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阶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电磁波传播计算 被引量:6
1
作者 苏卓 谭峻东 +1 位作者 张俊 龙云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6,共6页
利用FDTD(2,4)高阶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并结合滑动窗口的思想,对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的高阶FDTD算法在空间上达到四阶精度,与二阶精度的传统FDTD算法相比,在相同每波长采样数的条件下,... 利用FDTD(2,4)高阶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并结合滑动窗口的思想,对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采用的高阶FDTD算法在空间上达到四阶精度,与二阶精度的传统FDTD算法相比,在相同每波长采样数的条件下,数值色散误差能得到进一步的减少.在源脉冲传播较长距离时,数值色散的减少使得时域下脉冲扩展现象得到改善,滑动子窗口仍然能包含着激励源脉冲的全部信息,从而可更加准确地计算长距离电波传播特性.另外,在相同的数值色散误差容限下,每波长采样数比传统二阶FDTD方法有所减少,从而节省存储空间,加快计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高阶 数值色散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导线精确算法在改进的减缩时域有限差分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永刚 徐金平 +1 位作者 顾长青 王海婴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Riku M.M.等提出的FDTD的亚网格细导线精确算法,可以对给定直径的金属导线的电磁特性作精确计算。本文证明了由该算法格式计算的细线周围的电磁场分量,可以直接用于改进减缩时域有限差分(R-FDTD)法计算。用这种亚网格细线精确算法与改进... Riku M.M.等提出的FDTD的亚网格细导线精确算法,可以对给定直径的金属导线的电磁特性作精确计算。本文证明了由该算法格式计算的细线周围的电磁场分量,可以直接用于改进减缩时域有限差分(R-FDTD)法计算。用这种亚网格细线精确算法与改进R-FDTD结合计算了一个由细线源激励的矩形金属外壳的源输出功率,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验数据吻合。该算法与采用标准细线亚网格算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计算精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导线 减缩时域有限差分 亚网格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 精确算法 金属导线 减缩 精确计算 应用 网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居继龙 李增瑞 任朗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1-3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的求解麦克斯韦偏微分方程组的差分网格模型,并在此网格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时域有限差分(FDTD)新算法,这两种算法的性能在某些方面比传统的YeeFDTD)算法优越。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FDTD 差分算法 网格模型 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电离层VLF波传输特性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驰 芮国胜 +1 位作者 王瑞 薛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5-1241,共7页
在星载甚低频(VLF)通信技术中,研究甚低频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电离层传输特性大多基于高频脉冲信号,且传播模型相对粗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建立了更为精确的电离层... 在星载甚低频(VLF)通信技术中,研究甚低频信号在电离层中的传输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电离层传输特性大多基于高频脉冲信号,且传播模型相对粗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为此,建立了更为精确的电离层各向异性传播模型,对常规的FDTD算法引入变步长因子,并用该算法对VLF波在电离层中的场强衰减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昼夜变化及频率对其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与卫星实测数据对比表明:与常规的FDTD算法以及全波分析方法相比,引入变步长因子的FDTD算法精度更高;在VLF频段,降低频率有利于电磁波穿透电离层,且白天的衰减明显大于夜间;VLF波在射入电离层并穿透D层时衰减严重(30-40 d B),约为F1层中衰减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甚低频通信 甚低频波 电离层传输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变步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与遗传算法在平面螺旋电感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建 李靖 +1 位作者 刘和光 姜景山 《中国工程科学》 2004年第11期38-42,共5页
文章通过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FDTD)算法与遗传算法 (GA)相结合进行平面螺旋电感设计。通过优化单元网格大小 ,可优化设计整个平面螺旋电感 (包含空气桥 )的结构尺寸。介绍了该方法既能够进行严格的电磁场求解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实验过... 文章通过电磁场时域有限差分 (FDTD)算法与遗传算法 (GA)相结合进行平面螺旋电感设计。通过优化单元网格大小 ,可优化设计整个平面螺旋电感 (包含空气桥 )的结构尺寸。介绍了该方法既能够进行严格的电磁场求解 ,又可以避免繁杂的实验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遗传算法 平面螺旋电感 品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等离子体光子晶体透射系数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英杰 叶全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30-236,共7页
相较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具有高准确度性和低色散性.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准确度较低,数值色散误差较大,并且破坏了麦克斯韦方程的辛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较差.然而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可以克服这些缺... 相较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具有高准确度性和低色散性.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计算准确度较低,数值色散误差较大,并且破坏了麦克斯韦方程的辛结构,从而导致其稳定性较差.然而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可以克服这些缺点,从而保证了整个仿真计算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本文基于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等离子体光子晶体的带隙特性,透射系数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的优势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等离子体光子晶体 高准确度 辛算子 透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DA平台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琛 王璐 +1 位作者 胡玉娟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4-647,共4页
文章针对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不足,以图形加速卡为核心,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FDTD并行算法。CUDA是最新的可编程多线程的通用计算GPU模型,由于FDTD算法在空间上具有天然的并行性,因此非常适合在... 文章针对传统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的不足,以图形加速卡为核心,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实现了基于CUDA平台的FDTD并行算法。CUDA是最新的可编程多线程的通用计算GPU模型,由于FDTD算法在空间上具有天然的并行性,因此非常适合在GPU上实现并行算。文章描述了在CUDA编程模型上的FDTD算法的设计以及优化过程,并通过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GPU的并行FDTD算法可以大大减少计算时间,基于GPU加速已成为电磁场数值计算的研究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图形处理器(GPU) 统一计算架构(CUDA) 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薄片模型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孟雪松 鲍献丰 +1 位作者 刘德赟 周海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3-47,共5页
