中共获得1135株虫生真菌,分属于4科7属19种;优势属为绿僵菌属(Metarhizium,8种816株)、白僵菌属(Beauveria,4种214株),优势种依次为棕色绿僵菌(M.brunneum)、球孢白僵菌(B.bassiana)和蝙蝠蛾鳞翅虫草(Samsoniella hepiali)。所有海拔梯度土壤中都有虫生真菌分布,随着海拔升高,虫生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和菌株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但多样性指数呈增加趋势。中海拔梯度带(I)的虫生真菌物种丰富度(13种)和菌株数(265株)最高;最高海拔梯度带(Ⅴ)的物种丰富度(9种)和菌株数(139株)最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0.576)、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272)和Pielou’s均匀度指数(0.579)最高,优势度(0.424)最低。【结论】高黎贡山北段土壤中虫生真菌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所有海拔梯度中,中海拔区域的物种和菌株数量较多,高海拔区域的多样性指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高黎贡山北段 海拔 物种多样性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黎贡山北段西坡鸟兽多样性垂直分布特征
2
作者 王建华 吕亚东 +3 位作者 赵永飞 熊云 房以好 王荣兴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1期48-56,共9页
高黎贡山北段为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因其海拔高,地形复杂,监测队伍补给困难等因素,其野生动物监测非常薄弱,尤其是高海拔区域。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进行本底调查,掌握其资源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据此调整其相应的调查监测与... 高黎贡山北段为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因其海拔高,地形复杂,监测队伍补给困难等因素,其野生动物监测非常薄弱,尤其是高海拔区域。因此,有必要对该区域的鸟兽多样性进行本底调查,掌握其资源状况及空间分布规律,并据此调整其相应的调查监测与保护管理措施。于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高黎贡山北段西坡不同海拔段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鸟类和兽类多样性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兽类6目13科22种,鸟类4目15科43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豺(Cuon alpinus)和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贡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等22种。相对多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常见兽类为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而地栖雉类则以血雉(Ithaginis cruentus)为主;低海拔区域春冬季物种数较多,而中高海拔区域夏季物种数达到峰值;Jaccard指数计算结果表明,高海拔区域(3500~4200 m)较中海拔(2700~3499 m)和低海拔(2000~2699 m)区域具有更为独特的物种组成。兽类多样性沿海拔呈现单峰分布,鸟类多样性在(2500~3000 m)和(4000~4200 m)各出现一个高峰。建议(1)在高海拔段建设监测步道,以便于日常巡护以及物种常规监测;(2)建立监测站以保障长期的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北段 鸟兽多样性 海拔分布 红外相机陷阱技术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