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效率导向视角下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实践逻辑与改革趋势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小娃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31,共7页
分类考试是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反映了考试招生制度理论变迁的新动向——效率导向,呼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政府规制及社会认知的诉求。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实现了从特权向权利... 分类考试是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反映了考试招生制度理论变迁的新动向——效率导向,呼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政府规制及社会认知的诉求。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来看,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实现了从特权向权利的转向;从政府主导的制度逻辑来看,高考制度设计的原则逐步呈现出公平的坚守与效率的突破的新均衡;从社会认同的认知逻辑来看,高考的功能由社会功能向评价功能的过渡。当前,主管部门权限分配、招考形式创新、招生宣传及理论研究等方面依然有待进一步推进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 效率 公平 招生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样态: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江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分类考试招生是当前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主要路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考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中高职融通招生、注册入学、免试入学六种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样态。目前,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缺乏足够的前瞻性、招生方式选择缺乏... 分类考试招生是当前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主要路径,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统考统招、单考单招、自主招生、中高职融通招生、注册入学、免试入学六种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样态。目前,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缺乏足够的前瞻性、招生方式选择缺乏足够的合理性、招生计划分配缺乏足够的科学性、招生考试内容缺乏足够的全面性、录取标准设置缺乏足够的明确性。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策略应着力推行免试注册入学、优化选择考试招生方式、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加大职业技能考查比率、合理采用考试录取标准,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不断走向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分类 考试招生 样态 问题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途径、问题和对策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董照星 袁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9,共5页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高职院校选择何种考试招生方式还有待考量;招生计划拟定不能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职业技能考核效果需进一步提升;录取标准对...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院校选拔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然而在实施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高职院校选择何种考试招生方式还有待考量;招生计划拟定不能满足学生升学需要;职业技能考核效果需进一步提升;录取标准对生源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为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高职院校要合理选择考试招生方式,制订合理的招生计划,加大职业技能考核比重,并采用"双上线"录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分类考试 招生模式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袁潇 高松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2-78,共7页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标准录取考生,是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职院校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按照考试科目和内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有四种模式:&qu...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与普通高考相对分离,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标准录取考生,是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职院校选拔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按照考试科目和内容,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有四种模式:"文化素质+技术科目+职业倾向能力"考招模式、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考招模式、"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招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转段考招模式。针对当前在生源、考试内容、录取机制、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改革路径在于扩大招收中职生比例,通过注册入学补录应对生源危机;提升专业技能测试比重,制定专业技能考试大纲;增加平行志愿,完善招生录取机制;提升行业、企业参与度,成立省级行业专业大类考试指导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分类 考试招生 文化素质 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招生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就读体验差异及其成因
5
作者 夏晓飞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54,共7页
以高职院校N校软件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为样本,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不同招生类型学生就读体验差异及成因。研究发现,在认同感方面,职教高考学生职业教育认同度高,源于经验累积;提前招生学生呈现工具理性认同特征;普通高考学生属于多被... 以高职院校N校软件技术专业2022级学生为样本,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探究不同招生类型学生就读体验差异及成因。研究发现,在认同感方面,职教高考学生职业教育认同度高,源于经验累积;提前招生学生呈现工具理性认同特征;普通高考学生属于多被动接纳。在学校认同上,提前招生学生属于主动建构,职教高考学生属于路径依赖,普通高考学生属于被动接受。学历层次认同中,三类学生均有焦虑,应对策略各异。其成因主要包括学校支撑体系适配性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师资失衡、学校设施管理滞后及学生个体发展目标模糊等。为此,建议通过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打造“金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招生 高职院校 学生就读体验 半结构化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分类招生政策的演变、执行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6
作者 夏晓飞 石允剑 余秀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6-53,共8页
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自2008年起,国家倡导部分职业院校试点自主招生。高职教育招生制度17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探索、推广、优化三个阶段。基于对政策执行者、受政策影响者等不同群体的访谈... 职业教育作为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人才支撑。自2008年起,国家倡导部分职业院校试点自主招生。高职教育招生制度17年的改革历程,大致可分为探索、推广、优化三个阶段。基于对政策执行者、受政策影响者等不同群体的访谈,运用麦克拉夫林的政策互适模型分析框架,分析了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调适过程中的四点困境。据此,提出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科学编制分类招生章程、高职院校构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四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分类招生 政策执行 政策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模式下的教育教学改革 被引量:27
7
作者 梁明亮 胡殿宇 苏东民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4-68,共5页
