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1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circRNA表达谱的研究
1
作者 郭清允 崔健 吴睿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ircRNA的表达谱差异,结合临床诊断,筛选可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AD患者(AD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28例,用高通量测序将AD组和对照组的全血circRNA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 目的应用高通量测序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ircRNA的表达谱差异,结合临床诊断,筛选可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方法收集AD患者(AD组)及健康人群(对照组)各28例,用高通量测序将AD组和对照组的全血circRNA进行检测,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的显著性(KEGG)分析选出AD差异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检测出表达显著升高的circ_0089972与miR-7,并找出其内在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法验证。结果AD患者的血清中有显著性差异表达的circRNA有29个,其中表达上调的20个,表达下调的9个(P<0.05),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circRNA主要富集在细胞代谢过程、蛋白结合、有机物代谢过程、细胞活动调节、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细胞对刺激反应、有机环化物的结合、离子结合、代谢过程调节、细胞通信、信号传递等生物学过程中。而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微小RNA、MAP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的调节。生物信息学及双荧光素酶分析显示circ_0089972可作为分子海绵(可与RNA分子相互作用,竞争性吸附microRNA,调节miRNA的水平和/或活性)吸附并下调miR-7表达,从而参与AD的病理生理过程。结论AD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表达的circRNA,差异表达的circRNA通过其靶基因参与多个AD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调节,其中hsa_circ_0089972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AD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circRNA 高通量测序 差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水封发酵下的产酸特性研究
2
作者 赵刚 庞春雄 +1 位作者 庞浩 付树良 《食品界》 202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 云南小曲清香型白酒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风味深受大众喜爱,在白酒的酿制流程中,发酵阶段占据着关键地位,微生物群落的改变直接左右着酸的生成及最终成品的质量。本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剖析了水封发酵状况下云南小曲白酒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转变,以及其对酸产特性产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发酵进程中乳酸菌的大量繁殖极大地增强了酸度,构建了繁杂的微生物生态体系。此项研究不仅为增进白酒的风味和品质提供了科学支撑,也为精确调控酿造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阶段 云南小曲白酒 产酸特性 微生物群落 高通量测序技术 动态转变 水封 微生物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标准化应用与监管实践
3
作者 徐秋月 《产品可靠性报告》 2025年第1期73-75,共3页
遗传病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和实验室检测开展,但对于复杂疾病和罕见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高通量测序技术为遗传病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能够检测更多的基因突... 遗传病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在传统的诊断方法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家族遗传史和实验室检测开展,但对于复杂疾病和罕见病的诊断难度较大。高通量测序技术为遗传病诊断提供了新工具,能够检测更多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异常。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标准化应用,涵盖样本处理、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结果解读等关键步骤,并探讨了技术准入、质量控制、伦理审查等监管要求,旨在为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NGS) 遗传病诊断 标准化应用 监管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的开发与性能确认
4
作者 柴海云 黄月眉 +1 位作者 谭海燕 王威 《临床检验杂志》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并验证其检测性能。方法筛选不同核酸投入量的文库构建条件,分别测试5 ng、50 ng、100 ng 3种核酸投入量,20 min、25 min、30 min 3种片段化时间,7个、5个、3个3种扩增循环数,通过分析文库浓度和... 目的建立一种病原宏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并验证其检测性能。方法筛选不同核酸投入量的文库构建条件,分别测试5 ng、50 ng、100 ng 3种核酸投入量,20 min、25 min、30 min 3种片段化时间,7个、5个、3个3种扩增循环数,通过分析文库浓度和片段大小,确定最佳建库条件。选择真菌、革兰阳/阴性细菌的代表菌:白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格特隐球菌,按照1∶1的投入量,制备3种不同浓度混合菌悬液,分别添加10^(6)个/mL的T细胞悬液,制备参考品。通过参考品确认自建方法(方法1)的性能,并以方法2(DNA样本文库构建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为对照,确认两种方法一致性。结果确定了新建病原宏基因测序鉴定方法的最佳建库条件:核酸投入量50 ng,核酸打断时间20 min,PCR扩增循环数5个。方法1阳性符合率(准确性)、阴性符合率(特异性)可达100%,检出限为500 CFU/mL,线性样本中各种微生物检出每百万序列数(reads per million,RPM)的相关系数(r)>0.9,细菌检出变异系数(CV)在10%以内,真菌CV约为20%。以方法2对照,二者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结论建立一种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鉴定方法,该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靠,适用于肺泡灌洗液类样本的病原微生物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窖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6
5
