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NP_002119)是35年前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迁移速度快而得名。HMGB1是一个含有21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NP_002119)是35年前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迁移速度快而得名。HMGB1是一个含有21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高度保守,N端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展开更多
本研究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对人脐血CD34+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CD34+细胞表面HMGB1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本研究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对人脐血CD34+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CD34+细胞表面HMGB1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2,TLR2)及TLR4的表达。用磁珠分选法富集的新鲜人脐血CD34+细胞,经不同浓度的HMGB1(10、50、100、1000ng/ml)刺激后,应用transwell小室趋化装置观察HMGB1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活性,显微镜下计数,计算趋化指数,即试验孔与对照孔细胞数的比值。以未加HMGB1的培养细胞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人脐血CD34+细胞经免疫磁珠分选富集的纯度达98%以上。HMGB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递增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作用逐渐增强,当HMGB1浓度为100ng/ml时迁移活性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抗-RAGE抗体可部分抑制HMGB1对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加强人脐血CD34+细胞迁移功能,此作用有可能通过RAGE介导。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1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1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HMGBI也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与其受体结合后,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增殖及凋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HMGB1的表达和功能在某些肿瘤细胞中的表现可能并不一样。由于HMGB1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特性都密切相关,因此,以HMGB1为靶点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当前人们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分泌、释放、合成及信号传导等措施来进行抗炎症反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很多措施还没有在抗肿瘤实验中得到应用,尚有待于体内外实验的进一步证实,然而,这些措施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展开更多
文摘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HMGB1,NP_002119)是35年前发现的存在于真核细胞核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因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中迁移速度快而得名。HMGB1是一个含有215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高度保守,N端富含带正电荷的赖氨酸,
文摘本研究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对人脐血CD34+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脐血CD34+细胞表面HMGB1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2,TLR2)及TLR4的表达。用磁珠分选法富集的新鲜人脐血CD34+细胞,经不同浓度的HMGB1(10、50、100、1000ng/ml)刺激后,应用transwell小室趋化装置观察HMGB1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活性,显微镜下计数,计算趋化指数,即试验孔与对照孔细胞数的比值。以未加HMGB1的培养细胞为对照组。结果表明:人脐血CD34+细胞经免疫磁珠分选富集的纯度达98%以上。HMGB1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浓度递增对人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作用逐渐增强,当HMGB1浓度为100ng/ml时迁移活性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抗-RAGE抗体可部分抑制HMGB1对脐血CD34+细胞的迁移作用。结论:一定浓度的HMGB1加强人脐血CD34+细胞迁移功能,此作用有可能通过RAGE介导。
文摘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用高脂-高果糖餐诱导NAFLD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TGP高、低剂量组(200、100 mg·kg^(-1)·d^(-1)),二甲双胍组(200 mg·kg^(-1)·d^(-1)),水飞蓟宾组(200 mg·kg^(-1)·d^(-1)),并另设正常对照组。用药6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BG)、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肝脏指数。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HMGB1、RAGE蛋白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GP高、低剂量组LDL-C、TG、TC、FFA、ALT、AST、2 h BG、Fins、HOMA-IR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高、低剂量TGP在拮抗胰岛素抵抗、降糖降脂、改善肝功能方面有较显著的作用,TGP高、低剂量组均可下调HMGB1(P<0.01)和RAGE(P<0.05)蛋白的表达。结论:TGP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的转导而起到改善NAFLD大鼠的糖脂代谢异常,拮抗胰岛素抵抗,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文摘目的探究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水平与重症肺炎(S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病及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变化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SP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发生继发性ARDS将患儿分为ARDS组(n=56)和对照组(n=44),收集患儿一般资料,采集外周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其与IFN-γ/IL-4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SP患儿性别、年龄、体温以及发病季节之间无显著差异,ARDS组致病菌种类多于对照组,PaO_(2)/FiO_(2)和APS评分、血清RAGE、HMGB1、IFN-γ和IL-4表达水平以及IFN-γ/IL-4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致病菌种类、PaO_(2)/FiO_(2)、RAGE、HMGB1表达、IFN-γ、IL-4和IFN-γ/IL-4均为SP患儿继发ARDS的影响因素。经Pearson相关检验,SP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水平与IFN-γ、IL-4和IFN-γ/IL-4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RAGE、HMGB1水平预测SP患儿发生ARDS的AUC分别为0.707和0.750,灵敏度分别为73.2%、64.3%,特异度分别为68.2%、77.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4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4%和81.8%。结论SP继发ARDS患儿血清中RAGE、HMGB1表达水平较高,与IFN-γ/IL-4呈正相关,监测患儿血清RAGE、HMGB1表达对SP患儿继发ARDS的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文摘高迁移率蛋白B1(High—mobility group box-1,HMGB1)是细胞内的非组蛋白染色体结合蛋白,在维持核小体稳定和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细胞外的HMGB1可作为一种“晚期炎症介质”,在炎症的晚期阶段启动着炎症反应。最近研究发现,HMGBI也高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与其受体结合后,对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增殖及凋亡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HMGB1的表达和功能在某些肿瘤细胞中的表现可能并不一样。由于HMGB1与肿瘤细胞的多种生物学特性都密切相关,因此,以HMGB1为靶点有望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尽管,当前人们通过抑制HMGB1的表达、分泌、释放、合成及信号传导等措施来进行抗炎症反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很多措施还没有在抗肿瘤实验中得到应用,尚有待于体内外实验的进一步证实,然而,这些措施将有可能成为抗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