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怀成 凌加平 +2 位作者 谢兵 钱迅 周健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2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瑞舒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 目的:探讨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瑞舒组,每组各55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瑞舒组患者加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其血脂指标、hs-CRP的水平。结果:瑞舒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瑞舒组患者血清TC、TG、LDL-C、hs-CRP的水平低于参照组患者,其血清HDL-C的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改善其血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血脂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朱子龙 任宁 +3 位作者 孟令秋 陈荣杰 王世民 徐小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方法选择高龄脑梗死患者112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48例,非H型高血压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2组行双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00%...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特征。方法选择高龄脑梗死患者112例,分为H型高血压组48例,非H型高血压患者64例作为对照组。2组行双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4.6% vs 43.8%),E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7.5% vs 14.1%,P<0.01)。结论高龄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严重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高半胱氨酸 一级预防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张丹丹 王益 +3 位作者 吴晶 尹延航 李学忠 陈晓鹏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52-55,共4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治疗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ACI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 mL,将其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稀释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注完毕,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14 d。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14天,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价神经系统缺损程度);治疗90 d,对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评价独立生活能力),计算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治疗前和治疗14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的人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可溶性CD40(sCD40)。统计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90 d的mRS评分≤1分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YKL-40、sCD40水平均降低,以实验组为著(P均<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静脉滴注治疗ACI有效、安全,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依达拉奉右莰醇可能通过降低血清YKL-40、sCD40水平起治疗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人甲壳质酶蛋白40 人可溶CD40 神经系统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相关性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雷 刘瑞珍 刘波 《临床医药实践》 2013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的新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15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总同型半胱氨酸(...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3月1日—2013年2月28日的新发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15例。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并根据tHcy检验结果和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两者均正常组(无高血压病史和tHcy正常)4个亚组,对斑块组和对照组进行4个亚组检出率方面的比较。结果:斑块组与对照组各组危险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病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组内4个亚组的发生率:H型高血压发生率>高血压发生率>HHcy发生率>两者均正常发生率。结论:H型高血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性均大于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两者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LDL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H型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检查颈动脉硬化斑块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红春 贾长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X期102-103,168,共3页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8例脑梗死患者和168例健康者行超声检测。结果:斑块检出率与高血压组、脑梗死组有相关性。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测... 目的:运用高频超声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与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1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158例脑梗死患者和168例健康者行超声检测。结果:斑块检出率与高血压组、脑梗死组有相关性。结论:应用高频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了解疾病的不同状态,便于判断病程及预后,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检查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6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52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方法52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叶酸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5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同型半胱氨酸治疗可改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高血压动脉硬化 叶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1
7
作者 杜真真 张灿飞 +3 位作者 汤媛媛 马弯弯 贾小飞 黄丽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种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改良Org 10 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分型筛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76例,进一步确定其发病机制,记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分布差异。结果176例...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种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改良Org 10 172急性脑卒中治疗试验分型筛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76例,进一步确定其发病机制,记录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分布差异。结果176例患者中,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76例(43.2%)、动脉-动脉栓塞15例(8.5%)、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47例(26.7%)和混合机制38例(21.6%),男性分别为(67.1%、53.3%、42.6%和47.4%)、高血压(59.2%、73.3%、74.5%和84.2%)、TIA或脑卒中史(35.5%、46.7%、66.0%和36.8%)、高脂血症(9.2%、40.0%、31.9%和15.8%)和入院时NIHSS评分(5.5分、10分、6分和12分)有显著差异(P<0.05)。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以轻度狭窄多见(P=0.000),低灌注/栓子清除下降以重度狭窄多见(P=0.004),混合机制以血管闭塞多见(P=0.001)。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不尽相同,血管狭窄程度存在差异,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应加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何颖蕾 朱敏 +1 位作者 金笑平 周元林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探讨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关系,以及SG13S114A等位是否为ACI的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412例确诊的... 目的:通过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患者ALOX5AP基因SG13S114A/T多态性,探讨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关系,以及SG13S114A等位是否为ACI的易感基因。