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食品色素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爱华 杨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1期83-85,76,共4页
综述了高速逆流色谱在食品色素制备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溶剂选择、色素种类等。
关键词 食品 应用情况 溶剂选择 高速逆流 hsccc 制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枸杞多糖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2
作者 郝高峰 曹妤 +2 位作者 赵宁 刘建飞 邸多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8-77,共10页
目的:构建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枸杞多糖的新方法,并对分离得到的枸杞多糖进行结构表征,探究其对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分配系数K值和固定相保留率Sf,筛选并优化双水相体系偶联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枸杞多糖的条件,利用高效分... 目的:构建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枸杞多糖的新方法,并对分离得到的枸杞多糖进行结构表征,探究其对神经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分配系数K值和固定相保留率Sf,筛选并优化双水相体系偶联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枸杞多糖的条件,利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联用激光光散射仪和示差检测器串联检测法、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枸杞多糖进行初步结构表征,利用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研究枸杞多糖对神经炎症的作用。结果:确定最佳双水相体系为乙醇、饱和硫酸铵、水、异丙醇的质量比为1.4:1.0:2.58:0.3,高速逆流色谱最佳分离纯化条件为转速900 r/min,流动相流速0.8 mL/min。在上述条件下,分离得到3个枸杞多糖组分LBPs-1、LBPs-2和LBPs-3,多糖含量分别为78.35%±1.52%,69.03%±1.71%和62.11%±2.31%,分子量分别为7.40×10^(4) Da,2.73×10^(4) Da和1.47×10^(4) Da,单糖组成分别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其中摩尔比分别为1.9:4.9:1.3:8.1:7.6:32.6:41.8、2.1:4.3:1.5:8.3:5.1:28.6:37.9和5.9:4.6:1.1:0.7:13.8:66.8:5.3,同时热稳定性和微观形貌也有明显差异。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子量的枸杞多糖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双水相体系偶联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枸杞多糖的新方法,为植物多糖高效分离纯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枸杞多糖在抑制神经炎症相关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双水相体系 枸杞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解析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脂肪酸的应用
3
作者 钟子豪 兰鸽 +3 位作者 王镯历 董驰 邹慧文 白希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9-221,共13页
脂肪酸在动植物油脂及风味食品中广泛存在,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关注。由于脂肪酸大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品中,需经过精制分离后才能利用,而传统分离手段纯化得到的脂肪酸纯度低,难以满足高... 脂肪酸在动植物油脂及风味食品中广泛存在,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因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氧化活性而备受关注。由于脂肪酸大多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于天然食品中,需经过精制分离后才能利用,而传统分离手段纯化得到的脂肪酸纯度低,难以满足高纯度脂肪酸的消费需求。高速逆流色谱法是一种无固态支撑的液-液色谱技术,具有无不可逆吸附、单次进样量大等优势,近年来已被广泛用于天然产物的分离纯化。文章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比较了高速逆流色谱法与传统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对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脂肪酸的溶剂体系、洗脱模式、常用检测器及其实际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高速逆流色谱在脂肪酸分离纯化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脂肪酸 分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在丝瓜苷类化合物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9-291,294,共4页
丝瓜正丁醇相采用AB-8大孔树脂,利用水和30%、50%、70%和95%的乙醇溶液洗脱提纯得总糖苷。3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异丙醇-水(5:6:1:4)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4个酯苷类化合物和一个酸,分别为:阿魏酰-β-D-葡萄糖(Ⅰ);1-O-p... 丝瓜正丁醇相采用AB-8大孔树脂,利用水和30%、50%、70%和95%的乙醇溶液洗脱提纯得总糖苷。3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异丙醇-水(5:6:1:4)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4个酯苷类化合物和一个酸,分别为:阿魏酰-β-D-葡萄糖(Ⅰ);1-O-p-香豆酰-β-D-葡萄糖(Ⅱ);对羟基苯甲酰葡萄糖(Ⅲ);咖啡酰-β-D-葡萄糖(Ⅳ);香豆酸(Ⅴ)。5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水(13:7:8)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香叶木素-7-O-β-D-葡萄醛酸苷甲酯(Ⅵ);芹菜素-7-O-β-D-葡萄醛酸苷甲酯(Ⅶ)。70%洗脱部分以氯仿-甲醇-水(13:7:8)为溶剂系统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1个皂苷化合物丝瓜皂苷H(Ⅷ)。化合物Ⅰ-Ⅶ都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苷类化合物 高速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与助睡眠活性分析
5
作者 赵还珠 冯其翔 +4 位作者 崔莉 邹业飞 魏代磊 张浩 王岱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51-57,共7页
