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天聪 王悦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1,共6页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高职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在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合法性建构。面向未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从形式一体化过渡到内涵一体化,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方面展开系统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办学能力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向 被引量:2
2
作者 祝鸿平 崔陵 于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4,共7页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本位、结构及发展方面生成的内在逻辑。课程改革建构路向主要有五个方面:加强省级统筹,顶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领规范,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支撑体系;强化标准先行,研制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多元创新举措,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运行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历史回溯、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娥 张岩 彭茂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共6页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如江苏“小学院、大学校”中职上挂的开放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海整合资源升格的“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模式、浙江优质高职下沉县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深圳建立区域职教集团的中高职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省域典型经验模式分析,可以为我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机制建立、内核要素衔接等方面提供经验借鉴和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体系 经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逻辑向度、现实审思与实践进路
4
作者 许路涵 张棉好 魏丽沙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67-74,共8页
中高职一体化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在有效贯通长学制人才培养通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厘清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逻辑向度,审视其现实发展情况,进而从... 中高职一体化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探索,在有效贯通长学制人才培养通道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厘清区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逻辑向度,审视其现实发展情况,进而从顶层设计、内涵建设、资源配置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能够进一步提高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质量,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 一贯制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研究——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朱福根 陈琳 +2 位作者 刘美灵 许洁 李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79,共9页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推进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对现有中高职一体化研究现状分析,初步探明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当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以OECD学习框架2030、学习...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推进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对现有中高职一体化研究现状分析,初步探明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当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以OECD学习框架2030、学习进阶理论、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学习进阶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模型。选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从学习进阶理论的五大要素进阶终点、进阶维度、成就水平、学业表现和评测工具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提出实施建议,以期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由形式上的合作走向内涵式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学习进阶 课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基于浙江的省域探索 被引量:13
6
作者 米高磊 程江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24-31,共8页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上延式”“下沉式”“横向式”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支撑力的...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上延式”“下沉式”“横向式”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支撑力的有效路径。基于浙江的改革实践,梳理出要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特征,回应地方企业对于“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研制专项政策,构建契约型实体组织,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赋能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标准共研、教材共编、方案共制、人才共育、师资共培、竞赛共比等“六共”衔接,立足区域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 逻辑理路 省域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的亚洲模式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文 陈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21,共9页
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高质量、一体化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相较于西方教育体系,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体系与我国内地存在更多共通之处,这些经济体的教育实践有着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韩国... 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高质量、一体化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相较于西方教育体系,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体系与我国内地存在更多共通之处,这些经济体的教育实践有着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典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模式,从中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涵盖招生遴选机制、课程体系设计、过程评价机制以及产教融合机制等多个维度,为促进我国中高职有效衔接、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亚洲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逻辑脉络与实践路径——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8
8
作者 史丽晶 林映巡 韩江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9-96,共8页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解。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协商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机制的有效构建三个方面着力,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课程组织 课程衔接 学前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中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研究——以建筑类“3+2”模式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顾臻臻 汪幼辛 何向彤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62-65,共4页
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是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实现中高职教学过程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的层次要求,实现中高职课程分类分层;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是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实现中高职教学过程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的层次要求,实现中高职课程分类分层;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中高职教学交流和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学实施的衔接;改革招生考试模式,建立中高职衔接的入学资格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教学过程 教学衔接 建筑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以长沙职教基地为例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名勇 龚勋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1,共4页
文章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出发,结合长沙职教基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情况,对区域性职教集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组织系统、标准系统、评价系统、调控系统和制度系统五个方面对跨院校... 文章从建设现代职教体系、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的新形势出发,结合长沙职教基地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情况,对区域性职教集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从组织系统、标准系统、评价系统、调控系统和制度系统五个方面对跨院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教学质量 监控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在期待职教高考?——中高职一体化视角下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红 徐梦佳 姚华儿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1期20-27,共8页
