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延缓椎间盘退变的机制及应用
1
作者 刘晏东 张彦军 +3 位作者 杨镇源 郭铁峰 王鹏 朱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组成,主要作用是减轻椎体之间的压力、缓冲震荡和保持脊柱的灵活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指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从40岁开始),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纤维环破裂,髓核...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和软骨终板组成,主要作用是减轻椎体之间的压力、缓冲震荡和保持脊柱的灵活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VDD)是指随着年龄增长(一般从40岁开始),椎间盘逐渐失去水分和弹性,纤维环破裂,髓核发生形态改变,进而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和损伤的过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软骨终板 形态改变 纤维环 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促进髓样树突状细胞成熟增加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h17细胞/Treg比例
2
作者 李芹芝 段东升 +7 位作者 王秀娟 孙明玲 刘颖 王新有 王蕾 范文霞 宋梦婷 郭新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 目的研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对髓样树突状细胞(mDC)及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募集30例初诊ITP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TP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Th17细胞、Treg比例,ELISA测定血清中HMGB1、白细胞介素6(IL-6)、IL-23、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的mRNA表达,通过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上述细胞、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其与血小板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HMGB1对mDC及Th17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及HMGB1、IL-6、IL-23、IL-17水平及RORγt mRNA表达明显增高,而Treg比例和TGF-β水平降低。ITP患者组mDC比例和FOXP3 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mDC的比例与IL-6、IL-23的表达显著正相关;HMGB1的表达与mDC、IL-6、IL-23、RORγt mRNA、IL-17的表达显著正相关;mDC的比例、HMGB1的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HMGB1的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mDC的成熟并增加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诱导Th17细胞/Treg失衡,可能参与ITP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髓样树突状细胞(mDC) TH17细胞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吞噬功能及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颖颖 陈兰 +5 位作者 牟志向 胡小龙 张艺艳 翁娇青 吕佩瑜 关天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对硫酸吲哚酚(indoxyl sulfate,IS)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s)表型、吞噬功能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氨基末端蛋白激酶(JN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抗体(P38 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分别以30、300、600μmol·L^(-1)IS干预人原代DC细胞24 h,分为Control组、IS-30组、IS-300组、IS-600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细胞经600μmol·L^(-1)IS干预24 h后加入1 mg·L^(-1)anti-HMGB1或经1 mg·L^(-1)HMGB1单独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IS组、HMGB1组、IS^(+)anti-HMGB1组,通过流式细胞分析鉴定细胞表型并检测细胞吞噬功能;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IS浓度增加,CD83^(+)和CD86^(+)细胞数逐渐增加(P<0.01),DCs吞噬能力逐渐下降(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的CD83^(+)和CD86^(+)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细胞吞噬能力增加(P<0.01)。此外,与Control组比较,IS或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IS组相比,IS^(+)anti-HMGB1组p-ERK/ERK、p-p38/p38、p-JNK/JNK的蛋白表达降低(均P<0.01)。结论拮抗HMGB1可抑制IS诱导的DCs表型及成熟并抑制ERK/JNK/P38 MAPK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树突状细胞 硫酸吲哚酚 表型 吞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与焦虑症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文华 王育伟 +1 位作者 邱景景 耿玉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5例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神经科专业医师对所有CSV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12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165例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神经科专业医师对所有CSVD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HAMA评分≥7分的患者被纳入焦虑组(70例),其余情况被纳入非焦虑组(95例)。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比较2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HMGB1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预测价值。结果焦虑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非焦虑组[287.01(188.19,355.54)ng/Lvs260.87(146.48,328.16)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了相关影响因素后,血清HMGB1水平仍然是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1.004,95%CI:1.000~1.007,P=0.046)。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MGB1水平与HAMA总评分、失眠和精神性因子评分呈正相关(P<0.05,P<0.01)。HMGB1预测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9(P=0.020)。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有关,血清HMGB1水平对CSVD患者焦虑症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焦虑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LOGISTIC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后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表达变化
