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高糖与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2
1
作者 姚蓝 张雨洁 +5 位作者 王健 刘菁 李琳琳 王烨 兰怡 毛新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7期12-15,F0003,共5页
目的建立高脂高糖与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SD大鼠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模型,模拟早期DN的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改变。方法将SPF级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 目的建立高脂高糖与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SD大鼠的早期糖尿病肾病(DN)模型,模拟早期DN的病理改变及肾功能改变。方法将SPF级正常雄性SD大鼠30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正常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腹腔注射STZ 35 mg/kg,形成糖尿病模型后,继续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观察两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生化及肾功能各项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随机血糖值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且达到糖尿病成模标准。模型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相对肾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β2-巨球蛋白值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病理特征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增宽,肾小球及肾小管糖原物质、胶原纤维聚集等。结论此造模方法可模拟早期DN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高糖 链脲佐菌素 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促进大鼠胰岛素抵抗 被引量:5
2
作者 谭莉莉 孙红爽 +3 位作者 谢生荣 孔树佳 王渊 傅继华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4,共5页
目的:考察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高糖饲料(HFSD)组、普通饲料结合慢性应激(CS)组和高脂高糖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CS)组。实验持续10周后,测量血脂、血糖及血胰岛素... 目的:考察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慢性应激对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分为普通饲料组、高脂高糖饲料(HFSD)组、普通饲料结合慢性应激(CS)组和高脂高糖饲料结合慢性应激(HFSD+CS)组。实验持续10周后,测量血脂、血糖及血胰岛素,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检测胰岛素抵抗,并检测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结果:HFSD组、CS组和HFSD+CS组均表现胰岛素抵抗,且HFSD+CS组抵抗作用最明显。血脂异常、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肝细胞PPAR-αmRNA表达下降在HFSD+CS组中也最明显。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对胰岛素抵抗程度、高血糖及高游离脂肪酸状态产生明显的交互作用。结论:慢性应激结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可起协同作用,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其产生原因主要与高血清游离脂肪酸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应激 胰岛素抵抗 高脂高糖饲料 胰岛素正葡萄钳试验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脂高糖乳脂配方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家荣 梁志健 +3 位作者 王弋 刘盛来 李金凤 唐小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8-42,共5页
比较两种高脂乳脂配方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肝重及肝病理的变化,为高血脂症的预防、治疗以及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造模方法。比较两次试验中,正常对照1组和高脂高糖乳剂1组、正常对照2组和高脂高糖乳剂2组SD大鼠,10只/组,按10mL/k... 比较两种高脂乳脂配方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的血脂、肝重及肝病理的变化,为高血脂症的预防、治疗以及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造模方法。比较两次试验中,正常对照1组和高脂高糖乳剂1组、正常对照2组和高脂高糖乳剂2组SD大鼠,10只/组,按10mL/kg分别给予相应的高脂高糖乳剂连续造模40d,正常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纯净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10d、造模40d时测定大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及HDLC/TC比值,并测定肝脏重量以及肝脏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显示,与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比较,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1配方造模40d,可使血脂含量升高,肝脏细胞脂肪变性,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造模40d,只能使血脂含量升高,未见肝细胞脂肪变性。与高脂高糖乳脂1组相比,高脂高糖乳脂2组造模40d体重下降幅度较小(P<0.05),TC、TG、LDLC含量升高幅度较少(P<0.05),HDLC/TC比值降低幅度较少(P<0.05),肝脏重量增大幅度较大(P<0.05),肝脏系数增大幅度较少(P<0.05),肝脏未产生肝细胞脂肪变性。结果表明,第一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剂1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伴脂肪肝大鼠模型,第二次试验中的高脂高糖乳脂2配方可以制作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高脂高糖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高糖饮食对小型猪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田威龙 司景磊 +11 位作者 刘笑笑 綦文晶 陈奎蓉 程锋 李月月 吕冬玲 梁靓 高九昱 奉玲丽 莫家远 兰干球 梁晶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43-1153,共11页
