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个体的胰岛素敏感性 被引量:10
1
作者 包玉倩 贾伟平 +4 位作者 陈蕾 陆俊茜 朱敏 陆蔚 项坤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按照WHO1998肥胖及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糖耐量减退组及超重/肥胖... 目的应用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按照WHO1998肥胖及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将52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组、超重/肥胖糖耐量减退组及超重/肥胖糖尿病组;将超重/肥胖-正常糖耐量者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超重亚组、轻度肥胖亚组、中度肥胖亚组。应用核磁共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腹内脂肪测量,以腹腔内脂肪面积100cm2为切割点,将正常糖耐量者分为非腹内型肥胖组(non-VA)及腹内型肥胖组(VA)。以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单纯超重/肥胖、超重/肥胖伴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者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25±0·13)、(3·06±0·26)和(3·19±0·44)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的(5·86±0·65)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超重、轻度肥胖及中度肥胖但糖耐量正常亚组的葡萄糖消失率分别为:(3·50±0·19)、(3·03±0·13)和(2·75±0·24)mg·kg-1·min-1,较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组显著降低(P<0·05,P<0·01)。腹型肥胖组的葡萄糖消失率(2·97±0·12)mg·kg-1·min-1、葡萄糖氧化率(1·47±0·19)mg·kg-1·min-1较非腹型肥胖组的(4·55±0·43)mg·kg-1·min-1和(2·24±0·19)mg·kg-1·min-1显著减少(P<0·05,P<0·01)。体重指数、腰臀比、腰围、腹腔内脂肪面积分别与葡萄糖利用率呈负相关(P<0·05,P<0·01)。体重指数、腹腔内脂肪面积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分别是影响葡萄糖利用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超重/肥胖无论伴或不伴糖代谢异常,胰岛素敏感性均显著降低,腹内脂肪增多者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显著减少,总体脂和腹部脂肪与精确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呈负相关,总体脂和腹部脂肪是影响机体胰岛素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葡萄糖利用率 肥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7
2
作者 汪志红 李启富 +5 位作者 张素华 刘秀容 刘智萍 罗四川 黄健康 何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15-617,共3页
目的 :建立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 :应用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对 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者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结果 :在优势胰岛素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稳定在正常空腹水平状态下 ,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产生... 目的 :建立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方法 :应用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对 8例正常体重、正常糖耐量者进行了方法学的研究。结果 :在优势胰岛素浓度、血浆葡萄糖浓度稳定在正常空腹水平状态下 ,内源性胰岛素释放和肝糖产生被抑制 ,升糖激素 (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糖素 )无明显增高。 (2 )在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稳态期 ,葡萄糖利用率为 9.2 5± 0 .2 5mg/(kg .min)。 结论 :高胰岛素 -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已成功建立。在外源性胰岛素 -葡萄糖代谢的稳定状态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潘小美 李丽娟 徐安芬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18-19,共2页
对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并顺利完成检查测试,且均提示存在胰岛素抵抗。在钳夹技术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密切观察血压、准确采血、肢端保温等是检测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原发性血压 糖尿病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胰岛素抵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腰高比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钱蕾行 付真真 +2 位作者 蒋琬姿 周红文 王晓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8-862,共5页
目的: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验证腰高比在评估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154例受试者,检测空腹血脂谱及其他重要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并计算葡萄糖代谢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 目的: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验证腰高比在评估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共纳入154例受试者,检测空腹血脂谱及其他重要生化指标。所有受试者均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并计算葡萄糖代谢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及HOMA指数。比较各指数预测评估受试者胰岛素抵抗的能力。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腰高比(r=-0.730,P<0.001)、腰臀比(r=-0.651,P<0.001)、BMI指数(r=-0.717,P<0.001)、腰围(r=-0.716,P<0.001)均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得葡萄糖代谢率显著相关。以葡萄糖代谢率为标准绘制ROC曲线,不同指数曲线下面积为HOMA-IR(0.860)>腰高比(0.850)>BMI(0.846)>腰围(0.837)>腰臀比(0.749)。腰高比诊断胰岛素抵抗的最佳值为0.56,此值在ROC曲线中对应了最高的灵敏度(93.9%)和特异度(66.7%)。结论:腰高比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所得的葡萄糖代谢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相较于BMI、腰围、腰臀比等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是较好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简易指数,可广泛应用于流行病学研究或大型临床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试验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测定围产期母羊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5
