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锆石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才来 郭祥焱 +7 位作者 王次松 武秀平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刘春花 李名则 陈其龙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28,共18页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辉长闪长岩。本文报道该系列侵入岩最新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南洪冲和沙滩脚花岗闪长岩、新桥头花岗闪长斑岩、缪家石...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花岗闪长(斑)岩,其次为辉长闪长岩。本文报道该系列侵入岩最新锆石U-Pb定年结果及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结果表明,南洪冲和沙滩脚花岗闪长岩、新桥头花岗闪长斑岩、缪家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38.8±1.3)Ma、(144.1±1.2)Ma、(147.2±1.5)Ma和(142.8±1.6)Ma,沙滩脚岩体和缪家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4.1±1.5)Ma、(143.2±1.3)Ma,与SHRIMP定年结果一致。一般来说,区内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其年龄大于同类无斑状结构的岩石,但狮子山矿田的南洪冲花岗闪长岩年龄比区域上其他的同类岩石偏小,可能反映了区域上此类岩浆具有多次活动的特点。铜陵地区岩浆侵位的大致顺序为花岗闪长斑岩/第一次花岗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第一次辉石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第二次花岗闪长岩→第二次辉石二长闪长岩。本区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侵入活动是中国东部晚侏罗-早白垩世期间岩浆事件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东部区域构造由晚侏罗世的挤压转变为早白垩世的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 构造转换 石圈伸展 铜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系列侵入岩 被引量:85
2
作者 邢凤鸣 徐祥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8,共10页
铜陵地区侵入岩在化学性质上不属于一般的钙碱系列岩石。它们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为主的酸性组分,同时发生结晶分离(AFC的产物。铜陵地区侵入岩的特点是:以石英二长闪长岩为主,高钾富碱,富Sr,δE... 铜陵地区侵入岩在化学性质上不属于一般的钙碱系列岩石。它们可能是幔源碱性玄武岩浆同化古老麻粒岩相下地壳为主的酸性组分,同时发生结晶分离(AFC的产物。铜陵地区侵入岩的特点是:以石英二长闪长岩为主,高钾富碱,富Sr,δEu=09±。ε(Nd)和I(Sr)较低,Pb同位素比值中等,但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δ(Nd)─I(Sr)图和(207)pb/(204)pb─(206)pb/(204)pb图上,样品投影点的特点是均作陡倾斜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幔源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_(2)O-SiO_(2)图解的岩石系列划分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招崇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3-1416,共4页
0引言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描述花岗岩的主要元素特征时,国内很多文献广泛使用K_(2)O-SiO_(2)图解来判别该花岗岩是属于低钾系列、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还是橄榄玄粗岩/钾玄岩系列,这似乎成为花岗岩论文的“标配”了。然而,该图解的... 0引言不知从何时开始,在描述花岗岩的主要元素特征时,国内很多文献广泛使用K_(2)O-SiO_(2)图解来判别该花岗岩是属于低钾系列、钙碱性系列、高钾钙碱性系列还是橄榄玄粗岩/钾玄岩系列,这似乎成为花岗岩论文的“标配”了。然而,该图解的实际应用范围并非如此,以下就该图解的来龙去脉进行说明,避免“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系列 系列 橄榄玄粗 元素特征 系列 花岗 图解 以讹传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天山玉希莫勒盖达坂玄武安山岩-高钾玄武安山岩-粗安岩组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罗勇 牛贺才 +4 位作者 单强 张兵 周昌平 杨武斌 于学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34-943,共10页
在阿吾拉勒东段玉希莫勒盖达坂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主要是一套以安山质(粗安质)-英安质(粗面质-粗面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建造。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上部厘定出了钙碱性玄武安山岩—高钾... 在阿吾拉勒东段玉希莫勒盖达坂地区大哈拉军山组主要是一套以安山质(粗安质)-英安质(粗面质-粗面英安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的火山岩建造。根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本文在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上部厘定出了钙碱性玄武安山岩—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粗安岩(橄榄安粗岩系)组合。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三类岩石形成于岛弧环境,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的形成与板片俯冲作用有关,而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和粗安岩的形成则与俯冲板片断裂诱发的软流圈上涌作用有关。钙碱性玄武安山岩—高钾钙碱性玄武安山岩—粗安岩组合的存在说明阿吾拉勒东段在晚石炭世由于俯冲板片的断裂,构造体制由挤压转变为伸展。玉希莫勒盖达坂大哈拉军山组上部的火山岩组合与世界许多著名铜-金矿集区(如Papua New Guinea)的火山岩组合相似,显示该地区晚石炭世具有良好的铜、金成矿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希莫勒盖达坂 碱性玄武安山 碱性玄武安山 粗安 晚石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安徽铜陵地区侵入岩的岩石系列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晓春 楼金伟 +2 位作者 尹滔 石磊 鞠林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铜陵地区 橄榄安粗系列 系列 侵入 碱性系列 石组合 物质来源 火山系列 花岗闪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矿集区与成矿有关的闪长质侵入岩的岩石系列与成因
