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技术试验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忠雄 尹吴海 +4 位作者 蒋华中 叶天生 马龙 卫红伟 赵刚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6-636,共11页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 为了提高羌塘盆地地震资料采集质量,早日实现该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突破,2015年在北羌塘坳陷、中央隆起带和南羌塘坳陷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炸药震源激发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试验,取得以下认识:(1)最佳激发因素。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3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60%,扫描频率为1.5~84.0Hz,扫描长度为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为2台1次,驱动幅度为70%,扫描频率为6.0~84.0Hz,扫描长度为16s。炸药震源为单井高速层下7m激发,最浅井深18m,药量18kg;组合激发方式为2口井×15m×12kg或3口井×12m×8kg。(2)尽管可控震源单炮的能量、信噪比、频谱及子波一致性与炸药震源相比并不占优,但可控震源激发在高密度高覆盖采集条件下仍能获得等同于或明显优于井炮激发质量的地震资料。(3)基于"环保、安全、经济、高效"考虑,羌塘盆地宜采用可控震源和井炮联合的高密度、高覆盖宽线采集方案,可控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3L3S或2L3S,覆盖次数960次以上;井炮震源最佳观测系统为2L3S或3L2S,覆盖次数为300~360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密度 高覆盖 宽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覆盖率电成像测井仪推靠器的研制
2
作者 王蕙 廖胜军 +4 位作者 窦锦爱 王芝江 刘耀伟 于增辉 侯洪为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年第1期15-19,共5页
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对电成像仪器覆盖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覆盖率推靠器的研制势在必行。介绍了一种高覆盖率推靠器,通过增加极板(探头)数量提高采样覆盖面积的方式直接提高覆盖率。主要从主体结构、分动式推靠机构以及平衡部分结构三个... 油气勘探的不断深入对电成像仪器覆盖率的要求日益提高,高覆盖率推靠器的研制势在必行。介绍了一种高覆盖率推靠器,通过增加极板(探头)数量提高采样覆盖面积的方式直接提高覆盖率。主要从主体结构、分动式推靠机构以及平衡部分结构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该推靠器能够在所需工况下稳定运行,在8.5 in井眼中能够实现全井眼覆盖,在12.25 in井眼中覆盖率接近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覆盖 电成像 十二臂推靠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覆盖率织物的上浆研究
3
作者 邓炳耀 阚建兴 陈明 《江苏纺织》 2003年第7期53-55,共3页
本文分析了高覆盖率织物的特点及浆纱的技术关键,提出采用高 浓度、低粘度、高粘附力和高流动性的浆料组合,配合高压上浆工艺,采用双浆 槽等工艺措施,是解决高覆盖率织物上浆难题、提高浆纱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覆盖率织物 浆料 压上浆工艺 浆纱质量 浆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植被覆盖下铁路隧道口危岩落石风险评估
4
作者 曹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山区铁路选线受地形条件制约,高陡边坡或陡崖地段的隧道洞口常面临危岩落石风险,传统人工调查方法困难,尤其是高植被覆盖地区,受现场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查明危岩分布,同时常用的落石运动轨迹模拟缺少横向范围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 山区铁路选线受地形条件制约,高陡边坡或陡崖地段的隧道洞口常面临危岩落石风险,传统人工调查方法困难,尤其是高植被覆盖地区,受现场条件限制不能完全查明危岩分布,同时常用的落石运动轨迹模拟缺少横向范围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以某铁路隧道进口工程为研究对象,以机载LiDAR和三维倾斜摄影数据为基础,查明了危岩形成机制及分布特征,利用自主研发的Rockfall Hunter软件分析不同破坏形式的危岩三维运动特征,并给出防护措施建议。研究表明:(1)基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建立的“数据、方法、意义”三阶段高植被覆盖区危岩落石风险综合评估方案行之有效;(2)利用精细化三维实景模型可准确提取危岩体几何信息,危岩落石发育区数字地表灰度影像表面坎坷不平、具粗糙感,危岩体截面地面点棱角显著、地势陡峭,原生孤石或滚石截面呈凸起状、有明显界限;(3)研究发现可能对工程造成危害的危岩体120处,总体积约15541 m^(3),以倾倒、坠落式破坏为主,局部发生组合式破坏;(4)落石进入隧址区最大速度为17.3 m/s,最大弹跳高度为12.5 m,最大冲击能量超过8000 kJ,建议采用避让、清理、加固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危岩落石 植被覆盖 机载LIDAR 三维倾斜摄影 风险评估 落石三维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高铁覆盖提升方案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宋雅 《江苏通信》 2024年第5期33-37,共5页