高能饮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肠道微生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高脂高糖饮食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并筛选与肥胖发展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本研究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N组)和高脂高糖... 高能饮食是肥胖发生的重要诱因之一,肠道微生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究高脂高糖饮食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动态变化并筛选与肥胖发展密切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本研究以广西巴马小型猪为动物模型,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N组)和高脂高糖饮食组(HFD组),进行为期30 d的饮食干预,分别在干预0、7、15和30 d时收集粪便样品,利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高脂高糖饮食对广西巴马小型猪肠道微生物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HFD组个体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普遍低于CN组,高脂高糖饮食改变了小型猪肠道微生物的结构;随着高脂高糖饮食干预时间的增加,观察到了肠道微生物组的总体变化趋势:在门水平,HFD组个体肠道微生物中Firmicutes丰度增加而Bacteroidetes丰度逐渐下降;在属水平,HFD组中Lactobacillus丰度逐渐减少而Ruminococcus丰度则不断升高;CN组和HFD组之间存在一些显著差异的肠道微生物,其中g__Lactobacillus、g__norank_f__p_251_o5和g__unclassified_c__Bacilli等12个菌群在CN组显著富集,g__Peptococcus、g__Collinsella和g__Senegalimassilia等8个菌群在HFD组显著富集,可能是与肥胖发生相关的潜在微生物;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发现,两组之间微生物功能无显著性差异,均主要富集在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淀粉与蔗糖的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以及糖酵解和糖异生等方面。本研究发现,高脂高糖饮食降低了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使微生物结构发生了改变,存在一定菌群失调的现象,发现了与肥胖发展密切相关的潜在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肥胖 高脂高糖饮食 肠道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菇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陈旭健 杨振德 阮家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红菇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D、E、F组各10只。A组仅饲喂基础饲料,连续6周;其余5组则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建立高糖高脂大鼠模型,其后B组饲喂基础饲料,C组继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D、E、... 目的探讨红菇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D、E、F组各10只。A组仅饲喂基础饲料,连续6周;其余5组则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建立高糖高脂大鼠模型,其后B组饲喂基础饲料,C组继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3周,D、E、F组则分别饲喂含红菇粉0.3、0.4、0.5 g/kg的高糖高脂饲料3周。6周后以心脏取血法采血检测各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高糖高脂模型大鼠肝功能指标与A组比较均明显异常;饲喂红菇粉3周的D、E、F组肝功能明显改善,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红菇粉能有效减轻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菇 大鼠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对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素娴 赵晋晋 雷闽湘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和系膜细胞单独培养,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高脂组、黄芪组,培养24h后,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 目的探讨黄芪对高糖高脂环境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共培养和系膜细胞单独培养,分为对照组、甘露醇组、高糖高脂组、黄芪组,培养24h后,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Ⅳ型胶原(ColⅣ)、纤维连接蛋白(Fn)的含量。结果在高糖高脂环境下,共培养和单培养细胞上清液ColⅣ、Fn含量升高(均P<0.05),共培养上清液ColⅣ、Fn较单培养升高(均P<0.05);黄芪组ColⅣ、Fn含量较高糖高脂组下降(均P<0.05)。结论高糖高脂环境下,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存在异常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能促进ColⅣ、Fn产生。黄芪通过抑制高糖高脂条件下内皮细胞与系膜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减少ColⅣ、Fn的含量,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肾病 内皮细胞 系膜细胞 黄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椆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旭健 苏龙 +1 位作者 谢智伟 谢秀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014-7015,7057,共3页
