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6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猪瘟病毒、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
作者 刘影 闫若潜 +10 位作者 王东方 杨海波 赵美雪 宋丹 赵雪丽 谢彩华 王淑娟 马震原 柴茂 王翠 刘梅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程序等反应条件,建立一种基于探针技术的FQ-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的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在10^(-1)~10^(5) copies/μL模板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ASFV和HP-PRRSV基因出现阳性扩增,但对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瘟(CSF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经典株(VR2332株)、健康猪脾脏等7种病原核酸样品对照未出现扩增;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在0.53%~3.14%,重复性良好;对ASFV和HP-PRRSV的最低检测模板浓度均为10 copies/μL;利用建立的二重FQ-PCR方法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鉴别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为ASFV和HP-PRRS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二重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3
2
作者 郝晓芳 周艳君 +5 位作者 田志军 韦天超 安同庆 彭金美 华荣虹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4-709,共6页
2006年5月以来,我国部分猪场暴发了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病原分离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证明是由一种带有nsp2部分缺失的、对猪呈高致病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 2006年5月以来,我国部分猪场暴发了一种以高热、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病原分离及分子流行病学分析证明是由一种带有nsp2部分缺失的、对猪呈高致病性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本实验参考GenBank发表的以及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PRRSV的nsp2基因序列,在nsp2缺失区的两端的保守区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建立了一种PRRSV的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扩增高致病性PRRSV基因组时可获得230bp的片段,扩增经典型PRRSV时则获得320bp的片段,根据RT-PCR产物大小可将二者区分开来。通过大量临床病料的检测,并配合PCR产物测序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特异,可以鉴别高致病性PRRSV,为进一步的PRRS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基因缺失 RT-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α干扰素的原核表达及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活性测定 被引量:12
3
作者 闫若潜 赵雪丽 +2 位作者 赵明军 盛敏 吴志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0-574,共5页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自猪肝脏总DNA中扩增、克隆猪α干扰素(PoIFN-α)成熟肽基因并亚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融合重组猪α干扰素(rPoIFN-α)蛋白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蛋白复性液复性...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本研究采用PCR技术自猪肝脏总DNA中扩增、克隆猪α干扰素(PoIFN-α)成熟肽基因并亚克隆入pQE30载体进行原核表达,对表达的融合重组猪α干扰素(rPoIFN-α)蛋白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蛋白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分别测定rPoIFN-α蛋白在PK15细胞上抗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增殖活性及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增殖活性,以分别评价rPoIFN-α的活性单位及其体外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所需的最低浓度。结果表明,克隆的PoIFN-α成熟肽基因全长501bp,编码166个氨基酸;表达的rPoIFN-α蛋白分子量大小20.7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经纯化后的蛋白纯度在95%以上;纯化的rPoIFN-α蛋白在PK15细胞上抗VSV病毒活性单位为1.4482×104IU/mL(5.2×106IU/mg),在Marc-145细胞上能完全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所需的rPoIFN-α蛋白最低有效剂量为640U/mL(2.3×104U/mg)。这些研究结果为新型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的开发以及用于高致病性PRRSV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表达 纯化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生物反应器生产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原 被引量:6
4
作者 梅建国 王玉茂 +3 位作者 王文秀 唐世云 丁壮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0-84,共5页
应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Marc-145细胞生产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病毒抗原的高效生产。首先将Marc-145细胞用含6 0mL/L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复苏放大培养,当细胞量达到3×109时,接种入反应器中。先... 应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培养Marc-145细胞生产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病毒抗原的高效生产。首先将Marc-145细胞用含6 0mL/L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复苏放大培养,当细胞量达到3×109时,接种入反应器中。先用细胞生长液培养,当细胞达到最大量时更换生长液为维持液,并接种HP-PRRSV。整个过程采用流加方式,每8h采样测定培养上清中葡萄糖浓度。接种病毒后,每24h测定培养上清HP-PRRSV滴度。6个批次细胞生长至88h,糖耗达到最高水平。连续3个批次种毒后培养至96h,上清中HP-PRRSV滴度达到最高,平均约为每106.4 TCID50/0.1mL。因此,认为应用激流式生物反应器进行细胞培养,通过过程工艺优化,可以实现HP-PRRSV抗原的高滴度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细胞培养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宗照 母安雄 方维焕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8-291,共4页