基于5G高铁覆盖的关键指标要求,面对高铁车厢穿透损耗大、多普勒频移明显、切换频繁及远近效应影响大等覆盖困难,从组网方案、站址规划、设备选型、天线选型等方面提出覆盖提升的方案,并对透镜内核的高铁专用天线进行试点,验证其应用对5... 基于5G高铁覆盖的关键指标要求,面对高铁车厢穿透损耗大、多普勒频移明显、切换频繁及远近效应影响大等覆盖困难,从组网方案、站址规划、设备选型、天线选型等方面提出覆盖提升的方案,并对透镜内核的高铁专用天线进行试点,验证其应用对5G高铁覆盖质量的提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覆盖 多普勒频移 多小区合并 透镜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较高算法覆盖率的可重用模块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九林 夏潇 +1 位作者 董秀则 茅方毅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密码算法的可重构实现,提高了密码通信的安全性、扩展性和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大部分可重构密码芯片的算法覆盖率低。本文在分析大量密码算法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比较提取出了具有较高算法覆盖率的可重用模块,利用该可重用模... 密码算法的可重构实现,提高了密码通信的安全性、扩展性和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大部分可重构密码芯片的算法覆盖率低。本文在分析大量密码算法的基础上,经过综合比较提取出了具有较高算法覆盖率的可重用模块,利用该可重用模块能够可重用实现诸如DES、AES、SHA-1等大部分通用的密码算法。基于可重用模块设计的可重构密码芯片能够很好的解决算法覆盖率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算法 可重构 可重用模块 高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维空间覆盖动态搜索方法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守觉 潘晓霞 +3 位作者 徐春燕 陈旭 安冬 曹文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90-1793,共4页
本文使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原理,在仿生模式识别高维空间点覆盖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覆盖动态搜索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不经过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对被识别连续数字语音直接进行动态... 本文使用高维空间点分布分析原理,在仿生模式识别高维空间点覆盖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高维空间点覆盖动态搜索理论的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语音识别的新算法,这种算法可以不经过端点检测和分割,通过对被识别连续数字语音直接进行动态搜索,得到被识别语音到各类高维空间覆盖范围的距离随时间变化曲线,通过距离曲线上的极小值点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语音识别 维空间点覆盖 非特定人语音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于信任管理的分布式高可靠覆盖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小龙 董书豪 +1 位作者 司丽娟 梁海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5-471,共7页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覆盖问题,将覆盖算法整合到信任管理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管理的分布式高可靠覆盖机制(HRCMTM)。通过分析信任管理系统的潜在要求,从理论上推导和分析了网格尺寸选择。引入动态信任阈值新的概念,定量... 为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覆盖问题,将覆盖算法整合到信任管理系统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管理的分布式高可靠覆盖机制(HRCMTM)。通过分析信任管理系统的潜在要求,从理论上推导和分析了网格尺寸选择。引入动态信任阈值新的概念,定量分析了覆盖节点集大小、联合信任度与动态信任阈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确保可靠覆盖目标区域的节点调度覆盖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这一新的机制在覆盖率和联合信任度等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信任管理 可靠覆盖机制 动态信任阈值 网格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早春育苗高垄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9
作者 董家行 郑淑清 陈国安 《天津农林科技》 2001年第4期9-10,共2页
马铃薯抗旱耐瘠薄 ,在天津地区栽培历史久远。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的非保护条件下平垄或小垄栽培方式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而且上市晚效益低。针对这一问题 ,静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各地先进的栽培技术 ,实施... 马铃薯抗旱耐瘠薄 ,在天津地区栽培历史久远。但是 ,长期以来 ,由于传统的非保护条件下平垄或小垄栽培方式不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造成产量低而不稳 ,而且上市晚效益低。针对这一问题 ,静海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各地先进的栽培技术 ,实施保护设施早春育苗移栽、高垄地膜覆盖等一系列技术措施 ,在连续四年特大干旱的不利条件下 ,实现了高产、早收、高效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育苗 垄地膜覆盖 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暴雨雨型对高植被覆盖流域径流形成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0
作者 官明虹 王根绪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4-113,共10页
