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周山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以眉山市洪雅县为例
1
作者 张树金 刘芮利 +2 位作者 曾小平 蒋孟 付筑鸣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 文章以四川省眉山市2022年洪雅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布设26个耕地质量调查点,通过跟踪监测项目区建设前和建设后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耕层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和土壤管理等技术参数,来评价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施前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4.42等;实施后项目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为3.42等,提高了1.00个等级,耕地质量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周山区 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试点 眉山市洪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以鹰潭市余江区为例
2
作者 廖通霖 叶英聪 匡丽花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5-263,共9页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 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情况,分析各项评价指标因素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和对耕地质量的贡献程度,为余江区合理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提供科学参考和技术依据。以余江区2015年和2020年期间建设的高标准农田为例,通过RS技术和ArcGIS手段获取评价指标指数,从自然地理、土壤状况和人为管理3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后耕地质量进行评价,计算各指标贡献值。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总体耕地质量得到提升,Ⅰ级耕地面积增加1165.59 hm^(2),增加21个百分点,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79个等级;从各行政乡镇提升情况来看,各地区均有提升,其中平定乡提升最多,提升0.75个等级,变化率为32.61%。在建设过程中,土壤水分指数贡献程度最高,耕地等级提升贡献值(CG)为0.244,贡献程度达30.96%,变化率为31.91%。余江区耕地质量等级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有较大提升,其中水利设施的贡献程度最高,在建成前后代表该方面指数的提升程度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江区 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版专业教学标准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3
作者 曾天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共1页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教学实施、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始终将标准建设视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自2011年首次制定并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以来,逐...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教学实施、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始终将标准建设视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自2011年首次制定并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以来,逐步建设了涵盖学校设置、教学标准、专业建设、经费投入、学生实习等环节的制度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专业教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凌示范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利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3期18-20,共3页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 耕地质量数据库 杨凌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困境纾解:基于痛点-堵点-难点的解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邵伟德 朱丹阳 李启迪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共8页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 “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概念,最初属于我国经济领域。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则是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延伸至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概念。研究认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契合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又要体现体育学科特有的育人规律,更要立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核心诉求。自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在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变革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当前改革进程仍面临“学生素养提升有限”痛点、“多元协调路径梗阻”堵点,以及“评价标准体系缺失”难点等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构建“1+2+4”立体化的发展模型: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构建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完善理念保障、政策保障、手段保障、质量保障四维支撑系统。在实践路径层面,提出“研制评价标准、研判发展状态、探究关键因素、提供破解策略”的实施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质量发展 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课内外、校内外双循环体系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依归、内涵逻辑和现实路径 被引量:9
6
作者 王福君 吴双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3,共12页
高校课程体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好坏。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必须解决好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观、功能观和实践观三个核心问题。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 高校课程体系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好坏。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必须解决好课程体系建设的目的观、功能观和实践观三个核心问题。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现实要求和服务新时代高等教育矛盾转化要求作为高校课程体系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目标依归。高校课程体系必须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课程教育功能。高校课程体系在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其核心素养提升及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强化紧密联系大学生生活的课程体系建设内容,重视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属性,关注课程体系管理的个性化和开放性,强调教师教学主体建设和不断完善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以此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课程体系 质量人才培养 课程结构 课程属性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能否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基于9所高校改革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红锦 李胜会 许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123,179,共11页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 本文以2014年9月对中国9所211高校首次推行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对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并进一步研究政策效果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人才分类评价试点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可以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科技评价体系中“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提高人力资源效率和科研经费利用效率来促进科研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但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这些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结论为中国高校全面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分类评价 校科研水平 质量发展 PSM-DI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与教育评价改革——兼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 被引量:68