6
作者 徐晓春 刘启能 +3 位作者 张赞赞 王萍 肖秋香 梁建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2-113,共2页
安徽铜陵矿集区广泛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侵入岩体分布与矿田分布一致,沿铜陵-戴家汇隐伏断裂成群展布,形成一条近东西向宽约10km、长近40km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吴才来等,2003)。单个岩体的空间展布方向大致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呈北东-北北... 安徽铜陵矿集区广泛发育燕山期侵入岩,侵入岩体分布与矿田分布一致,沿铜陵-戴家汇隐伏断裂成群展布,形成一条近东西向宽约10km、长近40km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吴才来等,2003)。单个岩体的空间展布方向大致与区域构造线一致,呈北东-北北东向分布,地表出露形态多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侵入体规模多为小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陵矿集区 燕山期侵入 系列 碱性系列 闪长质 侵入 体分布 成因 橄榄安粗系列 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5
7
作者 吴才来 陈松永 +1 位作者 史仁灯 郝美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8,共8页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可以划分为橄榄安粗岩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岩系列的岩石组合为辉石二长闪长岩 +二长闪长岩 +石英二长岩 ,这些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大于 4(变化于 4.2~ 5 .8之间 ) ,岩石的稀土总量 ((REE)变化于2 11× 10 -6~ 2 6 4× 10 -6之间 ,且与金矿床关系较密切。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岩石组合为闪长岩 +石英二长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 ,岩石的里特曼指数小于 4(1.8~ 3 .2 ) ,ΣREE为 130× 10 -6~ 188× 10 -6,与铜矿床关系较为密切。结合包体岩石学研究得出 ,橄榄安粗岩系列岩浆为幔源碱性基性岩浆分异的产物 ,高钾钙碱性系列岩浆是分异的幔源岩浆和壳源酸性岩浆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碱性系列 橄榄安粗系列 侵入 成因 金矿床 幔源 铜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中酸性侵入岩成因及锆石SHRIMP定年 被引量:56
8
作者 吴才来 高前明 +5 位作者 国和平 郭祥炎 刘良根 郜源红 雷敏 秦海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630-2652,共23页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包括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中含有富云母包体和微粒闪长质包体以及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与区内的... 铜陵地区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包括辉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橄榄安粗岩系列侵入岩包括辉石二长闪长岩+二长岩+石英二长岩。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中含有富云母包体和微粒闪长质包体以及镁铁质石英二长闪长质包体,与区内的铜(金)矿化关系密切;橄榄安粗岩系列岩体中含多种深源堆积岩包体,与金(铜)、银、铅、锌等矿化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石英二长闪长岩为140Ma左右,花岗闪长岩为142~146Ma,辉长闪长岩为143Ma,辉石二长闪长岩为138~142Ma,二长岩为143Ma,可见两个系列侵入岩的年龄既有一定的差别,也有一些重叠。岩石地球化学及包体岩石学研究表明,橄榄安粗岩系列岩石可能为幔源碱性玄武质岩浆分异后形成,高钾钙性系列岩石可能为分异的幔源岩浆与壳源岩浆混合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碱性和橄榄安粗系列 侵入 成因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矿集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8
9
作者 李进文 裴荣富 +6 位作者 张德全 梅燕雄 臧文拴 孟贵祥 曾普胜 李铁军 狄永军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22,共12页
铜陵矿集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由橄榄玄粗质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组成,两者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相互间不存在岩浆分异演化关系。稀土和微量元素以及O、Pb、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的原始岩浆以下... 铜陵矿集区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由橄榄玄粗质系列和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组成,两者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存在差异,相互间不存在岩浆分异演化关系。稀土和微量元素以及O、Pb、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高钾钙碱性系列侵入岩的原始岩浆以下地壳深变质岩部分熔融岩浆为主,在有幔源玄武质岩浆注入的情况下先于橄榄玄粗质系列岩浆侵位形成;起源于富集地幔的碱性玄武岩与有限的地壳物质发生同化混染并通过结晶分异作用(AFC)形成了橄榄玄粗质系列侵入岩。下地壳或岩石圈地幔拆沉继而环流热幔上涌是本区侵入岩形成的直接起因;同时,侵入岩浆的强烈活动也是本区构造环境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 橄榄玄粗质系列 碱性系列 构造环境 铜陵矿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成因与三端元岩浆混合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狄永军 赵海玲 +3 位作者 吴淦国 张达 臧文拴 刘清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8-538,共11页