[目的]探讨铁椆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正常大鼠饲喂高糖脂饲料,建立高糖脂大鼠模型;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脂模型组、高糖脂模型对照组、添加铁低、中、高剂量组。6周后以摘眼球取血法采血检测各组肝功能... [目的]探讨铁椆对高糖高脂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给正常大鼠饲喂高糖脂饲料,建立高糖脂大鼠模型;将试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糖脂模型组、高糖脂模型对照组、添加铁低、中、高剂量组。6周后以摘眼球取血法采血检测各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高糖高脂模型大鼠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较正常对照组(A组)显著升高(P<0.01);饲喂铁椆果实或叶粉3周后,各组肝功能主要指标明显改善,较高糖脂模型对照组(C组)显著降低(P<0.01),其中果实对肝功能指标改善的效果优于叶粉。[结论]铁果实和叶粉均能有效减轻肝损伤,改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椆 大鼠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高脂饲料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爱卿 王志慧 赵跃斌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关键词 饲料 诱导作用 2型尿病 大鼠模型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高糖高脂2型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伟华 刘鹭 +5 位作者 王芬 逄晓阳 张书文 芦晶 段江燕 吕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79-187,共9页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 目的:研究两株乳酸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肝脏抗氧化水平、胰腺病理变化和附睾脂肪组织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及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降胆固醇、耐酸及耐胆盐等体外实验从6株乳酸菌中筛选降脂较好的2株乳酸菌。利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结合高糖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将10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5只,对照组(N)(正常饮食)、模型组(M)(高糖高脂饮食)、SY13菌组(SY13)(高糖高脂饮食外加SY13菌液灌胃)、36号菌组(D36)(高糖高脂饮食外加36号菌液灌胃),分别在灌胃6、10周和14周时处死小鼠,动态检测小鼠血糖、血脂等相关生化指标水平,利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筛选出干酪乳酸菌SY13和D36有较强的降胆固醇、耐酸和耐胆盐能力。与M组相比,通过一段时间菌液的灌胃,显著抑制了小鼠血糖水平和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上升(P<0.05),提高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P<0.05),不同程度提高了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显著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改善了小鼠糖代谢紊乱状况,明显减轻了胰岛和腺泡细胞病变情况,脂肪组织中IL-10和Adipoq基因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结论:乳酸菌SY13和D36能够显著改善糖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饮食 抗炎因子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斌 孙丽薇 +3 位作者 张巧香 张世玉 罗烘权 顾为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9,共7页
制备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疾病的大鼠模型。大鼠高脂高糖膳食4周后,予快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28mg/kg,制作成2型糖尿病模型。2周后,连续3d均测得空腹血糖(FBG)≥7.8mmoL/L或随机血糖(RBG)≥16.7mmol... 制备一种发病过程类似于人类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疾病的大鼠模型。大鼠高脂高糖膳食4周后,予快速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28mg/kg,制作成2型糖尿病模型。2周后,连续3d均测得空腹血糖(FBG)≥7.8mmoL/L或随机血糖(RBG)≥16.7mmol/L,为2型糖尿病成模标准。待血糖稳定后,再用改良的"两肾一夹法"结扎肾动脉,造成一侧肾动脉狭窄,形成肾性高血压。2周后,连续3d均测得大鼠收缩压(SBP)≥140mmHg,同时FBG≥7.8mmol/L或RBG≥16.7mmol/L,确定为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模型制作成功。4周后,模型大鼠血糖、血压稳定。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合模型组大鼠出现体重减轻、空腹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值升高(P<0.01),血压升高(P<0.01);与糖尿病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复合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变化不明显(P>0.05),但血压明显升高(P<0.01);同时,彩超结果显示,复合模型组大鼠左侧肾脏、肾动脉直径均变小,血流速增快。大鼠高脂高糖膳食后,用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腹腔注射,再用改良的"二肾一夹"法制备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模拟出该疾病的发病特点,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肾性高血压后的临床及试验研究提供一个稳定、实用、有效的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高糖 链脲佐菌素(STZ) 2型尿病 肾性血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p1在高糖高脂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秀 钱志鑫 +3 位作者 郭文昀 焦丕奇 梁素梅 荆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890-894,共5页
目的观察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高糖/高脂(high glucose and high fat,HGHF)培养的心肌细胞(H9C2)中的表达及其在HGHF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H9C2细胞培养分为4组:正常+空白腺病毒组(con+Ad-EV)、正常+Drp1过表达腺病毒组(co... 目的观察动力相关蛋白1(Drp1)在高糖/高脂(high glucose and high fat,HGHF)培养的心肌细胞(H9C2)中的表达及其在HGHF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H9C2细胞培养分为4组:正常+空白腺病毒组(con+Ad-EV)、正常+Drp1过表达腺病毒组(con+Ad-Drp1)、高糖/高脂+Ad-EV组(HGHF+Ad-EV)、高糖/高脂+Ad-Drp1组(HGHF+AdDrp1)。分别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Drp1在各组细胞中的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用荧光探针DCFH-DA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内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与正常+空白腺病毒组相比,高糖/高脂+Ad-EV组Drp1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1),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减少;正常+Drp1过表达腺病毒(Ad-Drp1)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数量降低,ROS的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正常+空白腺病毒组相比,高糖/高脂+Ad-EV中Drp1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增加和ROS的水平升高(P<0.01),相对于高糖/高脂+Ad-EV组,高糖/高脂+Ad-Drp1组中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和ROS水平明显减少(P<0.01)。