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以Python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郑丽萍 时永霞 +1 位作者 王珊珊 孙丽萍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6期137-139,共3页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内,为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又推出了“对分课堂”这一新型教学策略。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而言,有必要引进“对分课堂”,全面提高教学实用性,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领域内,为了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又推出了“对分课堂”这一新型教学策略。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而言,有必要引进“对分课堂”,全面提高教学实用性,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实践技能以及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以Python课程为例,从教学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这两方面着手,针对“对分课堂”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实践策略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希望相关建议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思考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 对分课堂 教学实践 以Python课程为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2
作者 曲晓虹 《中国新通信》 2025年第6期136-138,共3页
本文以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类课程的特征,分析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为培养出更多具备优秀计算机能力、现代化信息能力的人才创造必要条件。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院校 计算机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秋红 《中国新通信》 2024年第3期106-108,127,共4页
“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水准、科学化的教师教学队伍,同时可以将课程融为一体,真正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准,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融合技能比赛的标准,“岗课赛证”模式优化和丰富... “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水准、科学化的教师教学队伍,同时可以将课程融为一体,真正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准,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融合技能比赛的标准,“岗课赛证”模式优化和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层面的提升,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本文首先对“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内涵与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通过客观分析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常见问题,重点论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与方法。希望这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岗课赛证” 融通 高职计算机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4
作者 白永明 郁雯霞 《现代农机》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方式,通过拓展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开展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方式,通过拓展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开展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对于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械专业课程 德技并修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优化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艳 周峰 《信息通信》 2011年第4期191-192,共2页
不少计算机专业课程晦涩抽象,加之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等呈现局限态势,如何通过项目教学法调动高职院校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并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值得探讨。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高职 计算机专业课程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娜 《无线互联科技》 2016年第7期83-84,共2页
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体系发生了深远变化,这种变化不但表现在教学技术上,还表现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面,其中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就是一个方面。文章首先从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是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体系发生了深远变化,这种变化不但表现在教学技术上,还表现在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面,其中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就是一个方面。文章首先从互联网+教育的含义出发,分析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内容陈旧;互联网+教育技术运用不当;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互联网+教育要求。最后提出加强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管理的措施:加强互联网+教育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力度,将互联网+教育技术与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提高新时期高职计算机专业素质,从而有效提高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朱琳琳 《通讯世界》 2015年第9期220-220,共1页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信息化技术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对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阵地,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因此,高职...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都有了明显的改变,信息化技术对人们的影响深远,对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阵地,我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职院校,因此,高职院校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使其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对其改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改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分析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荆于勤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计算机类专业是理工科的热门专业,本研究从课程、教师、课堂三个维度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并分享了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各类型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经验,为课程思政的落地实... 计算机类专业是理工科的热门专业,本研究从课程、教师、课堂三个维度分析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并分享了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各类型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经验,为课程思政的落地实施提供了一种可参考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机械和数控类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研究
9
作者 曹化 卢闪闪 宋慧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2期200-202,共3页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需要秉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国家提出的要求下创新教育模式,以提高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性,有效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其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中高职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中达成共识,围绕人才培养进行设计,给... 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需要秉持现代教育理念,在国家提出的要求下创新教育模式,以提高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性,有效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其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中高职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中达成共识,围绕人才培养进行设计,给出专业课程建设方案。对于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中的机械和数控类专业课程,应当实现一体化建设,将制造业发展与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作为关注点,推进专业课程一体化创新的活动,成为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的重要保障。文章对机械和数控类专业的岗位需求能力进行分析,指出中职与高职课程设置时的问题,提出中高职机械和数控类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并分析建设成果,以期对中职与高职做好专业人才能力构建发挥作用,为我国制造业推送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械和数控专业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佳 《信息通信》 2013年第10期277-277,共1页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专业课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课的实用性却不是很高,尤其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之后,社会需要的是实用性技术人才,这就对我国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专业课已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由于教学模式的限制,大学生所学习的计算机专业课的实用性却不是很高,尤其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调整之后,社会需要的是实用性技术人才,这就对我国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不得不做出新一轮的改革。文章就结合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根据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谈一下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 深入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玥 《当代职业教育》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中、高职衔接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课程及教育体制的衔接,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而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是属于两个体系,相互独立的,在学生对口升学进入高职后,就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对接等... 中、高职衔接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课程及教育体制的衔接,其核心是课程体系的衔接。而目前我国的中、高职教育教学过程是属于两个体系,相互独立的,在学生对口升学进入高职后,就会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实践能力不对接等系列问题。在部分中、高职院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中、高职课程衔接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计算机类专业中、高职的课程衔接中,需要统筹规划设计等解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职 计算机专业 课程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艳 郁艳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43-44,共2页
