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盐单胞菌生产依克多因高密度发酵工艺优化
1
作者 张悦 刘昊 +6 位作者 刘玮 余君雄 肖扬 郇晶伟 颜诚旭 庄英萍 王泽建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9,共10页
建立了延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 DSM 2581T)高效合成依克多因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系统考察了合成培养基营养组分对H.elongata DSM 2581T发酵代谢的影响。优化结... 建立了延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 DSM 2581T)高效合成依克多因的高密度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Plackett-Burman实验与Central Composite Design系统考察了合成培养基营养组分对H.elongata DSM 2581T发酵代谢的影响。优化结果表明:3 g/L柠檬酸钠,3 g/L氯化铵,80 g/L氯化钠的培养基组分能够显著促进H.elongata DSM 2581T菌体的生长和产物合成。根据H.elongata DSM 2581T在5 L发酵罐中优化后的培养基条件下的生长代谢情况,建立了葡萄糖连续流加和pH反馈控制(氨水)的补料方式进行H.elongata DSM 2581T高密度发酵工艺,实施了将对数生长期发酵液中氯化钠质量浓度从80 g/L提高到130 g/L的快速盐梯度冲击策略,发酵13 h后OD600最高达到169.3,依克多因产量和合成速率分别达到20 g/L和1.54 g/(L·h)。这项研究为实现依克多因的低成本、高效率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盐单胞菌 合成培养 高细胞密度培养 依克多因 盐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细胞密度微藻培养生产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被引量:7
2
作者 姜悦 陈峰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00-101,共2页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人体心血管,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及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利用微藻培养PUFA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实验证明以现有的发酵设备和技术为基础,进行微藻的高细胞密度培养可极大地提高微...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人体心血管,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及癌症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效果,利用微藻培养PUFA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方向,实验证明以现有的发酵设备和技术为基础,进行微藻的高细胞密度培养可极大地提高微藻细胞的生物量及PUFA的产量。本文论述了微藻异养培养的条件,策略及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PUFA 高细胞密度培养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和剂对植物乳杆菌LP-C冻干菌粉制备的影响
3
作者 谢万勇 鲍志宁 +2 位作者 黄秀敏 李学优 文国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3-128,共6页
研究了氨水(NH_3·H_2O)、氢氧化钠(NaOH)及碳酸钠(Na_2CO_3)作为发酵中和剂对植物乳杆菌LP-C(以下简称LP-C)冻干菌粉制备的影响。研究中对高细胞密度培养过程中的活菌数、碱液消耗速率、细胞长度及冻干过程中的冻干存活率等参数进... 研究了氨水(NH_3·H_2O)、氢氧化钠(NaOH)及碳酸钠(Na_2CO_3)作为发酵中和剂对植物乳杆菌LP-C(以下简称LP-C)冻干菌粉制备的影响。研究中对高细胞密度培养过程中的活菌数、碱液消耗速率、细胞长度及冻干过程中的冻干存活率等参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1)在高细胞密度培养阶段,使用Na_2CO_3作为中和剂时,培养终点活菌数最高,可达到(1.31±0.08)×10^(10)CFU/m L;各实验组碱液消耗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是在培养前期0~6 h快速增长,之后逐步下降;各实验组菌体长度均随培养时间推移逐渐减小,至培养终点,Na_2CO_3实验组细胞长度最小,为(1.05±0.13)μm;(2)在离心、冻干后,Na_2CO_3实验组获得的冻干菌粉活菌数最高,为(5.17±0.27)×10^(11)CFU/g,冻干存活率最高,为(89.31±0.74)%。由此可以得出,Na2CO3更合适作为中和剂应用于LP-C冻干菌粉的制备,碱液消耗速率可作为判断LP-C生长情况的间接指标,较小的细胞形态更利于提高培养液活菌数和冻干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中和剂 细胞长度 冻干菌粉 高细胞密度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