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谈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反射波高频成分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文榜
李宗杰
+3 位作者
吴华
韩革华
綦成兰
姜华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1-843,共13页
地震反射波的高频成分直接影响地震成像结果的分辨率和清晰度,60dB高频死亡线的提出使高频成分的获得过程遭受质疑。高频死亡线存在的核心理由是记录仪器中的分频和占位。白噪系数不利于高频信号的振幅提升,频率泄漏不利于低频和高频信...
地震反射波的高频成分直接影响地震成像结果的分辨率和清晰度,60dB高频死亡线的提出使高频成分的获得过程遭受质疑。高频死亡线存在的核心理由是记录仪器中的分频和占位。白噪系数不利于高频信号的振幅提升,频率泄漏不利于低频和高频信号振幅差距的减小,二者被视作高频死亡线存在的理由。因此60dB高频死亡线成为地震数据高频成分是否可记录的界限。数字地震仪中不存在用于地震数据分解的物理部件,同一时刻的多个数值抢占同一尾数的不同数位更是物理不可实现,因此,高频死亡线存在的核心证据失去支撑。此外,按照高频死亡线推算的新疆沙漠区的死亡频率与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频率分布大相径庭,更加表明60dB高频死亡线是一个与现实不相符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
高频
成分
高频死亡线
倍频程带通滤波扫描
白噪系数
频率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点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中弱信号特征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军华
王静
+4 位作者
梁晓腾
刘振
单联瑜
石林光
梁鸿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799,共12页
弱信号的检测和识别是当今地球物理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对于高密度单点资料究竟多弱的信号才是弱信号,如何检测和识别,以往学术界很少有这样的文献报道.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结合胜利油田某高密度实际资料,对此做了分析和讨论,...
弱信号的检测和识别是当今地球物理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对于高密度单点资料究竟多弱的信号才是弱信号,如何检测和识别,以往学术界很少有这样的文献报道.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结合胜利油田某高密度实际资料,对此做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就视觉分辨率而言,当弱信号的信噪比S/N>2时,较易识别;S/N=1时,有可能识别错;S/N<0.5时,通过肉眼识别和解释已基本不可能.②对于薄储集层来说,S/N=2为计算薄层厚度的信噪比分界点.③单点资料中背景噪声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深层弱信号,高密度资料弱信号的死亡值就是环境噪声的幅度.④单个弱信号,它所占的频谱成分很少,随机噪声主要影响频谱的高频端和低频端,即使S/N达到5,噪声对信号的频谱改造仍十分严重.⑤研究区高密度资料频带很宽,为5—210Hz;目标层高频衰减比较快,高频的死亡线在170Hz;深层20Hz以上信息基本与噪声变化规律非常相像,弱信号已很难检测.⑥对于混杂在噪声中的水平同相轴弱信号(S/N<1),经奇异值分解(SVD)法处理后,仍能有效地检测出.经研究确定,在动校正(NMO)后的共中心点道集(CMP)资料中S/N=0.5是能否用SVD方法进行处理的临界点;即使N/S达到3,仍能用曲波变换恢复出弱信号.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高密度单点资料,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仍有很大的潜力识别出更多的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曲波变换
信噪比
高频死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反射波高频成分
被引量:
3
1
作者
唐文榜
李宗杰
吴华
韩革华
綦成兰
姜华方
机构
北京软岛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1-843,共13页
文摘
地震反射波的高频成分直接影响地震成像结果的分辨率和清晰度,60dB高频死亡线的提出使高频成分的获得过程遭受质疑。高频死亡线存在的核心理由是记录仪器中的分频和占位。白噪系数不利于高频信号的振幅提升,频率泄漏不利于低频和高频信号振幅差距的减小,二者被视作高频死亡线存在的理由。因此60dB高频死亡线成为地震数据高频成分是否可记录的界限。数字地震仪中不存在用于地震数据分解的物理部件,同一时刻的多个数值抢占同一尾数的不同数位更是物理不可实现,因此,高频死亡线存在的核心证据失去支撑。此外,按照高频死亡线推算的新疆沙漠区的死亡频率与该区实际地震数据的频率分布大相径庭,更加表明60dB高频死亡线是一个与现实不相符的悖论。
关键词
地震反射波
高频
成分
高频死亡线
倍频程带通滤波扫描
白噪系数
频率泄漏
Keywords
seismic reflection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cutoff high frequency
octave band pass filter scan
white noise coefficient
frequency leakage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点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中弱信号特征分析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军华
王静
梁晓腾
刘振
单联瑜
石林光
梁鸿贤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8-799,共12页
基金
中石化重大先导项目"超万道单点高密度数字地震采集试验与应用"(P09072)资助
文摘
弱信号的检测和识别是当今地球物理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对于高密度单点资料究竟多弱的信号才是弱信号,如何检测和识别,以往学术界很少有这样的文献报道.本文以理论研究为主,结合胜利油田某高密度实际资料,对此做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就视觉分辨率而言,当弱信号的信噪比S/N>2时,较易识别;S/N=1时,有可能识别错;S/N<0.5时,通过肉眼识别和解释已基本不可能.②对于薄储集层来说,S/N=2为计算薄层厚度的信噪比分界点.③单点资料中背景噪声会较大程度上影响深层弱信号,高密度资料弱信号的死亡值就是环境噪声的幅度.④单个弱信号,它所占的频谱成分很少,随机噪声主要影响频谱的高频端和低频端,即使S/N达到5,噪声对信号的频谱改造仍十分严重.⑤研究区高密度资料频带很宽,为5—210Hz;目标层高频衰减比较快,高频的死亡线在170Hz;深层20Hz以上信息基本与噪声变化规律非常相像,弱信号已很难检测.⑥对于混杂在噪声中的水平同相轴弱信号(S/N<1),经奇异值分解(SVD)法处理后,仍能有效地检测出.经研究确定,在动校正(NMO)后的共中心点道集(CMP)资料中S/N=0.5是能否用SVD方法进行处理的临界点;即使N/S达到3,仍能用曲波变换恢复出弱信号.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对于高密度单点资料,只要处理方法得当,仍有很大的潜力识别出更多的弱信号.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曲波变换
信噪比
高频死亡线
Keywords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curvelet transform
signal to noise ratio
high frequency death line
分类号
P315.6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谈地震数据采集中的反射波高频成分
唐文榜
李宗杰
吴华
韩革华
綦成兰
姜华方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点数字检波器地震资料中弱信号特征分析及识别方法
张军华
王静
梁晓腾
刘振
单联瑜
石林光
梁鸿贤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