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频谱分配应用于实际电力线通信系统面临分配策略、实时算法等诸多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公开报道。定义并设计了一个实际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构架,并...动态频谱分配应用于实际电力线通信系统面临分配策略、实时算法等诸多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公开报道。定义并设计了一个实际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构架,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和对应的实时实现算法。该算法在任一种调制方式下将子载波进行分组,并对各个子载波组的功率进行排序,选择可用的子载波组,根据速率最大化准则确定最优的调制方式并分配功率。该算法与Hughes-Hartogs算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和较少的信令开销,与传统的等功率分配方式相比,误码性能更好。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展开更多
随着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igh-speed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HPLC)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推广和应用,其面临的组网孤岛/孤点、停电事件上报成功率低、单跳通信距离短等问题逐步显现。无线(Radio Frequency,RF)通信能够有效地...随着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igh-speed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HPLC)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推广和应用,其面临的组网孤岛/孤点、停电事件上报成功率低、单跳通信距离短等问题逐步显现。无线(Radio Frequency,RF)通信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成为了HPLC的有力补充。对于HPLC&RF双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现有的导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其典型应用信道的时频相关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导频设计方案。该方案增加了导频的频域密度,以更好地适应频率选择性高的信道;同时基于所有典型信道随时间变化缓慢的特性,降低了导频的时域密度;另外,重新设计了导频的时频位置,以进一步降低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新方案的导频开销为原方案的1/2。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性能均优于原方案,且适用的信道估计方法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能够更好地满足双模系统的推广应用需求。展开更多
目前,基于高速电力线通信(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技术的传统抄表方案最快只能采集15 min的冻结数据,无法满足电力物联网所需分钟级数据的要求。为实现分钟级实时数据采集,对传统采集方案提出改进方案:首先,在站点(s...目前,基于高速电力线通信(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技术的传统抄表方案最快只能采集15 min的冻结数据,无法满足电力物联网所需分钟级数据的要求。为实现分钟级实时数据采集,对传统采集方案提出改进方案:首先,在站点(station,STA)应用层增设采集任务模块,使STA存储电表实时数据并按采集任务将其上传;其次,将集中器与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替换为以太网通信,并增设CCO应用层收发子层模块,用以克服传输速度瓶颈;最后,将Q/GDW1376.2通讯协议更替为DL/T698.45协议,使得从主站到站点的通讯协议规范统一,提高单帧数据的有效数据占比。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在线台区测试结果表明:新的采集效率优化方案可实现采集现场台区5 min冻结数据,且上传时间维持在70 s内,可在相同采集时间段内获得更多电力数据,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开展建立了数据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动态频谱分配应用于实际电力线通信系统面临分配策略、实时算法等诸多挑战,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有公开报道。定义并设计了一个实际的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系统构架,并提出一种适用于该系统的动态频谱分配策略和对应的实时实现算法。该算法在任一种调制方式下将子载波进行分组,并对各个子载波组的功率进行排序,选择可用的子载波组,根据速率最大化准则确定最优的调制方式并分配功率。该算法与Hughes-Hartogs算法相比,具有较低的运算复杂度和较少的信令开销,与传统的等功率分配方式相比,误码性能更好。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文摘随着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High-speed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HPLC)技术在电力物联网中的推广和应用,其面临的组网孤岛/孤点、停电事件上报成功率低、单跳通信距离短等问题逐步显现。无线(Radio Frequency,RF)通信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成为了HPLC的有力补充。对于HPLC&RF双模系统中的无线通信,现有的导频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其典型应用信道的时频相关性,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导频设计方案。该方案增加了导频的频域密度,以更好地适应频率选择性高的信道;同时基于所有典型信道随时间变化缓慢的特性,降低了导频的时域密度;另外,重新设计了导频的时频位置,以进一步降低信道估计的复杂度。新方案的导频开销为原方案的1/2。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性能均优于原方案,且适用的信道估计方法简单,计算复杂度低,易于实现,能够更好地满足双模系统的推广应用需求。
文摘目前,基于高速电力线通信(high spee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HPLC)技术的传统抄表方案最快只能采集15 min的冻结数据,无法满足电力物联网所需分钟级数据的要求。为实现分钟级实时数据采集,对传统采集方案提出改进方案:首先,在站点(station,STA)应用层增设采集任务模块,使STA存储电表实时数据并按采集任务将其上传;其次,将集中器与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替换为以太网通信,并增设CCO应用层收发子层模块,用以克服传输速度瓶颈;最后,将Q/GDW1376.2通讯协议更替为DL/T698.45协议,使得从主站到站点的通讯协议规范统一,提高单帧数据的有效数据占比。实验室模拟以及现场在线台区测试结果表明:新的采集效率优化方案可实现采集现场台区5 min冻结数据,且上传时间维持在70 s内,可在相同采集时间段内获得更多电力数据,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业务开展建立了数据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