开展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与活性分析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其助睡眠活性。筛选最佳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2∶8,5∶5∶3∶7,5∶5∶5∶5,v/v),通过梯度洗脱分... 开展花生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分离与活性分析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分子对接技术评价其助睡眠活性。筛选最佳溶剂体系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5∶5∶2∶8,5∶5∶3∶7,5∶5∶5∶5,v/v),通过梯度洗脱分离得到两种化合物,经质谱和核磁结构鉴定为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采用分子对接分析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对失眠相关的两种蛋白受体(GABRA1和FOS)均有较好的亲和力,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两种化合物具有助睡眠的潜在活性。建立了花生茎叶中大豆苷元和芒柄花黄素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方法,采用分子对接证实两种化合物具有助睡眠的潜在活性,为花生茎叶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及进一步开发助睡眠活性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茎叶 黄酮类化合物 高速逆流 分子对接 助睡眠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磷茎中Regaloside A、Acetylregaloside C与Regaloside B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陆英 刘仲华 +3 位作者 肖文军 傅冬和 谢红旗 曾建国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7-1033,共7页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药食同源植物百合磷茎中3个酚酸甘油酯苷的方法,同时测定了化合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脂质的过氧化抑制作用及对α-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0. 5%乙酸,3...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药食同源植物百合磷茎中3个酚酸甘油酯苷的方法,同时测定了化合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脂质的过氧化抑制作用及对α-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以乙酸乙酯-正丁醇-水(0. 5%乙酸,3∶1. 5∶5,体积比)为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从250 mg百合磷茎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 2 mg纯度为96. 2%的化合物1,2. 3 mg纯度为95. 1%的化合物2,5. 8 mg纯度为98. 8%的化合物3。经质谱及核磁共振鉴定化合物1~3分别为王百合苷A(Regaloside A)、乙酰化王百合苷C(Acetylregaloside C)、王百合苷B(Regaloside B);活性研究表明,Acetylregaloside C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及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均最强,Regaloside A与Regaloside B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很弱,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相近,化合物抗氧化作用强弱为:化合物2> 1≈3。化合物在不同浓度下对α-淀粉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差异,但化合物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中药百合 酚酸甘油酯苷 高速逆流(hsccc)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茶粕中茶皂素单体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力 邓泽元 +3 位作者 胡蒋宁 李静 范亚苇 刘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27-13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制备茶皂素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方法。方法:微波辅助提取茶皂素后,用D-101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所得粗品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4:4,V/V,含体积分数3%的乙酸)为两相溶剂系统,转速800r/...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制备茶皂素单体的高速逆流色谱方法。方法:微波辅助提取茶皂素后,用D-101大孔树脂初步纯化,所得粗品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乙酸乙酯-正丁醇-水(1:4:4,V/V,含体积分数3%的乙酸)为两相溶剂系统,转速800r/min、流速1.5mL/min、检测波长267nm、进样量100mg,所得分离收集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从茶皂素粗提物中分离得到纯度分别为99.1%和94.5%的两种茶皂素单体,经干燥称得其质量分别为11mg和15mg。结论:该方法制备茶皂素单体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的纯度高,为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hsccc) 茶皂素单体 制备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分离中药黄柏中的生物碱 被引量:28
8
作者 袁黎明 吴平 +1 位作者 夏滔 谌学先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传统中药黄柏中的生物碱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制备分离。两相溶剂分离系统采用氯仿 甲醇 0 5mol/LHCl(体积比为 2∶1∶1) ,并对制备物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证实了生物碱成分 ,检出了小檗碱。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制备 分离 生物碱 黄柏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中黄酮的超声波强化提取及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耿岩玲 李福伟 +2 位作者 王晓 李景超 徐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49,共3页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强化提取罗布麻中总黄酮,选择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60%浓度乙醇,料液比为1:15,在300W的超声波下超声提取10min。此条件下,提取率达90%以上。将提取后...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强化提取罗布麻中总黄酮,选择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出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60%浓度乙醇,料液比为1:15,在300W的超声波下超声提取10min。此条件下,提取率达90%以上。将提取后的总黄酮应用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分离纯化,两相溶剂系统为乙酸乙酯:乙醇:水:乙酸(4:1:5:0.25,V/V),进样量为150mg,得45mg纯度为98.6%的罗布麻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布麻 黄酮 超声波 高速逆流 提取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黄芪中的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 被引量:28
