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重建青铜器香薰的三维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邓阳全 唐宴东 +3 位作者 魏艳艳 刘建云 单颖 童蕾旭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重建馆藏青铜器香薰三维模型和研究其制造工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数字成像(DR)和锥束扫描(CT)两种方式扫描香熏,获得其灰度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表面定义和提取后,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 为重建馆藏青铜器香薰三维模型和研究其制造工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进行数字成像(DR)和锥束扫描(CT)两种方式扫描香熏,获得其灰度图像,经过图形图像处理,获取表面轮廓三维数据。表面定义和提取后,将数据输入逆向工程软件系统,重建香熏的三维CAD模型。结果表明,获得的点云数据密集均匀,未见扫描盲区;发现香熏存在焊孔和变形;逆向三维重建的香熏CAD模型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研究提示,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精确度高,可以作为一种获取青铜器三维数据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 无损分析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高精度磨齿机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生梅 赵学 姚天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6期1440-1442,共3页
为克服基圆展开法锥面砂轮磨齿机换向带来的传动误差及磨削速度变化大的问题,在工件轴上设置一个附加旋转运动和工作台直线运动的伺服驱动环节,把一个变化控制的机械运动分解为常量与变量的合成,常量部分通过刚性传动链实现无误差运动匹... 为克服基圆展开法锥面砂轮磨齿机换向带来的传动误差及磨削速度变化大的问题,在工件轴上设置一个附加旋转运动和工作台直线运动的伺服驱动环节,把一个变化控制的机械运动分解为常量与变量的合成,常量部分通过刚性传动链实现无误差运动匹配,变化量部分由伺服系统调节,使产生的传动误差比例份额变小,提高了系统的整体传动链精度。磨削时的展成过程运动均匀,机床调整方便,机械传动系统中无高难技术,结构简单,易保证高的机床制造精度,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合成 计算机控制 精度 磨齿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性能DSP和高精度A/D的导航计算机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育浩 黄新生 谭红利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2008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为提高某型号低成本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套高性能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了目前导航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情况,针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27(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高精度模数转换器件(AD)... 为提高某型号低成本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设计了一套高性能导航计算机系统。研究了目前导航计算机系统的发展情况,针对各种方案的优缺点,以高性能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727(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高精度模数转换器件(AD)为核心,设计了一套高精度数据采集、硬件数字滤波和实时信号处理的高性能导航计算机系统。该方案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约100 s的跑车时间内,纯惯导位置误差为10 m;此设计方案满足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和实时性要求的要求,提高了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计算机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器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精度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系统高精度定时研究
4
作者 薛庆吉 杜太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5-56,共2页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系统中Windows环境下实现高精度定时控制的方法,并对其特点和使用条件作了比较。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系统 精度定时 WINDOWS平台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系统高精度定时的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姜勇 王莉娜 张泰山 《计算机应用》 CSCD 2000年第9期79-80,共2页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实现实时控制系统高精度定时的解决方案 ,着重讨论了在Windows下对硬件时钟编程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WINDOWS 计算机控制系统 精度定时 中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飞行控制计算机高精度A/D采集单元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原兵兵 陈欣 徐敏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86,共5页