将一等效薄片模型嵌入到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中,以快速而有效地解决复合材料薄片在电磁计算中的多尺度问题。在该嵌入式薄片模型中,薄片不需要被剖分网格,而是被嵌入到相邻的网格间,从而可以使用相对较大的网格剖分周围物体,进而可... 将一等效薄片模型嵌入到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中,以快速而有效地解决复合材料薄片在电磁计算中的多尺度问题。在该嵌入式薄片模型中,薄片不需要被剖分网格,而是被嵌入到相邻的网格间,从而可以使用相对较大的网格剖分周围物体,进而可节省大量的计算资源。在这一模型中,薄片被等效为一段传输线,并用其频域的导纳矩阵代替。使用数字滤波器理论以及逆Z变换可将频域的导纳矩阵转换到时域,并将其嵌入到时域有限差分算法中。该嵌入式薄片模型被用来计算一单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薄片的反射以及透射性能,并与其解析解进行对比,从而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收敛性以及高效性。该模型被用来计算三种具有不同电参数的单层碳纤维复合材料薄片的屏蔽性能,以研究各电参数对其屏蔽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薄片模型 碳纤维复合材料 屏蔽性能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计算中辛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查晓民 谢国大 +2 位作者 沙威 黄志祥 吴先良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54,共12页
辛时域有限差分(symplectic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SFDTD)算法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高保真度的时域数值算法,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主要对SFDTD算法的构建、数值优... 辛时域有限差分(symplectic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SFDTD)算法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稳定、高保真度的时域数值算法,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主要对SFDTD算法的构建、数值优化以及相关关键技术处理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基于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分近似优化处理方法,处理不连续边界及金属曲面时的局部修正方法,以及时域电磁仿真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关键技术:总场/散射场技术、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ed layer,PML)、近远场变换技术.最后,介绍了SFDTD算法在电磁仿真、量子力学求解、多物理问题建模与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SFDTD)算法 数值优化 电磁仿真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输电线路精确故障定位算法
10
作者 石新生 刘宏新 +2 位作者 肖文峰 龚庆武 陈玉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1-84,共4页
传统的故障分析法多采用集中参数模型,无法反映真实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因而,当线路较长时,这些算法不再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直接利用有限差分法求取线路波动方程的数值解,并利用在线路两侧实时同步采集... 传统的故障分析法多采用集中参数模型,无法反映真实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因而,当线路较长时,这些算法不再能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采用分布参数模型,直接利用有限差分法求取线路波动方程的数值解,并利用在线路两侧实时同步采集的电压、电流数据结合此数值解推导出了一种有效的故障定位算法。数字仿真表明,有限差分算法能很好地反映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即使在超长线路条件下,亦可获得高精度的定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时域有限差分 分布参数 双端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玉玲 卢振武 +2 位作者 任智斌 李凤有 曹召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59-1263,共5页
采用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进行严格的矢量分析 推导了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给出了入射波的设置方法 ;采用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 ;改进了平面波谱传播算法 ,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 采用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对轴对称亚波长衍射光学元件进行严格的矢量分析 推导了旋转体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基本计算公式 ;给出了入射波的设置方法 ;采用了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 ;改进了平面波谱传播算法 ,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并提高了计算速度 对多台阶微透镜和二元亚波长微透镜进行分析给出了它们焦平面的电场强度分布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 衍射光学元件 时域有限差分 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的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少斌 莫锦军 袁乃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首次把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ADI FDTD)推广到色散介质———无碰撞非磁化等离子体中 ,计算了非磁化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使用ADI技术给出了无碰撞等离子体介质中的ADI FDTD迭代公式 .并解析地证明了等离子体ADI FDTD算... 首次把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法 (ADI FDTD)推广到色散介质———无碰撞非磁化等离子体中 ,计算了非磁化等离子体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 ,使用ADI技术给出了无碰撞等离子体介质中的ADI FDTD迭代公式 .并解析地证明了等离子体ADI FDTD算法也是无条件稳定的 .数值计算表明 ,等离子体ADI FDTD算法与传统的FDTD的计算结果吻合 ,计算效率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I-FDTD 磁化等离子体 交替方向隐式时域有限差分 无条件稳定 隐式 色散介质 迭代公式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算法 电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环天线的时域有限差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太全 田茂 +1 位作者 吴庆麟 徐继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6期577-580,共4页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FDTD)计算了圆环天线在高斯脉冲激励下的瞬时电流分布 ,通过付里叶变换 ,获得天线在不同频率下的稳态电流分布 ,经过进一步计算 。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付里叶变换 输入阻抗 辐射方向图 圆环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高阶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许杰 徐珂 黄志祥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429,共5页
