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东地区燕山期高镁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童劲松 路玉林 +2 位作者 管运才 储东如 耿小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8-31,共14页
皖东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为一套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具有高Al2O3、Sr、Sr/Y、(La/Yb)N、富集LREE和LILE、亏损HREE和Y、Yb、Eu弱负异常—正异常、岩石高(87Sr/86Sr)i、低εNd(t... 皖东地区中酸性侵入岩为一套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具有高Al2O3、Sr、Sr/Y、(La/Yb)N、富集LREE和LILE、亏损HREE和Y、Yb、Eu弱负异常—正异常、岩石高(87Sr/86Sr)i、低εNd(t)等特征。与中国东部多数埃达克质岩石相比,岩石具有较高的Mg#值和相容元素Cr、Ni含量。研究表明:(1)皖东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能是拆沉的下地壳基性物质经部分熔融作用及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幔橄榄岩相互反应的产物,石榴石作为残留相存在。(2)燕山早期皖东地区存在受特提斯构造域挤压构造控制的地壳加厚过程,早白垩世受太平洋构造域影响的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左行平移活动是触发下地壳拆沉的主要因素。皖东地区中酸性侵入岩是两大构造体制域发生转换的岩浆岩石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镁中酸性侵入岩 拆沉作用 下地壳 燕山期 构造体制转换 皖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