作者 金鹿 桑丹 +5 位作者 杨鼎 李文婷 付乐 宝华 胡晓晓 孙海洲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1种检测围产期母羊胰岛素(INS)敏感性的方法,探究酮病对围产期母羊能量平衡的影响。试验1选择3只围产期绒山羊母羊进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处理,分别在灌注前后测定绒山羊血浆INS和血糖(GLU)含量。试验2选取与试验1处于同... 试验旨在建立1种检测围产期母羊胰岛素(INS)敏感性的方法,探究酮病对围产期母羊能量平衡的影响。试验1选择3只围产期绒山羊母羊进行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处理,分别在灌注前后测定绒山羊血浆INS和血糖(GLU)含量。试验2选取与试验1处于同一牧场、相同围产期(产后7 d)的绒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选取酮病羊[血浆β-羟丁酸(BHBA)含量≥1.6 mmol/L]和非酮病羊(血浆BHBA含量<0.8 mmol/L)各6只,颈静脉采血检测绒山羊血浆INS、GLU、BHBA、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处理前期相比,试验处理期绒山羊母羊GLU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血浆INS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处理期绒山羊母羊的血浆INS含量均高于处理前期。酮病组母羊血浆GLU、BHBA、NEFA含量显著高于非酮病组母羊(P<0.05),血浆INS含量显著低于非酮病组母羊(P<0.05)。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利用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检测围产期母羊INS敏感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母羊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血糖钳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价Roux-en-Y胃旁路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苏志红 朱利勇 +4 位作者 高祥 李鹏洲 李伟正 孙林丽 朱晒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疾病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目前已证实减重手术(Roux-en-Y胃旁路手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从而使患者获益,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本研究旨在运用高胰岛...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疾病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目前已证实减重手术(Roux-en-Y胃旁路手术)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指标从而使患者获益,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本研究旨在运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估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方法:通过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分析40例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外周葡萄糖利用率(M值),同时比较术后6个月和术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后患者的外周葡萄糖利用率较术前明显升高,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体重指数等指标较术前下降(均P<0.05)。结论: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血脂等指标,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胃旁路术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长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卫静淑 邓勇黎 +3 位作者 陈惠敏 张翼飞 王卫庆 宁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扩展长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护理方法。方法在已有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基础上,将检测时间延长至9h,对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谷赖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两种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 目的探讨扩展长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的护理方法。方法在已有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的基础上,将检测时间延长至9h,对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进行谷赖胰岛素和赖脯胰岛素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两种药物在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试验前做好受试者心理护理及仪器、设备准备,试验过程中注意静脉通路的开放和维持,保持受试者的安静清醒状态并减少受试者的排尿次数,试验结束立刻停止胰岛素的泵入并密切观察受试者不适症状,随访期给予正确指导。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试验。谷赖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在葡萄糖钳夹期葡萄糖输注率均在前150min迅速上升,且均于150min左右达到高峰,上升幅度两种药物具有相似性,并且在后300min左右均回落到接近基线水平。整个试验期间受试者未出现异常情况。结论扩展长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中医护人员在静脉通路维持、受试者护理、持续输液、样本采集等各环节的熟练配合是保证本研究成功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钳夹技术 生物等效性 胰岛素类似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醒状态下大鼠尾动静脉插管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尚敬 孙晖 +1 位作者 肖方喜 陈璐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8-971,共4页
目的利用尾动静脉插管技术实施清醒状态下大鼠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并对该技术进行评价。方法正常喂养和高脂喂养W istar大鼠各5只,喂养4周后,清醒状态下鼠尾根局部麻醉,分别行尾动静脉插管,由尾静脉输入胰岛素(0.25 U.kg-1.h-1)和葡萄... 目的利用尾动静脉插管技术实施清醒状态下大鼠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并对该技术进行评价。方法正常喂养和高脂喂养W istar大鼠各5只,喂养4周后,清醒状态下鼠尾根局部麻醉,分别行尾动静脉插管,由尾静脉输入胰岛素(0.25 U.kg-1.h-1)和葡萄糖,同时尾动脉采血,进行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结果尾动静脉插管术后大鼠血糖在正常范围内,术后血糖无明显波动,无大鼠死亡;高脂喂养组大鼠的葡萄糖输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糖变异系数和葡萄糖输入速率变异系数分别为5.361%和14.273%。结论运用尾动静脉插管术进行清醒状态下大鼠的高胰岛素-正糖钳夹实验,安全可行且实验结果稳定、准确,具有操作简便、缩短实验周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钳夹 尾动脉 尾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模型与正糖钳夹术对正常人群胰岛素敏感性的检测及相关性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宇红 毕宇芳 +5 位作者 陈惠敏 张连珍 洪洁 胡仁明 赵咏桔 宁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49-750,761,共3页
