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瑞霞
张艳林
曹勇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64-669,共6页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又称凝血因子I,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其半衰期为3~4d,80%存在于血浆中,正常血浆含量为2~4g/L。目前研究大都将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4.0g/L者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ypeffi...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又称凝血因子I,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其半衰期为3~4d,80%存在于血浆中,正常血浆含量为2~4g/L。目前研究大都将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4.0g/L者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ypeffibrinogenemia)。在各种病理状态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升高会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调控与炎症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其他蛋白质的结合,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损伤血管内皮、介导炎症反应以及参与血栓形成等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
管疾病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恶性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国际预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江亚军
李秀梅
+4 位作者
韩秀华
朱贵华
庄万传
顾健
康丽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89-1493,共5页
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磁珠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75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4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
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磁珠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75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4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表明:①淋巴瘤患者APTT、FI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和<0.01),表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不同年龄和结外病灶数之间凝血4项指标均改变不明显(p>0.05);②Ⅲ期和Ⅳ期患者APTT和FIB与Ⅱ期患者比较显著增高(p<0.05和<0.01),Ⅳ期患者FIB较Ⅲ期患者增高(p<0.05);有全身症状患者FIB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1);③LDH升高患者APTT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且FIB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p<0.05)。体力状态(PS)2-4分患者FIB明显高于PS0-1分患者(p<0.01);④低中危、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较低危患者增高(p<0.05);⑤有全身症状、LDH升高、PS2-4分、Ⅲ-Ⅳ期淋巴瘤患者FIB升高病例数与对应无症状、LDH正常、PS0-1分、Ⅱ期患者比较明显增多(p<0.05或0.01)。FIB与LDH水平、PS评分、Ann Arbor分期以及危险分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淋巴瘤患者常存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受Ann Arbor分期、全身症状、LDH水平和体力状态的影响,且FIB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有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凝
血
功能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重视对脑血管病预防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张葆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预防方法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危险因素
脑
血
管病预防
血
小板聚集度
同型半胱氨酸
发病因素
定期输液
高
血
压病
血
脂紊乱
危害性
委员会
办公室
针对性
盲目性
糖尿病
发病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瑞霞
张艳林
曹勇军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8期664-669,共6页
文摘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又称凝血因子I,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其半衰期为3~4d,80%存在于血浆中,正常血浆含量为2~4g/L。目前研究大都将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4.0g/L者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ypeffibrinogenemia)。在各种病理状态下,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异常升高会增加血液黏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参与调控与炎症细胞、内皮细胞以及其他蛋白质的结合,通过改变血液流变学、损伤血管内皮、介导炎症反应以及参与血栓形成等多种途径参与机体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
关键词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血
管疾病
神经变性疾病
分类号
R5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恶性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国际预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江亚军
李秀梅
韩秀华
朱贵华
庄万传
顾健
康丽莉
机构
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
扬州市血液学研究所
江都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出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89-1493,共5页
文摘
本研究探讨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国际预后指数(IPI)之间的相关性。应用磁珠法和速率法分别检测75例淋巴瘤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凝血4项即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表明:①淋巴瘤患者APTT、FIB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和<0.01),表现为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不同年龄和结外病灶数之间凝血4项指标均改变不明显(p>0.05);②Ⅲ期和Ⅳ期患者APTT和FIB与Ⅱ期患者比较显著增高(p<0.05和<0.01),Ⅳ期患者FIB较Ⅲ期患者增高(p<0.05);有全身症状患者FIB显著高于无症状者(p<0.01);③LDH升高患者APTT和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0.01),且FIB明显高于LDH正常患者(p<0.05)。体力状态(PS)2-4分患者FIB明显高于PS0-1分患者(p<0.01);④低中危、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中危和高危患者FIB较低危患者增高(p<0.05);⑤有全身症状、LDH升高、PS2-4分、Ⅲ-Ⅳ期淋巴瘤患者FIB升高病例数与对应无症状、LDH正常、PS0-1分、Ⅱ期患者比较明显增多(p<0.05或0.01)。FIB与LDH水平、PS评分、Ann Arbor分期以及危险分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或0.01)。结论:淋巴瘤患者常存在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受Ann Arbor分期、全身症状、LDH水平和体力状态的影响,且FIB可能是反映淋巴瘤患者预后的有关指标。
关键词
淋巴瘤
国际预后指数
凝
血
功能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Keywords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
coagulation function
hyperfibrinogenemia
分类号
R733.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重视对脑血管病预防方法的研究
3
作者
张葆樽
机构
北京军区总医院脑血管病防治总站
出处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289-290,共2页
关键词
预防方法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危险因素
脑
血
管病预防
血
小板聚集度
同型半胱氨酸
发病因素
定期输液
高
血
压病
血
脂紊乱
危害性
委员会
办公室
针对性
盲目性
糖尿病
发病率
防治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李瑞霞
张艳林
曹勇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恶性淋巴瘤患者凝血功能改变与国际预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
江亚军
李秀梅
韩秀华
朱贵华
庄万传
顾健
康丽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应重视对脑血管病预防方法的研究
张葆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