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超声速圆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常雨
陈伟芳
吴其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采用分段线性电流密度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FDTD)方法计算高超声速导电金属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等离子体绕流流场RCS的频率特性、双站散射特性、极化特性及随飞行高度、飞行马赫数、入射角的变化关系...
采用分段线性电流密度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FDTD)方法计算高超声速导电金属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等离子体绕流流场RCS的频率特性、双站散射特性、极化特性及随飞行高度、飞行马赫数、入射角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前向散射方向是全方位散射中RCS取得最大值的方向;马赫数较大(本文Ma≥14)时,入射波频率增大、马赫数增大及飞行高度降低,绕流流场前向RCS增大。马赫数较小(本文Ma≤10)时,飞行马赫数、高度及入射角变化对绕流流场UHF、L、S波段后向RCS和双站RCS影响很小;在UHF、L波段,绕流流场及本体的后向RCS差距较小。马赫数较大时,大范围过密等离子体尾迹的形成使得电磁波垂直轴线入射时绕流流场增大了目标本体的后向RCS;在L、S波段,绕流流场后向RCS曲线可用一条直线逼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雷达散射截面
电磁波
等离子体
高超声速绕流
尾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超声速电离绕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高铁锁
李椿萱
+1 位作者
董维中
张巧芸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本文从三维N S方程出发 ,采用隐式L U分解算法和 7组分 1 5个反应的化学模型 ,数值模拟高超声速电离空气绕流。首先采用对称TVD格式、AUSMPW +格式和VanLeer的矢通量分裂格式计算了高超声速球头绕流 ,并对它们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
本文从三维N S方程出发 ,采用隐式L U分解算法和 7组分 1 5个反应的化学模型 ,数值模拟高超声速电离空气绕流。首先采用对称TVD格式、AUSMPW +格式和VanLeer的矢通量分裂格式计算了高超声速球头绕流 ,并对它们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然后用前两种格式 ,对RAM C飞行试验模型三个再入高度 ( 81km、71km、61km)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
声速
电离
绕
流
数值模拟
化学非平衡
流
动
电子数密度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结构网格的高超声速粘性MHD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勇
王江峰
伍贻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应用数值方法在非结构网格上对磁场干扰下的二维高超声速钝头体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为N-S方程耦合Maxwell方程的粘性MHD方程组,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对流项用AUSM格式计算,粘性项用中心格式求解,时间推进用显式5步Run...
应用数值方法在非结构网格上对磁场干扰下的二维高超声速钝头体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为N-S方程耦合Maxwell方程的粘性MHD方程组,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对流项用AUSM格式计算,粘性项用中心格式求解,时间推进用显式5步Runge-Kutta格式,引用双曲型散度清除技术加强▽.B=0的条件。计算模型为二维钝头体,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分别对有、无均匀磁场干扰下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磁场干扰下,激波脱体距离显著增加,物体表面压力急剧下降。对比表明文中发展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二维粘性MHD流场的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粘性MHD方程
AUSM格式
高超声速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钝体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
51
4
作者
夏刚
刘新建
+1 位作者
程文科
秦子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问题在航天和工程应用领域非常重要。分别采用松耦合与紧耦合方法,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二维圆管绕流的流场与结构传热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在紧耦合方法中,流场部分采用基于Navier Stoke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将AUSM...
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问题在航天和工程应用领域非常重要。分别采用松耦合与紧耦合方法,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二维圆管绕流的流场与结构传热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在紧耦合方法中,流场部分采用基于Navier Stoke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将AUSM+格式与时间方向的显式多步Runge Kutta法结合;结构传热部分采用基于二维热传导方程的Galerkin有限元法。流场与结构区通过交界面的热流和温度边界条件实现耦合。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验、文献做了对比,结构内部温度变化关系以及壁面的热流分布均较好地吻合。两种耦合方式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流场特征时间远小于结构传热特征时间的问题,松耦合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与紧耦合方法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计算
结构传热
气动加热
数值计算
高超
声速
二维圆管
绕
流
流
场
航天回收系统
充气式防热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混合网格模拟绕X-38粘性流动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坚强
Andreas Mack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1,共6页
采用混合网格 ,利用DLR所发展的计算软件TAU对X 38高超声速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计算。网格自适应技术被用来生成有效的计算网格及提高对流场细节的分辨率。
关键词
混合网格
高超
声速
粘性
绕
流
热
流
X-38飞行器
网格自适应技术
流
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X-38飞行器无粘绕流的非结构网格模拟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坚强
Andreas Mack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438,共5页
本文采用非结构网格 ,利用DLR所发展的计算软件TAU对X 38飞行器高超声速无粘绕流进行数值计算。为了生成有效的计算网格及提高对流场细节的分辨率 ,在求解过程中应用了网格自适应技术 ,并研究了网格密度对气动力的影响程度 ;同时与现有...