10
作者 马晓丰 屠鹏飞 +2 位作者 陈英杰 张天佑 魏芸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1.5∶3∶3∶2)组成的系统可以从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出毛蕊异黄酮...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组成二相系统作为固定相与流动相,对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发现:以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1.5∶3∶3∶2)组成的系统可以从黄芪的乙酸乙酯粗提物中分离出毛蕊异黄酮,纯度可达95%以上,并可以初步纯化芒柄花素;接着用正己烷氯仿甲醇水(体积比为4∶4∶5∶4)组成的系统进一步纯化芒柄花素,其纯度达95%以上。利用该方法,可以对中药黄芪中的异黄酮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芒柄花素 毛蕊异黄酮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九里香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24
11
作者 彭爱一 曲学伟 +3 位作者 李慧 高璐 于波 杨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了九里香中的4种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5:5:4.8:5,v/v/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以主机转速800r/min、流速2.0mL/min、单次进样量200mg的条件成功地从4.0g九里香...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纯化了九里香中的4种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5:5:4.8:5,v/v/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以主机转速800r/min、流速2.0mL/min、单次进样量200mg的条件成功地从4.0g九里香粗提物中分离纯化出54.31mg5,7,3′,4′,5′-五甲氧基黄酮(重结晶后)、107.68mg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215.54mg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84.36mg5-羟基-6,7,8,3′,4′,5′-六甲氧基黄酮,纯度均在95%以上。各化合物的结构均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其中化合物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为首次从九里香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黄酮类化合物 九里香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应用现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迪 陈雪峰 宋晓宇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综述了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SCCC)原理及特点,溶剂体系的选择,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与之相联的检测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关键词 高速逆流(hsccc) 溶剂体系 分离 检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与质谱联用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伍方勇 戴德舜 +1 位作者 王义明 罗国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698-1700,共3页
In this paper, it comes true that the system of HSCCC coupled with ESI MS/MS is utilized to on line separate, purify and detect tanshinoneⅡA from the ethyl ester crude extra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which ... In this paper, it comes true that the system of HSCCC coupled with ESI MS/MS is utilized to on line separate, purify and detect tanshinoneⅡA from the ethyl ester crude extract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which is at purity of 98% in HPLC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析 应用 高速逆流 联用技术 丹参酮Ⅱ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长瓣金莲花中的黄酮类物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冯顺卿 李药兰 +2 位作者 邱玉明 许少玉 岑颖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7-627,共1页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分离 长瓣金莲花 黄酮 牡荆甙 有效成分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制备性分离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袁黎明 夏滔 +2 位作者 吴平 刘平 谌学先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5-186,共2页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传统中药大黄中的蒽醌类活性成分进行了制备性分离研究。两相溶剂分离系统采用了氯仿∶甲醇∶水 =4∶ 3.8∶ 2 ,并对制备物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 ,检验了其中的大黄素 ,证实了其中的蒽醌类成分 。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大黄 制备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紫锥菊花色苷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佳银 罗晋 +2 位作者 李觅路 陆英 刘仲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50,共6页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制备紫锥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所获得的2个花色苷单体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以新鲜紫锥菊花瓣为原料,含0.1%HCl的60%乙醇为溶剂避光冷浸提取,经乙酸乙酯萃取和D101大孔吸附树脂(100 mL,2 cm... 建立了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制备紫锥菊花色苷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所获得的2个花色苷单体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性实验。以新鲜紫锥菊花瓣为原料,含0.1%HCl的60%乙醇为溶剂避光冷浸提取,经乙酸乙酯萃取和D101大孔吸附树脂(100 mL,2 cm×30 cm)纯化后,得2.1 g紫锥菊花色苷提取物干粉样品。以水-正丁醇-甲基叔丁基甲醚-乙腈-三氟乙酸(6∶3∶2∶1∶0.001)为HSCCC分离溶剂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流速2.0 mL/min,进样量160 mg,通过一次分离得到2种花色苷单体化合物,经HPLC检测其纯度分别达95.1%(9.8 mg)、98.2%(14.3 mg),MS及NMR技术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矢车菊素-3-O-β-D葡萄糖苷(化合物1)和矢车菊素-3-O-(6″-O-丙二酰-β-D葡萄糖苷)(化合物2)。以Vc为对照组,对所获得的2种花色苷单体化合物进行了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体外抗氧化性能评价,结果显示2种花色苷对DPPH.的半清除率(EC50)均小于10 mg/L,小于对照样Vc,表明2种花色苷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且化合物1的清除能力强于化合物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紫锥菊 DPPH.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法从蝙蝠蛾拟青霉中快速分离制备麦角甾醇纯品 被引量:12