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分析412例确诊的ACI和368例同时与其基础疾病相匹配的非ACI者的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比较两组间该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ACI组ALOX5AP基因SG13S114AA基因型频率以及A等位基因均高于对照组,但是两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OX5AP基因SG13S114A/T的多态性与ACI的发生没有明确的关系,也不能得出该基因的A等位基因为ACI的易感基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遗传学 基因型 5-脂氧合酶激活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遗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与各危险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毅 王小凤 +1 位作者 张刚 黄吉霞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5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合并LI将其分为两组,高血压并LI 45例(A组)、单纯高血压53例(B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检测其空腹血...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根据是否合并LI将其分为两组,高血压并LI 45例(A组)、单纯高血压53例(B组)。观察两组临床指标,检测其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尿酸(UA)。分析颈动脉IMT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IMT与体质量指数、收缩压、TC、TG、LDL、FINS、HOMA-IR及UA均呈正相关(P均<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与血UA、LDL、HOMA-IR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高血压并LI患者更易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且与胰岛素抵抗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腔隙 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胰岛素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韩西娟 孙永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和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81例穿支动脉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AD 114例(BAD组)、LI 67例(LI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BAD组、LI... 目的探讨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和腔隙性脑梗死(LI)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81例穿支动脉区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AD 114例(BAD组)、LI 67例(LI组),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BAD组、LI组临床表现主要为偏瘫和构音障碍,其偏瘫发生率分别为94.7%(107/114)、79.1%(53/67),构音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8.9%(90/114)、52.2%(35/67),两组比较P均<0.01。经规范治疗,BAD组、LI组分别有83、21例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两组比较P<0.01。两组均纳入9个预后相关因素,分别为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HbA_(1C)、LDL。单因素分析显示,BAD的预后可能与患者年龄、糖尿病、HbA_(1C)有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bA_(1C)是BAD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P均<0.05)。而LI的预后与上述9个因素均无关(P均>0.05)。结论与LI比较,BAD更易发展为进展型运动障碍,其不良预后与患者年龄、HbA_(1C)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动脉粥样硬化 腔隙 进展型运动障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脑血管评估 被引量:11
11
作者 林航 徐格林 林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及斑块未检出率,并对DSA...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静止性脑梗死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彩色多普勒超声(Duplex)检查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及斑块未检出率,并对DSA和Duplex检查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颈动脉颅外段斑块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62.79%,24.00%,P<0.01)。86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发生率分别为43.02%(37/86)、16.82%(14/86)和27.91%(24/86)。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高于颅内动脉(70.93%,44.19%,P<0.001)。Duplex对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检查结果与DSA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静止性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有较高的患病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颈动脉Dup lex超声检查,可早期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 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彩色多普勒超声 原发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与红细胞分布宽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奕农 胡仁平 汪南田 《安徽医学》 2016年第6期743-745,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之间相关性。方法选择104例急性期A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对照组为78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红细胞(RBC)参数及其相关指标,分析其与AC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RDW水平明...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之间相关性。方法选择104例急性期ACI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对照组为78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红细胞(RBC)参数及其相关指标,分析其与ACI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RDW水平明显升高,RBC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年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及胱抑素C(Cys-C)呈正相关(P<0.05),与RBC数、血浆白蛋白(ALB)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DW、ALB与ACI独立相关。结论 RDW是AC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红细胞分布宽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及25-羟基维生素D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笛 顾亮亮 +4 位作者 孙军 高军 张东焕 温昌明 张保朝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8-34,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25-羟基维生素D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及25-羟基维生素D对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132例)和认知正常组(8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25-羟基维生素D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219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32例,发生率为60.27%。不同年龄、高血压病程、收缩压、血压控制效果、糖尿病、头颈动脉狭窄程度、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41,95%CI为1.079~3.137,P=0.025)、高血压病程(OR=1.887,95%CI为1.199~2.968,P=0.006)、入院时收缩压(OR=1.740,95%CI为1.194~2.535,P=0.004)、血压控制不达标(OR=2.034,95%CI为1.106~3.741,P=0.022)、合并糖尿病(OR=1.840,95%CI为1.084~3.124,P=0.024)、头颈动脉中/重度狭窄(OR中度=1.804,95%CI中度为1.149~2.831,P中度=0.011;OR重度=1.985,95%CI重度为1.293~3.050,P重度=0.002)、25-羟基维生素D水平(OR=1.887,95%CI为1.293~2.755,P=0.001)是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预测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91,最佳诊断点为66.08 nmol·L^(-1),此时灵敏度为77.01%,特异度为91.67%。结论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早期综合评估并采取预防干预措施;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可作为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辅助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 高血压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叶维敏 洪显钗 +1 位作者 留盈盈 舒美春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3期506-507,共2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57例,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观察组126例)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131例)。