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异性抗肝癌单味中草药提取物的高通量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秀颖 张莉 +3 位作者 杨海光 李莉 方莲花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评价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获得具有特异性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方法将242种常用单味中草药分别应用石油醚、乙醇或水进行提取,共获得554个中草药提取物。采用MTT来评价... 目的利用高通量筛选分析技术评价单味中草药提取物对肝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获得具有特异性抗肝癌作用的中草药提取物。方法将242种常用单味中草药分别应用石油醚、乙醇或水进行提取,共获得554个中草药提取物。采用MTT来评价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存活的作用。结果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及成纤维细胞NIH3T3生长抑制作用>50%的样品分别占总样品数的7.4%和14.8%,对2种细胞抑制率同时>50%的样品占总数的4.4%,对Bel7402抑制率为对NIH3T3抑制率2倍以上且对Bel7402抑制率>50%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1.6%。复筛结果显示,防己乙醇提取物(DF173)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特异性较好,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DF173对Bel7402细胞毒作用IC50为8.27 mg·L-1,对NIH3T3的细胞毒作用IC50为19.48 mg·L-1。结论肿瘤细胞联合正常成纤维细胞筛选评价中草药提取物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有利于发现高效、低毒抗肿瘤中草药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分析 中草药提取物 抗肝癌药(中药) Bel7402细胞 NIH3T3细胞 防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受体样激酶4,5和7抑制剂体外高通量筛选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龙隆 李菲菲 +1 位作者 刘洪英 王莉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1-589,共9页
目的构建适于高通量筛选的激活素受体样激酶4(ALK4),ALK5和ALK7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方法利用Bac to 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ALK4激酶结构域(ALK4kd),ALK5kd和ALK7kd及Smad2和Smad3蛋白的病毒表达系统,转染Sf9昆虫细胞,表达目的蛋白... 目的构建适于高通量筛选的激活素受体样激酶4(ALK4),ALK5和ALK7抑制剂的筛选模型。方法利用Bac to 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ALK4激酶结构域(ALK4kd),ALK5kd和ALK7kd及Smad2和Smad3蛋白的病毒表达系统,转染Sf9昆虫细胞,表达目的蛋白;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亲和柱纯化,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分别以纯化的ALK4,ALK5,ALK7激酶片段与纯化的Smad3和ATP构建ALK4,ALK5,ALK7激酶活性测定体系,优化各反应底物浓度及反应条件,建立适于通量化分析的筛选模型;以已知ALK激酶抑制剂SB431542为工具分子,检测其对激酶的抑制活性,确证筛选模型的可靠性。结果经酶切和PCR鉴定,所得重组Bacmid均正确。转染Sf9昆虫细胞后纯化获得相应目的蛋白。经条件优化,反应体系中激酶和底物蛋白Smad3最佳浓度均为10 mg·L^(-1),ATP最佳初始浓度为10 nmol·L^(-1)。所得ALK4,ALK5和ALK7激酶抑制剂筛选体系的Z′因子分别为0.71,0.51和0.74,符合高通量筛选要求。已知SB431542在所建模型上对ALK4kd,ALK5kd和ALK7kd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22,188和91 nmol·L^(-1)。结论成功构建了ALK4,ALK5和ALK7激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受体样激酶 BAC to 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高通量筛选分析 SMAD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酸敏感离子通道1a抑制剂研究
3
作者 羿菲 李小曼 +4 位作者 白宁 孙威 姜波 张莹 宋晓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033-2037,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稳定过表达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的Fisher大鼠甲状腺上皮细胞(FRT细胞),采用Ca^(2+)敏感荧光染料Fura-2/AM和细胞毒性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ASIC1a活性,探讨高通量筛选ASIC1a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 目的建立体外稳定过表达酸敏感离子通道1a(ASIC1a)的Fisher大鼠甲状腺上皮细胞(FRT细胞),采用Ca^(2+)敏感荧光染料Fura-2/AM和细胞毒性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测定ASIC1a活性,探讨高通量筛选ASIC1a抑制剂的可行性。方法2014年1月—2016年2月,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ASIC1a过表达载体pc DNA3.1/myc-His-m ASIC1a,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建立了稳定过表达ASIC1a的Fisher大鼠FRT细胞。将细胞分成两组,对照组(FRT细胞)和实验组(稳定过表达ASIC1a的FRT细胞),并分别未负载和负载Ca^(2+)敏感荧光染料Fura-2/AM,采用酶标检测仪测定双波长(340 nm和380 nm)的值,计算F340/F380。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经不同p H值酸液(p H值7.5、7.0、6.5、6.0、5.5)刺激后,采用酶标检测仪测定450 nm波长处LDH释放量。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未负载Fura-2/AM细胞F340/F3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负载Fura-2/AM细胞F340/F380较对照组升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负载Fura-2/AM细胞F340/F380较未负载Fura-2/AM细胞升高(P<0.05)。p H值6.5、6.0、5.5时,实验组细胞LDH释放量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不同p H值时LDH释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稳定过表达ASIC1a的FRT细胞,Ca^(2+)敏感荧光染料Fura-2/AM和细胞毒性检测(LDH释放法)两种方法测定ASIC1a活性,使高通量筛选ASIC1a抑制剂成为可能,为发现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天然小分子ASIC1a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分析 酸敏感离子通道1a 上皮细胞 乳酸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表达筛选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4
作者 许静 任百光 +5 位作者 程海丽 刘怀钰 魏文丰 邓朗萍 封胜雪 毕利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78-486,共9页