6
作者 朱涵婷 熊瑞芳 +2 位作者 李承毅 赵锡海 唐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36只和模型组36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组织补体C3、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表达的变化。方法选择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按数字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36只和模型组36只,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3、6、24 h及3 d共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9只。参照Zea Longa评分法行神经功能学评分。每组行R2StarMap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T_1加权成像、T_2加权成像扫描。测量DWI异常信号体积,检测脑梗死体积。R2StarMap原始图经后处理生成R2^(*)伪彩图,测量双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检测脑铁沉积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3、HMGB1、GPX4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损伤,模型组大鼠3、6、24 h及3 d神经功能评分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3、6、24 h及3 d右侧脑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3、6、24 h及3 d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明显高于左侧(P<0.05,P<0.01)。模型组3、6、24 h及3 d右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R2^(*)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右侧(P<0.05,P<0.01)。模型组3、6、24 h及3 d的R2^(*)比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1.82±0.82 vs 1.12±0.31,P<0.05;1.31±0.26 vs 1.04±0.14,P<0.05;1.94±0.74 vs 1.06±0.10,P<0.01;1.99±0.39 vs 1.02±0.11,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3、6、24 h及3 d补体C3和HMGB1表达明显升高,GPX4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对脑组织中补体C3、HMGB1、GPX4表达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补体C3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水平变化及预后意义
7
作者 王桂杰 杜传冲 +4 位作者 陆叶 赵健 沈勰 金冬林 耿佳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7,共8页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 目的·检测多发伤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1,sTREM-1)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多发伤患者9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伤组(n=24)、重伤组(n=58)、严重伤组(n=10);依据入院后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将患者分为MODS组(n=20)和非MODS组(n=72);根据创伤发生后28 d内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n=13)和存活组(n=79)。检测患者入院后静脉血炎症因子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创伤发生后24 h、72 h及7 d的血清HMGB1、sTREM-1水平。分析不同分组间血清HMGB1、sTREM-1水平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HMGB1、sTREM-1对不良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重伤和严重伤组各时间点HMGB1、sTREM-1水平明显高于轻伤组(均P<0.05),严重伤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重伤组(均P<0.05)。各时间点HMGB1与sTREM-1水平呈正相关性(r=0.645,r=0.942,r=0.722;均P<0.05)。MODS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和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非MODS组(均P<0.05);死亡组创伤发生后72 h和7 d的HMGB1水平及24 h、72 h的sTREM-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及入院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预测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敏感度为83.5%,特异度为92.3%。结论·多发伤患者创伤发生后不同时间点HMGB1及sTREM-1水平与MODS及生存结局相关,且创伤发生后7 d的HMGB1水平是多发伤患者不良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高迁移率族蛋白1和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冯洪涛 焦小平 +1 位作者 尚文煊 李红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31-3336,共6页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DFU患者155例纳入DFU组,根据皮瓣修... 目的探究胱抑素C(Cys C)、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对糖尿病足溃疡(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4年3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民医院治疗的DFU患者155例纳入DFU组,根据皮瓣修复术后1周内手术部位是否发生感染将DFU患者分为非感染组(104例)、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糖尿病但未发生足溃疡的患者85例纳入对照组。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 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MGB1、GDF-15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Cys C、HMGB1、GDF-15水平对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FU组血清Cys C、HMGB1、GDF-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FPG、CRP、Cys C、HMGB1、GDF-1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Cys C、HMGB1、GDF-15、FPG和CRP均是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ys C、HMGB1、GDF-15单独预测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AUC分别为0.810、0.850、0.828,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0,优于三者单独预测(Z_(Cys C-三者联合)=3.381、Z_(HMGB1-三者联合)=2.588、Z_(GDF-15-三者联合)=2.857,均P<0.05)。