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可达性、空间溢出效应与制造业集聚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文涛 顾乃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67,共12页
以66个具有高铁客运站点的非中心城市为考察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铁可达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非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带来的可达性改善有助于促进非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水平提高。第二,高铁开通带来... 以66个具有高铁客运站点的非中心城市为考察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高铁可达性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非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高铁开通带来的可达性改善有助于促进非中心城市制造业集聚水平提高。第二,高铁开通带来的可达性改善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不仅有助于促进本地城市制造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高与其邻近城市的制造业集聚水平。第三,高铁开通带来的可达性改善对不同制造业行业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高铁带来的可达性改善能够对当地城市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产生积极的本地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言,高铁可达性改善不仅会抑制当地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同时也会对与该城市邻近城市的制造业集聚产生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可达性 空间溢出 制造业集聚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分析--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黄凯迪 许旺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31,49,共12页
针对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复杂性问题,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年至2019年城市群高铁开通与经济发展的时空面板数据,从供需角度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2SFCA)测算了高... 针对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复杂性问题,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07年至2019年城市群高铁开通与经济发展的时空面板数据,从供需角度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2SFCA)测算了高铁空间可达性,综合利用双固定(时间和空间)效应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SDM)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eographically and Tempor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TWR)分析了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影响的本地效应、溢出效应和时空非平稳性.研究结果表明: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的总体经济发展具有正显著性的本地效应和负显著性的溢出效应;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3次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不同,其中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最为显著;高铁空间可达性对城市群总体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发展具有时空非平稳性,影响作用的分布均具有集聚化特征.研究结果反映出京津冀城市群以虹吸发展为主,无法直接享受高铁出行服务的县区,与其他县区间的高铁空间可达性差异、经济发展差异愈加明显.因此,应继续完善高铁网络和运行政策,加强其他交通网络与高铁网络的衔接,注重城市分工与优化产业布局,合理引导高铁可达性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空间可达 经济发展 京津冀 两步移动搜索法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可达性对区域、城市和车站层面土地使用的影响——基于研究综述的评价框架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劼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1,共7页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高铁对于城市用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会带来城市用地发展的不平衡。然而,用地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可达性,结论差异性较大,尚没有定论。为了将现有聚焦于结论的文献综述转型为注重研究方法和变量,追溯3... 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高铁对于城市用地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会带来城市用地发展的不平衡。然而,用地变化能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可达性,结论差异性较大,尚没有定论。为了将现有聚焦于结论的文献综述转型为注重研究方法和变量,追溯3个空间层面的研究,分离可达性和其他要素,并分析在不同背景下实证研究结论差异的原因。目前大部分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4类:情景比较、分组对照、回归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同时,可达性指标包括定性分析、影响区划分、单个指标、综合指标和成组指标。最后,推荐采用基于实证的纵向研究,选取与研究目的相符的弹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可达性 土地利用 评价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洪鸣 孙铁山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64,共17页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 中国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挖掘城市群经济增长潜力的关键途径。本文基于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理论构建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模型,运用空间计量的实证方法,利用2003—2019年中国12个城市群1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城市群城市经济增长的网络外部性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相比城市群外的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的劳动力和技术产生更强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且城市群内部的高铁可达性可以强化劳动力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城市群内部的产业关联度可以强化技术的正向城市网络外部性。根据本文结论,加强城市群内城市间联系,完善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促进城市群内城市间产业关联,是中国城市群未来实现城市经济协同增长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城市网络 城市网络外部 城市经济增长 高铁可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