目的为了改变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由于受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难以可溶性表达和纯化的影响而进展缓慢的问题。方法将多个能促进可溶性表达的蛋白标签与高通量的Gateway克隆技术相结合,构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性表达快速... 目的为了改变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由于受结核分枝杆菌蛋白难以可溶性表达和纯化的影响而进展缓慢的问题。方法将多个能促进可溶性表达的蛋白标签与高通量的Gateway克隆技术相结合,构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性表达快速通量的筛选平台。挑选46个不同分子量且已知以包涵体形式表达或者不表达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带有N-末端的氮源利用物质A(N utilization substance A,NusA)、小分子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1,SUMO)、麦芽糖结合蛋白(maltose-binding protein,MBP)、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 A,TrxA)、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五种蛋白标签基因的载体上,进行融合表达,分析比较各标签促进可溶性表达的效果。结果融合NusA标签后,19个蛋白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占总样本的41%(19/46);同时融合SUMO、MBP、TrxA、ACP标签后,可溶性表达的蛋白也分别达到总样本数的22%(10/46)、26%(12/46)、26%(12/46)、22%(10/46)。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蛋白可溶性表达快速通量筛选平台的建立,实现了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快速通量筛选,为更进一步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特别是重要药物靶标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高通量筛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高通量提取脱落细胞检材DNA
5
作者 赵春鹤 郭业明 巫家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57-458,共2页
脱落细胞是目前法医DNA检验中的重要裣材之一,此类物怔具有体积小、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不易毁灭等特点.通过提取脱落细胞中的DNA,可以直接获取犯罪现场人员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但在现场检材中通常仅能采集到微量的脱落细... 脱落细胞是目前法医DNA检验中的重要裣材之一,此类物怔具有体积小、较为隐蔽、不易察觉、不易毁灭等特点.通过提取脱落细胞中的DNA,可以直接获取犯罪现场人员信息,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技术支持.但在现场检材中通常仅能采集到微量的脱落细胞,且常常带有扩増抑制物,手工进行DNA提取操作复杂,提取效果因人而异,给DNA检验带来了诸多困难.为有效提髙脱落细胞的获取量,必然要增加现场采样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提取法 高通量筛选分析 自动化 脱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高内涵分析表征氮芥HN-3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爱丽 龙隆 +3 位作者 李微 丁锐 陈伟 王莉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2-753,共12页
目的研究氮芥HN-3对不同来源细胞的毒性表型特征。方法 HN-3100,300和450μmol·L^(-1)分别作用于原代人胚表皮角质细胞(HEKf),原代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a)和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5,2,4,6,8,24和48 h后,采用基于细胞成像的多参... 目的研究氮芥HN-3对不同来源细胞的毒性表型特征。方法 HN-3100,300和450μmol·L^(-1)分别作用于原代人胚表皮角质细胞(HEKf),原代成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DFa)和人肺成纤维细胞(HLF)0.5,2,4,6,8,24和48 h后,采用基于细胞成像的多参数分析技术,检测HN-3对细胞存活、细胞核、细胞骨架(微丝和微管)、线粒体膜电位(MMP)、氧化应激、核膜通透性(NMP)、磷酸化组蛋白、溶酶体、自噬、细胞周期和凋亡等参数的影响。结果 HN-3引起不可逆性的细胞损伤,表现为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在存活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前,从0.5 h开始,细胞内活性氧和磷酸化组蛋白水平即显著升高,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降低(P<0.01)。HEKf细胞内溶酶体在0.5 h时减少,而HDFa和HLF细胞内溶酶体则分别在0.5和2 h升高,并伴有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蛋白表达升高伴随存活细胞数量减少,HEKf细胞核亮度升高,核面积减少,微丝、微管亮度和面积减少,MMP显著降低(P<0.01),溶酶体亮度有增加趋势;与此相反,HDFa和HLF细胞表现为核面积增加,微丝、微管亮度和面积增加,MMP显著升高(P<0.01),但溶酶体亮度增加,且HLF细胞LC3B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同时,3种细胞均有NMP增高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增加,G2期阻滞。此外,HEKf细胞出现早期和晚期凋亡,HDFa细胞出现早期凋亡。结论 HN-3诱发早期的细胞损伤效应包括DNA损伤、氧化胁迫和溶酶体损伤,晚期导致MMP失衡、NMP增加、G2期细胞周期阻滞;此外,HN-3特异性地诱导HEKf细胞核固缩、细胞骨架蛋白核聚集和细胞凋亡;诱导HDFa和HLF细胞核肿胀和细胞骨架松散,并最终导致HDFa细胞早凋和HLF细胞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细胞毒表型 DNA损伤 氧化应激 高通量筛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毒性通路扰动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新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双清 王以美 +1 位作者 郭家彬 赵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安全性是决定创新药物研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药物毒性测试与安全性预测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毒性通路扰动的毒性测试策略已成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毒性通路的内涵及其毒... 安全性是决定创新药物研发成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药物毒性测试与安全性预测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毒性通路扰动的毒性测试策略已成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针对传统毒性测试方法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毒性通路的内涵及其毒理学意义,重点阐述了基于毒性通路扰动的安全性评价新策略的提出及其发展,并以药物线粒体毒性预测为例,介绍了毒性测试新策略的原理及应用,为药物安全性评价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发现 药物评价 药物毒性 临床前 高通量筛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