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高速车床刀塔和切削力测力仪的实验装置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进峰 权凯军 +1 位作者 刘欢 范孝良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104,共4页
为了测量高速车削的切削力,设计了一种用于连接AK30刀塔和Kislter9272测力仪的实验装置。利用Unigraphics NX(UG)软件对AK30、Kistler9272测力仪分别建模;然后设计了实验装置并进行了虚拟装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连接装置的有效性。
关键词 测力仪 刀塔 高速车床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价的高速车床机械安全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会永 毛成涛 +3 位作者 满忠雷 董有利 江守和 魏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阐述风险评价及风险评价的方法,利用HaniRaafat教授提出的通用机械系统安全模型,同时结合基于任务的风险评价方法(TBA),提出高速车床风险评价体系模型,并给出一个应用实例。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研究高速车床的机械安全设计。
关键词 风险评价 高速车床 机械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直线电机高速车床进给系统鲁棒速度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庆鼎 李春红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7年第6期601-605,共5页
为了满足高速车床进给系统的具体要求,对进给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扰动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混合鲁棒H∞速度控制器.采用加权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满足混合灵敏度性能指标的稳定性与品质鲁棒性的控制器,详细讨论了加权阵的一般选取方法.采... 为了满足高速车床进给系统的具体要求,对进给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及扰动进行了分析,设计了混合鲁棒H∞速度控制器.采用加权混合灵敏度方法设计满足混合灵敏度性能指标的稳定性与品质鲁棒性的控制器,详细讨论了加权阵的一般选取方法.采用H∞负载扰动观测器的鲁棒控制方案来改善速度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以达到减小扰动灵敏度的目的.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具有鲁棒性能好、跟踪性能强以及运行稳定等优点,对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抑制能力.进给系统在被控对象参数变化较大及扰动存在时仍可达到较高等级的跟踪控制精度,可满足精密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车床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H∞鲁棒控制 混合灵敏度 扰动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6140B高速车床噪声分析及降噪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国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9,共3页
文章通过对CDS614 0B高速车床进行噪声测试分析 ,找出导致车床噪声不合格的主要噪声源及产生噪声的原因 。
关键词 噪声 降噪 齿轮传动 CDS6140B型高速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切削的动态特性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廖平 邓方平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6-80,共5页
以高速数控车床CK7516GS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多工况的振动测试并采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各个工况的振动主频范围,并把各个工况对应的主频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振源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高速数控... 以高速数控车床CK7516GS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多工况的振动测试并采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数据分析得到了各个工况的振动主频范围,并把各个工况对应的主频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振源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高速数控车床不同工况下振动主频大部分都集中在100Hz附近,其振动主要由切削力、电主轴旋转不平衡以及电磁力不平衡引起的.该分析为高速数控机床的系统动态设计和振动抑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振动 动态特性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用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德云 钟康民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8-60,共3页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在高速数控车床上装夹轴类零件的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的工作原理和力学计算公式。相对于一般的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 ,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各个离心体的质心位置在动态时能自动平衡 ,可消除因为质量偏心而引起的附加振动 ,能...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在高速数控车床上装夹轴类零件的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的工作原理和力学计算公式。相对于一般的离心式端面驱动顶尖 ,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各个离心体的质心位置在动态时能自动平衡 ,可消除因为质量偏心而引起的附加振动 ,能较好地适应数控车床高速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驱动顶尖 离心力 离心体 高速数控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的高速数控车床床身结构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库祥臣 傅扬威 杨俊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6,共4页
床身是车床的重要基础件,它的静、动态特性直接影响车床的加工精度与作业稳定性。以ADI高速数控车床床身为研究对象,建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以降低数控车床床身变形... 床身是车床的重要基础件,它的静、动态特性直接影响车床的加工精度与作业稳定性。以ADI高速数控车床床身为研究对象,建立床身的三维实体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以降低数控车床床身变形量和提高低阶固有频率为目标,根据分析结果对车床床身原设计进行改进,通过有限元分析对比,提出在床身内部与上导轨区域增加筋板和床身底部薄弱部分填厚的结构优化方法。经仿真分析优化后的床身动、静刚度明显增强,低阶固有频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床身 有限元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切削运动平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廖平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3-36,共4页
高速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是其重要部件,其切削运动平稳性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影响非常突出。分析了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切削力,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刚体和柔性体结合的动力学虚拟样机,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对高速数控车... 高速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是其重要部件,其切削运动平稳性对产品的加工质量影响非常突出。分析了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切削力,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刚体和柔性体结合的动力学虚拟样机,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对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原始设计进行了简化,这些简化均不会对整体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高速进给系统X向进给平台质心的X、Y、Z三个方向运动轨迹的误差曲线,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高速车床进给系统达到了要求,为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进给系统 仿真 ADAM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静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廖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20-122,共3页
高速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是重要部件,其静动态特性对机床整体性能的影响非常突出,应用ANSYS软件对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对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原始设计进行了简化,这些简化均不会对整体应力分布有... 高速数控车床的进给系统是重要部件,其静动态特性对机床整体性能的影响非常突出,应用ANSYS软件对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对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原始设计进行了简化,这些简化均不会对整体应力分布有明显影响。建立了高速数控车床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其静态特性。通过模态分析得到高速进给系统固有频率和主振型,为高速数控车床的动态性能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进给系统 模态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控制系统设计
10
作者 杨超 王志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8-140,共3页
相对于普通数控车床,高速数控车床在提高机械零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介绍了高速数控车床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从数控系统选用、伺服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三个方面对高速数控车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实... 相对于普通数控车床,高速数控车床在提高机械零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介绍了高速数控车床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从数控系统选用、伺服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三个方面对高速数控车床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在实际应用中,高速数控车床的加工稳定性、加工精度、加工效率都得到了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控制系统 伺服控制 电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控车床主轴变工况温升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靖 杨泽青 +3 位作者 杨伟东 盖立亚 陈蜀中 黄剑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0,共4页
为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高速数控车床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主轴温升特性,以某高速数控车床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主轴系统热源基础上,考虑实际工况参数对主轴系统温升影响,设计了空转条件和切削条件下的工况参数表,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各工... 为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高速数控车床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主轴温升特性,以某高速数控车床主轴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主轴系统热源基础上,考虑实际工况参数对主轴系统温升影响,设计了空转条件和切削条件下的工况参数表,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各工况参数进行组合,然后运用ANSYS Workbench15.0进行热稳态分析,得到不同工况下主轴系统的温度场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变工况参数与车床主轴系统达到热平衡时最高温升的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主轴系统温度真实值与预测值的误差在0℃~2.5℃范围内,所以预测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此模型为车床主轴系统温升特性评估、工程实践中工艺参数的合理确定和热误差补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控车床 变工况 温升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