高职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在概述高校大类招生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理念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分流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等实施路径,并结合实际分析... 高职院校按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文章在概述高校大类招生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理念目标,以及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分流和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等实施路径,并结合实际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大类招生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调整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和加强人才培养成效的统计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类招生 分类培养 专业分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模式、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程静 杨偲艺 蒋丽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88-92,共5页
文章阐述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模式,分析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存在的招生选拔模式过多、生源面向狭窄,考试结构不合理、选拔侧重有偏差,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志愿投档过于传统、考生选择面较小的问题,进而从整合招生模式... 文章阐述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模式,分析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存在的招生选拔模式过多、生源面向狭窄,考试结构不合理、选拔侧重有偏差,选拔标准参差不齐、生源质量不高,志愿投档过于传统、考生选择面较小的问题,进而从整合招生模式、扩大生源面向,优化考试结构、加大选拔侧重,提高选拔标准、提升生源质量,革新志愿投档、提高录取机会四方面提出了高职分类考试招生的对策建议,探索建立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人才选拔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分类考试招生 招生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管理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春霞 雷军环 陈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8-102,共5页
单独招生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为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选拔技能拔尖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单独招生考试与高考一样,要经过报名、缴费、命题、制卷、保密、组考、阅卷、登分、录取等程序,管理环节多,流程长,时间跨度大且... 单独招生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政策,为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选拔技能拔尖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单独招生考试与高考一样,要经过报名、缴费、命题、制卷、保密、组考、阅卷、登分、录取等程序,管理环节多,流程长,时间跨度大且涉及管理部门和人员多。文章以湖南省高职单独招生考试管理为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管理存在的人工半人工管理成本高、跨部门协同管理难度大、多元异构数据标准不一等问题,提出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考试管理深度融合,开发信息系统,提升单招考试管理效能,促进数据共享,实现跨部门协同管理,强化技术应用,保障单招考试安全,促进单独招生考试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标准化,确保单独招生考试的安全性和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 考试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与改革趋势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小娃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8-13,共6页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变迁经历了依附发展到相对独立、单轨统一到双轨并进、自主招生到分类考试的演进历程。总体来看,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形式的新结构基本形成,普通高考主导与考试招生多元化共存,制度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面临选择性程度不够,考试招生的改革动力、主体身份、招考监管不明确,考试内容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等问题。为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在制度供给质量、行业企业参与考试招生组织管理机制、考试招生形式、分类考试基础上的"分类"及按照专业大类或者专业群招生等方面进行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 分类考试 自主招生 高职院校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制度设计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25
11
作者 田建荣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6,共7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大体经历了学校单独招生、多元化招生、高考统一招生、高考分类考试等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由国家本位、政策本位向社会本位、人本立场的转变,符合人才甄别、成长与培养规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大体经历了学校单独招生、多元化招生、高考统一招生、高考分类考试等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高考制度由国家本位、政策本位向社会本位、人本立场的转变,符合人才甄别、成长与培养规律。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危机"的根源在于高职毕业生社会升迁歧视、阶层向上流动的阻隔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确保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渠道",必须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依据,采行政府大力推动、社会积极倡导、院校主动调整、家长观念转变与积极引导考生等策略,确保诸多利益相关者的观念转变、协调发展、共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高考制度 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 制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深度思考 被引量:18
12
作者 黄斌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这应从审视高职单独招生考试的逻辑基点、内涵目的出发,对高职单招的考试模式、命题设计、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探索和完善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与多元录取制度,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普通本...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到底考什么、怎么考?这应从审视高职单独招生考试的逻辑基点、内涵目的出发,对高职单招的考试模式、命题设计、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探索和完善多维度的评价模式与多元录取制度,才能走出一条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考试、体现高职教育规律和特点的招生考试新模式,真正选拔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 考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现状及改革策略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赖晓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8,共5页
现行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很多不足,亟需改革,相应的策略有:进一步完善分类考试、平行录取,使高职院校招生录取自成体系;拓宽高职生源范围,实现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使高职院校形成统一的专业招生... 现行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很多不足,亟需改革,相应的策略有:进一步完善分类考试、平行录取,使高职院校招生录取自成体系;拓宽高职生源范围,实现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充分发挥职教集团作用,使高职院校形成统一的专业招生标准体系;组建统一的考(测)试平台,高职院线自主确定考(测)试科目组合及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招生考试制度 现状 改革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审视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照星 王伟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7-34,共8页
