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1
作者 刘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5-9,共5页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2例进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内镜组(28例,采用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治疗)和显微镜组(24例,采用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再出血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内镜组手术时间(82.35±15.26)min、住院时间(11.58±2.09)d短于显微镜组的(162.47±20.43)min、(14.67±2.11)d,术中出血量(109.58±20.45)ml少于显微镜组的(161.67±38.78)ml,血肿清除率(88.24±8.68)%、术后7 d GCS评分(12.88±1.56)分高于显微镜组的(83.07±7.81)%、(11.16±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1周NIHSS评分(7.86±1.56)分低于显微镜组的(11.12±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继发性脑梗发生率及颅内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可以有效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血肿清除率、术后GCS评分,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安全性和预后与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下经眶上锁孔入路 显微镜下经侧裂岛叶入路 高血压 基底节区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 被引量:42
2
作者 白磊 陈晨 +4 位作者 李军 冯毅 严飞平 李志磊 霍国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 目的研究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方法纳入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用保守药物治疗,必要时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对比2组28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观察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和TLR4水平,随访6个月,比较2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28d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1周和2周脑水肿体积、血清AQP4及TLR4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5%vs 73.8%),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2%vs 21.3%,6.6%vs 19.7%,P<0.05)。结论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和生活能力,减轻脑水肿,降低血清AQP4和TLR4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出血 外科手术 微创 穿刺术 水通道蛋白质4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志刚 赵印梅 +3 位作者 周斌 朱红伍 姜永强 周志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4期110-,共1页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 基底节区 高血压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盘文珍 罗爱娟 +1 位作者 罗艳兰 黄志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2期198-20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47.56±4.25)分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27.45±4.2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8.21±4.17)、(20.66±3.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精力及总体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建议临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偏瘫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神经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云孝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巴氏指数(B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5.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及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保守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106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金梁 刘方伶 +6 位作者 牛宝军 张青山 康艳艳 陈建茹 杨凤莲 曾兆荣 程少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2期198-200,212,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软通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微创软通道治疗组(53例)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53例)。观察两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死亡率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2.45%,显著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71.70%(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的死亡率为3.77%,显著小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9.43%(P<0.05);微创软通道治疗组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30例,Ⅱ级11例,Ⅲ级5例,Ⅳ~Ⅴ级5例,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定(ADL),Ⅰ级15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IV^V级5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经微创钻孔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从而减轻脑组织水肿,操作简单、安全,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微创治疗 软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振都 林绍鹏 林庭凯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80例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40例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NSE浓度和S-100蛋白浓度,比较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巴氏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第7、14、28天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4、28天的血清S-100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I评分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近期生活质量恢复的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舒贝 王苏平 范铁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9期69-71,共3页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近期生活治疗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本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近期生活治疗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本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患者发病6个月末生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情况。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发病6个月后患者日常生活改善良好率高于其余两组,且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去骨瓣血肿清除术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超旺 《临床医药实践》 2019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行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分... 目的:研究不同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8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44例行硬通道微创手术治疗。分析统计两组数据差异。结果:两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并发症计算值、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意识恢复时间、血肿清除量、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硬通道微创手术与软通道微创手术应用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均可获得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不同微创手术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舒贝 王苏平 范铁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 目的比较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与内科治疗及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急性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2012年大连市中心医院内科治疗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167例,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病例153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病例186例。比较病人发病后1个月末的死亡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再出血率。结果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及内科组在发病1个月末死亡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死亡率低于其余2组。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比较颅内感染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组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但是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0~50 mL的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与去骨瓣血肿清除术及内科治疗相比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在急性期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故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可能更适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 去骨瓣血肿清除术 死亡率 出血 颅内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方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6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共纳入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微创... 目的:分析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改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共纳入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微创引流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清学指标、血肿量、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出血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7 d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通道蛋白4(AQP4)、Toll样受体4(TLR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 d的血肿量、治疗后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值得肯定,能有效减轻患者脑水肿和炎症反应的程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和再出血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引流术 尿激酶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神经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子滔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评价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CT定位下微创... 目的:评价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采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微创组,将采用传统的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39例患者设为开颅组。手术后对比分析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结果:在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微创组患者GCS评分提高的幅度大于开颅组患者(P<0.05)。结论:用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定位下微创穿刺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开颅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8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用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28)和B组(n=27)。... 目的:分析用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南京同仁医院急诊科接诊的55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n=28)和B组(n=27)。为A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耗时、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其手术的耗时短于B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B组患者,P<0.05。结论:用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的耗时,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析
14
作者 陈兴伦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0期90-91,共2页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巧家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接诊的10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 目的:研究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对巧家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接诊的10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为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微创治疗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结果:微创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后3 d、7 d、14 d、3个月其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绪昌 李力 王载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患者意识恢复时间、CT检查血肿清除率、预后随访情况,探讨该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超早期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通过患者意识恢复时间、CT检查血肿清除率、预后随访情况,探讨该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48 h内恢复神志清醒21例,术后1周内意识明显改善者19例;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超过90%患者36例;术后6个月后随访,手术总死亡率为9.30%。结论超早期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创伤小、血肿清除率高、恢复功能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基底节区 外侧裂-岛叶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死亡和CT表现(附40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凤俊 颜玮茹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3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区 出血 死亡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高永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15期2798-2799,共2页
目的研究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患者69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 目的研究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患者69例,依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预后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5/35)]低于对照组[41.18%(1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颞小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并脑疝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小骨瓣开颅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周隆善 刘昆 +1 位作者 刘杰 薛秀杰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106-11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1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和传统开颅组51例。神经内镜组接受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组接受... 目的探讨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1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和传统开颅组51例。神经内镜组接受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传统开颅组接受显微镜下经颞开颅手术。比较两组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总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神经内镜组全麻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总量、术后血肿残余量低于传统开颅组,术后血肿清除率高于传统开颅组(P均<0.05)。神经内镜组术后2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开颅组,Barthel评分高于传统开颅组(P均<0.05)。结论与开颅手术相比,经额入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更为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患者预后及神经功能恢复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神经内镜技术 经额入路 开颅手术 基底节区 高血压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周血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的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19
作者 周庆 朱云中 +5 位作者 陈锐 陈云鹏 周海静 张晓宁 卢双宏 刘晶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6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外周血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的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经... 目的:研究基于外周血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的治疗方案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经验性选用常规降压药+基础治疗)和观察组(通过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选用敏感降压药+基础治疗),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压药联合使用率及再出血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压药联合使用率、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外周血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个体化药物治疗,能稳定患者的血压、心率,提高疗效,降低降压药联合使用率、再出血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术后 外周血抗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在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
作者 廖明兴 张国庆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究亚低温治疗在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0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模组和低温组,各60例。常模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治... 目的:探究亚低温治疗在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0例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模组和低温组,各60例。常模组给予常规治疗,低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低温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常模组的86.67%(P<0.05)。治疗后,低温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6.78±0.68)分,显著低于常模组的(9.12±0.07)分(P<0.05);低温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10.99±1.58)分,显著高于常模组的(9.02±0.05)分(P<0.05)。结论:给予ICU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出血 亚低温治疗 ICU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