项目教学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完成本项目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并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将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应用于汽车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中,关键是将... 项目教学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出发,讨论完成本项目活动的方法和过程,并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将项目教学法的理念应用于汽车类专业计算机课程中,关键是将汽车行业岗位业务与计算机知识结合起来,并在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汽车专业 计算机课程 项目教学法 仿真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采集与分析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材精准服务探析
13
作者 白颢 侯昀佳 周先海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7期12-1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的潜在需求,以增强与院校、教师的良性互动,激发服务效能,从而提升教材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方法】运用数据采集、清洗处理、RFM模型对用户进行价值分层。【结果】通过采集原始数据...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市场的潜在需求,以增强与院校、教师的良性互动,激发服务效能,从而提升教材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方法】运用数据采集、清洗处理、RFM模型对用户进行价值分层。【结果】通过采集原始数据、清洗并处理、发掘关键动作、构建用户画像、定位用户价值、对特定的用户群体进行营销导向的服务建议,促进用户向高价值状态转化,为数据驱动的高职计算机类教材精准服务提供了合理、可批处理的解决方案。【结论】数据采集与分析显著降低了服务成本,优化了区域服务模式,并发掘了潜在用户群体。本研究为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材服务的精准定位、成本降低和数据变现提供了坚实的依据和可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材 精准服务 出版营销 大数据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以植物生产环境课程为例
14
作者 黄承建 王乙茹 +1 位作者 雷宁 潘庭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211-215,共5页
针对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种植类专业必修课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特点,提出“一原则,二课堂,三阶段,五环节,六措施”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 针对高职院校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种植类专业必修课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教学为例,分析植物生产环境课程的特点,提出“一原则,二课堂,三阶段,五环节,六措施”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和责任担当,强化教学效果,旨在培养服务现代农业的技能型、复合型和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产环境课程 种植专业课程 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以中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
15
作者 林清霞 《教师》 2023年第31期123-125,共3页
文章作者基于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探索运用价值链理论优化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主张应用价值链理论重构教学目标、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学环节及评价体系,以解决中职教育动力不足、效益偏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进一步... 文章作者基于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探索运用价值链理论优化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策略,主张应用价值链理论重构教学目标、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学环节及评价体系,以解决中职教育动力不足、效益偏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作者进一步提出三条具体策略,以更好地实现一站式培养目标,从而为中职计算机类专业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 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 实施路径 实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衔接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研究——以文秘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畅 翟建勇 《当代职业教育》 2014年第3期21-23,33,共4页
从整合教学内容入手,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进行系统梳理,以文秘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的改革为例,重点解决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浪费、现有课程不能满足文秘工作岗位对学生计算机技能要求、教学与实践... 从整合教学内容入手,对现有计算机类课程进行系统梳理,以文秘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教学的改革为例,重点解决中高职衔接计算机应用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重复浪费、现有课程不能满足文秘工作岗位对学生计算机技能要求、教学与实践能力要求脱节等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衔接 计算机课程 改革 文秘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兼评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课程体系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茂东 张福堂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9-22,共4页
科学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新近发布试行的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课程体系在提供实践... 科学构建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依据和最终目的,以职业岗位为基点,突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理念。新近发布试行的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标准中的课程体系在提供实践案例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应从职业教育目标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和细化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课程体系 经济专业 教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君 刘艳芳 王志勇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11,共4页
以山东省16所高职院校和128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调查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担... 以山东省16所高职院校和128家企业为调研对象,调查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基本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计算机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担任的岗位比较简单和单一,校企合作的内容不广泛。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校企合作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提高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校企合作签订保密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计算机专业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适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苏命峰 宁和南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30-35,共6页
从企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等方面调研湖南省新IT产业发展,量化分析产业用人需求与学历层次结构;从专业的点数、学生、师资等维度剖析该省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人才供给。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系统与... 从企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等方面调研湖南省新IT产业发展,量化分析产业用人需求与学历层次结构;从专业的点数、学生、师资等维度剖析该省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与人才供给。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系统与新IT产业系统的适配模型并进行修正补偿,合理测度二个系统的适配性与发展态势,从人才培养供给侧入手,提出专业结构优化、培养规格强化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高职教育 新IT产业 适配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标准化助力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邢水红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4期183-185,共3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标准化紧密相连。本文阐述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措施,总结构建化的教学新生态,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标准化紧密相连。本文阐述了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改革措施,总结构建化的教学新生态,对于新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标准化 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