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演化的制约因素。显微镜下发现了岩浆混合结构。研究表明岩浆混合作用属较均一的化学混合。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表明燕山早期为加厚的陆壳或具有山根... 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方面探讨了铜陵地区岩浆演化的制约因素。显微镜下发现了岩浆混合结构。研究表明岩浆混合作用属较均一的化学混合。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岩石组合表明燕山早期为加厚的陆壳或具有山根的造山带,岩浆形成于55km以下。Izanagi板块俯冲及大陆岩石圈拆沉减薄诱发软流圈物质上涌,减压熔融产生玄武岩岩浆,底侵并加热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产生正长岩岩浆。参与岩浆混合的是进化的玄武岩岩浆。铜陵地区侵入岩主要是三端元岩浆——玄武岩岩浆、正长岩岩浆和花岗岩岩浆混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混合作用 玄武 正长 花岗 碱性-系列 燕山期 铜陵地区 侵入 三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矾山燕山期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强 许继锋 +2 位作者 赵振华 王人镜 熊小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0-168,共9页
河北矾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 (中侏罗世 晚侏罗世 )侵入岩主要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岩构成 ,以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岩石为主 ;SiO2 =53 58%~ 60 57% ,Al2 O3=16 16%~ 17 2 3 % ,Na2 O +K... 河北矾山地区燕山期侵入岩可分为早、晚两期。早期 (中侏罗世 晚侏罗世 )侵入岩主要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岩、正长岩构成 ,以高钾钙碱性岩系列岩石为主 ;SiO2 =53 58%~ 60 57% ,Al2 O3=16 16%~ 17 2 3 % ,Na2 O +K2 O =5 76%~ 8 96% ,K2 O =2 2 5%~ 4 55% ,Na2 O/K2 O =1 14~ 1 56;ACNK =0 72~0 86,NKA =0 4 7~ 0 77;Eu /Eu =0 80~ 0 95,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和Nb、Ta、Hf、Ti亏损 ,相对低Zr、Rb和Rb/Sr,但高Sr和Sr/Y ,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部分特征。晚期 (白垩纪 )侵入岩由碱长石英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石英二长岩、碱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构成 ,以钾玄岩系列岩石为主 ;比早期岩石富SiO2 ,低Al2 O3、富Na2 O +K2 O和K2 O ,但低Na2 O/K2 O ;ACNK =0 82~ 1 0 7,NKA =0 77~ 0 92 ;Eu /Eu =0 65~ 1 0 0 ,轻稀土富集 ,重稀土和Nb、Ta、Hf、Ti亏损 ,相对高Zr、Rb和Rb/Sr,但低Sr和Sr/Y。矾山地区早期侵入岩的形成可能与伊泽奈崎(Izanaqi)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俯冲所导致的挤压增厚有关 ;晚期侵入岩可能形成于拉张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质 碱性侵入 构造环境 地球化学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铜陵凤凰山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金属成矿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瞿泓滢 裴荣富 +2 位作者 李进文 王永磊 邓月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1-323,共13页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是铜陵矿集区内最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也是凤凰山矿田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矿区内新屋里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凤凰山中酸性侵入岩岩浆属于壳幔...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是铜陵矿集区内最典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之一,也是凤凰山矿田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矿区内新屋里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主要岩性为石英二长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凤凰山中酸性侵入岩岩浆属于壳幔混合型,原始岩浆来源于上地幔碱性玄武岩区并有地壳物质混染,在岩浆不断演化过程中有外来物质的加入,成岩过程以混合作用为主。凤凰山铜矿体分布于岩体与大理岩的内矽卡岩带上,岩体中铜含量较高。铜矿体是岩浆期后热液交代碳酸盐地层形成的。矿体的空间分布受构造变形-岩浆侵入高温高压作用的双重控制。矿化经历了从高温矽卡岩阶段到中低温热液阶段的多期次复合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 新屋里 石地球化学 凤凰山铜矿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燕山期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钱存超 路玉林 刘丽利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依据花岗岩类的岩性组合、产出状况、结构、侵位机制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燕山期花岗岩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大同岩体和司空山早、主期岩体为代表,岩性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表现为SiO2&... 