作者 任海伟 李志娟 +7 位作者 刘美琪 蔡早宁 孙一帆 郭晓鹏 范文广 张丙云 李彦涛 尉军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7,共10页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 利用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冗余分析和FUNGuild等方法对甘肃金徽酒10a和50a窖龄窖池及其不同空间位置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真菌菌群与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真菌功能预测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窖池深度的增加,1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呈现降低趋势,50 a窖池窖泥的多样性整体呈现升高趋势,而丰富度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10a窖池窖壁上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而50a窖池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位置(P<0.05)。10a窖池窖壁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50a窖池(P<0.05),而50a窖底层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高于10a窖池(P<0.05)。所有窖泥样品共检测到21个真菌门和520个真菌属,其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4个优势真菌门以及曲霉属(Aspergillus)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等多数优势真菌属的相对丰度随窖池窖龄和空间位置的变化差异显著(P<0.05)。镰刀霉属(Fusarium)、Aspergillus、Kazachstania和红曲霉属(Monascus)与水分、腐殖质、K^(+)和Ca^(2+)含量呈正相关,枝孢菌属(Cladosporium)、维希尼克氏酵母属(Vishniacozyma)与pH值呈正相关。窖泥真菌营养类型主要有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腐生-共生营养型等7种,功能类群包括4个单一功能群和7个混合功能群。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窖龄窖池和空间位置的窖泥真菌群落多样性,为明确甘肃金徽酒窖泥的真菌群落结构及空间分布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 冗余分析 功能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传统奶酪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敏 林佳卫 +1 位作者 焦昱玮 杜浩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多样性最高,成熟30 d时真菌菌群丰富度最高。发酵凝乳及奶酪成熟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葡萄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优势真菌属为地霉属(Geotrichum)、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未分类双足囊菌科(unclassified_f_Dipodascaceae)、毕赤酵母属(Pichia)、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德克酵母属(Dekkera)。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发酵凝乳和奶酪成熟0 d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奶酪成熟10 d、20 d和30 d时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综上,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丰富,且成熟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奶酪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菌群结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俞漪 庄孝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43-250,共8页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 目的分析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菌群组成结构,并探究宣称添加益生菌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方法本研究以高通量测序技术为基础,从市售11批次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全基因组提取,进行V3/V4变异区序列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后,整理及统计样品测序序列数目,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OUT)归类,生成稀释曲线、Alpha多样性、聚类、丰度分布曲线与分析菌群结构和菌种标示合规性。结果共得到39231条优质序列,分布在210~518 bp范围内;共注解到16个门、37个纲、71个目、129个科、265个属;从门分类水平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 91.66%),从纲的分类水平主要为芽孢杆菌纲(Bacill 90.43%),从目的分类水平主要为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82.74%);优势菌种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嗜热链球菌;同时产品有检出携带致病性非益生菌菌群。11种产品标签标示与实际检测到菌株完全一致的仅有1批次。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准确、快速地探究杀菌型益生菌含乳饮料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潜在的致病性,市售产品益生菌种类丰富,但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间菌群分布均匀度差异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杀菌型 高通量测序技术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米酒曲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8
作者 罗莉 甘晋铭 +4 位作者 向亮亮 毛文定 谭爱华 徐丹艺 李方桥 《酿酒科技》 2024年第9期82-86,共5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湖北宜昌当地传统米酒曲与广西玉林传统米酒曲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解析,获得了酒曲中主要微生物种属和占比。结果表明,广西米酒曲在物种丰富度以及群落多样性上均高于宜昌米酒曲;广西米酒曲中优势真菌属以根霉属(Rhizopus)、毛霉属(Mucor)、毕赤酵母属(Pichia)和假丝酵母属(Candida)为主,宜昌米酒曲中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优势菌属;在细菌属水平上,广西米酒曲以片球菌属(Pedi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魏斯氏属(Weissell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为主,宜昌米酒曲优势菌属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魏斯氏属(Weissella);ASV/OTU韦恩图分析表明宜昌酒曲在物种独特性上要优于广西玉林酒曲。本研究揭示了宜昌传统米酒曲中的真菌与玉林传统米酒曲真菌菌种的差别,为逐步改善传统酒曲质量,以及相关微生物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技术 菌落结构 米酒曲 ASV/OTU韦恩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卉卉 匡少平 王炳辰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0-68,共9页