根据GenBank中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SYBR Green I实时PCR检测HP-PRRSV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到HP-RRSV的存在,不与其它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标准曲线线... 根据GenBank中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基因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一种基于SYBR Green I实时PCR检测HP-PRRSV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到HP-RRSV的存在,不与其它猪源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011拷贝/反应~102拷贝/反应。与常规PCR方法相比,两者的符合率100%。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等优点,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程亮亮 祁克宗 +2 位作者 占松鹤 朱良强 秦爱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88,共4页
为快速鉴别诊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Nsp2基因缺失区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 为快速鉴别诊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伪狂犬病,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Nsp2基因缺失区和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B基因保守区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了2对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HP-PRRSV和PRV的双重PCR诊断方法。利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30份临床可疑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商品化单项PCR试剂盒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与商品化单项PCR试剂盒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因此,该双重PCR方法能够用于HP-PRRSV和PRV单项或混合感染的临床样品快速鉴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PCR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为狂犬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N4株及其致弱过程中的不同代次病毒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艳君 田志军 +6 位作者 郝晓芳 安同庆 于海 李国新 陈瑾 彭金美 童光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为了追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毒力逐渐减弱的分子轨迹,我们以HP-PRRSV亲本毒HuN4株及其系列传代致弱毒株为研究对象,对HuN4株及其不同... 为了追踪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HP-PRRSV)毒力逐渐减弱的分子轨迹,我们以HP-PRRSV亲本毒HuN4株及其系列传代致弱毒株为研究对象,对HuN4株及其不同代次毒株其全基因序列进行了序列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由高致病性的亲本毒HuN4株到无致病性的F112代的疫苗毒,共有65个核苷酸发生突变,其中导致41个氨基酸发生突变,这些突变的氨基酸分散性的存在于不同基因区域。与已经报道的高致病性JXA1株及其致弱毒株JXA80株相比较,可以看到两个强毒株毒力致弱的演变轨迹并不完全相同,二者之间不仅氨基酸突变数量不一致,而且突变氨基酸的位置也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特点是由强毒株到弱毒株的变化过程中,突变率较高的结构蛋白相一致,突变率较高的非结构蛋白基本一致。分析结果提示我们决定高HP-PRRSV毒力强弱的因素可能不是由单个氨基酸的突变来决定的,推测是由一个基因或多个基因或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PRRSV的非结构蛋白区在病毒毒力变化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N4株 二疫苗毒HuN4-F112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XA1-R株)微载体悬浮培养工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宏军 韩焘 +5 位作者 岳丰雄 周智 舒经香 翟新验 胡来根 杨汉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Marc-145微载体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以提高HPPRRSV抗原效价,以BC-7L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Marc-145细胞,对HP-PRRSV接毒时间、接毒剂量、维持液血清浓度、溶氧量参数、病毒增殖温... 为了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Marc-145微载体细胞悬浮培养工艺以提高HPPRRSV抗原效价,以BC-7L生物反应器微载体悬浮培养Marc-145细胞,对HP-PRRSV接毒时间、接毒剂量、维持液血清浓度、溶氧量参数、病毒增殖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通过细胞悬浮培养逐级放大工艺,在BC-100L生物反应器中培养Marc-145细胞,以优化后HP-PRRSV悬浮培养工艺进行3个批次的病毒悬浮培养。结果在Marc-145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的第4天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1的剂量接毒,接毒后以2%新生牛血清的维持液进行维持培养,溶氧参数设置为40%,最佳培养温度为37℃,最佳收获病毒时间为70-74 h。BC-100L生物反应器中培养的3批病毒增殖曲线与BC-7L培养的病毒增殖曲线相近,在接毒后72 h左右达到病毒效价高峰,病毒含量均不低于108.0TCID50/m L。表明HP-PRRSV悬浮培养工艺稳定,可以实现逐级放大、规模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微载体 生物反应器 悬浮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弱过程中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N4株部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志军 安同庆 +5 位作者 周艳君 彭金美 陈谨 王瑜 童光志 刘娣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4-426,共3页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弱毒疫苗,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进行了致弱驯化,在Marc-145细胞上对其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该毒株的病变速度随着代次增高逐渐加快,传至80代以后其...