结论在高糖/高脂环境下,Drp1表达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及ROS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从而保护心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关蛋白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活性氧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总皂苷对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宝铜 夏星 +3 位作者 钟斯然 许立拔 原鲜玲 丘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148-4155,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罗汉果总皂苷改善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灌胃给予罗汉果总皂苷(100、200、400 mg/kg)或二甲双胍(268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 试验旨在研究罗汉果总皂苷改善高糖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作用,以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大鼠灌胃给予罗汉果总皂苷(100、200、400 mg/kg)或二甲双胍(268 mg/kg),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后,记录“三多一少”指标(24 h内尿量、饮水量和采食量,体重);检测生化指标,分析空腹血糖值(FB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观察胰腺的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罗汉果总皂苷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均可显著或极显著降低采食量、饮水量、尿量,血液指标FBG、INS、MDA、TC、TG、BUN和Cr水平、以及AST和ALT活性(P<0.05;P<0.01),而CAT、SOD活性和HDL-C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中,胰腺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胰腺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罗汉果总皂苷及二甲双胍均具有明显改善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同时可明显减轻胰岛素抵抗,增强机体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和改善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总皂苷 2型尿病 饮食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气丸加减方对高糖高脂诱导的MIN6细胞保护作用及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月颖 张珊 +3 位作者 温志歌 史佩玉 王皓朔 倪青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45-1952,共8页
目的利用MIN6细胞损伤模型探讨肾气丸加减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threonine-protein kinase/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保护胰岛β细... 目的利用MIN6细胞损伤模型探讨肾气丸加减方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糖原合成激酶3β(phosphoinositide3-kinase/threonine-protein kinase/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机制。方法将MIN6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肾气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PI3K阻滞剂组(LY294002)。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胰岛素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各组MIN6细胞上清液胰岛素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I3K、磷酸化(phosphorylated,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pancreatic duodenal homeobox-1,PDX-1)和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v-maf musculoaponeurotic fibrosarcoma oncogene homologue A,MafA)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IN6细胞活性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下降,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升高,胰岛素分泌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均降低(P<0.05或P<0.01);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I3K/p-PI3K、AKT/p-AKT、p-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GSK-3β蛋白表达上调(P<0.05),PDX-1和Maf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加减方中、高剂量组PI3K/p-PI3K、AKT/p-AKT、p-GSK-3β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或P<0.01),GSK-3β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PDX-1和MafA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加入通路阻滞剂LY294002后肾气丸加减方上述作用被抵消(P<0.05或P<0.01)。结论肾气丸加减方可提高糖脂毒性作用下MIN6细胞活力,减轻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以中、高剂量效果较佳,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GSK-3β的表达有关,进而升高PDX-1和MafA的蛋白表达,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丸加减方 毒性 MIN6细胞 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原合成激酶3β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1/肌腱膜纤维肉瘤癌基因同源物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基因Bmal1对高糖高脂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