模拟信号是飞行控制计算机关键数据类型之一。设计了一种对噪声和电磁干扰具有强抑制能力、高速、高精度A/D转换单元。采取差分信号采集电路,结合硬件和软件成型滤波器设计技术,达到抑制和消除噪声干扰、增强A/D采样数据稳定性之目的。... 模拟信号是飞行控制计算机关键数据类型之一。设计了一种对噪声和电磁干扰具有强抑制能力、高速、高精度A/D转换单元。采取差分信号采集电路,结合硬件和软件成型滤波器设计技术,达到抑制和消除噪声干扰、增强A/D采样数据稳定性之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高精度A/D数据采集单元在典型干扰条件下数据采集分辨率达到15位,精度达到14位,相比较于原样例飞行控制计算机A/D单元数据采集精度提高2~3位,工作稳定,满足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模拟量数据采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计算机 精度A/D转换单元 差分 数据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薄膜的计算机高精度监控
7
作者 王富元 王世林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71-176,共6页
本文针对λ/4膜系的极值监控法的特点,给出了一个由计算机实施的高精度监控的数学模型。计算机在依据该模型建立的程序的引导下,自动完成光学薄膜的高精度监控。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实现了千分之三的监控精度,而且系统不再需要对光源进... 本文针对λ/4膜系的极值监控法的特点,给出了一个由计算机实施的高精度监控的数学模型。计算机在依据该模型建立的程序的引导下,自动完成光学薄膜的高精度监控。在比较宽松的条件下,实现了千分之三的监控精度,而且系统不再需要对光源进行调制,结构被大大的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信号 变化量 终值 透过率 透过系数 计算机 极值点 光学薄膜 口口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扫描与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体外精度研究
8
作者 林宇轩 张思慧 陈江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94-600,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口内扫描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一致性,探讨口内扫描替代CBCT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缺失牙位置和种植体数量构建10种牙列缺损树脂模型,术后分别进行口内扫描...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分析口内扫描与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评估种植体位置的一致性,探讨口内扫描替代CBCT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缺失牙位置和种植体数量构建10种牙列缺损树脂模型,术后分别进行口内扫描(每组4次)和CBCT扫描(每组1次),利用逆向工程软件测量颈部、尖端、深度及角度偏差,分析正确度(n=4)与精密度(n=6)。结果:正确度结果显示,颈部偏差(0.174±0.080)mm,尖端偏差(0.310±0.098)mm,深度偏差(0.131±0.077)mm,角度偏差(1.311±0.486)°;除深度偏差外(P>0.05),其余偏差随种植体数量增加显著增大(P<0.05)。精密度结果显示,游离端组偏差显著高于非游离端组(P<0.05)。结论:利用口内扫描评估种植体位置可能是评估手术规划精度,避免术后CBCT扫描的有效替代方案,但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口内扫描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控制高精度CO_2灌装设备的研究
9
作者 武蕴馥 董文达 郭温贤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87,共2页
针对传统CO2灌装设备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计算机控制高精度CO2灌装设备的原理、特点及主要部件设计研究过程;本设备具有结构紧凑,运行平稳,节约能源,灌装准确,用途广泛的特点,是传统CO2灭火器灌装设备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关键词 计算机控制 精度 CO2灌装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气浮轴承承载能力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俊宏 孙振鲁 +1 位作者 迟青卓 徐良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61-163,127,共4页
对于气浮轴承承载力求解方法,学术界通常采用有限元单元法或有限差分法对建立起来的可压缩Reynolds方程求解。但是可压缩Reynolds方程的边界的条件不易获得,求解非常繁琐、工作量大,且求解精度不高。为此,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 对于气浮轴承承载力求解方法,学术界通常采用有限元单元法或有限差分法对建立起来的可压缩Reynolds方程求解。但是可压缩Reynolds方程的边界的条件不易获得,求解非常繁琐、工作量大,且求解精度不高。为此,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软件FLUENT对气浮轴承进行建模和数值仿真,使求解过程得到了简化,而且精度也得到了改善。此方法可缩短气浮轴承商品化的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轴承 计算机仿真 气膜 承载力 有限单元法 可压缩雷诺方程 精度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计算机张力测试系统
11
作者 安振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19-23,61,共6页
张力试验广泛用于橡胶、塑料、纺织等行业,用以进行质量控制及开发新产品,目前国内使用的张力试验机大部分使用手动操作,已不能适应当前测试的需要,微计算机张力测试系统改交了这种状况,该系统以Apple—Ⅱ微型机为主,通过高精度传感器... 张力试验广泛用于橡胶、塑料、纺织等行业,用以进行质量控制及开发新产品,目前国内使用的张力试验机大部分使用手动操作,已不能适应当前测试的需要,微计算机张力测试系统改交了这种状况,该系统以Apple—Ⅱ微型机为主,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对被测样品的受力和伸长进行自动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测试报告。特别是,在测量过程中,张力—应交曲线和数据可在屏幕上动态地显示出来。本文将介绍系统的硬件、软件、工作原理。然后给出—个张力—应交测试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系统 张力试验 数据采集技术 精度传感器 计算机 自动测量 被测样品 测量过程 手动操作 测试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轴反射式系统面形误差高精度还原装调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春雨 黄阳 +4 位作者 王聪 牛锦川 赵英龙 张生杰 王蓉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2期58-66,共9页
