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鸿雁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1月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满意度、血糖达标率、血压达标率、血脂达标率、体质量指数(BMI)异常率、腹型肥胖率、不良生活习惯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满意度评分,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两组BMI异常率、腹型肥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两组饮酒率、吸烟率、缺乏运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在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及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高血压 2糖尿病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颗粒与阿司匹林联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佳 唐海沁 +3 位作者 方朝晖 胡业彬 张亚辉 杜卫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水蛭颗粒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及病史选取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A组,5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均已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次/d)>2周,入选后在常... 目的观察水蛭颗粒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及病史选取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A组,5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B组,均已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1次/d)>2周,入选后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d)基础上加用水蛭颗粒1.5 g冲服,早晚各1次,连服2周。于治疗前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PAG)。结果水蛭颗粒治疗2周后,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诱导的PA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A组较B组PAG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蛭颗粒与阿司匹林联用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AG水平,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颗粒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抵抗 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靳新民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在随访期内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将患者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87例),再根据服用二甲双... 目的探讨口服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在随访期内是否服用二甲双胍将患者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87例),再根据服用二甲双胍时间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评价用药时长和高血压病程对患者心室重塑的影响。结果服药后再次就诊时,实验组患者的IVSD、LVPWD及LVMI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02,0.039,0.008),是否服用二甲双胍是LVPWD和LVM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1,0.043);服用二甲双胍≥12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之间LVMI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服用二甲双胍时长是LVM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9);实验组高血压病程〈5年患者的LVMI与高血压病程≥5年患者的IVSD、IVMI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32,0.026,0.023)。结论二甲双胍具有抑制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肥厚,进而改善心室重塑的临床效果,对于高血压病程和服用时间较长患者的改善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心肌肥厚 心室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血压晨峰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晓洁 孟巍 +2 位作者 齐连芬 李川洁 方业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4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以及血压晨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2月广安门医院高血压患者140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A、B两组,每组各70例。其中A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为单纯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以及血压晨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12月广安门医院高血压患者140例,按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A、B两组,每组各70例。其中A组为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B组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均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观察患者的血压昼夜平均值、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血压晨峰。结果 A组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138.79±12.85)、(78.20±7.99)mm Hg,1 mm Hg=0.133 kPa]均明显高于B组[(128.63±13.47)、(66.61±7.58)mm Hg](P<0.01),A组起床前后2 h收缩压平均值[(144.13±14.55)、(146.76±13.50)mm Hg]也明显高于B组[(137.20±17.51)、(142.66±14.13)mm Hg](P<0.05)。A组起床晨峰血压和起床前晨峰血压高于正常值患者的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夜间血压、血压晨峰均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昼夜节律 血压晨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淑英 赵洪林 +1 位作者 魏刚 冀秋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方法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5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方法根据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组)48例,EH合并2型糖尿病组(EH+T2DM组)50例;另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血浆内皮损伤标志物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室质量指数(LVM I)、并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EH+T2DM组、EH组、对照组vWF、LVM、IIMT、24 h尿mALB均依次增高,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左室肥厚(LVH)、颈动脉斑块发生率:EH+T2DM组>EH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2DM加重了EH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高血压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左室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贾莉 魏艺 +4 位作者 胡元会 宋庆桥 褚瑜光 耿彦婷 王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与血清游离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心内科住院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52例,男性68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83.63±3.39)岁.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 目的 研究老老年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与血清游离脂肪酸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心内科住院的老老年高血压患者152例,男性68例、女性84例,平均年龄(83.63±3.39)岁.其中伴有2型糖尿病者74例,为A组;非2型糖尿病者78例,为B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脂,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BMI:A组(28.73±5.49)kg/m2,B组(23.21 ±5.83) kg/m2;空腹血糖:A组(7.01±2.71)mmd/L,B组(5.30±0.85)mmol/L;游离脂肪酸水平:A组(0.62±0.32)mmol/L,B组(0.51 ±0.28)mmol/L;TC:A组(4.16±1.04)mmol/L,B组(3.87±0.93)mmol/L;TG:A组(1.56±0.84)mmol/L,B组(1.31±0.66)mmol/L; HDL-C:A组(1.06±0.25)mmol/L,B组(1.22±0.32)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A组(0.35±0.29)mmol/L,B组(0.27 ±0.15)mmol/L; APOA1:A组(1.10±0.17)mmol/L,B组(1.17±0.19)mmol/L;脂蛋白:A组(14.64±15.64)mmol/L,B组(21.89±21.46)mmol/L,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MI(r=0.468,P=0.002)、游离脂肪酸(r=0.147,P=0.027)、TC(r=0.147,P=0.028)、HDL-C(r =-0.261,P=0.000)、VLDL(r=0.148,P=0.026)、APOA1 (r=-0.162,P=0.014)、脂蛋白A(r=-0.219,P=0.001)均与2型糖尿病存在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与老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老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更加严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而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或许可以作为一干预靶点和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老年 高血压 2糖尿病 血脂紊乱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螺内酯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吴樱 陈纪言 《循证医学》 CSCD 2014年第6期339-341,共3页
