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模态冲压发动机提高性能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5
1
作者 叶中元 黄伏军 董建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1-445,450,共6页
为了使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宽飞行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比冲、高推力系数、高推重比 ,在讨论多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工作模态特性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进气道 燃烧室 尾喷管参数协调状态的技术途径。在固定几何的条件下 ,采用一体化设计内... 为了使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在宽飞行条件下同时具有高比冲、高推力系数、高推重比 ,在讨论多模态冲压发动机的不同工作模态特性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进气道 燃烧室 尾喷管参数协调状态的技术途径。在固定几何的条件下 ,采用一体化设计内流通道 ,并巧妙地调节加热规律 ,使得在不同飞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优化工作模态 ,从而防止进气道出现亚声速溢流或过度超临界 ,防止尾喷管产生膨胀过度或不足 ,防止燃烧室内的过度高温高压 ,并使冲量增量最大。此外 ,就国内外在研制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经验教训及应引起关注的技术创新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冲压发动机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 模态特性 设计技术 内流通道 亚燃模态 超燃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航空发动机视角看飞/发一体化问题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宏新 谢业平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从航空发动机视角对现役民用航空发动机、军用第3、4代航空发动机、在研高超声速飞行器组合动力装置、变循环发动机及智能发动机等设计中的飞/发一体化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现役发动机进/排/发一体化设计、飞/发隐身一体化设计、第4... 从航空发动机视角对现役民用航空发动机、军用第3、4代航空发动机、在研高超声速飞行器组合动力装置、变循环发动机及智能发动机等设计中的飞/发一体化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总结了现役发动机进/排/发一体化设计、飞/发隐身一体化设计、第4代发动机飞机引气与轴功率提取的发动机一体化管控、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排/发一体化设计、变循环发动机及智能发动机飞/发一体调控等关键技术研究情况,以期为推动航空发动机在飞/发一体化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飞/发一体化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 变循环发动机 组合发动机 超机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壁龛式预燃室进气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司徒明 陆惠萍 王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58,共3页
在空气流量 4 6 9kg/s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研究了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壁龛式预燃室内外流场的气流特性。试验发现 ,壁龛式预燃室中流动状态的变化与激波 附面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虽然在壁龛式预燃室中测得的总压值较低 ,气流总... 在空气流量 4 6 9kg/s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 ,研究了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壁龛式预燃室内外流场的气流特性。试验发现 ,壁龛式预燃室中流动状态的变化与激波 附面层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虽然在壁龛式预燃室中测得的总压值较低 ,气流总压损失较大 ,但仍满足两股气流之间超燃点火的压力匹配要求。因此 ,提出的壁龛式预燃室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 进气道 高超声速冲压发动机 壁龛式预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