目的 探讨微小模型技术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在正常人群中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入选并分别接受微小模型试验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两者相隔1周。计算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胰... 目的 探讨微小模型技术与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在正常人群中检测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对志愿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者入选并分别接受微小模型试验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两者相隔1周。计算两种方法所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并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微小模型技术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为6.81±4.27,钳夹技术所计算的葡萄糖利用率为7.84±2.69,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742,P<0.001)。结论 在正常人群中微小模型技术与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检测胰岛素敏感性存在极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人群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微小模型技术 相关性 钳夹 胰岛素 葡萄糖 钳夹技术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楠楠 赵晓娟 +2 位作者 陈薇 白淑亭 杨博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76-2279,共4页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探讨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高脂饮食组(HF,n=15),自由摄食、饮水,NC组给予普通饲料,HF组给予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1...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探讨血清网膜素-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n=15)、高脂饮食组(HF,n=15),自由摄食、饮水,NC组给予普通饲料,HF组给予高脂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模型。10周后2组各取5只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评估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1,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基础胰岛素。结果:(1)各组大鼠基础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HF组血清基础胰岛素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5),但血清网膜素-1水平较NC组明显降低(P<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网膜素-1分别与胰岛素(r=-0.654,P<0.01)和游离脂肪酸(r=-0.446,P<0.05)呈负相关。结论:在大鼠胰岛素抵抗阶段,血清网膜素-1水平已经开始降低;基础胰岛素水平随着血清网膜素-1水平的降低而升高,推测血清网膜素-1水平降低可能成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提示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 网膜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正常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金京姬 许玉子 孙明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4101-4103,共3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者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方法根据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水平,将73例NGT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5例,AUCins<100 U/L;B组18例,AUCins≥100U/L。应用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0/ΔG30)和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评价β细胞功能,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评估IR,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A组和B组各6例葡萄糖利用率(M)。结果 B组空腹血糖(FPG)、血糖曲线下面积(AUCpg)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胰岛素(FINS)、AUCins增多(P<0.01)。B组ΔI30/ΔG30及HOMA-β较A组增加(P<0.01),HOMA-IR亦增加(P<0.01),IA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6例M(7.3±0.4)mg.kg-1.min-1较A组6例M(9.5±0.5)mg.kg-1.min-1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GT人群中部分已经存在明显的IR和β细胞功能代偿性分泌增加,2型糖尿病(T2DM)的预防工作应从NGT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糖耐量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胰岛素抵抗 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手术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龙霞 赵先哲 +2 位作者 乔伟伟 顾坚忠 陈立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建立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手术(duodenal-jejunal bypass surgery,DJB)动物模型,观察术后GK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变化,研究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雄性GK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和DJB手术组。分别于... 目的建立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手术(duodenal-jejunal bypass surgery,DJB)动物模型,观察术后GK大鼠胰岛素抵抗情况的变化,研究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理。方法雄性Wistar大鼠为空白对照组;雄性GK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和DJB手术组。分别于手术后3、6和9周每组随机抽取6只动物进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实验;钳夹实验结束后1周,检测肝脏Gc K、G6P以及PEPCK mRNA表达情况以及骨骼肌细胞膜GLUT4含量变化。结果术后3周和6周,DJB手术组动物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脏Gc K、G6P以及PEPCK mRNA表达量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9周,DJB手术组动物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肝脏Gc K表达量DJB手术组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而G6P以及PEPCK 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DJB手术后3、6和9周,DJB手术组骨骼肌细胞膜GLUT4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DJB手术改善血糖的水平是通过改善体内肝脏组织的胰岛素抵抗,通过调节糖代谢酶的表达,进而提高肝脏葡萄糖摄取并抑制肝脏糖异生作用。在实验周期内,DJB手术对于骨骼肌组织的胰岛素抵抗未发现有明显改善,提示DJB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与时间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GK大鼠 十二指肠-空肠转流术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对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相关基因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艳 杨刚毅 +3 位作者 李伶 张凌 苗宗玉 卢春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基因过表达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内脂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isfatin。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C组,n=5):注射0.3mg空载体pcDNA3...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基因过表达对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及其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内脂素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isfatin。