结论Cys C、HMGB1、GDF-15在DFU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三者均是影响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的因素,三者联合对DFU皮瓣修复术后早期感染有着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皮瓣修复 胱抑素C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生长分化因子-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水平的时相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智勇 王春友 +3 位作者 熊炯炘 陶京 许逸卿 刘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6-468,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 (IL 1β)和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B1)水平的时相变化 ,探讨HMGB1在SAP病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胰管逆行灌注 5 %牛磺胆酸钠的方法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n =8)、假手术组 (Sham组 ,n =8)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 ,n =8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NF α、IL 1β水平。用Westernblot法检测血清HMGB1水平。结果 SAP组大鼠血清TNF α和IL 1β水平在建模后迅速升高 ,约在 4~ 6h达高峰 ,之后迅速下降 ,在建模 12h即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一直维持至 2 4和 4 8h。SAP组大鼠血清HMGB1水平在建模后 12h开始有明显升高 ,至 2 4和 4 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HMGB1可能作为晚期炎症因子参与了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鼠 SAP 血清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后金葡菌脓毒症大鼠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及其信号调节机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李红云 姚咏明 +3 位作者 董宁 于燕 姚胜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60-762,共3页
采用大鼠 2 0 %III度烫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攻击所致脓毒症模型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在烫伤脓毒症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并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早期干预对其诱生的影响。 6 1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 采用大鼠 2 0 %III度烫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攻击所致脓毒症模型 ,观察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在烫伤脓毒症中的变化特点及意义 ,并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早期干预对其诱生的影响。 6 1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 =6 )、烫伤对照组 (n=9)、烫伤后金葡菌脓毒症组(n=36 )和雷帕霉素 (RPM)拮抗组 (n =10 ) ,检测动物肝、肾组织中TNF α和HMG 1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显示 ,烫伤合并金葡菌攻击后 ,大鼠肝、肾组织中TNF α基因表达迅速增高 ,并于 2h达峰值 (P <0 0 1) ,此后则迅速降低 ;而HMG 1mRNA表达升高较缓慢 ,但持续时间较长 ,其中伤后 2 4h肾脏HMG 1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和烫伤对照组 (P <0 0 5 ) ;以RPM干预后 ,大鼠肝、肾组织中TNF α基因表达均显著低于未拮抗组 (P <0 0 5 ) ,同时HMG 1基因表达亦呈降低趋势。该结果提示 ,烫伤后金葡菌感染可导致动物体内HMG 1基因表达上调 ,其机制可能与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有关 ;HMG 1作为“晚期炎症介质”可能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葡萄球菌 金黄色 脓毒症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佳 全承炫 +6 位作者 汤观秀 王彤 刘畅 段开明 童建斌 郭曲练 欧阳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8-242,共5页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胃肠道剖腹手术的中老年患者150例,年龄50-7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深麻醉组(D组...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下麻醉深度对中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IL-1β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胃肠道剖腹手术的中老年患者150例,年龄50-70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深麻醉组(D组)和浅麻醉组(L组)。D组术中BIS值80%以上维持在30-45,L组BIS值80%以上维持在45-60。两组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1d(T3)、2d(T4)抽取外周静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HMGB-1、IL-1β的浓度。分别于术前1d、术后7d、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共107例患者完成了术后7d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53例,L组54例;共59例患者完成了术后3个月神经心理学测试,其中D组29例,L组30例。D和L组术后7d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分别为9例(17.0%)和19例(35.2%),D组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L组(P〈0.05);D组术后3个月POCD发生率为2例(6.9%),L组为4例(1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T4时D组HMGB1浓度明显低于L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下将麻醉深度维持在BIS值30-45的水平能降低胃肠道剖腹术中老年患者的早期POCD发生率,但对远期认知功能影响不大,其发生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的释放,降低围术期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麻醉深度 脑电双频指数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变化及其与脓毒症的关系 被引量:11
12