依据花岗岩类的岩性组合、产出状况、结构、侵位机制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中燕山期花岗岩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高钾钙碱性系列,以大同岩体和司空山早、主期岩体为代表,岩性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表现为SiO2>56%,Al2O3一般≥14%,MgO<3%,富集LREE,低HREE和Y、Yb(如Y<18×10-6,Yb<1.9×10-6),高Sr、Ba,高La/Yb>39和Sr/Y≥30,Sr、Eu异常不明显,与Adakite岩相似;另一类属正常钙碱性系列,以英山尖岩体为代表,岩性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具有高硅、低铝的特点,一般SiO2>70%,Al2O3<14%,LREE略显亏损,HREE略显富集和高Y、Yb(如Y>18×10-6,Yb>1.9×10-6),低Sr和La/Yb<10、Sr/Y<10,Sr、Eu负异常明显。高钾钙碱性花岗岩可能为增厚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正常钙碱性花岗岩可能为正常的地壳重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 碱性系列 燕山期:超压变质带 大别山 地球化学特征 侵位机制 结构 性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德滋 杜杨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分布着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有关这些杂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争议颇大。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1)属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大量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相关联。
关键词 活动大陆边缘 东南沿海 侵入 构造背景 英安 太平洋板块 地区分布 碱性系列 石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中酸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5
作者 马德成 席振 +1 位作者 高光明 李欢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9-612,共14页
东昆仑祁漫塔格志留纪到泥盆纪岩浆活动强烈,其形成与大洋岩石圈俯冲造山、碰撞-后碰撞造山活动有关。本文对东昆仑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岩过程及构造背景。花岗闪长岩LA-ICP-M... 东昆仑祁漫塔格志留纪到泥盆纪岩浆活动强烈,其形成与大洋岩石圈俯冲造山、碰撞-后碰撞造山活动有关。本文对东昆仑祁漫塔格花土沟地区花岗闪长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岩石成岩过程及构造背景。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96.5±4.6)Ma,为早—中泥盆世岩浆活动产物。全岩SiO_(2)含量为63.01%~74.70%,显示高K_(2)O(1.53%~4.01%)、Na_(2)O(2.16%~3.80%)和Al_(2)O_(3)(12.95%~14.48%)特征,Mg#为17.01~61.23,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呈中等倾斜的右倾平滑型曲线,具有负铕异常(δEu=0.48~0.72),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Rb、Th、La、Ce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Ta、Ba等高场强元素,属I型花岗岩。结合岩体成岩年龄、地球化学特征与区域构造演化,认为花岗闪长岩为造山带地壳物质特别是增生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幔源物质的混入,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长石等矿物的结晶分离作用,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末期向后碰撞转化阶段下的挤压向伸展过渡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花岗 碱性系列 泥盆纪 东昆仑造山带 祁漫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苏左旗地区闪长-花岗岩类SHRIMP年代学 被引量:128
16
作者 石玉若 刘敦一 +6 位作者 张旗 简平 张福勤 苗来成 施光海 张履桥 陶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9-799,共11页
本文对内蒙古苏左旗地区的闪长 -花岗岩类进行了精确的 SHRIMP定年研究。研究表明 ,富钠的白音宝力道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合岩体 ,主体可能是 4 90~ 4 6 4 Ma之间侵位的 ,推测是洋壳俯冲的产物 ;随后在 4 2 4 Ma左右该地区发生了... 本文对内蒙古苏左旗地区的闪长 -花岗岩类进行了精确的 SHRIMP定年研究。研究表明 ,富钠的白音宝力道岩体是一个多期次侵入的复合岩体 ,主体可能是 4 90~ 4 6 4 Ma之间侵位的 ,推测是洋壳俯冲的产物 ;随后在 4 2 4 Ma左右该地区发生了板块的碰撞事件 ,产生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花岗岩。该区富钾的包尔汗喇嘛庙岩体本次得到的 SHRIMP年龄为 2 2 2~ 2 0 4 Ma,表明其在晚三叠世侵位 ,可能代表了造山期后的岩石圈拆沉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 SHRIMP年代学 俯冲 洋壳 SHRIMP定年 拆沉 碱性系列 复合 侵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中隆起带东段闪长岩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3
17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3 位作者 于晓飞 钱烨 王冠 杨延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3-1172,共10页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中隆起带东段分布一套高钾的钙碱性闪长岩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P),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岩浆...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中隆起带东段分布一套高钾的钙碱性闪长岩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P),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特征。该闪长岩属混合成因,即由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与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阿斯哈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为244Ma左右,属印支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侵入 石成因 构造背景 U-PB年龄 东昆中隆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达克岩的多样性 被引量:87