采集大庆油田不同泥龄老化油泥污染土壤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细菌多样性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揭示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并筛选确定样本中的优势特色耐油菌,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 采集大庆油田不同泥龄老化油泥污染土壤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样本细菌多样性特征开展研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揭示老化油泥对大庆油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效应,并筛选确定样本中的优势特色耐油菌,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值下降,由碱性(8.44)变为中性(7.47~7.85),总有机碳(TOC,20.12~28.35g·kg^(-1))和总石油烃(TPHs,2475~2955 mg·kg^(-1))含量均显著升高,有效磷(AP)和有效氮(AN)急剧降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老化油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土壤受老化油泥污染后,厚壁菌减少了约85%,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至46.63%±4.65%和14.11%±1.53%,且污染时间越长,对变形菌的促进作用越大。细菌科和属水平凸显了Woeseiaceae(γ-变形菌)和JTB255-MBG(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的丰度增长,且其相对丰度与油泥污染时间呈显著正相关。高通量测序结果揭示,老化油泥污染一方面抑制了土壤中许多重要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也衍生和促进了具有耐油特性的其他细菌的生长发育。其中,变形菌门是石油污染土壤中最主要的优势菌门,它与所包含的耐油细菌科、属形成了“变形菌门-Woeseiaceae菌科-JTB255-MBG菌属”的优势耐油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成果可为老化油泥污染土壤的原位微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老化油泥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眼-鼻区系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馨心 董魁 +1 位作者 康志明 孙斌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79-383,共5页
近年来,微生物在眼部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眼部微生物鉴定主要集中于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手段,但受到培养条件等各种因素限制导致阳性率低。随着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实施,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通量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信息... 近年来,微生物在眼部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眼部微生物鉴定主要集中于涂片、细菌培养等检查手段,但受到培养条件等各种因素限制导致阳性率低。随着人类宏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实施,高通量测序技术因其通量高、灵敏度及特异性高、信息量丰富、成本低的特点可将微生物群落定义到属、种水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眼部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推动眼科实现精准化医疗进程。由于眼部与鼻部在解剖结构上相通,本文旨在探讨眼部和鼻部微生物菌群策略的研究进展及眼-鼻区系微生物可能的传播途径,为眼鼻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 鼻部 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
11
作者 燕平梅 张聪聪 +1 位作者 贾晶晶 赵虎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
为了探究金银花、黄柏两种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泡菜中亚硝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添加5%金银花和5%黄柏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8.02,5.90 mg/kg)均... 为了探究金银花、黄柏两种中草药对发酵泡菜亚硝盐含量的影响及机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泡菜中亚硝盐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分别添加5%金银花和5%黄柏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8.02,5.90 mg/k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2.87 mg/kg)(P<0.05)。对泡菜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共得到202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于11个门、129个属、165个种。添加5%的金银花和5%黄柏发酵10 d的泡菜样品中微生物的Chao 1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是各个样品中的优势菌门,相对含量高达90%。不同中草药处理的微生物在属水平上的优势微生物相对含量相差很大,对照组、添加金银花的发酵泡菜组、添加黄柏的发酵泡菜组中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52%、1%、1%;Serratia(沙雷氏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5%、0%、1%;Achromobacter(无色杆菌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7%、1%、0%。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和黄柏对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形成的抑制作用是由于其抑制了肠杆菌科(Serratia、Achromobacter)和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发酵泡菜 中草药 亚硝酸盐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解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菌群结构多样性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蒙 刘璐 +4 位作者 谭心 王众 王永顺 李晓东 张秀秀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68,共8页
为明确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的菌群结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巴氏杀菌后、凝乳和成熟0、30、60和90 d)三个阶段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巴氏杀菌后,微生物... 为明确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的菌群结构,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契达奶酪在加工过程中(巴氏杀菌后、凝乳和成熟0、30、60和90 d)三个阶段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契达奶酪加工过程中各阶段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巴氏杀菌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度均为最高(Chao1和Shannon指数平均值分别为6.09和1415.78);在属水平上,巴氏杀菌后的优势菌群为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21.04%),在凝乳和成熟阶段菌群结构比较相似,乳球菌属(Lactococcus)为两阶段的绝对优势菌群,丰度平均值达85%以上;在成熟期内,乳球菌属的相对丰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巴氏杀菌后的奶酪体系中菌群结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较大,并且随着成熟期的延长,各组菌群结构变化较小。该研究为明确契达奶酪菌群结构提供依据,对契达奶酪的微生物组信息扩充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达奶酪 加工 高通量测序 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纯培养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解析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鑫 高鹏 +6 位作者 周瑞 徐攀 王丹 黄敏 孟爱莲 张雁君 吴舸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5-141,共7页
