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的特厚煤层综放面支架围岩关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孔令海 姜福兴 +1 位作者 刘杰 王存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1-407,共7页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矿山压力理论和现场宏观现象,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岩层运动与支架载荷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基本载荷来源于厚度大于10 m的顶煤、厚度约30 m的... 基于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矿山压力理论和现场宏观现象,对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岩层运动与支架载荷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常情况下,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的基本载荷来源于厚度大于10 m的顶煤、厚度约30 m的下位直接顶和部分厚度为20 m左右的上位直接顶;冲击载荷来源于老顶的断裂冲击,老顶在工作面前方断裂并强迫其下位岩层断裂,从而在支架上形成冲击载荷,这也是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设计支架支撑能力13000 kN/架但被压死的主要原因。指出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支架选型的方向是:支架的基本支撑能力能够承担顶煤和部分直接顶的作用力,通过缩小支架控顶距、加大支架可缩量等措施,可减小冲击对支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顶板结构 支架围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面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庆国 高润平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66,48,共4页
为了研究同煤塔山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的规律,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按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的要求,确定了测区布置的原则,分析了影响监测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研究比对,初步得出了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 为了研究同煤塔山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的规律,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按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的要求,确定了测区布置的原则,分析了影响监测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研究比对,初步得出了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围岩运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的微地震监测 被引量:64
3
作者 孔令海 姜福兴 +3 位作者 刘杰 叶根喜 王存文 宋广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71-874,共4页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对塔山煤矿采高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岩层运动进行了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计算和岩层运动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区段煤柱支承压力高峰区距离巷帮的距离.将微地震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对塔山煤矿采高15 m以上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岩层运动进行了监测,将监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计算和岩层运动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到了区段煤柱支承压力高峰区距离巷帮的距离.将微地震监测与数值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基本一致,证明了微地震监测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确定区段煤柱的合理宽度为20-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开采 煤柱宽度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系统 矿山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煤层综放采场瓦斯运移规律 被引量:32
4
作者 姜福兴 孔令海 刘春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7-411,共5页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到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场围岩破裂规律。根据综放采场瓦斯运移规律和工作面超前煤体的百米钻孔瓦斯自然涌出量的现场实测,确定了导致工作面超限的瓦斯主要来自于采空区,给出了... 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结合岩石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得到了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采场围岩破裂规律。根据综放采场瓦斯运移规律和工作面超前煤体的百米钻孔瓦斯自然涌出量的现场实测,确定了导致工作面超限的瓦斯主要来自于采空区,给出了可抽放瓦斯的范围。通过分析岩层运动规律与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规律,证明工作面瓦斯的涌出主要受高位岩层周期运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综放采场 瓦斯运移 高精度微地震监测 震事件分布 岩层运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