18
作者 张旗 许继峰 +3 位作者 王焰 肖龙 刘红涛 王元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59-965,共7页
埃达克岩具有多样性,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①典型的埃达克岩(adakite),源于贫K的拉斑玄武岩,大多是由俯冲板片熔融形成的;②高镁埃达克岩(highMgadakite,HMA),以富Mg#和Cr、Ni为特征;③TTG岩套,不同于典型的adakite,太古宙的TTG更富Si和... 埃达克岩具有多样性,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种:①典型的埃达克岩(adakite),源于贫K的拉斑玄武岩,大多是由俯冲板片熔融形成的;②高镁埃达克岩(highMgadakite,HMA),以富Mg#和Cr、Ni为特征;③TTG岩套,不同于典型的adakite,太古宙的TTG更富Si和贫Mg;④高钾钙碱性埃达克岩(high-Kcalc-alkalineadakite,HKCAA),以富K和贫Mg、Cr、Ni为特征;⑤高钾和镁的埃达克岩(highKandMgadakite,HKMA);⑥钾质埃达克岩(SuperKadakite,SKA)。研究表明,只要达到形成埃达克岩所需要的高压条件,有足够的热源使源区物质发生部分熔融,所形成的熔体即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而埃达克岩的多样性则是由于构造环境的差异(消减带或下地壳)、源岩性质的差异(基性岩或酸性岩)、压力的差异(地壳厚度的大小)以及围岩的差异(与地幔或地壳发生混合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 多样性 镁埃达克 TTG 碱性埃达克 镁和的埃达克 质埃达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潘-甘孜造山带南段晚三叠世兰尼巴和羊房沟花岗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3
19
作者 万传辉 袁静 +1 位作者 李芬香 鄢圣武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98,共14页
对位于松潘-甘孜地体南部的兰尼巴岩体和羊房沟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体的成因。U-Pb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集中在211Ma附近,属晚三叠世,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两岩体具有... 对位于松潘-甘孜地体南部的兰尼巴岩体和羊房沟岩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岩体的成因。U-Pb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集中在211Ma附近,属晚三叠世,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两岩体具有中等至较高的SiO2含量(58.31%~68.02%)和较高的全碱含量(6.70%~8.80%),具有准铝质(A/CNK=0.68~0.99)的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到橄榄玄粗岩系列。其中,兰尼巴岩体南段富Al2O3(15.85%~16.27%)、K2O(3.29%~3.40%),中等MgO(1.16%~1.47%),并具有高Sr(869×10-6~1032×10-6)、低Y(9.53×10-6~9.85×10-6)特征以及中等至较高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31],并且见有暗色包体,非常类似于下地壳熔融形成的钾质埃达克岩。兰尼巴岩体的北段及羊房沟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特征都很相似,相对兰尼巴岩体南段具有更高的K2O含量(4.08%~5.96%),相对低的Sr(664×10-6~868×10-6),稍高的Y(19.71×10-6~27.76×10-6)和明显较低的Sr/Y比值(29.39~42.05),显示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征,可能来自于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野外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岩体的形成有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参与,其中幔源岩浆的加入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大量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部分物源。地幔岩浆的上侵和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体的形成标志着松潘-甘孜造山带至少在晚三叠世就已处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甘孜造山带 川西 晚三叠世 碱性I型花岗 质埃达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票—义县地区义县旋回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彭艳东 张立东 +5 位作者 张长捷 郭胜哲 邢德和 贾斌 陈树旺 丁秋红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6-364,共9页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 辽西地区是中国中生代火山岩主要分布区之一。义县组分为4个岩性段。义县火山旋回可分为4个亚旋回。第一亚旋回分为4个小旋回。从早期至晚期,义县旋回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中性和酸性演化,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组合,从北票—义县,火山活动显示了由老到新的迁移性。主要氧化物关系表明岩石的SiO2与K2O呈正相关,SiO2与MgO、CaO、FeO+Fe2O3呈负相关。TAS图解反映了火山岩较高碱度的总体特征,硅—碱关系图和AFM图解反映了火山岩属于亚碱性系列中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在SiO2—K2O关系图上,绝大部分样品落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区内,少量落于钾玄岩系列区,因此义县旋回火山岩以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为主,部分为钾玄岩系列,表明岩石富钾。义县旋回火山岩具有大陆板内火山岩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 义县 石化学特征 碱性系列 系列 火山旋回 板内 地区 中国 辽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