相比于传统高阶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而言,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FDTD的优化方法,该算法基于安培环路定律,通过计算机技术寻找到一组最优的系数使得FDTD方法的全局色散误差达到最小,通过不同分辨率下的点源辐射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 相比于传统高阶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而言,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阶FDTD的优化方法,该算法基于安培环路定律,通过计算机技术寻找到一组最优的系数使得FDTD方法的全局色散误差达到最小,通过不同分辨率下的点源辐射模拟证明了该方法在较低分辨率的情况下仍然具有极低的相位误差,对于解决电大尺寸结构建模中的数值色散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相位误差 优化算法 安培环路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天线时域有限差分计算中激励源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彦南 李思敏 +3 位作者 曹卫平 姜兴 高喜 于新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4-898,1023,共6页
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用于偶极阵列天线数值计算时,采用带有内电阻的缝隙馈电激励源模型,及选择自由度较大的调制高斯脉冲信号,来提高数值算法迭代计算的收敛速度;在各馈电单元的时域信号中通过引入合适时间延迟,实现对相应单元相... 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用于偶极阵列天线数值计算时,采用带有内电阻的缝隙馈电激励源模型,及选择自由度较大的调制高斯脉冲信号,来提高数值算法迭代计算的收敛速度;在各馈电单元的时域信号中通过引入合适时间延迟,实现对相应单元相位的控制。用二元相控阵列天线模型,验证了算法和程序是正确的;用六元相控圆形阵列天线,分析了该算法在实际相控阵天线问题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相控阵天线 激励源 差分计算 数值算法 阵列天线 天线模型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辛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微带天线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民权 刘双兵 赵瑾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7,共4页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研究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高阶差分的辛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方法(SFDTD),给出其三维差分公式.将吸收边界条件有效地应用于微带天线的计算中,计算了一种微带贴片天线并给出了天线的回波损耗及输入阻抗等.计算结果证明了...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研究了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高阶差分的辛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方法(SFDTD),给出其三维差分公式.将吸收边界条件有效地应用于微带天线的计算中,计算了一种微带贴片天线并给出了天线的回波损耗及输入阻抗等.计算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正确性.该方法对于天线优化设计及电磁散射计算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数值计算 算法 时域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微带贴片天线的辛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民权 吴先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2544-2546,共3页
文中研究了在时间上采用5级4阶差分、空间上采用4阶差分的高阶辛时域有限差分(SFDTD)数值方法,给出其三维差分公式.将吸收边界条件应用于微带天线的计算中,计算了微带贴片天线的回波损耗及输入阻抗等.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的精确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 微带贴片天线 时域有限差分 高阶算法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入射周期结构模拟的迭代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晨阳 方明 +1 位作者 黄志祥 吴先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6-112,共7页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引入一种基于迭代的算法,主要原理是通过时间步进方式,用先迭代产生的已知场近似当前迭代所需的未知场,使近似场和真实场之差随迭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探讨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收敛性分析,发现无限长金...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引入一种基于迭代的算法,主要原理是通过时间步进方式,用先迭代产生的已知场近似当前迭代所需的未知场,使近似场和真实场之差随迭代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探讨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收敛性分析,发现无限长金板反射系数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在数值上高度一致,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将该算法引入到三维色散结构模型仿真中,从理论上验证了在硅表面放置纳米圆柱结构所具有的超透射现象.研究表明,所构建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受入射角度限制、缺少时域场演化过程和需要大量网格剖分等方面的缺点,为色散周期结构在斜入射条件下的传输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入射 传输特性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周期结构 迭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众核处理器百万核时域有限差分并行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姜雪松 江树刚 +1 位作者 张玉 赵勋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69,128,共6页
根据"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新型架构,研究了众核计算平台超大规模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利用太湖之光提供的加速线程库,提出一种针对众核处理器的时域有限差分并行编程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程序,率先突破... 根据"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新型架构,研究了众核计算平台超大规模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利用太湖之光提供的加速线程库,提出一种针对众核处理器的时域有限差分并行编程方法.基于该方法设计的并行时域有限差分程序,率先突破300万处理器核并行计算,以16 384核为基准,在327 680核时并行效率可达50%.并完成200波长电尺寸机载天线受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并行时域有限差分法可以在国产众核超级计算平台上解决复杂电磁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算法 国产处理器核 300万处理器核 时域有限差分 计算电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器件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鹏 杨雪霞 徐得名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了两种非线性集总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集总网络算法(INL2N),解决了肖特基二极管在FDTD法中轴向占多个网格情况的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分析耿氏二极管的一组实用的FDTD迭代公式;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 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分析了两种非线性集总元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非线性集总网络算法(INL2N),解决了肖特基二极管在FDTD法中轴向占多个网格情况的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分析耿氏二极管的一组实用的FDTD迭代公式;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及SPICE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器件 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 肖特基二极管 FDTD法 耿氏二极管 SPICE 网络算法 集总元件 处理方法 迭代公式 计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