作者 董宁 姚咏明 +3 位作者 于燕 顾春瑜 雷树红 盛志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脓毒症及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25例烧伤总体表面积大于30%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组(脓毒症组14例、非脓毒症组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改良基质... 目的动态观察严重烧伤患者血浆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脓毒症及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25例烧伤总体表面积大于30%患者,根据是否并发脓毒症分组(脓毒症组14例、非脓毒症组1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及改良基质显色法鲎实验分别检测患者伤后1、3、5、7、14、21、28d血浆HMGB1及内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严重烧伤患者伤后第1天血浆中HMGB1含量显著升高,其中伤后第7、21、28天脓毒症组HMGB1含量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患者存活组伤后第3、21天HMGB1含量显著低于非存活组(P<0.05,P<0.01),血浆中HMGB1含量与是否易并发脓毒症有关,但与烧伤总体表面积无相关性(P>0.05)。伤后第3、5、7、21天血浆HMGB1与内毒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HMGB1作为重要的晚期炎症介质参与严重烧伤后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诱生与内毒素刺激密切相关,动态观察其水平有助于烧伤后病程监测及患者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内毒素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和Toll样受体4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乔俊英 张艳丽 +1 位作者 宋丽 栾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9-535,共7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与气道炎症的关系及维生素D的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1,25-(OH)2D3干预组(每组8只)。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并应用计算机图像系统测定支气管壁厚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同时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将BALF进行细胞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哮喘组小鼠肺组织HMGB1和TLR4表达较强,干预组表达较弱。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均为P<0.05);干预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降,单核/巨噬细胞比例明显上升(均为P<0.05)。哮喘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干预组BALF和外周血中HMGB1、TLR4和IL-4含量均明显低于哮喘组,IFN-γ含量明显高于哮喘组(均为P<0.05)。BALF中HMGB1和TLR4含量分别与细胞总数和IL-4浓度均呈正相关(r1为0.796、0.730;r2为0.695、0.648;均为P<0.05)。结论 HMGB1和TLR4与气道炎症和免疫紊乱有关;适量1,25-(OH)2D3可减轻气道炎症,可能与调节Th1/Th2细胞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Toll样受体4(TLR4) 哮喘 气道炎症 1 25-(OH)2D3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大鼠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1对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姚咏明 张立天 +5 位作者 陆家齐 董宁 鄢小建 于燕 方文慧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57-759,共3页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 (CLP)造成脓毒症模型 ,探讨脓毒症时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的改变及其对TNF α表达的调节作用。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CLP组 (2 0只 )及正丁酸钠治疗组 (2 0只 ) ,CLP后 12h和 2 4h处死动物 ,留取...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 (CLP)造成脓毒症模型 ,探讨脓毒症时肾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 1(HMG 1)的改变及其对TNF α表达的调节作用。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 (10只)、CLP组 (2 0只 )及正丁酸钠治疗组 (2 0只 ) ,CLP后 12h和 2 4h处死动物 ,留取肾组织和血标本分别检测HMG 1和TNF αmRNA表达、组织TNF α蛋白水平和血清肌酐含量。结果显示 ,CLP组 12h及 2 4h肾组织HMG 1和TNF αmRNA表达均显著增强 (P <0 0 5或 0 0 1)。正丁酸钠处理可显著抑制CLP后 12h及 2 4h肾组织HMG 1mRNA表达 (P <0 0 5 ) ,并明显下调 2 4h组织TNF αmRNA表达 (P <0 0 5 )及TNF α水平(P <0 0 1) ,同时血清肌酐含量比未治疗组亦显著降低(P <0 0 5或 0 0 1)。提示脓毒症时肾组织HMG 1表达可促进局部TNF α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诱导脓毒症动物急性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高迁移率族蛋白-1 肿瘤坏死因子 正丁酸钠 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组织损伤效应及其干预途径 被引量:37
15
作者 姚咏明 徐珊 盛志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9-465,共7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严重感染所致脓毒症的重要晚期介质,参与了包括肺脏、肝脏、肠道在内的多器官损害过程。采用HMGB1中和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丙酮酸乙酯、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或下调其基因表达(正丁酸钠、信...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严重感染所致脓毒症的重要晚期介质,参与了包括肺脏、肝脏、肠道在内的多器官损害过程。采用HMGB1中和抗体或特异性拮抗剂抑制其分泌(丙酮酸乙酯、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或下调其基因表达(正丁酸钠、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干预方法有助于减轻组织损伤效应,并可能为严重脓毒症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脓毒症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及其TOLL样受体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淑霞 郭惠芳 +3 位作者 张玉军 刘青娟 唐丽娟 段惠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48-951,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受体TOLL样受体(TLR)-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ELISA检测12例健康对照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脏损害(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18例合并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其受体TOLL样受体(TLR)-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ELISA检测12例健康对照组、1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无肾脏损害(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18例合并肾脏损害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Lupus nephritis,LN)血清中HMGB1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TLR-4和CD14/TLR-4表达情况;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T-PCR检测HMGB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血清中HMGB1蛋白在LN组明显高于SLE组和健康对照组,而SLE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N组患者HMGB1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和SLE组患者;流式细胞术显示CD14+的单核细胞表面HMGB1受体TLR4在LN组表达最高(P<0.05),且与尿蛋白呈正相关(P<0.01),而CD3+的淋巴细胞表面HMGB1受体TLR4表达率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PBMC能主动合成、分泌HMGB1,使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HMGB1可能部分通过TLR4激活PBMC,介导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高迁移率族蛋白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0