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弱毒疫苗,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进行了致弱驯化,在Marc-145细胞上对其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该毒株的病变速度随着代次增高逐渐加快,传至80代以后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电镜观察发现低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棒状为主,高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球形为主;蚀斑形态比较发现低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不一,而高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均一;序列分析和病毒抗原性分析表明HuN4株传代过程中GP5蛋白羧基端1个主要抗原表位(196QWGRL200)发生突变即196Q突变为196R,针对该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只与HuN4株低代次病毒反应而不与高代次病毒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在Marc-145细胞上经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致使HP-PRRSVHuN4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这些特性的改变在病毒弱化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HuN4株 生物学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双重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茹 于晓璐 +6 位作者 高小博 薛春宜 宋长绪 邱杨 刘志玲 王莹 段燕喻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同步鉴别高致病性PRRSV毒株(HPPRRSV),根据PRRSV囊膜蛋白GP2基因保守序列和HP-PRRSV特有的Nsp2基因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通过双重一步法RT-PCR不对称扩增和双重微球... 为了实现快速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同步鉴别高致病性PRRSV毒株(HPPRRSV),根据PRRSV囊膜蛋白GP2基因保守序列和HP-PRRSV特有的Nsp2基因区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扩增引物和杂交探针,通过双重一步法RT-PCR不对称扩增和双重微球杂交反应,建立了双重液相基因芯片方法。对12株PRRSV以及其他12种猪病原体的检测显示,该法能特异性检测12株PRRSV毒株并准确鉴别其中7株HP-PRRSV,与其他病原体无交叉反应;对PRRSV、HP-PRRSV病毒液的检测低限均小于每个反应0.5TCID_(50);其组内、组间检测变异系数均<10%;检测55份疑似临床样品并与商品化荧光RTPCR试剂盒比较检测结果,符合率达98.2%(54/55)。研究结果为适应临床快速检测PRRSV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xMAP液相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隆柏 王晨燕 +6 位作者 吴学敏 方勤美 车勇良 陈如敬 魏宏 庄向生 周伦江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5-369,共5页
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本研究通过对HP-PRRSV蛋白样品提取、裂解、一向等电聚程序、上样量、染色试剂、显色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了有效的HP-PRRSV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方法。优化结果表明... 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本研究通过对HP-PRRSV蛋白样品提取、裂解、一向等电聚程序、上样量、染色试剂、显色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了有效的HP-PRRSV蛋白质组学双向电泳方法。优化结果表明采用冻融-超声-裂解提取样品,结合2-D clean-up试剂盒纯化蛋白,按上样量为200μg,采用硝酸银染色,显色6 min,选择适宜的一向等电聚焦参数,能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HP-PRRSV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方法的建立,为开展该病毒蛋白质组和免疫蛋白质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敏 李燕华 +4 位作者 蔺涛 刘闰夏 何孔旺 童光志 袁世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6,共7页
旨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通过将HP-PRRSV野毒株JX143感染Marc-145细胞,感染的细胞经连续传代35代,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感染的细胞模型,获得了JX143-Marc-145-P35细胞株。应用RT-... 旨为建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野毒株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通过将HP-PRRSV野毒株JX143感染Marc-145细胞,感染的细胞经连续传代35代,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感染的细胞模型,获得了JX143-Marc-145-P35细胞株。应用RT-PCR、免疫荧光、空斑形态分析等技术跟踪观察了JX143-Marc145细胞株连续传代过程中病毒在细胞内的存在和生物学特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分析病毒持续性感染过程中基因的特征性变化,通过RT-PCR扩增出JX143-Marc145-P35的全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胞模型建立的过程中,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的产生经历了从慢到快又到慢的过程,RT-PCR检测和免疫荧光证实JX143-Marc-145细胞中PRRSV持续稳定存在,表现出病毒持续感染的基本特征。该细胞与正常的Marc145细胞相比,细胞周期无显著差异,但JX143-Marc-145-P35的空斑形态与亲本病毒JX143相比略大。通过序列比较分析,JX143-Marc-145-P35v与亲本猪JX143的同源性为99.4%,存在38个非同义突变,其中,31个位于非结构蛋白,7个位于结构蛋白。试验成功建立了稳定的PRRSV持续性感染细胞模型,细胞周期与正常细胞无显著差异,但病毒在持续性感染过程中无论是基因还是表型都发生了变异,且在体外持续性感染建立的过程中,对于氨基酸突变的选择压力很可能施加于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和主要糖蛋白。该模型的建立对深入研究病毒与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PRRSV持续性感染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持续感染 细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自然病例组织中的定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永宏 韩春华 +13 位作者 王凤龙 刘月焕 林健 杨汉春 郭鑫 李栋梁 韦海涛 祝俊杰 赵景义 赵振华 马明 杨龙峰 王金玲 赵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061-4064,共4页