本文采用非结构网格 ,利用DLR所发展的计算软件TAU对X 38飞行器高超声速无粘绕流进行数值计算。为了生成有效的计算网格及提高对流场细节的分辨率 ,在求解过程中应用了网格自适应技术 ,并研究了网格密度对气动力的影响程度 ;同时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和用结构网格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网格自适应技术
高超
声速
无粘
绕
流
X-38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学德
伍贻兆
夏健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研究了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在数据结构方面,设计了局部化的数据组织方式,节约了内存与计算时间。发展了一种跟踪模拟分子迁移的算法,该算法仅需少量的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不仅可以快速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
研究了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在数据结构方面,设计了局部化的数据组织方式,节约了内存与计算时间。发展了一种跟踪模拟分子迁移的算法,该算法仅需少量的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不仅可以快速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而且可以准确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相互作用,搜索过程中的附带信息给出了分子与物面碰撞的精确时间与位置,避免了重新计算。引入碰撞距离的思想,既减少存储又保证正确的模拟结果。在程序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展现了Fortran90高级语言的主要特性,引人动态数组、指针、链表以及派生类型数据,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对过渡流域高超声绕流进行了数值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直接物理模拟
DSMC
稀薄
流
动
高超声速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超声速圆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常雨
陈伟芳
吴其芬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0,共6页
基金
国家部委基金项目
文摘
采用分段线性电流密度递归卷积时域有限差分(PLJERC-FDTD)方法计算高超声速导电金属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等离子体绕流流场RCS的频率特性、双站散射特性、极化特性及随飞行高度、飞行马赫数、入射角的变化关系。计算表明,前向散射方向是全方位散射中RCS取得最大值的方向;马赫数较大(本文Ma≥14)时,入射波频率增大、马赫数增大及飞行高度降低,绕流流场前向RCS增大。马赫数较小(本文Ma≤10)时,飞行马赫数、高度及入射角变化对绕流流场UHF、L、S波段后向RCS和双站RCS影响很小;在UHF、L波段,绕流流场及本体的后向RCS差距较小。马赫数较大时,大范围过密等离子体尾迹的形成使得电磁波垂直轴线入射时绕流流场增大了目标本体的后向RCS;在L、S波段,绕流流场后向RCS曲线可用一条直线逼近。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
雷达散射截面
电磁波
等离子体
高超声速绕流
尾迹
Keywords
FDTD
R CS
electromagnetic wave
plasma
hypersonic flow
wake
分类号
V22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超声速电离绕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
11
2
作者
高铁锁
李椿萱
董维中
张巧芸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4-191,共8页
文摘
本文从三维N S方程出发 ,采用隐式L U分解算法和 7组分 1 5个反应的化学模型 ,数值模拟高超声速电离空气绕流。首先采用对称TVD格式、AUSMPW +格式和VanLeer的矢通量分裂格式计算了高超声速球头绕流 ,并对它们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然后用前两种格式 ,对RAM C飞行试验模型三个再入高度 ( 81km、71km、61km)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
关键词
高超
声速
电离
绕
流
数值模拟
化学非平衡
流
动
电子数密度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Keywords
chemical nonequilibrium flows
electron number density
numerical schemes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结构网格的高超声速粘性MHD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
2
3
作者
潘勇
王江峰
伍贻兆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出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55-55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402013)资助项目
文摘
应用数值方法在非结构网格上对磁场干扰下的二维高超声速钝头体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为N-S方程耦合Maxwell方程的粘性MHD方程组,空间离散采用有限体积方法,对流项用AUSM格式计算,粘性项用中心格式求解,时间推进用显式5步Runge-Kutta格式,引用双曲型散度清除技术加强▽.B=0的条件。计算模型为二维钝头体,在高超声速来流条件下,分别对有、无均匀磁场干扰下的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磁场干扰下,激波脱体距离显著增加,物体表面压力急剧下降。对比表明文中发展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地进行二维粘性MHD流场的数值模拟。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粘性MHD方程
AUSM格式
高超声速绕流
Keywords