17
作者 章能胜 王金彬 +2 位作者 汪小艳 王小董 胡丰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建立了用高速逆流色谱从蝙蝠蛾拟青霉中高效、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麦角甾醇的方法。将蝙蝠蛾拟青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考察了不同溶剂系统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 建立了用高速逆流色谱从蝙蝠蛾拟青霉中高效、快速分离制备高纯度麦角甾醇的方法。将蝙蝠蛾拟青霉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直接进行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考察了不同溶剂系统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最佳的溶剂系统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6∶1.7∶6∶0.3),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50r/min,流速为2mL/min,检测波长为280nm。制备所得的麦角甾醇经紫外光谱(UV)和高分辨质谱(HRMS)鉴定及与标准品对照定性;纯度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为99.2%(峰面积归一化法)。该方法制备麦角甾醇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的纯度高,适合于麦角甾醇对照品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制备 麦角甾醇 蝙蝠蛾拟青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与硅胶柱色谱结合分离制备高纯度芦荟素异构体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丹凤 曹学丽 +1 位作者 赵华 董银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 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为96%)样品,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 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以及GOE SY(grad ien t-enhanced nuc lear O verhau ser e ffec t spec tro scopy)等方法对所得的两个芦荟素异构体的立体构象进行了确认。该法具有制备量大和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硅胶柱 分离制备 高效液相 芦荟素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葡萄籽中的多酚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尉 贺天雨 +2 位作者 兰韬 席兴军 赵新颖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3-1199,共7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葡萄籽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种多酚。高速逆流色谱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900 r/min,流速为2 mL/min,分离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利用正向和反向洗脱相结合的模式,在正丁...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结合制备液相色谱法从葡萄籽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种多酚。高速逆流色谱以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主机转速为900 r/min,流速为2 mL/min,分离温度为25℃,检测波长为280 nm,利用正向和反向洗脱相结合的模式,在正丁醇-乙酸乙酯-水(1∶14∶15,v/v/v)和正己烷-乙酸乙酯-水(1∶10∶10,v/v/v)溶剂系统下从葡萄籽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种多酚。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没食子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儿茶素的纯度分别为98.5%、97.2%、98.3%、98.9%和96.7%。利用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成分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了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纯度分别99.2%、99.3%和99.2%。该方法单次制备量均达到毫克级,简便、快速、分离纯度高,适合于葡萄籽中多酚的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多酚 原花青素 儿茶素 葡萄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制备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33
20
作者 孙印石 刘政波 +3 位作者 王建华 王迎 祝丽香 李来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4-247,共4页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陈皮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2∶4∶3∶3)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50r/min、流动相流速1.7mL/min、检测波长280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6h内从4.0g陈皮粗提物中一步分离制...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制备了陈皮中3种黄酮类化合物。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为2∶4∶3∶3)为两相溶剂系统,在主机转速850r/min、流动相流速1.7mL/min、检测波长280nm条件下进行分离制备,6h内从4.0g陈皮粗提物中一步分离制备得到橙皮苷10.1mg、桔皮素49.8mg和5-羟基-6,7,8,3′,4′-五甲氧基黄酮50.6mg,纯度均达97.0%以上,各化合物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鉴定。利用该方法可以对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快速的分离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 橙皮苷 桔皮素 5-羟基-6 7 8 3 ′4′-五甲氧基黄酮 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