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
陈志强
杨燕
付有卓
|
《内燃机与配件》
|
2020 |
0 |
|
2
|
高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 |
谷霞英
|
《轻纺工业与技术》
|
2020 |
2
|
|
3
|
中高职衔接“2+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 |
周佩秋
高芳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16 |
4
|
|
4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
张桂花
童星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2010 |
22
|
|
5
|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下的高职工科分类教育探索与实践--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
杜娟
张爱华
苗景国
|
《无线互联科技》
|
2020 |
0 |
|
6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思考 |
帅海燕
|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5
|
|
7
|
精细化办学体系下构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色的思考 |
霍览宇
陈杰金
肖利平
|
《教师》
|
2010 |
1
|
|
8
|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杜广朝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13
|
|
9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以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 |
王微微
|
《造纸装备及材料》
|
2022 |
2
|
|
10
|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
杨燕
陈志强
谷霞英
|
《内燃机与配件》
|
2020 |
0 |
|
11
|
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常清雅
|
《中国军转民》
|
2023 |
4
|
|
12
|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
宫波
林文华
|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2009 |
5
|
|
13
|
黄河水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进入国家“高职211”示范建设专业 |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4
|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融合教育模式初探——以“电路焊接技术实训”为例 |
陈荣聪
|
《现代特殊教育》
|
2014 |
0 |
|
15
|
高职焊接专业以大师工作室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研究 |
裘荣鹏
|
《黑龙江科技信息》
|
2015 |
2
|
|
16
|
船舶焊接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曾平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7
|
船舶焊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陈长江
|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8
|
教练技术在高职院校焊接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
杨金
|
《内燃机与配件》
|
2018 |
0 |
|
19
|
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刘燕芳
|
《汽车维修与保养》
|
2024 |
0 |
|
20
|
基于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在线教学实践——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
王青云
温国强
杨健
胡顺堂
|
《造纸装备及材料》
|
202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