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动力体系及其形成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丁太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0-181,共2页
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及其合力。它们的形成途径有:学校、社会、家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国情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优势和危机,激发高职高专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校风、班风、... 高职高专大学生学习动力体系包括客观性动力、主观性动力及其合力。它们的形成途径有:学校、社会、家庭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国情教育,帮助青少年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优势和危机,激发高职高专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校风、班风、家风建设;学校、班级、家庭的鼓励、支持、帮助、指导;个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生活实践、学习实践;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大学生 学习动力体系 形成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院校“基础”课程对学生法制观的培养刍议
2
作者 王呈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92-93,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法制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意义重大,培养过程中应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实际特点,采取良好的教学手段和可行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 高职高专大学生 法制观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