应用于航天遥感领域的离轴反射式系统,由于装调中光学元件面形误差与位置失调引入的误差经常混合在一起,直接影响计算机辅助装调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光学系统的装调品质和效率。为解决此难题,文章编制面形数据转换处理算法,对光... 应用于航天遥感领域的离轴反射式系统,由于装调中光学元件面形误差与位置失调引入的误差经常混合在一起,直接影响计算机辅助装调仿真分析的准确性,从而降低光学系统的装调品质和效率。为解决此难题,文章编制面形数据转换处理算法,对光学元件实测面形数据进行转化处理,结合光学设计软件Code V,准确计算、还原并剥离出面形误差对系统像质的影响,实现离轴反射式系统的快速高精度装调。经验证分析,该算法与传统的Zernike多项式反演拟合算法相比准确度更高,还原精度优于90%,且可实现非圆域(如:椭圆形、矩形、有遮拦等任意形状)光学元件实测面形在光学仿真软件中的高精度还原,为离轴反射式系统高精度快速装调提供更准确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反射式系统 面形误差 失调 计算机辅助装调 精度还原 航天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基线高精度GNSS相对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亚擎 廉保旺 唐成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1-456,共6页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电子设备对高精度相对位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相对定位算法假设卫星信号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是平行的,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定位算法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卫星信号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情况,... 随着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发展,电子设备对高精度相对位置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传统的相对定位算法假设卫星信号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是平行的,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定位算法会产生较大误差。针对上述问题,根据卫星信号到达基准站和移动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的相对定位算法,该方法利用三角形代替传统方法的平行线,利用余弦关系构建单差方程,进一步利用牛顿迭代对方程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在长基线的情况下论文所提方法仍可实现高精度定位,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定位误差大的缺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计算机仿真 迭代方法 MATLAB 载波相位 GNSS 精度 长基线 相对定位 三角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定时器的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钦彦 李勇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32-34,共3页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达到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entiumCPU的高精度定时方法,在不同主频的CPU下,可获得不同的定时精度,最高可达到10微秒量级。同时,介绍了这种定时方法在某种步进电机控制中的...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系统可以达到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entiumCPU的高精度定时方法,在不同主频的CPU下,可获得不同的定时精度,最高可达到10微秒量级。同时,介绍了这种定时方法在某种步进电机控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定时 计算机控制 步进电机控制 定时器 CP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测量雷达中多目标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胜华 曹运合 张守宏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1期78-81,共4页
本文采用连续波体制给出了一种高精度测量雷达中多目标参数实时精测的方法。该方法目标分离精确、参数测量精度高、运算量不高并且易于工程实现。计算机仿真表明本文提出的高精度测量雷达中多目标参数确定方法有效可行。
关键词 精度测量雷达 计算机仿真 目标参数 雷达回波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微波辐射计天线伺服系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收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5年第5期313-316,320,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PC/104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的微波辐射计天线伺服系统,详细分析了其测角原理、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电路原理和定位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响应迅速,精度很高。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天线伺服系统 嵌入式计算机 步进电机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船用型材机器人划线切割柔性生产系统