为分析设计暴雨雨型对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影响,应用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以四川省关口、汉王场为研究区域,分析高植被覆盖流域对不同重现期以及不同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降水的响应规律,并对不同雨型及重现期条件下流域的洪峰流量、峰... 为分析设计暴雨雨型对山区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影响,应用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以四川省关口、汉王场为研究区域,分析高植被覆盖流域对不同重现期以及不同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降水的响应规律,并对不同雨型及重现期条件下流域的洪峰流量、峰现时间、洪峰滞后时间等量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在高植被覆盖流域洪水模拟应用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模拟精度,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关口、汉王场流域同一重现期条件下偏后型雨型相对于偏前和居中型条件下形成的洪峰流量更多,但偏前型雨型相对于居中型和偏后型雨型而言形成的洪水总量更大;在不同雨型条件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加,关口、汉王场流域的洪峰流量均是呈现增加的趋势;林草植被覆盖率为汉王场>关口流域,关口流域在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的峰现时间均是提前于汉王场流域,林草植被覆盖对于洪水的径流过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关口流域和汉王场流域洪峰出现时间相较于暴雨雨峰出现时间的滞后时间均为偏前型>居中型>偏后型;揭示西南山区高植被覆盖流域对于不同重现期设计暴雨雨型条件下的量化规律,在分析西南山区高植被覆盖流域暴雨洪水的形成过程、提高流域洪水预报精度与防洪减灾能力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雨型 植被覆盖流域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 重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洮县早熟马铃薯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建威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0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垄地膜覆盖 早熟马铃薯 临洮县 产量提 支柱产业 农业生产 栽培模式 收获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克乌拉凹陷火成岩覆盖区地震勘探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瑞贞 白旭明 +3 位作者 王金宽 赵利庆 韩力 邱文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2-395,共14页
二连盆地朝克乌拉凹陷是白垩系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由于岩浆多期次喷发,新生界巨厚火成岩广泛分布于近地表,火成岩表面粗糙、成不规则块状,内部多孔,分布零散、破碎,其间有第四系黄土不同程度填充,地震勘探激发接收条件极差,地震资... 二连盆地朝克乌拉凹陷是白垩系沉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由于岩浆多期次喷发,新生界巨厚火成岩广泛分布于近地表,火成岩表面粗糙、成不规则块状,内部多孔,分布零散、破碎,其间有第四系黄土不同程度填充,地震勘探激发接收条件极差,地震资料反射能量弱、信噪比低、成像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对地震波在近地表的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表层不规则火成岩散射和巨厚火成岩屏蔽作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严重的静校正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本区目的层的成像效果。为此提出了一套以高精度可控震源低频激发、宽线、长排列、高覆盖接收为主的地震资料采集技术和以综合静校正、多域去噪和基于散射波理论的高精度速度分析为主的处理方法。应用后,新采集的地震数据主要目的层反射波清楚,地质现象清晰,新剖面较老剖面成像质量有很大提高,满足了油田勘探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地表 地震勘探 散射 可控震源 低频 宽线 高覆盖 多域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域深部“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与南黄海盆地海相地层的发现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建文 袁勇 +4 位作者 施剑 梁杰 刘俊 张银国 雷宝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3期46-57,共12页
我国近海新生代盆地之下发育更老的残留盆地,地层厚度大、分布广,但受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的约束,难以获得深部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资料,制约了盆地深部油气资源的调查与勘探。2005年以来,选择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黄海盆地,进行海上地震采集... 我国近海新生代盆地之下发育更老的残留盆地,地层厚度大、分布广,但受特殊的地震地质条件的约束,难以获得深部地层的有效地震反射资料,制约了盆地深部油气资源的调查与勘探。2005年以来,选择勘探程度较低的南黄海盆地,进行海上地震采集试验与数据处理攻关,目前已形成了采集、处理技术相结合的“高富强”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结果表明:①获得了南黄海崂山隆起中—古生界“高覆盖次数、富低频信号及强能量”的地震采集资料;②通过多方法精细速度分析与弯曲射线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有效压制了各类多次波,而且使更多的远偏移距资料参与了成像,获得了中—古生界“高信噪比、富低频成分、强反射能量”的地震成像资料;③在原来深部没有有效反射的崂山隆起,纵向上可以划分7个地震层序,是下扬子古生代盆地在海域的延伸。通过海域钻井证实后,首次建立了南黄海盆地中—古生界的海相地层层序并落实了多个大型构造圈闭。研究结果认为:南黄海盆地与上扬子区的四川盆地在古生代沉积时期具有相似的沉积建造与沉积演化史,下扬子区陆上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的3套区域性烃源岩,与四川盆地大型—特大型油气田的油气烃源层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覆盖次数 富低频成分 强震源能量 地震探测技术 中-古生代 崂山隆起 南黄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青椒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好
14
作者 林明 姚克祥 《河北农业》 1997年第1期12-12,共1页
关键词 垄地膜覆盖 青椒 地膜栽培 棉铃虫 病毒病 唐山市 速灭杀丁 肥水管理 栽培技术 田间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高织物浆纱工艺的的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明 钱现 《广西纺织科技》 2000年第2期9-11,共3页