17
作者 庞晓奡 张瑶 +4 位作者 魏恒 张晶 罗清双 黄成琳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5-1077,108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与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蛋白在60例宫颈癌、5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免疫放射测定法检测48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SCC-A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MGB1的相关性。结果 HMGB1在宫颈癌中阳性表达率为83.3%(50/60),在CIN中阳性表达率为54.9%(28/51),在正常宫颈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2.5%(2/16)。HMGB1的表达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密切相关,并且HMGB1的表达与血清中SCC-Ag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HMGB1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递增呈升高趋势,且与临床相关参数密切联系。HMGB1可能作为宫颈癌诊断、预测及评估治疗效果的判定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时程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晓武 张卫达 +1 位作者 罗林 袁彬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不同时间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时程变化。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室大面积心梗,分别于术后1、2、4、8周测心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后开胸取心脏。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不同时间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的时程变化。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室大面积心梗,分别于术后1、2、4、8周测心功能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后开胸取心脏。分别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技术观察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点HMGB1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心功能检测提示造模成功,心梗大鼠术后早期(1 w)HMGB1 mRNA表达上调(P<0.01),而心梗后期(8周)则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mRNA水平变化类似,HMGB1蛋白水平在心肌梗死组大鼠术后早期(1~2周)表达水平增加(P<0.01),而心梗后期(8周)则显著下调(P<0.05)。结论HMGB1作为炎症调节因子,在心梗早期对心肌的炎性反应进行调控;并在心梗后期参与调节基因转录,进行心肌修复。在心梗的不同阶段对HMGB1的表达进行干预有望减少心梗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长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增加小鼠肺组织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和释放 被引量:10
19
作者 侯长春 赵海金 +3 位作者 蔡绍曦 李文军 佟万成 刘来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0-703,共4页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模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和释放。方法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RSV组、RSV+利巴韦林治疗组;RSV感染小鼠7d后处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模型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和释放。方法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RSV组、RSV+利巴韦林治疗组;RSV感染小鼠7d后处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及HMGB1含量,左肺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右肺组织HMGB1表达。结果1、RSV感染诱导了小鼠肺组织TH1型反应:BALF中的IFN-γ含量增加,IL-4含量减低。与对照组比较,RSV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均显著增加(P<0.05),RSV+利巴韦林治疗组上述细胞数显著减低(P<0.05)。HE染色:RSV组可见黏膜下及管壁周围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2、BALF中HMGB1含量变化:与对照组比较,RSV组显著升高(P<0.05)、利巴韦林治疗组显著降低(与RSV组比较,P<0.05)。3、肺组织HMGB1的表达情况:与对照组比较,RSV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无显著降低(与RSV组比较,P>0.05)。结论HMGB1在RSV感染小鼠的肺组织中表达和释放明显增加,提示其可能参与了RSV感染相关肺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 利巴韦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侯长春 赵海金 +3 位作者 蔡绍曦 刘来昱 沈湘波 莫冠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51-205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地塞米松治疗组;制作支气管哮...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表达变化及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方法 18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地塞米松治疗组;制作支气管哮喘模型;全身体积描记法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ALF上清中HMGB1含量,左肺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右肺组织HMGB1表达。结果 1、成功制作支气管哮喘模型。2、BALF中HMGB1含量变化:OVA组肺泡灌洗液中HMGB1含量(6.31±4.05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2.59±0.73ng/ml)(P=0.017);与OVA组比较,OVA/地塞米松组(3.39±0.50ng/ml)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HMGB1含量无显著降低(P=0.052)。3、肺组织HMGB1的表达情况:OVA组小鼠肺组织HMGB1相对表达量(HMGB1/TUBULIN)(2.08±0.87)显著高于对照组(0.93±0.18)(P<0.05);与OVA组比较,OVA/地塞米松组小鼠肺脏HMGB1表达量(1.15±0.48)无显著减低(P=0.133)。结论 HMGB1在支气管哮喘小鼠的肺组织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表达明显增加,但地塞米松无明显拮抗效果。提示HMGB1可能是哮喘防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支气管哮喘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