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间预测的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时延补偿方法
1
作者 刘洋 李帅 李常贤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8,共12页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对列车运行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以搭建的列车无线网络控制实验台采集的时延数据作为试验数据,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包分解(WPD)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 为了降低高速列车无线网络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对列车运行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以搭建的列车无线网络控制实验台采集的时延数据作为试验数据,采用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AN)和小波包分解(WPD)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降低时延序列的复杂度;利用天鹰算法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AO-LSTM)对处理后的时延数据进行点预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对时延进行区间预测;通过引入观测器,设计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滑模控制算法对列车运行进行控制,同时对时延进行补偿。采用Matlab软件对列车运行控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90%和95%置信度下,相较反向传播(BP)和Elman神经网络方法,提出的时延补偿方法的区间平均覆盖率更高;在短时延和长时延干扰下,相比模糊PID控制和反步法控制,对速度跟踪的误差更小。仿真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设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能对数据传输时延进行补偿,并能够对列车运行实现精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无线网络控制 自适应滑模控制 区间预测 时延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多agent机制的高速LTE-R无线网络覆盖与容量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岩 王子瑞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94,共6页
为应对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而引起的通信环境恶化的现象,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沿线覆盖与容量性能,保证列车用户在通信需求方面获得持续的优质体验,覆盖与容量优化成为LTE-R网络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铁路环境中基站与列车位置信息... 为应对由于列车运行速度快而引起的通信环境恶化的现象,进一步提升高速铁路沿线覆盖与容量性能,保证列车用户在通信需求方面获得持续的优质体验,覆盖与容量优化成为LTE-R网络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基于高速铁路环境中基站与列车位置信息可预测的优势,在传统单一调节天线下倾角的FQL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协作多agent机制,提出协作多agent FQL算法,使得LTE-R无线网络频谱效率和吞吐量性能得以提升和优化。同时通过对频谱效率CDF曲线的仿真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算法对无线网络整体性能的提升越加明显,证明了在高速场景下本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多agent机制 无线网络覆盖 LTE-R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逊 曹亚楠 +2 位作者 张庆伟 任智 漆自名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19-3023,共5页
针对现有无线网络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难以在太赫兹(THz)载频条件下实现10 Gbps级别超高速无线接入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MAC协议———MAC-T。MAC-T设计了新的时分多路访问(TD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自适应混... 针对现有无线网络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难以在太赫兹(THz)载频条件下实现10 Gbps级别超高速无线接入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MAC协议———MAC-T。MAC-T设计了新的时分多路访问(TDM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自适应混合MAC接入机制和一种新的超帧结构,并定义了对应于太赫兹通信的关键参数,从而使最大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 Gbps以上。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MAC-T协议能够在太赫兹无线网络中正常运行,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18.3 Gbps,是IEEE 802.15.3c标准定义的最大速率5.78 Gbps的2.16倍,数据帧的平均接入时延约为0.0044 s,性能相对于IEEE 802.15.3c标准提高了42.1%,从而在MAC协议方面为太赫兹超高速无线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无线网络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高速 超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国华 许宏科 王磊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7期20-21,27,共3页
在分析国内高速公路建设期纵向管理模式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研究了无线网络平台建设方案,结合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特点,给出了无线网络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和中继点选址的方法,进行了无... 在分析国内高速公路建设期纵向管理模式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重点研究了无线网络平台建设方案,结合高速公路建设期的特点,给出了无线网络设备选型的基本原则和中继点选址的方法,进行了无线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针对高速公路建设期业主、监理和承包商三方责任的不同,划分了三方管理软件子系统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 无线网络 高速公路 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无线传输技术在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中的应用
5
作者 严菡 费泽松 +1 位作者 赵胜辉 匡镜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随着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需要解决支持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频带利用率的问题 ,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结合最新3GPP提出的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 ,归纳、总结和... 随着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 ,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越来越需要解决支持更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及频带利用率的问题 ,自适应传输技术是提高频带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结合最新3GPP提出的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HSDPA ,归纳、总结和分析了自适应无线传输技术在HSDPA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数据业务 自适应传输技术 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投入 空时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网融合与无线网络新竞争格局——探讨多屏、多终端互动的营销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也平 杜怿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99,共4页