我国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实施至今,主要面临着适龄升学人数减少、职业技能考试重视不够、录取机制尚不完善、监管权限过于集中等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设置实用性招生专业,吸引社会... 我国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经历了萌芽、探索和发展三个阶段。实施至今,主要面临着适龄升学人数减少、职业技能考试重视不够、录取机制尚不完善、监管权限过于集中等问题。为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需要设置实用性招生专业,吸引社会有志青年报考;分层分类进行职业技能考查,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测试平台;实行多元录取标准,增强考生和学校的双向选择权;建立招考分离的制度体系,成立专业的考试招生服务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考试招生制度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邬卫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33,共3页
我国高职教育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的试点。文章以一所国家示范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改革为蓝本,从命题依据、内容选择、考试管理、结果分析和问题思考等方面来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模式。
关键词 单独招生 考试改革 高职院校 职业教育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方案构建与实施效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家森 田雨涛 孙海波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60-62,共3页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更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各地单独招生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各有特色。在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中,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起到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考核内容的确...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更具有务实性和前瞻性,各地单独招生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各有特色。在吉林省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工作中,吉林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委托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起到带动、引领和示范作用。考核内容的确定成为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方案的关键。吉林省在试点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考试选拔工作,考核方式推动了单独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现了学生、学校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单独招生 考试方案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2024分类考试招生简章
17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
学院简介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是201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贵州省一所以农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特色骨干专业群。
关键词 教育部备案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农业职业学院 分类考试招生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特色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政策的基本特征、实施现状及问题反思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吴霓 杨颖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4-8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逐渐明确,政策实施的保障基础不断得到加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推进迅速深入,探索出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模式,初步形成了渠道多元的自主招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政策体系日益完善,自主招生改革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逐渐明确,政策实施的保障基础不断得到加强。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推进迅速深入,探索出灵活多样的考试评价模式,初步形成了渠道多元的自主招生入学体系。但与此同时,我国高职院校自主招生中还面临着一些深层问题:高职院校自主权有待增强,自主招生规模有待扩大;自主招生政策价值取向尚需引导,政策内容尚需不断普及;自主招生制度尚需完善,切实维护学生正当权益;自主招生的考试评价尚需增强科学性和公平性。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深化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改革才能逐步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自主招生 考试招生 招生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效、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基于江苏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样本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韦庆昱 吴玉剑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0-84,共5页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江苏省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研究样本,系统了解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 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是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江苏省22所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为研究样本,系统了解高职院校提前招生制度的历史沿革,分析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政策的实施成效及面临的现实困境,着眼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和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逻辑起点,探索构建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招生选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提前招生 历史沿革 考核方式 分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高职院校自主招生的理性探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樊本富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
高考作为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对于高等教育则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考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 高考作为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纽带,对于基础教育的教育教学具有重大的导向功能,对于高等教育则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同时,高考又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其不仅是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而且也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对于高考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近十多年来,高考改革进入了一个相对活跃期,在分省命题、自主招生、科目内容与形式等方面均展开了诸多积极而有益的探索。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考改革仍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总体方向被概括为"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那么,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总体构想?高考改革究竟应该如何具体推进?自主招生应该如何进一步走向深入?高考究竟应否取消文理分科的模式?"中国高考应向何处去"是理论工作者必须直面、必须追问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议题。本刊为此组织了以下几篇高考改革研究专题的论文,分别从不同方面对于以上追问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招生 高职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 理性 高等教育规模 入学考试 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