“职教高考”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最具有制度意义的衔接机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在于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遵循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 “职教高考”制度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间最具有制度意义的衔接机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心在于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这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遵循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应有之举。基于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的视角,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不同利益主体对职教高考的态度和诉求,提出“职教高考”制度在落地过程中可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提高中职生升学比例、加强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各环节衔接、处理好现有招考制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高考 高职一体化 利益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与中高职一体化视阈下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优化——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建国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5-41,共7页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受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制约和影响。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在设置规模、比例、能级、调整机制等方面初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状况;又存在着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不对等、专业"同构化"...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受产业结构调整和中高职一体化的双重制约和影响。浙江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在设置规模、比例、能级、调整机制等方面初步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状况;又存在着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之间不对等、专业"同构化"现象突出、专业建设缺乏特色及其与现代产业集群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等突出问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建立统筹和协调机制、动力机制及其运行模式等入手,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专业结构优化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及发展对策——以浙江省护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8
13
作者 于丽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2-77,共6页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终身教育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以护理专业为例,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衔接现状,发现实践中存在管理制度壁垒、目标...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终身教育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以护理专业为例,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衔接现状,发现实践中存在管理制度壁垒、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不衔接、教学通而不畅、评价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从统筹协调、制度保障、核心内容、教学实施及评价跟进等5个方面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 问题分析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模式的内涵、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向 被引量:13
14
作者 董宁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28-34,41,共8页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探索与改革。以浙江为例,梳理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源流与内涵演进,以技术哲学视域下的技术生存、技术知识与技术进步三个维度审视有机衔接模式的生成...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模式是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形势下的探索与改革。以浙江为例,梳理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政策源流与内涵演进,以技术哲学视域下的技术生存、技术知识与技术进步三个维度审视有机衔接模式的生成逻辑。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程结构设计、师资协作共研、监控机制建立四个方面为行动路向,构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区域产业结构、整合区域人才资源、契合区域动态均衡的有机衔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 衔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分银行制度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春华 李仲清 高壮峰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3-114,共2页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遵循、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框架。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是统筹中、高职教育合理有效衔接的重...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遵循、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框架。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是统筹中、高职教育合理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和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内涵性发展的科学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学分银行制度 职业教育 内涵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进程中政府干预适度性研究——以舟山市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於国元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93-96,共4页
由于舟山地缘特性所带来的当地中高职教育中生源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政府投入效益的特殊性,政府干预不可避免。现实中,由于政府干预过度、干预缺乏或干预不足,都会造成政府干预失范。为科学有效地推动舟山中高职一体化建设,政府应... 由于舟山地缘特性所带来的当地中高职教育中生源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政府投入效益的特殊性,政府干预不可避免。现实中,由于政府干预过度、干预缺乏或干预不足,都会造成政府干预失范。为科学有效地推动舟山中高职一体化建设,政府应从市情出发,适度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高职一体化 适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有效衔接问题及对策研究
17
作者 傅冰 应俊辉 吴芳英 《绿色科技》 2020年第3期250-251,共2页
分析了中高职一体化背景下,影响中高职有效衔接的问题,提出了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校际联动、强化育人管理、完善资金保障等相关对策,以期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有效衔接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推进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样态及其逻辑——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5
18
作者 陈沛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28,共9页
课程有序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核心。浙江省自2021年开始推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师教研、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探索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 课程有序衔接是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核心。浙江省自2021年开始推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标准研制、教材编写、教师教研、考试评价等多方面入手,探索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由省级政府及其教育部门发起,采取课题项目驱动,同时构建了地方政府、中高职学校、行业企业等参与的利益共同体。贯彻中央指令与创新地方实践、满足生源升学意愿和社会人才发展需求、以促进生涯为导向和遵循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是形塑这场改革行动的市场逻辑、政治逻辑、教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课程改革 课程衔接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现实分析与可行方向——以浙江省电子商务专业(3+3)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红 徐梦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76-84,95,共10页
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电商人才培养新需求,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学历提升的诉求,又遵循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是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浙江省现行的电子商务专业长学制人才培... 数字经济新业态催生电商人才培养新需求,中高职一体化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既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于学历提升的诉求,又遵循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是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聚焦浙江省现行的电子商务专业长学制人才培养现状,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优化电子商务专业(3+3)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须以一体化思维优化招生考核机制,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全过程衔接,构建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打造具有类型特征的长周期评价体系,并探索实践的可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3+3 高职一体化 长学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企一体化教师团队协作教学培育“新农人”策略研究
20
作者 项丹丹 项梦丹 丛建民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08-112,117,共6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台州市唯一涉农院校,积极响应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台州市唯一涉农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中高企育人模式、协同教学与管理机制的改革,针对培养目标不连贯、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过程不协同、产教合而不融等现实困境,中高企三方协同革新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健康成长放在核心地位,通过创新协作教学机制、打造三元协同人才培养高地、革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纽带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和数智赋能教学课堂实施,加快实现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企一体化团队协作有效教学,构筑复合型高素质高技术“新农人”培养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一体化 团队协作 教学策略 “新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