20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NC组,n=5):注射0.3mg空载体pcDNA3.1(+),普通饲料组(NT组,n=7)和高脂组(HT,n=8)大鼠注射0.3mg重组质粒pcDNA3.1(+)-visfatin。在实验前(基础值)、第1次钳夹后即刻、质粒处理后3d和第2次钳夹后即刻,分别自各组大鼠颈静脉取血,分离血浆,采用Westernbloting测定血浆内脂素蛋白表达。在转染前和转染后3d采用两次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大鼠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并测定大鼠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糖(BG)、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葡萄糖输注率(GIR)等指标。采用斑点印迹法检测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酪氨酸磷酸化,采用RT-PCR法测定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内脂素质粒注射3d后及第2次钳夹术后,NT和HT组血浆内脂素水平较注射前均升高(P<0.01)。质粒注射后3d,NT、HT组大鼠TC和HDL-C均较注射前明显降低(P<0.05)。钳夹术中,NT和HT组大鼠GIR较注射前明显升高(P<0.01)。NT和HT组大鼠肝脏和肌肉组织中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和肝脏中PPARγmRNA水平也较NC组均明显升高(P<0.05和P<0.01)。NT组脂肪组织中PPARγmRNA水平较NC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内脂素可能通过上调PPARγmRNA水平和IRS-1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PPARΓ 受体 胰岛素 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喂养型胰岛素抵抗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50
14
作者 都健 赵玉岩 +1 位作者 谢辉 赵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 :以钳夹技术评估高脂膳食建立胰岛素抵抗 (IR)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脂肪热比为 5 9%(其中猪油占 39% ) ,蛋白质热比为 2 1% (其中酪蛋白占 31% ) ,碳水化合物热比为 2 0 % (其中玉米淀粉占 30 % )的特殊高脂膳食 ,喂养 4周... 目的 :以钳夹技术评估高脂膳食建立胰岛素抵抗 (IR)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以脂肪热比为 5 9%(其中猪油占 39% ) ,蛋白质热比为 2 1% (其中酪蛋白占 31% ) ,碳水化合物热比为 2 0 % (其中玉米淀粉占 30 % )的特殊高脂膳食 ,喂养 4周后建立SD大鼠钳夹技术。结果 :高脂膳食喂养大鼠 4周后 ,葡萄糖输注率 (GIR)显著低于正常膳食喂养大鼠 (P <0 .0 1) ,且GIR水平与大鼠体重显著负相关 (γ =- 0 .75 2 ,P <0 .0 1)。结论 :建立SD大鼠的钳夹技术各项指标可靠、准确、稳定 ;高脂膳食喂养 4周后 ,钳夹技术证明大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提示复制IR大鼠模型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敏感性 血浆胰岛素-常血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白介素10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建红 李志臻 +4 位作者 李焱 黎锋 严励 程桦 傅祖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 MS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各18例。以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葡萄糖代谢率(M值),评价IR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用Pea...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清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关系。方法 MS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各18例。以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葡萄糖代谢率(M值),评价IR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IL-10水平与M值的相关性。结果 MS组M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1.81)mg/kg·min vs (8.39±1.25)mg/kg·mim,P<0.05];MS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0.8/3.1) pg/ml vs 2.4(1.1/4.5)pg/ml,P<0.05];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血清IL-10水平与M值正相关(P<0.05)。结论 MS患者血清IL-10水平降低,可能与IR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症 白介素-10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葡萄糖代谢率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叶建红 黎锋 +2 位作者 刘天 麦伟华 郎江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葡萄糖代谢率(M)、脂肪水平变化及二甲双胍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筛选36~60岁MS患者15例和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技术检测M,评估胰岛素抵抗(IR)程度;检测血浆、血浆抵抗素(resistin)、脂联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浓度及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MS患者给予二甲双胍500 mg口服,3次/d,治疗12周,于治疗结束后重复检测M、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与leptin浓度等。结果①MS组的腰围(WC)、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FINS及甘油三酯(TG)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稳态时(120~150 min),MS组的M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血浆resisti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MS组的血浆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diponecti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治疗12周后,MS组的BMI、WC、FINS、FPG及2hP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TG、胆固醇(TC)、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无显著性变化。③治疗前后M分别为(4.01±1.29)和(6.53±1.15)mg·kg-1·min-1,治疗12周后,MS组M明显升高(P〈0.05)。④治疗前后MS组血浆resistin,adiponectin水平无显著变化(均P〉0.05),leptin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可以减轻MS患者的IR,其机制可能与体重减轻及leptin抵抗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常血糖钳夹试验 葡萄糖代谢率 二甲双胍 脂肪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β细胞功能之改善 被引量:5
17