本文分析了低特(高支)、高密、高覆盖率、高比例涤纶织物的特点及浆纱的技术关键 ,提出采用高浓度、低粘度、高粘附力和高流动性的浆料组合 ,配合高压上浆工艺 ,采用双浆槽、双浸双压、湿分绞、后上蜡等工艺措施 ,是解决四高织物上浆难... 本文分析了低特(高支)、高密、高覆盖率、高比例涤纶织物的特点及浆纱的技术关键 ,提出采用高浓度、低粘度、高粘附力和高流动性的浆料组合 ,配合高压上浆工艺 ,采用双浆槽、双浸双压、湿分绞、后上蜡等工艺措施 ,是解决四高织物上浆难题 ,提高浆纱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覆盖 比例涤纶 浆纱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采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牛跟彦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0期58-60,共3页
为了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煤矿采区地质构造等问题,常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局部地区已不能满足煤矿开采勘探精度的要求,而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安微淮南、淮北,山西晋城,内蒙中部和陕北等地的矿区已逐步开始应用。全数字高密度三... 为了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煤矿采区地质构造等问题,常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局部地区已不能满足煤矿开采勘探精度的要求,而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安微淮南、淮北,山西晋城,内蒙中部和陕北等地的矿区已逐步开始应用。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采用数字检波器,采用宽方位角、小面元、高覆盖次数的三维观测系统,加上针对性的处理与解释流程从而全方位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尤其在解决复杂构造和小构造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三维地震勘探 密度三维地震勘探 数字检波器 高覆盖次数 小面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在赵家寨煤矿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璞 孙卫东 孙立新 《山东煤炭科技》 2011年第3期5-5,7,共2页
针对赵家寨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对生产影响大的现状,采用物探手段(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对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测。阐述了在野外采集与资料处理时所采用的技术对策以及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合理,所... 针对赵家寨矿井地质构造复杂、对生产影响大的现状,采用物探手段(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对地质构造进行了探测。阐述了在野外采集与资料处理时所采用的技术对策以及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合理,所获得的地质成果精度较高、效果较好。满足了矿井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勘探高覆盖次数 密度采集 小断层 成果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解决复杂构造应用实例
18
作者 孔令军 姜韫麒 《新疆有色金属》 2022年第1期77-78,共2页
现阶段高精度三维针对解释处理复杂构造,查明矿区内落差大于等于3m的断层,其平面摆动误差小于15m,并对断层发育高度进行控制,对落差小于3m的断层、断点尽力查找并标出,将已有的巷道揭露资料、钻孔资料应用到数据解释中去,提高了解释精度。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法 高覆盖 宽方位角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客户感知的LTE铁路网络覆盖规划方法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思聪 《信息通信》 2016年第7期260-261,共2页
随着LTE在国内迅速发展,铁路沿线成为运营商品牌价值重点展示区域。如何对高铁动车沿线高质量、高效益无线覆盖,成为当前重点关注的课题。文章以汉口宜昌动车沿线LTE无线规划为例,探讨高铁LTE无线网络覆盖规划方法。
关键词 LTE覆盖 规划仿真 客户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价值挖掘平台覆盖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刘丽美 殷治军 +3 位作者 张清伟 高宗宝 李晓 李阳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1年第12期168-171,共4页
在目前复杂的通信网络中,存在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站点,如何确保每一个站点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有效管理,从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大数据价值挖掘平台覆盖分析系统。首先对系统中所用的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本系统的... 在目前复杂的通信网络中,存在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的站点,如何确保每一个站点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有效管理,从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大数据价值挖掘平台覆盖分析系统。首先对系统中所用的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其次对本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功能模块实现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基于微服务框架,利用GIS、Activiti等技术开发设计出大数据价值挖掘平台覆盖分析系统,支撑网络规划、设计、优化工作协同开展的平台。测试应用表明,本系统能够有效指导规划人员围绕高价值区域,有针对性的规划站址,提升了入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分级算法 网络规划 网络优化 质量覆盖分析 在线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