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鲁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亚红
廖发圣
+4 位作者
张正帅
徐芳芳
申茂正
蔡璐
董春勇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震震级M_(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lgM_(0)=0.956M_(L)+10.421;拐角频率为2~15 Hz,拐角频率与矩震级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拐角频率越低。(2)鲁西地区地震视应力为0.01~1.630 4 MPa,平均视应力为0.30 MPa。(3)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区域和高、低值过渡区域,鲁西地区的视应力高值主要分布在聊考断裂带的中北段、长清断裂以西和苍山—尼山断裂带附近的微山地区,菏泽、聊城、微山地区为低b值,低b值区域与视应力高值区域分布较为接近,反映出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表明这些区域可能是鲁西地区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应力降
B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沂沭断裂带小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翠芹
张正帅
+1 位作者
郑建常
戴宗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2010-2020年沂沭断裂带范围内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模型,以理论震源谱对观测震源谱之间的最小绝对残差值作为目标函数,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93个地震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和震源参数,对不同震源...
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2010-2020年沂沭断裂带范围内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模型,以理论震源谱对观测震源谱之间的最小绝对残差值作为目标函数,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93个地震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和震源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频截止模型的理论震源谱对观测震源谱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拐角频率识别效果,因此该模型更适用于观测震源谱;沂沭断裂带中小地震的拐角频率为2~15 Hz,与矩震级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拐角频率越低;地震矩M_(0)与震级M_(L)在单对数坐标系下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稳健函数线性拟合,可表示为logM_(0)=1.096M_(L)+9.78;地震视应力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沂沭断裂带2012-2014年地震视应力偏高,地震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2016年后地震视应力有所降低,地震强度和频次有所降低;沂沭断裂带地震多发生在高视应力内部和边缘地区,断裂带中南部的莒南-临沂和断裂带北段的安丘段存在明显高视应力集中区,这些区域为沂沭带未来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有必要对高视应力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1
作者
陈亚红
廖发圣
张正帅
徐芳芳
申茂正
蔡璐
董春勇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菏泽地震监测中心站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1-350,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402033)
山东省地震局合同制项目(YB2430)。
文摘
利用2013年1月—2023年7月山东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鲁西地区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震源模型,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方法拟合研究区内的震源谱,得到了236个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结果显示:(1)地震矩M_(0)为10^(11)~10^(14)N·m,与近震震级M_(L)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lgM_(0)=0.956M_(L)+10.421;拐角频率为2~15 Hz,拐角频率与矩震级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拐角频率越低。(2)鲁西地区地震视应力为0.01~1.630 4 MPa,平均视应力为0.30 MPa。(3)地震多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区域和高、低值过渡区域,鲁西地区的视应力高值主要分布在聊考断裂带的中北段、长清断裂以西和苍山—尼山断裂带附近的微山地区,菏泽、聊城、微山地区为低b值,低b值区域与视应力高值区域分布较为接近,反映出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表明这些区域可能是鲁西地区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
关键词
震源参数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应力降
B值
Keywords
seismic source parameters
the high-cut model
corner frequency
apparent stress
stress drop
b-value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沂沭断裂带小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翠芹
张正帅
郑建常
戴宗辉
机构
山东省地震局
出处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74-283,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项目(2018YFE0109700)
山东省地震局一般项目(YB2006)
+1 种基金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1010121)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地震可预测性国际合作研究(2018YFE0109700)。
文摘
利用山东台网记录的2010-2020年沂沭断裂带范围内的地震波形资料,基于高频截止模型,以理论震源谱对观测震源谱之间的最小绝对残差值作为目标函数,使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93个地震震源谱的特征参数和震源参数,对不同震源参数之间的定标关系及视应力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频截止模型的理论震源谱对观测震源谱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拐角频率识别效果,因此该模型更适用于观测震源谱;沂沭断裂带中小地震的拐角频率为2~15 Hz,与矩震级有较好的相关关系,震级越大,拐角频率越低;地震矩M_(0)与震级M_(L)在单对数坐标系下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利用稳健函数线性拟合,可表示为logM_(0)=1.096M_(L)+9.78;地震视应力的时间分布特征表明,沂沭断裂带2012-2014年地震视应力偏高,地震强度和频次明显增加,2016年后地震视应力有所降低,地震强度和频次有所降低;沂沭断裂带地震多发生在高视应力内部和边缘地区,断裂带中南部的莒南-临沂和断裂带北段的安丘段存在明显高视应力集中区,这些区域为沂沭带未来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震源区,有必要对高视应力区的地球物理特征进行监测。
关键词
沂沭断裂带
高频截止模型
拐角频率
视应力
Keywords
Yishu fault zone
High-cut model
Corner frequency
Apparent stress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鲁西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陈亚红
廖发圣
张正帅
徐芳芳
申茂正
蔡璐
董春勇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沂沭断裂带小震震源参数特征分析
李翠芹
张正帅
郑建常
戴宗辉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