8
作者 卢晓中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16,37,共9页
高质量教育体系,除了指教育体系各个子体系及其诸方面的高质量外,更强调和突出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定是系统性受到高度重视、差异性得到应有尊重、个性得到极大张扬的总体样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 高质量教育体系,除了指教育体系各个子体系及其诸方面的高质量外,更强调和突出整个教育体系的高质量。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必定是系统性受到高度重视、差异性得到应有尊重、个性得到极大张扬的总体样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思维体现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相一致,教学与科研相融合,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自主、选择、多元相并举。教育评价既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种引领和保障,起着极其重要的牵引作用,同时它也是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教育评价的牵引作用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价值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 教育体系 系统性 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检视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12
9
作者 龚廷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44,共7页
教育部从"十一五"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的重要举措。检视"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过程,它所取得的成... 教育部从"十一五"开始,在全国高校实施本科教育质量工程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转变的重要举措。检视"十一五"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过程,它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问题。在已经启动的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在"十一五"本科质量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四方面问题:建立法律人才培养的国家标准,改革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建设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法学教育实践平台。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破解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难题,有利于提高我国法律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及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校高质量法律人才的迫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质量工程 法律人才 高质量法律人才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成果初探——以都匀市毛尖镇为例
10
作者 何金钊 肖冬梅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为例,在对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现状、水土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工程内容,通过项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贵州省都匀市毛尖镇为例,在对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现状、水土资源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高标准农田工程内容,通过项目建设将原有耕地质量等别提高1.1等,较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研究——以肇东市明久乡为例 被引量:11
11
作者 任先鹏 李彦 +1 位作者 程春国 孙丽莉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24期203-207,共5页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 本研究构建了包含前期准备、资料收集、单元划分、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检测、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内容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流程,并以肇东市明久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项目区建设前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4.31 g/kg、有效磷平均为15.88 mg/kg、速效钾平均为205.19 mg/kg;耕地质量等级平均为4.13等,属于较好水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到3等,耕地质量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 标准农田 评价 黑龙江肇东 明久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专利制度体系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评价标准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昊 魏洽 穆荣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共12页
中国正面临专利制度体系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考验,国家在化解产业“卡脖子”技术风险、提升核心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亟待建立“专利制度转型动力机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传导机制”的战略支点。从专利... 中国正面临专利制度体系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大历史考验,国家在化解产业“卡脖子”技术风险、提升核心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亟待建立“专利制度转型动力机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传导机制”的战略支点。从专利制度支撑高质量发展、适应强国建设要求出发,论证新时期专利评价指标特征,选取专利制度结构优化和功能强化、保护质量效率、体制机制保障、国民经济贡献4个一级指标,构建专利制度体系高质量转型发展评价标准。研究测度表明:北京和广东在专利制度转型发展方面居于全国最前列,亟待率先实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政策引领;部分处于追赶行列的知识产权大省和经济快速增长地区指标未达预期,需要特别注重专利体系“质量、结构、效率、效用”调整;欠发达地区应同步实现专利制度转型与专利数量积累的双重目标。以高质量发展视角,阐释政府和学术界在利用传统指标开展考核评价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分析国家在专利制度体系数量匹配增长、质量结构效率调整、基础制度功能强化、行政司法保护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历史演进趋势,为新时期专利制度体系转型提供新的理论逻辑,继而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制度体系 质量发展 评价标准 经验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标准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汝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1-85,共5页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金融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晰。文章提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应该采取五个标准:创新性、盈利性、服务性、结构性、安全性。创新性标准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标准;盈利性是指金融业效率标... 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热点话题,但是金融业如何高质量发展目前并不是特别清晰。文章提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应该采取五个标准:创新性、盈利性、服务性、结构性、安全性。创新性标准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标准;盈利性是指金融业效率标准;服务性是指金融业的实体性标准;结构性是指优化市场、行业和金融产品结构;安全性标准是指降低贷款风险和其它金融风险。通过这五个标准的分析,可以得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宏观和微观相统一,目标与结构相统一,自身发展与助推经济相统一;自身结构与自身效率和增长的统一;自身增长与防范风险相统一。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要放在与经济的关系中进行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质量发展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场地标准实施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由文华 吴子鹏 +2 位作者 陈晓巍 王琦 赵启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0-590,共11页