[目的]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H.E.染色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自然感染病例进行抗原定位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 [目的]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与H.E.染色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自然感染病例进行抗原定位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上皮组织细胞,也存在于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脑神经细胞等组织细胞中。[结论]HP-PRRSV毒株在自然感染病例中的细胞嗜性和组织嗜性有不同于以往毒株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自然病例 免疫组化 抗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对仔猪骨髓感染及损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莉 王刚 +9 位作者 刘永刚 李爱东 陶冶 佟杰 于颖 涂亚斌 王淑杰 孙明霞 姜成刚 蔡雪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4-687,共4页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断奶仔猪骨髓的损伤,本研究采用HP-PRRSV HuN4株接种30日龄的PRRSV抗原及抗体阴性的健康断奶仔猪,并在病毒感染后10 d检测仔猪骨髓内病毒感染及细胞凋亡情况。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为研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断奶仔猪骨髓的损伤,本研究采用HP-PRRSV HuN4株接种30日龄的PRRSV抗原及抗体阴性的健康断奶仔猪,并在病毒感染后10 d检测仔猪骨髓内病毒感染及细胞凋亡情况。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HuN4株感染仔猪骨髓内存在病毒;流式细胞计数分析和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仔猪的骨髓内出现大量的凋亡细胞。本实验结果表明,HP-PRRSV能够感染仔猪骨髓,引起仔猪骨髓损伤并导致机体免疫抑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HP-PRRSV感染诱导仔猪中枢免疫器官的损伤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骨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L株Nsp10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思旋 徐健 +1 位作者 周碧君 王开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本研究旨在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贵州JL株Nsp10基因(GenBank登录号:EU88632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生物学特征,为下一步Nsp10的表达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 本研究旨在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贵州JL株Nsp10基因(GenBank登录号:EU88632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生物学特征,为下一步Nsp10的表达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应用BioEdit、DNAStar、PsortⅡ、SignalP、TMHMM、ProtFun、Clustal_1.81、Mega等软件对Nsp10蛋白的理化参数、信号肽、跨膜区域、亲水性、表面可及性、抗原性、二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及与其他PRRSV毒株相应片段同源性等进行分析和预测。该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26.38ku,pI为8.93,为稳定蛋白,不含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具有良好的形成抗原表位的条件。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该蛋白极有可能位于细胞质,其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参考毒株同源性为97.4%~100%。该蛋白保守性较高,是可溶性蛋白,有良好的抗原性,具备作为靶蛋白建立免疫方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JL株 Nsp10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uN4传代致弱株HuN4-F3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拯救病毒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常亚飞 刘永刚 +5 位作者 李爱东 陶冶 王刚 张冲 李海 蔡雪辉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32-536,共5页
为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 N4株传代致弱株Hu N4-F30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利用高保真DNA聚合酶,分6个片段进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并通过点突变在其基因组10 808位引入Mlu I作为分子标记。通过重叠延伸PCR在5&#... 为构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 N4株传代致弱株Hu N4-F30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利用高保真DNA聚合酶,分6个片段进行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扩增,并通过点突变在其基因组10 808位引入Mlu I作为分子标记。通过重叠延伸PCR在5'端上游引入CMV启动子,3'端引入丁型肝炎病毒(HDV)核酶基因和牛生长素多聚腺苷酸化信号(BGH)。将各片段依次连接克隆于改造的p Belo BAC11载体中,构建含有全长HP-PRRSV致弱株c DNA感染性克隆p Belo BAC11-Hu N4-F30,并将全长质粒直接转染Marc-145细胞拯救出病毒。通过核酸鉴定与测序、分子标记鉴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拯救的病毒能够通过Mlu I酶切与亲本鉴别,拯救病毒的间接免疫荧光与亲本病毒一致,拯救病毒表现出低致病性。HP-PRRSV Hu N4-F30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与病毒的拯救,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传代致弱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HuN4-F30株 感染克隆 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NSP2蛋白连续缺失48个氨基酸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株的分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云 刘益民 +9 位作者 陈家锃 张洪亮 张秋月 王倩 张武超 叶超 彭金美 安同庆 童光志 田志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5-329,共5页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点,本研究在PRRSV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一株PRRSV,该分离株在高致病性PRRSV(HP-PRRSV)NSP2区1 aa+29 aa缺失的基础上,突变为49 aa+29 aa的缺失株,将其命名为Henan-A14(NCBI序列号:KJ8199...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遗传变异特点,本研究在PRRSV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一株PRRSV,该分离株在高致病性PRRSV(HP-PRRSV)NSP2区1 aa+29 aa缺失的基础上,突变为49 aa+29 aa的缺失株,将其命名为Henan-A14(NCBI序列号:KJ819936)。此外,该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减弱,即其细胞嗜性有所改变。