unstructured meshes
viscous MHD equation
AUSM scheme
hypersonic flows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O354.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钝体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的数值计算
被引量:
51
4
作者
夏刚
刘新建
程文科
秦子增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
出处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文摘
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问题在航天和工程应用领域非常重要。分别采用松耦合与紧耦合方法,数值模拟了高超声速二维圆管绕流的流场与结构传热耦合的非定常过程。在紧耦合方法中,流场部分采用基于Navier Stokes方程的有限体积法,将AUSM+格式与时间方向的显式多步Runge Kutta法结合;结构传热部分采用基于二维热传导方程的Galerkin有限元法。流场与结构区通过交界面的热流和温度边界条件实现耦合。计算结果分别与实验、文献做了对比,结构内部温度变化关系以及壁面的热流分布均较好地吻合。两种耦合方式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流场特征时间远小于结构传热特征时间的问题,松耦合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与紧耦合方法接近。
关键词
耦合计算
结构传热
气动加热
数值计算
高超
声速
二维圆管
绕
流
流
场
航天回收系统
充气式防热罩
Keywords
coupled simulation
structural thermal
heat penetration
hypersonic
分类号
V2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445.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混合网格模拟绕X-38粘性流动
被引量:
1
5
作者
陈坚强
Andreas Mack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德国宇航中心气动设计所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1,共6页
文摘
采用混合网格 ,利用DLR所发展的计算软件TAU对X 38高超声速粘性绕流进行了数值计算。网格自适应技术被用来生成有效的计算网格及提高对流场细节的分辨率。
关键词
混合网格
高超
声速
粘性
绕
流
热
流
X-38飞行器
网格自适应技术
流
场模拟
Keywords
hybrid grids
hypersonic viscous flow
heat flux.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X-38飞行器无粘绕流的非结构网格模拟
被引量:
1
6
作者
陈坚强
Andreas Mack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德国宇航中心气动设计所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4-438,共5页
基金
中国国家教委留学基金赞助项目
文摘
本文采用非结构网格 ,利用DLR所发展的计算软件TAU对X 38飞行器高超声速无粘绕流进行数值计算。为了生成有效的计算网格及提高对流场细节的分辨率 ,在求解过程中应用了网格自适应技术 ,并研究了网格密度对气动力的影响程度 ;同时与现有的实验结果和用结构网格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网格自适应技术
高超
声速
无粘
绕
流
X-38飞行器
Keywords
unstructured grids
an adaptation method
hypersonic inviscid flow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及其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学德
伍贻兆
夏健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基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创新与创优基金(BCXJ04-01)资助项目
文摘
研究了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在数据结构方面,设计了局部化的数据组织方式,节约了内存与计算时间。发展了一种跟踪模拟分子迁移的算法,该算法仅需少量的逻辑运算与代数运算,不仅可以快速跟踪模拟分子在网格之间的迁移,而且可以准确判别分子与物面是否相互作用,搜索过程中的附带信息给出了分子与物面碰撞的精确时间与位置,避免了重新计算。引入碰撞距离的思想,既减少存储又保证正确的模拟结果。在程序编制过程中,我们充分展现了Fortran90高级语言的主要特性,引人动态数组、指针、链表以及派生类型数据,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对过渡流域高超声绕流进行了数值试验。
关键词
非结构网格
直接物理模拟
DSMC
稀薄
流
动
高超声速绕流
Keywords
unstructured mesh
direct simulation
DSMC
hypersonic flow
rarefied gas
分类号
V31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超声速圆球绕流流场及其近尾尾迹流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
常雨
陈伟芳
吴其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超声速电离绕流的数值模拟
高铁锁
李椿萱
董维中
张巧芸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结构网格的高超声速粘性MHD流场数值模拟
潘勇
王江峰
伍贻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钝体高超声速气动加热与结构热传递耦合的数值计算
夏刚
刘新建
程文科
秦子增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用混合网格模拟绕X-38粘性流动
陈坚强
Andreas Mack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X-38飞行器无粘绕流的非结构网格模拟
陈坚强
Andreas Mack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一类二维非结构网格DSMC方法的实现策略及其应用
王学德
伍贻兆
夏健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