14
作者 冷莹雪 吴金林 薛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期9-11,17,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Bmal1对高糖高脂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个H9C2细胞分为低糖+常氧组(LG+N组)、低糖+缺氧/复氧组(LG+H/R组)、高糖高脂+常氧组(HG/HP+N组)、高糖高脂+缺氧/复氧组(HG/HP+...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Bmal1对高糖高脂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个H9C2细胞分为低糖+常氧组(LG+N组)、低糖+缺氧/复氧组(LG+H/R组)、高糖高脂+常氧组(HG/HP+N组)、高糖高脂+缺氧/复氧组(HG/HP+H/R组)、高糖高脂+缺氧/复氧+Bmal1过表达组(HG/HP+H/R+Ad-Bmal1组)、高糖高脂+缺氧/复氧+Bmal1过表达+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HG/HP+H/R+Ad-Bmal1+Wort组),每组6个。比较各组H9C2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细胞凋亡率、细胞存活率,Bmal1、磷酸化AKT蛋白/AKT蛋白(p-Akt/Akt)、Bax的表达水平。结果:LG+H/R组、HG/HP+N组的Bmal1表达量低于LG+N组,细胞损伤程度高于LG+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组Bmal1表达量低于LG+H/R组,细胞损伤程度高于LG+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Ad-Bmal1组细胞损伤程度低于HG/HP+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Ad-Bmal1+Wort组细胞损伤程度高于HG/HP+H/R+Ad-Bma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组p-Akt/Akt、Bax表达量高于HG/HP+N组,Bmal1表达量低于HG/H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Ad-Bmal1组Bax表达量低于HG/HP+H/R组,Bmal1和p-Akt/Akt表达量高于HG/HP+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HP+H/R+Ad-Bmal1+Wort组Bax表达量高于HG/HP+H/R+Ad-Bmal1组,p-Akt/Akt表达量低于HG/HP+H/R+Ad-Bmal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糖高脂可降低心肌细胞中生物钟基因Bmal1的表达水平,Bmal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减少细胞凋亡,从而起到保护高糖高脂H9C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H9C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多酚降糖降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玉辉 谭斌 +1 位作者 吕莹果 吴娜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00-209,共10页
糖尿病和肥胖症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谷物中富含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可分为黄酮类和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炎等作用。近年... 糖尿病和肥胖症危害着人体的健康,且发病率在逐年增加。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症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谷物中富含具有生物活性的酚类化合物,可分为黄酮类和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炎等作用。近年来谷物多酚类化合物降糖降脂效果显著,其机理也被进一步阐明。文章从多酚通过调节代谢酶活性、抑制氧化应激、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加速机体能量消耗、调控信号通路、调节肠道菌群等因素来起到降糖降脂的效果,论述了谷物多酚降糖降脂的机制和对高脂高糖老鼠模型中起到的降糖降脂作用,以期为谷物多酚在防控糖尿病和肥胖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多酚 老鼠模型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加高热量膳食致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3
16
作者 苏长海 傅继华 +2 位作者 单英 孔树佳 王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 目的:通过多因素致病刺激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代谢综合征(MS)特征的动物模型,为这类疾病发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研究提供适合的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高脂高糖喂养同时结合应激刺激(足底电击+噪声刺激)建立MS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普通全价鼠饲料喂养组(A组)、单纯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组(B组)、普通饲料喂养+应激组(C组)和高脂高糖喂养+应激组(D组)。C、D组每天上、下午应激刺激1次,每次2 h,连续刺激55 d。试验期间每周记录动物体重及食耗量,每周测量血压1次,45 d后检测血脂、血糖,继续刺激10 d后进行糖耐量试验。结果:在连续6周的训练过程中,D组血压明显升高,与C组血压升高相当;进食量明显增加;至第5、6周D组体重增长有所下降,而训练期间C组体重增长明显减慢。训练6周后D组血糖升高,而B、C组血糖均未见明显升高;D组血脂指标:TC、LDL、VLDL、TC/HDL、(LDL+VLDL)/HDL均显著升高,且升高幅度明显大于B组,HDL明显下降,但TG升高幅度不及B组。至连续刺激55 d后,D组糖耐量异常最严重。结论:应激伴高热量膳食喂养的大鼠可引起脂质异常、高血压、轻微高血糖及明显糖耐量异常,具备MS特征的动物模型。这种模型不是单因素致病模型的简单相加,而具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动物模型 应激 高脂高糖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菜中高盐高糖高脂添加的标准化困境及其对肥胖风险的潜在影响
17
作者 刘淼淼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0期168-171,共4页
