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供电SCADA系统设计中的线程安全
1
作者 于国旺 邓军 《中国铁路》 2013年第12期66-69,共4页
高速铁路供电SCADA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后台控制模块,线程安全的实现是其技术关键。从系统设计角度分析采用多线程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线程同步问题,指出保证线程安全的技术路线,提出环形缓冲区方法实现阻塞及非阻塞线程安... 高速铁路供电SCADA系统采用多线程技术实现后台控制模块,线程安全的实现是其技术关键。从系统设计角度分析采用多线程技术的必要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线程同步问题,指出保证线程安全的技术路线,提出环形缓冲区方法实现阻塞及非阻塞线程安全方案,并给出实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供电 SCADA 线程安全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相双旋转移相变压器的高速铁路系统负序补偿方法
2
作者 颜湘武 李秉桢 +2 位作者 吴炜林 邵晨 彭维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43-4653,共11页
针对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在高压电网引起的负序问题,该文参考旋转潮流控制器(RPF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G)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单相双旋转移相变压器(S-DRPST)的新型负序补偿拓扑。首先,分析S-DRPST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稳态电压源模型。其次,在... 针对高速铁路供电系统在高压电网引起的负序问题,该文参考旋转潮流控制器(RPFC)和静止无功补偿器(SVG)结构,提出一种基于单相双旋转移相变压器(S-DRPST)的新型负序补偿拓扑。首先,分析S-DRPST的工作原理并建立其稳态电压源模型。其次,在V/x牵引供电系统应用场景下,提出S-DRPST的负序电流补偿方法,即根据供电臂负载功率计算所需补偿电流表达式,进而得到两台S-DRPST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通过调节移相角大小实现电网侧电流的平衡。在此基础上,对单台S-DRPST移相角控制进行设计,补偿设备投入前利用柔性合环减小对牵引网的冲击,投入后采取移相角协调变速控制,使得移相角在接近设定值时降低转速,同时根据角度偏差协调转速控制,从而抑制输出电压振荡现象。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在合环场景下将S-DRPST柔性投入牵引网,仅a相供电臂带负载的情况下,电压不平衡度从4.81%降低到了0.05%,在计及供电臂制动状态时不同工况的不平衡电压均被控制在0.1%以下,在牵引负载快速连续变化下S-DRPST能及时响应补偿负序电流,结果表明S-DRPST在高速铁路供电系统中具有良好的负序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供电系统 单相双旋转移相变压器 负序电流补偿 移相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Petri网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双 何正友 +1 位作者 钱澄浩 臧天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85,共7页
指出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中应计及所获取的保护和开关动作信息的不确信性和模糊性,基于此,将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FPN)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诊断。考虑到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特殊性,进行了第2次推理;针对越区供... 指出在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故障诊断中应计及所获取的保护和开关动作信息的不确信性和模糊性,基于此,将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FPN)应用于牵引供电系统的故障诊断。考虑到牵引供电系统保护的特殊性,进行了第2次推理;针对越区供电时馈线远后备保护覆盖元件多的特点,增加了推理条件以保证推理的正确性;根据供电臂故障特征,给出了供电臂故障区间判别规则。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牵引供电系统的模糊Petri网故障诊断方法简洁、推理直观,能够在不确定或信息缺失的情况下,提高故障区域判断的确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模糊PETRI网 故障诊断 越区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模型下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民 何正友 高仕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1-28,共8页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不同的负荷模型将得到不同的节点导纳矩阵,从而对谐波谐振幅度、频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复矩阵模态分析研究不同高速列车的谐波模型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将利用频谱分析得到的驱动点...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不同的负荷模型将得到不同的节点导纳矩阵,从而对谐波谐振幅度、频率产生较大的影响。利用复矩阵模态分析研究不同高速列车的谐波模型对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谐波谐振特性的影响规律。将利用频谱分析得到的驱动点阻抗变化曲线与三种不同负荷谐波模型得到的模态幅值和频率敏感度分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的谐波模型在相同的谐振模态下得到了相近的谐振频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敏感度分析 模态分析 模态阻抗 模态频率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