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辐照铝靶汽化过程的高速纹影诊断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立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应用高速纹影系统记录激光束辐照在Ly12铝靶时所产生的汽化羽扩张、空气爆炸波、熔融物质喷溅以及穿靶等现象.并由扫描摄影记录的轨迹图测出汽化羽的扩张速度为150~190m/s,空气冲击波速度为450~500m/s,靶表面高压蒸汽速度为5~7.8km/s。
关键词 高速纹影系统 自由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与空气质量浓度当量比对火焰结构及传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进生 刘洋 +3 位作者 陈先锋 李登科 刘杰 张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9,共6页
为研究受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体火焰结构及传播速度特性,建立小尺寸开口管道燃烧爆炸试验平台。采用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研究甲烷与空气质量浓度当量比对甲烷预混气体火焰在开口管道内传播结构的影响。根据离子探针技术监测燃烧反应... 为研究受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体火焰结构及传播速度特性,建立小尺寸开口管道燃烧爆炸试验平台。采用高速纹影摄像技术,研究甲烷与空气质量浓度当量比对甲烷预混气体火焰在开口管道内传播结构的影响。根据离子探针技术监测燃烧反应区的离子产物浓度变化,分析燃烧反应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火焰结构受甲烷/空气预混气体中甲烷的质量浓度当量比的影响较大,在贫燃或富燃条件下,火焰阵面受湍流和浮力的作用效果明显,火焰结构发生不规则变化;甲烷/空气质量浓度当量比达到1.06时,预混气体充分燃烧,火焰传播速度较快,预热区厚度达到最小值,火焰传播速度与预热区厚度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甲烷与空气预混气体发生完全燃烧时,火焰传播速度较快,引发火灾的危害性较大,降低或增大甲烷浓度均可使燃烧反应不充分,有助于降低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燃烧 火焰结构 质量浓度当量比 预热区 高速纹影系统 离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缝药包定向控制爆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杨仁树 左进京 杨国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4-29,共6页
采用高速纹影试验系统和岩体损伤测试技术,对切缝药包爆炸波与爆生气体的传播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同时对不同药量下切缝药包对岩体的损伤范围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切缝药包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进行跟踪拍摄,实现了对两者作用的分离... 采用高速纹影试验系统和岩体损伤测试技术,对切缝药包爆炸波与爆生气体的传播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同时对不同药量下切缝药包对岩体的损伤范围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切缝药包爆炸冲击波与爆生气体进行跟踪拍摄,实现了对两者作用的分离研究,两者从扩展形态上保持着高度对称状态;爆炸冲击波优先沿切缝方向传播,形成的"导流"效应优先作用于炮孔孔壁,产生初始损伤区,其它方向的冲击波是切缝方向冲击波绕流扩展所致;爆生气体首先从切缝处扩展,并且主要沿切缝方向呈"一"字型扩展,以准静态压力作用于岩体,促进累积损伤区继续发展,形成沿切缝方向的"射流"效应,推动裂纹持续扩展;切缝方向岩体损伤值大于垂直切缝方向,增大药量对切缝方向岩体的损伤程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缝药包 定向断裂爆破 高速纹影系统 爆破损伤 爆炸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门涡街效应与“不起眼的瓶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宁 孙锐 +2 位作者 彭维红 董纪伟 孙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44,共6页
以流体力学卡门涡街原理为理论基础,对2020年度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设计题“不起眼的瓶子”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力学设计分析。基于自主搭建的高速纹影测试系统并结合CFD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解释了该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流体力学机理... 以流体力学卡门涡街原理为理论基础,对2020年度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设计题“不起眼的瓶子”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力学设计分析。基于自主搭建的高速纹影测试系统并结合CFD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方法解释了该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工况条件下,高速纹影系统很好地捕捉了蜡烛附近流场变化特征,揭示了圆柱瓶子后方气流流动最大速度大于瓶子前方气流流动初始速度,气流流经瓶子进行绕流产生卡门涡街导致蜡烛熄灭;结合仿真计算结果揭示了该实验在不放置瓶子时气流可以吹灭蜡烛,相同条件下放置瓶子时依然可以吹灭蜡烛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纹影系统 圆柱绕流 卡门涡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