血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5份HP-PRRSV疫苗抗血清均不能中和该分离株,推测其抗原发生了较大变异。为鉴定该缺失是否影响病毒的复制,本研究以HP-PRRSV p Hu N4-F112株的感染性克隆为骨架,拯救出一株在NSP2区相应位置连续缺失48 aa的重组病毒,而该重组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及血清中和试验结果表明,NSP2基因区48 aa缺失既不影响PRRSV的复制效率,也不影响病毒对HP-PRRSV制备的阳性血清中和效率。本研究的结果证明Henan-A14分离株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能力的降低,以及病毒抗原中和表位与NSP2中相关的氨基酸缺失无直接关系。该分离株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的变异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2区缺失 病毒中和试验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明明 刘永刚 +5 位作者 王淑杰 武嘉男 石文达 李丽琴 荣福龙 蔡雪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1,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3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学特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高致病性PRRSV HuN4株ORF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扩增PRRSV ORF3基因的引物。将扩增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 HTb中,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 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GP3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学特性,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高致病性PRRSV HuN4株ORF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扩增PRRSV ORF3基因的引物。将扩增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 HTb中,转化到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表明,GP3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正确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将纯化的GP3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GP3多克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其效价,结果在小鼠体内产生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证明PRRSV GP3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ORF3蛋白 原核表达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鉴别尼帕病毒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建华 董志珍 +2 位作者 王玉玲 肖妍 赵祥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8-355,共8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地鉴别尼帕病毒(Ni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检测方法,本试验以NiV M基因和HP-PRRSVnsp2基因为靶序列,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地鉴别尼帕病毒(Ni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检测方法,本试验以NiV M基因和HP-PRRSVnsp2基因为靶序列,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定量线性范围、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及初步应用。结果显示,用该方法检测NiV M基因和HP-PRRSVnsp2基因的RNA标准对照(NiV-M-RNA和HP-PRRSV-nsp2-RNA),线性范围分别为4.6×101-4.6×107和4.1×101-4.1×108拷贝/μ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和4.1拷贝;该方法组内试验和组间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该方法仅对NiV和HP-PRRSV呈现特异性扩增曲线,不与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流感病毒(SI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方法对236份猪实际样品进行NiV和HP-PRRSV核酸检测,所有样本的N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份样本的HP-PRRSV检测结果为阳性。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为猪实际样本中NiV和HP-PRRSV的鉴别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帕病毒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TAQMAN-MGB探针 二重荧光RT-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山西分离株的鉴定及部分Nsp2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忻 韩一超 +8 位作者 王娟萍 刘文俊 姚敬明 孟帆 武守艳 雷宇平 陈剑波 樊振华 米瑞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52,共6页
本研究采集山西省不同地区的发病猪脏器组织与血液样品,采用特异性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样品16份,应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Nsp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 本研究采集山西省不同地区的发病猪脏器组织与血液样品,采用特异性RT-PCR方法检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样品16份,应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Nsp2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获得的序列与国外代表毒株VR-2332、国内代表毒株CH-1a、BJ-4、HB-1及PRRSV变异毒株HuN4和JXA1的序列进行了比较,绘制系统发生树。氨基酸序列比较分析发现山西省流行毒株同源性分别在69.8%~71.7%、85.3%~87.9%、68.7%~70.6%、91.7%~94.3%、94.3%~98.5%、95.1%~98.9%。所获得的16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在90.9%~100%之间。研究结果发现所获得的序列同源性与国内近几年流行的PRRSV的变异毒株HuN4和JXA1毒株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在94.3%~98.5%与95.1%~98.9%之间,Nsp2基因缺失位置一致,其Nsp2均有2个部位出现了缺失,即Nsp2基因分别为编码1个氨基酸的3个核苷酸的缺失和编码29个氨基酸的连续87个核苷酸的缺失,结果表明,山西省目前流行PRRSV的变异毒株与国内流行株属于同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与鉴定 NSP2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