作者 白晓苏 张素华 +6 位作者 丘彦 程庆丰 冯静 刘秀容 汪志红 青华 李启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894-1896,共3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15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每天各口服罗格列酮4 mg,共12周。先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Botn ia钳夹术,比较治疗前后体...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治疗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方法15例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每天各口服罗格列酮4 mg,共12周。先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Botn ia钳夹术,比较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 I)、腰臀比(WHR)、血压、FSH、LH、睾酮和游离睾酮,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治疗后WHR显著性降低(P<0.05);FT、LH/FSH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空腹胰岛素明显减低(P<0.01),而各期血糖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胰岛素敏感性与治疗前相比较,Hom a-IS、C lamp-IS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D I指数C lamp-IS×AIR治疗后显著升高(P<0.01)。结论罗格列酮不仅可以改善伴有胰岛素抵抗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体脂分布异常,而且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PCOS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及青春期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倪银星 张素华 +2 位作者 吴静 汪志红 李全民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7-150,201,共5页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及青春期 2型糖尿病大鼠的特点。方法 :通过正常血糖 -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估两种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 ;对两种模型大鼠的雄激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并与高脂饮食的成... 目的 :分析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及青春期 2型糖尿病大鼠的特点。方法 :通过正常血糖 -高血浆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估两种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敏感性 ;对两种模型大鼠的雄激素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并与高脂饮食的成年期大鼠比较异同。结果 :青春期胰岛素抵抗雄性大鼠的睾酮水平显著降低 ,且与胰岛素敏感性呈相关关系 ;小剂量链脲佐菌素 (STZ)并不明显破坏胰岛细胞 ,但可使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大鼠发生糖尿病 (2型糖尿病 ) ;青春期大鼠高脂饮食后仅仅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升高 ,而成年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脂代谢已经全面异常。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青春期大鼠胰岛素抵抗及 2型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其血浆睾酮水平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常血糖-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 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而不是骨骼肌的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被引量:4
19
作者 赖水青 洪真真 +3 位作者 陈红梅 林锦信 邝建 李延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61-1466,共6页
目的在不同糖耐量状态的肥胖人群中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肪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探讨异位脂肪沉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6例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非肥胖组(10例)、NGT-肥胖... 目的在不同糖耐量状态的肥胖人群中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和骨骼肌脂肪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抵抗水平,探讨异位脂肪沉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26例研究对象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情况分为糖耐量正常(NGT)-非肥胖组(10例)、NGT-肥胖组(9例)和糖耐量异常(IGT)-肥胖组(7例)。所有受试者均采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试验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磁共振质谱法(1HMRS)定量测定肝脏和骨骼肌脂肪含量,并进行人体参数测量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等检测。采用线性相关及多元回归方法,分析胰岛素抵抗与异位脂肪沉积的相关性及主要相关因素。结果 IGT-肥胖组、NGT-肥胖组和NGT-非肥胖组葡萄糖输注率(GIR,M值)分别为3.95±1.66、6.14±1.90、8.78±2.46 mg/(kg·min),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GT-肥胖组胰岛素敏感性最低。3组间肝脏脂肪含量亦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5.23±3.09)%、(6.25±0.38)%、(1.89±0.90)%,P<0.05,IGT-肥胖组肝脏脂肪含量最高。3组胫骨前肌肌细胞内脂肪含量分别为1.54±0.66、2.69±0.95、2.61±1.45 mmol/kg,IGT-肥胖组和NGT-肥胖组较NGT-非肥胖组显著增高(P<0.05)。全研究组相关分析提示肝脏脂肪含量与M值呈显著负相关(r=-0.895,P<0.01)而与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β存在正相关(r=0.708,P<0.01)。但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IMCL/肌细胞外脂肪含量与M值、HOMAβ均无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肝脏脂肪含量是胰岛素敏感性(M值)独立危险因素(Y=-30.562X+9.007,R^2=0.717,P<0.01)。结论肝脏脂肪含量而不是骨骼肌脂肪含量与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脂肪沉积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葡萄糖钳夹试验 磁共振质子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朝晖 支兴刚 +1 位作者 唐文渊 石全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62-464,470,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Feeney’smodel) ,分别在伤前 1/2h及伤后 6、12、2 4、4 8、72、12 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动物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运用正常血糖 -高... 目的 :探讨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方法 :采用大鼠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 (Feeney’smodel) ,分别在伤前 1/2h及伤后 6、12、2 4、4 8、72、12 0h测定轻、中、重型脑损伤动物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值。运用正常血糖 -高血胰岛素钳夹技术 ,检测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 2 4h后BG60 -12 0 、GIR60 -12 0 、ISI等 3个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结果 :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血糖含量升高的同时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大鼠重型创伤性脑损伤后 2 4hBG60 -12 0 显著地升高 ,GIR60 -12 0 、ISI显著地降低。结论 :在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急性期 ,大鼠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地升高 ,高水平的胰岛素未能起到相应的降低血糖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胰岛素抵抗 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