预制菜作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重要食品选择,其高盐高糖高脂的添加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预制菜在便捷性和口感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高盐高糖高脂含量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当前,预制菜中高盐高糖高脂的添加现状复杂多样,缺乏... 预制菜作为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重要食品选择,其高盐高糖高脂的添加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预制菜在便捷性和口感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其高盐高糖高脂含量对健康的潜在威胁不容忽视。当前,预制菜中高盐高糖高脂的添加现状复杂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管理,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做出健康选择。高盐高糖高脂摄入与肥胖风险的关联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高盐摄入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和血压升高,而高糖高脂饮食则与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本文就预制菜中高盐高糖高脂添加的标准化困境进行论述,分析高盐高糖高脂摄入与肥胖风险的关联,探讨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并总结未来研究方向与对策建议,以降低肥胖风险,促进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标准化管理 肥胖风险 健康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降血糖活性肽结构分析及对糖尿病斑马鱼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婉宏 郑喜群 +3 位作者 刘晓兰 王俊彤 姜彩霞 李冠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3,共9页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经酶解、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质量分布的玉米降血糖活性肽,分析各超滤组分的粒径、结构,并研究其对糖尿病斑马鱼体内糖脂代谢影响。结果显示,玉米降血糖活性肽随超滤分级(>10 ku、10~5 ku、5~1 ku、<1 ku)平... 以玉米蛋白粉为原料,经酶解、超滤分级得到不同分子质量分布的玉米降血糖活性肽,分析各超滤组分的粒径、结构,并研究其对糖尿病斑马鱼体内糖脂代谢影响。结果显示,玉米降血糖活性肽随超滤分级(>10 ku、10~5 ku、5~1 ku、<1 ku)平均粒径不断减小,其中<1 ku组分粒径最小,为563.6 nm。二级结构变化为低分子质量组分的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β-转角含量则降低,α-折叠无显著变化。各超滤组分使糖尿病模型组斑马鱼的BMI指数降低,并改善其糖脂指标。其中<1 ku组分的玉米降血糖活性肽可使其葡萄糖浓度由0.662 mmol/L降低至0.547 mmol/L,并使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下降34.65%、28.82%和26.62%,高密度胆固醇增加96.67%,均接近正常组的糖脂水平。同时,除葡萄糖含量外,其他指标均受喂养剂量影响。<1 ku组分的玉米降血糖活性肽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调节血糖作用的亮氨酸和谷氨酸含量较高,占比分别为24.84%和11.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肽 斑马鱼 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乳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世奇 李雅菲 +4 位作者 吴晓云 那琴 明亮 张秀荣 吉日木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6-383,共8页
目的:探究骆驼乳对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Mod)、对照骆驼乳组(NCM,3 g·kg^(-1)bw... 目的:探究骆驼乳对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0只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模型组(Mod)、对照骆驼乳组(NCM,3 g·kg^(-1)bw)、骆驼乳组(CaM,3 g·kg^(-1)bw)和水飞蓟素组(PC,200 mg·kg^(-1)bw)。试验12周,建立NAFLD模型,骆驼乳组和水飞蓟素组小鼠在每日固定时间分别灌胃相应剂量的骆驼乳和水飞蓟素。通过测定小鼠体重、空腹血糖、血清生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经口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探讨骆驼乳对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骆驼乳能显著抑制NAFLD小鼠体重和血糖的升高,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瘦素(leptin,LEP)和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P<0.05),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脂联素(adiponectin,ADPN)水平(P<0.05)。骆驼乳组小鼠糖耐量显著升高,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素敏感度增加(P<0.05),糖脂代谢能力增强。结论:骆驼乳对高脂高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NAFLD小鼠糖脂代谢具有调节作用。骆驼乳可能通过减轻小鼠胰岛素抵抗,促进血清脂质转运,增强NAFLD小鼠糖脂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肪性肝病 骆驼乳 胆固醇饮食 代谢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胃轻瘫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亚玲 黄举凯 +3 位作者 丛佳林 程淑莉 张力 杨晓晖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的造模方法。方法从70只正常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择60只高脂高糖饲养2周后,禁食、自由饮水12 h,腹腔注射溶于柠檬酸盐缓冲液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 mg/kg建立糖尿病... 目的探讨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的造模方法。方法从70只正常SD雄性大鼠中随机选择60只高脂高糖饲养2周后,禁食、自由饮水12 h,腹腔注射溶于柠檬酸盐缓冲液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50 mg/kg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从50只糖尿病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设为DGP模型组。余10只健康SD大鼠普通饲料饲养2周后腹腔注射等剂量柠檬酸盐缓冲液普通饲料喂养8周,设为对照组。检测造模期间大鼠血糖、体重变化及胃肠动力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造模后空腹血糖显著增加(P<0.01),8周后体重明显下降(P<0.01),胃残留率增加(P<0.05),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腹腔注射STZ配合高脂高糖饲养诱导SD大鼠形成糖尿病基础上,高脂高糖喂养可构建DGP大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病胃轻瘫 动物模型 链脲佐菌素 高脂高糖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