为研究真空包装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法结果表明,13株菌经鉴定分为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为研究真空包装胀袋辐照凤爪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该研究采用纯培养法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解析。纯培养法结果表明,13株菌经鉴定分为4株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3株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1株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3株欺诈明串珠菌(Leuconostoc fallax)以及2株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高通量测序的结果表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在胀袋辐照凤爪中的相对丰度最高(平均占比97.30%),是胀袋凤爪中的优势菌。此外,产气胀袋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L.brevis及L.fallax可引起产品胀袋。该研究结果可为掌握辐照凤爪胀袋产品中微生物污染及群落组成提供一定参考,并为后续产品微生物污染控制及产品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胀袋 辐照凤爪 纯培养法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晓莹 孟卫凯 +1 位作者 张慧妍 宋敏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7-154,共8页
以山西老陈醋醋醅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在门的水平上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以山西老陈醋醋醅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其在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在门的水平上主要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等7个菌门,其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随发酵进行呈上升趋势,至发酵末期,其相对丰度甚至达到98%以上,在整个醋酸发酵阶段处于主导地位。在属水平,参与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阶段的主要细菌有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57.4%~66.4%)、醋酸菌属(Acetobacter,3.8%~27.3%)、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0.3%~3.0%)、魏斯氏菌属(Weissella,0.2%~1.8%)、芽孢杆菌属(Bacillus,0.1%~1.2%)、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0%~1.8%)等,其中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醋酸菌属(Acetobacter)的细菌占主导优势,发酵前5 d二者的相对丰度之和高达90%左右。发酵前期的醋醅样品中并未检测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随着醋酸发酵的进行其在第5 d的样本中出现,并在第7 d达到峰值(1.1%~3.4%)。山西老陈醋醋酸发酵阶段采用“套醪接种”,不同发酵批次的细菌群落结构和变化情况基本相同,所共有的微生物物种占比总数的70%以上,说明山西老陈醋固态酿造工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高通量测序 细菌群落 醋酸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酱卤鸡爪复配抑菌剂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硕 张建梅 +2 位作者 李双 厉建军 尹淑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开发一款延长酱卤鸡爪货架期的天然复配抑菌剂,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酱卤鸡爪为研究对象,对其15℃贮藏期内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确定优势腐败菌,并选择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和茶多酚3种天然... 为开发一款延长酱卤鸡爪货架期的天然复配抑菌剂,采用基于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以酱卤鸡爪为研究对象,对其15℃贮藏期内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确定优势腐败菌,并选择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和茶多酚3种天然抑菌剂,以优势腐败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复配配方,并对最终产品进行理化指标、菌落总数和感官评价的验证。结果表明,酱卤鸡爪腐败优势菌为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 cibaria)和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抑制优势菌最佳天然复配抑菌剂配方:乳酸链球菌素浓度0.34 g/kg、ε-聚赖氨酸浓度0.13 g/kg、茶多酚浓度0.20 g/kg。在15℃下添加复配抑菌剂的酱卤鸡爪品质劣变速度明显减缓,且从微生物指标角度,货架期延长4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卤鸡爪 高通量测序 优势腐败菌 天然抑菌剂 食窦魏斯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杨 苏照中 +2 位作者 曾凡俊 袁惠君 张永卓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基因序列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遗传物质的复杂性以及在样品准备、测序和分析过程中引入的技术错误和不同测序平台之间的系统偏差,导致高通量测序结果在准确性和各平台一致性方面受到影响。而在测序流程中使用标...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基因序列得到了广泛研究。由于遗传物质的复杂性以及在样品准备、测序和分析过程中引入的技术错误和不同测序平台之间的系统偏差,导致高通量测序结果在准确性和各平台一致性方面受到影响。而在测序流程中使用标准物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高通量测序标准物质通常是具有良好特征的遗传物质或合成的添加对照物和模拟的电子数据集,高通量测序标准物质的应用将有助于校准高通量测序的测量结果和评估仪器性能,对确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计量 高通量测序 标准物质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丹阳黄酒酒曲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磊 戴亦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5,共5页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 该研究以江苏丹阳某黄酒酒曲为原料,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酒曲中真菌菌群的多样性高于细菌,而丰富度低于细菌。