三网融合为无线网络业务带来机遇与挑战。无线网络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了"一云多屏"的信息供求格局。扩大高速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应成为网络供应商未来的战略重心。同时,社会化网络应抓住无线网络带来的机遇,在更大空间范围... 三网融合为无线网络业务带来机遇与挑战。无线网络在家庭范围内实现了"一云多屏"的信息供求格局。扩大高速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应成为网络供应商未来的战略重心。同时,社会化网络应抓住无线网络带来的机遇,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为用户提供社交利益。基于地理位置的互动营销,便是社会化网络平台利用多屏互动和多终端互动,实现广告盈利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网融合 高速无线网络 多屏互动 多终端互动 社会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串行传输技术在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益民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4-86,共3页
介绍了高速串行传输技术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数字接收机应用系统。应用FPGA的Rocket I/O内核,实现了将工作参数和A/D数据的封装处理;完成与DSP、记录设备的点对点高速串行通信,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其结果有助于雷达系统转向分布式处理。
关键词 高速串行传输技术 ROCKET I/O接口 数字接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系统的发展与无线传输技术
8
作者 王京 周惠强 李云州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5-38,共4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对WCDMA无线传输技术以及核心网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 ;然后介绍了WCDMA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 ,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最后介绍了WCDMA系统的R5版本中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络 ,... 本文首先介绍了WCDMA系统标准的发展过程 ,对WCDMA无线传输技术以及核心网的演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描述 ;然后介绍了WCDMA系统的无线传输技术 ,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 ;最后介绍了WCDMA系统的R5版本中基于IP的无线接入网络 ,以及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输技术 移动通信 无线接入网 高速下行数据分组接入 WCDMA IMT-2000 HSDP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弹载高速信息传输技术研究浅谈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臻 靳昊鑫 董淑英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第3期85-89,136,共6页
随着导弹系统高度集成化、小型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弹上信息高速传输系统小型化、集成化、芯片化也成为弹载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未来小型化面空导弹弹载信息高速传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对实现该类技术所面临的难点及可... 随着导弹系统高度集成化、小型化发展的迫切需求,弹上信息高速传输系统小型化、集成化、芯片化也成为弹载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未来小型化面空导弹弹载信息高速传输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并对实现该类技术所面临的难点及可行的技术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上无缆传输技术 高速背板 弹载光纤微系统 弹上柔板传输技术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ckus智能无线网络全面提升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无线网络服务质量
10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0-130,共1页
智能无线网络公司Ruckus Wireless(优科无线)日前宣布,其智能Wi-Fi产品与解决方案系统被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采用,用于其无线网络升级改造并为旅客提供高性能的无线接入服务,首次实现IEEE 802.11n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到目前为... 智能无线网络公司Ruckus Wireless(优科无线)日前宣布,其智能Wi-Fi产品与解决方案系统被北京首都机场和广州白云机场采用,用于其无线网络升级改造并为旅客提供高性能的无线接入服务,首次实现IEEE 802.11n高速无线网络全覆盖。到目前为止,Ruckus ZoneFlex智能系统已为国内近20家机场提供无线热点覆盖和无线多媒体应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无线网络 广州白云机场 北京首都机场 智能无线 网络服务质量 Wireless 网络升级改造 智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信息传输技术的应用对比
11
作者 杨超 《农业工程》 2012年第4期16-18,共3页
高速公路信息传输技术正日益成为支撑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网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以通信系统为载体,用特定的传输方式实现高速公路收费或路况等信息的采集、上传和发布。该文在分析、对比高速公路信息传输技术在监控网络系统中应用的... 高速公路信息传输技术正日益成为支撑高速公路日常运营管理网络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以通信系统为载体,用特定的传输方式实现高速公路收费或路况等信息的采集、上传和发布。该文在分析、对比高速公路信息传输技术在监控网络系统中应用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以太网传输模式相对于串口通信模式在高速公路信息传输中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信息传输技术 以太网通信模式 串口通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数据传输环境下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蔡小庆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4-167,共4页
当前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只针对管线损耗技术进行改进,忽略了高速数据传输的约束条件,导致光栅传感精度较差,提出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环境下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环境、存储平台接收光纤通信系统技术数据包,采... 当前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只针对管线损耗技术进行改进,忽略了高速数据传输的约束条件,导致光栅传感精度较差,提出一种高速数据传输环境下的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技术,通过高速数据传输环境、存储平台接收光纤通信系统技术数据包,采用MapReduce方法对存储的海量技术数据进行大范围汇总处理和分析,研究光纤光栅传感通信系统传输技术,获取光纤色散系数和管线损耗衰减系数,对限制光纤通信系统传输技术的光源啁啾、光源相位噪声、激光器偏置点以及消光比几种影响因素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传感精度高、耗能低,且能有效提升光纤传感通信系统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数据传输环境 光纤传感 光栅通信 传输技术 色散 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的高速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
13
作者 马礼 薛粉叶 王春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2-124,共3页