为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准确测度我国体育标准实施现状提供依据,解决当下我国体育标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体育场地设施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的有关原理和已... 为了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准确测度我国体育标准实施现状提供依据,解决当下我国体育标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体育场地设施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标准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标准化系统工程理论的有关原理和已有标准文件,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体育标准的实施评价体系展开系统研究。研究以标准实施全周期各个阶段的理论关联为基础,从标准科学性、标准实施情况和标准实施效果3个维度为我国体育标准实施评价体系建立了更为系统的评价思路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构建了符合体育场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育标准实施三级评价量化体系,从而为促进体育标准的制修订与实施,进一步推动体育场地标准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与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标准 评价体系 体育场地 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 轻负担──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文钵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18,共3页
高质量轻负担──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江苏省丹阳市中学郑文钵中学教师如何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又如何科学地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 高质量轻负担──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江苏省丹阳市中学郑文钵中学教师如何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又如何科学地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以此来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又不能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新形势 质量 质量评价标准 教师 身心健康 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系统组成 课业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宜昌做好耕地质量评价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浩燕 田鑫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3年第4期28-29,共2页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对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夷陵区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重要内容,做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工作,对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夷陵区始终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量质并举,聚焦耕地质量建设提升,2019年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12.75万亩,投入各级资金2.34亿元。本文介绍了夷陵区现有耕地质量现状,分析总结了限制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耕地地力保障和升级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供农田建设和耕地保护系统的同行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质量 评价体系 湖北宜昌夷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教育高质量发展:内涵、标准及实践 被引量:41
17
作者 吴晓蓉 胡甜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8-34,共7页
遵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逻辑、政策逻辑与战略逻辑,教育亟须提质增效,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内涵丰富多元,核心指向系统全面均衡、质量管理优化和民生改善的三维要义。同时,高质量赋予教育三维标准,分别是满足需要... 遵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逻辑、政策逻辑与战略逻辑,教育亟须提质增效,启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教育高质量发展,其内涵丰富多元,核心指向系统全面均衡、质量管理优化和民生改善的三维要义。同时,高质量赋予教育三维标准,分别是满足需要的功能标准、需要何种取向的价值标准,以及如何满足需要的方法标准。以内涵解析和标准建构为基础,提出匡正教育质量观,促使教育回归本源;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实现教育升级换代;完善教育质量标准建设,发挥教育评价龙头作用的“三合一”实践框架,谋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质量 质量发展 评价标准 实践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历史演化、现实困境及超越路径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奕琳 高江勇 许慧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102,共6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由于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上具有精英化情结,加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形式化和技术化、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的科层化等原因,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对此,高等教育应构建从“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由于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同程度上具有精英化情结,加之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形式化和技术化、教学质量保障建设的科层化等原因,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面临诸多发展困境。对此,高等教育应构建从“有效性”到“卓越性”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范式,重塑教学质量评价的价值,正视质量标准的适用区间,构建适切的教学质量文化治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人才培养 质量评价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十二五”规划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柴虹 李慧勤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275-276,共2页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存在的一种永恒价值,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 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大学存在的一种永恒价值,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社会的评价尺度。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质量 等教育质量 “十二五” 评价尺度 规划 社会组织 素质人才 永恒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及灌排指标的贡献 被引量:28
20
作者 张天恩 李子杰 +4 位作者 费坤 詹雪洁 高沪宁 张铭 马友华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78-989,共12页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条件等各指标的贡献,以位于淮北平原的安徽省宿州市泗县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等软件平台,运用特尔斐法进行相关指标权重及隶属度的确定,研究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的影响及灌排评价指标的贡献。结果表明,项目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前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01,高标准农田建设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提升至2.93,耕地质量等级提升1.08,区域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标准农田建成后,灌溉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7.91、19.64个百分点,灌溉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25;排水能力为充分满足和满足的耕地面积占比分别增加35.13、27.33个百分点,排水能力提升使耕地质量综合等级提升0.31。研究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改善了灌排条件,使项目区内低产田全部消除,高产田面积占比明显增加,提升了耕地质量等级,其中灌排指标对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作用最大,贡献率达5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等级评价 灌溉 排水 淮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