从样品中共注释到7个细菌门,10个细菌属;6个真菌门,14个真菌属。优势细菌属(相对丰度≥1%)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泛菌属(Pantoea);优势真菌属(相对丰度≥1%)为曲霉属(Aspergillus)、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威克汉姆酵母属(Wickerhamomyces)、青霉属(Penicillium)、木拉克酵母属(Mrakia)、根霉属(Rhizopus)、镰刀菌属(Fusarium)、帚枝霉属(Sarocla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中,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篮状菌属(Talaromyces)均为酒曲微生物中报道较少的属,其特性和功能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该研究结果为丹阳黄酒的发酵工艺改进和品质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酒曲 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
18
作者 江姗 李娜 +7 位作者 戴卫平 郭莹莹 黄宇川 姚琳 朱文嘉 曲梦 江艳华 王联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242-250,共9页
目的探究干条斑紫菜与其加工产品——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分析海苔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干条斑紫菜及海苔产品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总细菌菌群及可培养细菌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干条斑... 目的探究干条斑紫菜与其加工产品——海苔的细菌多样性与优势菌,分析海苔产品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方法采用平板计数法对干条斑紫菜及海苔产品的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对总细菌菌群及可培养细菌菌群进行分析。结果干条斑紫菜加工成海苔后,菌落总数略有下降,高温烘烤的杀菌效果不明显。干条斑紫菜与海苔样本中总细菌菌群均以蓝细菌(Cyanobacteria_Chloroplast)为主,加工前后总细菌菌群结构变化不大;不同来源的干条斑紫菜样品可培养细菌菌群结构有所差异,主要有巨型球菌(Macrococcus)、水栖菌(Enhydrobacter)、异常球菌(Deinococcus)、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金黄杆菌(Chryseobacterium)等,经过加工后,可培养细菌菌群多样性下降,海苔样本均以巨型球菌为优势菌。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干条斑紫菜及海苔的细菌多样性及优势菌属,为进一步探究烤紫菜产品菌落总数的控制技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苔 干条斑紫菜 菌落总数 高通量测序 细菌多样性 优势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明胶加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差异性
19
作者 徐娜 任海伟 +3 位作者 阎瑾 赵玲珑 唐多利 陶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92,共7页
为了解明胶加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差异性,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初沉水、好氧水、二沉泥和排放水4个取样点废水的细菌16S rRNA 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初沉水的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为了解明胶加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细菌菌群结构差异性,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对初沉水、好氧水、二沉泥和排放水4个取样点废水的细菌16S rRNA V3~V4区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初沉水的优势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9.62%)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29.77%),好氧水和二沉泥的优势细菌为uncultured bacterium WS6(34.48%、22.75%)和变形菌门(24.85%、22.88%),排放水的优势细菌为螺旋体菌门(Saccharibacteria)(8.89%)和变形菌门(16.49%)。在属水平,初沉水的优势细菌为噬氢菌属(Hydrogenophaga)(37.57%),好氧水和二沉泥的优势细菌为uncultured bacterium p WS6(34.48%、22.76%),排放水的优势细菌为uncultured bacterium p Saccharibacteria(28.89%)。不同废水处理单元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废水中的细菌群落与水质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海默氏菌属(Rheinheimera)与pH、Ca2+和氨氮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嗜碱菌属(Alkalibacterium)与总氮和化学需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之,废水水体环境因子与微生物菌群结构密切相关,通过构建二者之间关联性可了解废水中关键微生物菌群的功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加工废水 细菌群落 水质 高通量测序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解析老面发酵对小米面团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刘俊利 赵巍 +3 位作者 张爱霞 李朋亮 任素芬 刘敬科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4,共12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面发酵小米面团前后(SD:发酵0 h;SF:发酵2 h)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进行解析。结果表明,SF组和SD组相比,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丰度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发酵过程中存在微生物群落的演替;2组样品中优势菌属...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老面发酵小米面团前后(SD:发酵0 h;SF:发酵2 h)的微生物多样性及代谢功能差异进行解析。结果表明,SF组和SD组相比,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丰度存在明显差异,表明发酵过程中存在微生物群落的演替;2组样品中优势菌属组成相似,细菌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和片球菌属,真菌的优势菌属为酵母菌属。KEGG分析表明,代谢是细菌的主要生理活动,主要包括全局和概述图谱、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氧化产能、物质转换、有机物代谢是真菌的主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面 发酵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