为提高无线领域多媒体等大数据量信息的传输速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保真(Wi-Fi)的高速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对比Wi-Fi协议与现有的无线传输协议的性能,选取Ad Hoc网络结合UDP协议,采用7种场景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传输速率最... 为提高无线领域多媒体等大数据量信息的传输速率,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保真(Wi-Fi)的高速无线多媒体传输系统。对比Wi-Fi协议与现有的无线传输协议的性能,选取Ad Hoc网络结合UDP协议,采用7种场景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平均传输速率最低为8.02 Mb/s,最高可达到12 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高速无线传输 无线网络 无线保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汽油机示功图计算机测量系统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锋 黄琪 +1 位作者 朱建新 胡章其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0-693,共4页
为了解决常用的测量系统采样和数据传输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汽油机示功图测量系统,采用计算机DMA数据传输技术,配以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实现在任意转速下缸内压力的测量,每循环测量720点的缸内气体压力.采用专门设计的光电轴角... 为了解决常用的测量系统采样和数据传输速度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速汽油机示功图测量系统,采用计算机DMA数据传输技术,配以高速高精度A/D转换器实现在任意转速下缸内压力的测量,每循环测量720点的缸内气体压力.采用专门设计的光电轴角编码器获取曲轴转角信号和上止点信号,辅助以点火脉冲感应信号来确定信号时序.最后,对测得的示功图进行了均化处理.系统完成一次采样和数据传输的时间小于5μs,完全可以满足高速汽油机缸内压力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汽油机 示功图 计算机测量系统 计算机DMA数据传输技术 A/D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机载数字接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益民 彭霞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4-87,共4页
在机载雷达中,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以开放的VME总线作为硬件平台,采用标准的功能模块,构建了通用的数字接收系统。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和技术特点,并针对机载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了说明。实践证明,该系统处... 在机载雷达中,基于软件无线电思想,以开放的VME总线作为硬件平台,采用标准的功能模块,构建了通用的数字接收系统。文中给出了该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硬件组成和技术特点,并针对机载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设计作了说明。实践证明,该系统处理方式灵活,实时性强,工作稳定,且易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无线 数字接收机 VME总线 A/D转换器 高速串行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预警机雷达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振华 郭琳 +1 位作者 万康 陈章鑫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8期10-14,26,共6页
无人预警机系统代表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趋势,以其独特的性能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相比有人预警机雷达系统,无人预警机雷达系统受制于平台的气动外形、工作环境和资源供给等方面,面临着很多特殊的技术难题。阐述无人预... 无人预警机系统代表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趋势,以其独特的性能优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相比有人预警机雷达系统,无人预警机雷达系统受制于平台的气动外形、工作环境和资源供给等方面,面临着很多特殊的技术难题。阐述无人预警机的优势特点,从工程设计角度分析无人预警机雷达系统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针对系统轻量化设计、阵面构型设计、高效环控设计和宽带高速可靠数据链传输技术等方面进行论述,并给出其关键技术的初步实施路径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预警机 雷达系统 轻量化设计 阵面构型设计 高效环控设计 宽带高速数据链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宽带接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天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2-55,共4页
分析了PLC技术的原理和特性,并与其它接入技术进行了比较,结合电力线既传输电能又传输数据的特点,对PLC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探讨,高速PLC利用既有电力线,无需重新布线即可组成小区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宽带接入网,PLC技术可为用户提供... 分析了PLC技术的原理和特性,并与其它接入技术进行了比较,结合电力线既传输电能又传输数据的特点,对PLC数据传输技术进行了探讨,高速PLC利用既有电力线,无需重新布线即可组成小区配电变压器供电范围内的宽带接入网,PLC技术可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视频、语音服务,从而形成包括电力在内的"四网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线通信技术 宽带接入网 接入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PLC技术 布线 高速 传输数据 视频 语音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青锋 王丽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4-69,共6页
高速场景下速度优化算法在提高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存在乒乓切换触发率急剧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迟滞余量和切换位置对乒乓切换率和切换成功率的影响,提出高速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将迟滞余量... 高速场景下速度优化算法在提高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存在乒乓切换触发率急剧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迟滞余量和切换位置对乒乓切换率和切换成功率的影响,提出高速场景下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优化算法。该优化算法将迟滞余量与终端位置建立一次减函数关系,利用迟滞余量随终端远离源基站呈递减的趋势,解决在重叠带不同位置使用相同迟滞余量时所引发的乒乓切换触发率提高或切换成功率降低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位置信息的切换优化算法与速度优化算法相比,可以实现在提高切换成功率的同时避免乒乓切换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场景 无线网络切换 迟滞余量 切换成功率 乒乓切换触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默生网络能源助力京津高铁TD-SCDMA网络
1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8年第10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艾默生网络能源 CDMA网络 高铁 城际高速铁路 设计时速 设备供应商 最高时速 无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6-DOF并联平台远端运动在线模拟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英奎 赵丁选 +1 位作者 王芳荣 尚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8-140,共3页
分析了基于6自由度(6-DOF)并联平台的运动在线模拟技术,以6-DOF运动为研究对象,对6-DOF并联运动平台进行运动建模,阐述了基于6-DOF并联平台的运动在线模拟的实现方法,并实验验证了6-DOF并联平台的运动在线模拟理论与实现方法的正确性。
关键词 六自由度 并联平台 运动模拟 在线模拟 运动数据采集技术 高速无线网络传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