随访3年,记录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采Kaplan-Meier...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257例,随机分为个体化健康教育组(观察组126例)和常规健康教育组(对照组131例)。随访3年,记录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脑梗死复发率的因素。结果随访3年发现,观察组中发生再次脑卒中9例,对照组20侧。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P=0.04)。多因素Cox回归显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复发的保护因素(P=0.048,HR=0.45,95%CI:0.20-0.99)。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3年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个体化健康教育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婉花 金智敏 +2 位作者 欧阳平 赵晓薇 沈国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91-891,共1页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他们有着共同的土壤一胰岛素抵抗,同时又影响着血脂的紊乱,脑血管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近年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发现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对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腔隙性...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他们有着共同的土壤一胰岛素抵抗,同时又影响着血脂的紊乱,脑血管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近年来,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被发现与动脉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目前对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hs-CRP、胰岛素和血糖进行了观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 老年高血压 相关因素分析 胰岛素抵抗 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 心血管疾病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脂必泰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强化调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瑞鹏 王建纲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1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用脂必泰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强化调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用脂必泰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强化调脂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就诊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对其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使用常规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对其进行调脂治疗等)。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强化调脂治疗(即为其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的使用量),为观察组患者采用脂必泰进行强化调脂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AST、CK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其血清ALT的水平与治疗前相比,P>0.05。在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脂必泰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强化调脂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必泰 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调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点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雨 苏卫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9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有30例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另外3例为高血压患者,没有腔隙性脑梗死。对两种情况进行动态的血压监测,观察在血压方面的不同表征。结果在30例高...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高血压患者60例,其中,有30例为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另外3例为高血压患者,没有腔隙性脑梗死。对两种情况进行动态的血压监测,观察在血压方面的不同表征。结果在30例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24 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脉压、日间脉压及夜间脉压显著高于不伴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且,非勺型血压的发生有28例,发生率为93.3%;不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非勺型血压的发生有19例,发生率为63.3%,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在老年高血压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因素形成中,收缩压尤其是夜间收缩压的升高,造成脉压差增大,会造成老年高血压患者出现更高比例的血压调节机制出现紊乱现象,因此,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腔隙 动态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脑白质疏松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梅育嘉 罗杰峰 《内科》 201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TCI)为对象,分析伴有和不伴有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ATCI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探讨LA发生的机制。方法经头颅MRI证实ATCI患者253例,分为动脉粥样... 目的以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atherothromb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TCI)为对象,分析伴有和不伴有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ATCI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异,探讨LA发生的机制。方法经头颅MRI证实ATCI患者253例,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不伴脑白质疏松组(A组,174例)和伴有脑白质疏松组(B组,79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肌酐、血脂、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组174例(68.77%),平均年龄(59.9±13.3)岁;B组79例(31.23%),平均年龄(67.5±11.0)岁。牛津郡社区卒中计划(OCSP)分型:A组1型30例,2型75例,3型31例,4型38例;B组1型6例,2型38例,3型7例;4型28例。Pearson、spearman单因素分析入选因素:年龄(P=0.000),空腹血糖(P=0.005),OCSP分型(P=0.014),其中4型腔隙性脑梗死P=0.02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最终入选模型的变量是年龄(P=0.000)、OCSP分型(P=0.035),其中4型腔隙性脑梗死P=0.019。结论高龄、OCSP脑梗死类型提示的病变部位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是否伴发LA有独立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疏松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钟忠辉 夏向南 +4 位作者 张丹凤 黄敏 翁向群 陈学香 林鹏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7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腔隙 老年高血压 胰岛素敏感 患者 临床研究 高血压病人 胰岛素抵抗 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航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3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该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34名护士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临床教学模...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教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该院神经科临床实习的34名护士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7名,对照组进行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带教,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士生的实习成绩、学习效果及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生的实习成绩考核结果和综合能力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4.11%和76.47%,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士生的临床带教中,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生的实力考核成绩,还可以增强护士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对教学法满意度,值得在教学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护理干预 神经科 合并高血压 应用探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