1文献来源 Oxlund CS, Henriksen JE, Tarnow L, et al.&amp;nbsp;Lowdose spironolactone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 1文献来源 Oxlund CS, Henriksen JE, Tarnow L, et al.&amp;nbsp;Lowdose spironolactone reduces blood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resistant hypertension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 J Hypertension,2013,31(10):2094-2102. 2证据水平 1b。 3背景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及肾损害,对卫生保健系统造成严重负担。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压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增高的相关性更为明显[1-3],控制血压对此类患者非常重要,但部分合并难治性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血压难以达标。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0%~20%属于难治性高血压[4-5]。难治性高血压是指使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或以上不同类别的最佳剂量降压药,血压仍无法达标的高血压患者[6]。难治性高血压作为一种临床的严重疾病被日益重视。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高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致病因素[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高血压 2糖尿病 螺内酯 随机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慧群 冯瑞儿 +1 位作者 廖亚玲 谢长江 《现代医院》 2005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并发2型糖尿病(DM)病人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60例,高血压无糖尿病组60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合并DM患者与单纯EH患者相比,各时段均有更高的SBP和脉压(P<0.05),而全天DBP无明显...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并发2型糖尿病(DM)病人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组60例,高血压无糖尿病组60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EH合并DM患者与单纯EH患者相比,各时段均有更高的SBP和脉压(P<0.05),而全天DBP无明显差异;血压变异率明显低于EH组,昼夜节律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EH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H合并DM的患者昼夜血压调节功能受损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患者 动态血压变化 高血压 糖尿病(DM) 24H动态血压监测 EH患者 动态血压特点 昼夜节律 异常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血清Hcy及BN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温冬梅 黄显华 李金源 《北方药学》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测试记录并比较临床疗效,血清Hcy及BN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两组在治疗后的血清Hcy水平、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Hcy及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作用,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降低血清Hcy和BNP水平,从而减少对心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氨氯地平 Hcy BNP 原发性高血压 2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房彩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期32-32,34,共2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血压达到正常的时间、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3例(6.52%),和对照组的4例(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更好改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控释片 缬沙坦 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少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血脂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常规降糖治疗,再分别加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血脂异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按抽签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常规降糖治疗,再分别加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总胆固醇、血脂等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HDL-C均有明显变化,本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值接近正常范围,比对照组更有优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控制血压和调脂作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辛伐他汀 高血压 2糖尿病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控制血糖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小彬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9期224-226,共3页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血糖的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 目的 :探讨分析控制血糖的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降压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控制血糖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及治疗前后ET-1(血浆内皮素)、FPG(空腹血糖)、FINS(胰岛素)及Hb 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接近达标(6.1~6.9mmol/L)和完全达标(<6.1mmol/L)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80%和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达标率(65.71%和74.29%),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在ET-1、FPG、FINS及Hb A1c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为期4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ET-1、FPG、FINS及Hb 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治疗,能明显提高降压治疗的效果,降低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血糖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降压效果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对其血压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娟 刘丹 钟媛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1期11-12,共2页
目的:分析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8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为A组... 目的:分析为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对其血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我院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的8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为A组患者使用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为B组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进行降糖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在不同的水平时其血压的达标率。结果:随着血糖水平的改善,两组患者血压的达标率明显增高。在两组患者血糖的水平相同时,B组患者血压的达标率高于A组患者。在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接近达标(6.1-6.9mmol/L)和达标(<6.1mmol/L)时,B组患者血压的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胰岛素相比,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胰岛素和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可更有效地控制其血糖和血压,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2糖尿病 降糖方案 降压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兴朵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单纯使用氨氯...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单纯使用氨氯地平片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替米沙坦片和氨氯地平片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糖尿病 替米沙坦 氨氯地平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晓腾 单伟超 +4 位作者 侯瑞田 李金萍 高宇 金凤表 刘畅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H且年龄≥60岁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EH组(n=60)和EH+DM组(n=68),选择同期单...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EH且年龄≥60岁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EH组(n=60)和EH+DM组(n=68),选择同期单纯T2DM患者为单纯DM组(n=63)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61),分析EH合并T2DM患者在不同高血压亚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hs-CRP、Lp-PLA2的差异;分析hs-CRP、Lp-PLA2不同亚组中FPG、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差异,分析hs-CRP、Lp-PLA2与HbA1c、SBP、DBP的相关性。结果EH+DM组、EH组、DM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Lp-PLA2均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对照组(均P<0.05),EH+DM患者随高血压级别的升高,FPG、HbA1c、hs-CRP、Lp-PLA2均升高(均P<0.05);随hs-CRP水平的升高,FPG、HbA1c、SBP均升高(均P<0.05);随Lp-PLA2水平升高,SBP、DBP均升高(均P<0.05);hs-CRP与HbA1c、SBP、DBP呈正相关;Lp-PLA2与HbA1c、SBP、DBP呈正相关;同时HbA1c与SBP、DBP呈正相关,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后,hs-CRP、Lp-PLA2水平升高是EH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s-CRP、Lp-PLA2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EH合并T2DM的严重程度,且hs-CRP、Lp-PLA2是EH合并T2DM的危险因素,可以反应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及高血压分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2 C反应蛋白质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16