17
作者 王志武 林良明 +2 位作者 丁国清 王于 王宏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34-136,177,共4页
高精度船用型材机器人自动划线切割系统是集机器人技术、控制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离子划线切割技术、计算机软件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PC机网络式控制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多传感器的在线检... 高精度船用型材机器人自动划线切割系统是集机器人技术、控制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离子划线切割技术、计算机软件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PC机网络式控制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多传感器的在线检测和位置要素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船用型材机器人 自动划线切割柔性生产线 计算机 造船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IFT和互信息法的单色和彩色视频高精度配准 被引量:2
18
作者 谢万鹏 刘欢 +5 位作者 吴银花 陈雷 张岩 王文娜 胡佳 韩军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89-1697,共9页
为了解决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的全自动高精度配准问题,设计了针对视频配准的首帧及后续帧配准方法,在保证配准速度的同时提高了配准精度。对于首帧,首先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基础上,基于双摄像头的特点进行了改进,进而对单色视频和... 为了解决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的全自动高精度配准问题,设计了针对视频配准的首帧及后续帧配准方法,在保证配准速度的同时提高了配准精度。对于首帧,首先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基础上,基于双摄像头的特点进行了改进,进而对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进行了粗配准,增加了粗配准矩阵的获取稳定性和精确性;随后根据粗配准矩阵系数,使用尺度金字塔模式对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的配准矩阵进行了配准修正。对于视频中的后续帧,采用具有步长金字塔的平移修正方法,对首帧中得到的修正配准矩阵进行再利用,并通过平移修正方法弥补了由不确定时差波动和相机摆动带来的平移误差,最终提高了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的配准效率和配准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640×480大小的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本文算法相比传统SIFT算法将首帧配准均方根误差减少了0.79%,首帧标记点误差由约为1像素缩小到不可察,且连续视频帧的平均配准时间为0.357 s,同时仍然保持标记点误差不可察,较好地满足了单色视频和彩色视频配准的全自动、精度高、速度快、鲁棒性强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视频配准 时空相似性 精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智能温控系统的实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燕 薛钰芝 +2 位作者 周丽梅 孙青卉 林纪宁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3期273-276,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的设计。该算法采用分段线性化定量求解控制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控温参数进行分段,使控温在各温度区间都达到了高精度。该系统用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用计... 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算法的温控系统的设计。该算法采用分段线性化定量求解控制量,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对控温参数进行分段,使控温在各温度区间都达到了高精度。该系统用铂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用计算机和可编程控制器实行控温,实现了由室温至250℃,控制精度达到±0 2℃。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精度高,无超调,稳定可靠,操作方便,其控制思想及方法是可行的。这种以空气为介质,小容量、小范围的温控系统适用于高分子、生物、制药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控系统 精度 智能控制算法 智能控制方法 可编程控制器 控制精度 分段线性化 温度传感器 定量求解 操作方便 控制思想 控制量 控温 铂电阻 计算机 无超调 小容量 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压电陶瓷相移器设计
20
作者 幺春娟 裘祖荣 于复生 《电子测量技术》 2005年第2期80-81,共2页
文中采用压电陶瓷柱和自行设计的0-300V直流可调电源制作高精度压电陶瓷相移器,并由计算机通过D/A转换板输出电压进行控制,采用CCD组成闭环反馈。经过标定,相移器的相位误差在±3°之内。该相移器的使用提高光学无损检测的测量... 文中采用压电陶瓷柱和自行设计的0-300V直流可调电源制作高精度压电陶瓷相移器,并由计算机通过D/A转换板输出电压进行控制,采用CCD组成闭环反馈。经过标定,相移器的相位误差在±3°之内。该相移器的使用提高光学无损检测的测量精度,而且经济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 陶瓷相 D/A转换板 光学无损检测 压电陶瓷 相移器 输出电压 可调电源 自行设计 闭环反馈 相位误差 测量精度 计算机 CCD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