作者 林辉 周天恩 《北方药学》 2015年第6期130-131,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情况,对糖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71例完成研究。依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Ⅰ27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治疗情况,对糖代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1月门诊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共76例作为研究对象,71例完成研究。依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Ⅰ27例、治疗组Ⅱ23例与对照组21例。治疗组Ⅰ予以比索洛尔,治疗组Ⅱ予以美托洛尔,对照组予以福辛普利。结果:血压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水平,治疗组Ⅰ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治疗组Ⅱ与对照组比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表明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对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 2糖尿病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直立位低血压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7
作者 罗卫华 王秀峰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4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直立位低血压(OH)发生风险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9)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n=...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防直立位低血压(OH)发生风险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69)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n=83)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防OH护理干预。比较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直立位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段研究组患者直立位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直立位低血压发生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及社区的相关护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2糖尿病 体位性低血压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侯威 邵友忠 +1 位作者 徐少峰 蒋敏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82例根据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EH)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EH+2DM)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各...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82例根据标准分为正常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EH)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EH+2DM)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各组颈动脉IMT、肱动脉FM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肱动脉FMD变化:正常对照组为(8.97±5.05)%,EH组为(5.51±4.02)%,EH+2DM组为(2.19±2.87)%,3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FMD与其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FMD与收缩压、血糖呈负相关(r=-0.34,P<0.05;r=-0.37,P<0.05)。各组颈动脉IMT:与正常对照组[(0.73±0.34)mm]比较,EH组[(1.05±0.26)mm]和EH+2DM组[(1.17±0.28)mm],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EH组与EH+2D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糖增高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EH+2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2糖尿病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程海容 程晓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4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军钓鱼台干休所卫生所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海军钓鱼台干休所卫生所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5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5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美国Space Lab分析系统对患者震荡初始(TO)、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斜率(TS)、动态心率震荡(TD)等心率震荡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各指标与年龄、平均心率、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O、TS、TD、SDN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O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TS、TD、SDNN呈负相关(P<0.05);TS与TD、SDNN呈正相关(P<0.05),与TO呈负相关(P<0.05);TD与TS、SDNN呈正相关(P<0.05),与TO、平均心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震荡指标明显减弱,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心率震荡指标可以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有效可靠无创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原发性高血压 2糖尿病 心率震荡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钠胶囊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少媚 张震洪 +1 位作者 陈彩姬 黎智研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评价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伐他汀钠胶囊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20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科时间交错、单盲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钠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控制血压、... 目的探讨评价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普伐他汀钠胶囊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20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科时间交错、单盲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普伐他汀钠组,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给予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普伐他汀钠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再给予普伐他汀钠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生活质量[总体健康(GH)、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精力(VT)、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等(MH)]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普伐他汀钠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5.00%(85/100)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3.00%(73/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HDL-C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普伐他汀钠组的TC(3.40±0.44)mmol/L、TG(1.62±0.51)mmol/L、LDL-C(2.60±0.46)mmol/L、HDL-C(1.69±0.28)mmol/L均优于常规治疗组的(4.62±0.62)、(2.19±0.47)、(3.35±0.51)、(1.30±0.19)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GH、SF、VT、RE、M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伐他汀钠组的PF(86.92±20.14)分、RP(54.21±10.40)分、BP(59.23±8.62)分均高于常规治疗组的(72.26±11.87)、(39.36±8.27)、(50.44±8.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钠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及血糖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钠胶囊 高血压 2糖尿病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