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埕岛东坡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与储层预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武群虎 郝冉冉 +2 位作者 周红科 刘少斌 李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共7页
针对埕岛东坡东营组储层纵向分层和平面精细预测难的问题,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及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心、测井、录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将埕岛东坡东营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4个准层序组,建立了东营组... 针对埕岛东坡东营组储层纵向分层和平面精细预测难的问题,运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及方法,综合分析钻井取心、测井、录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将埕岛东坡东营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14个准层序组,建立了东营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详细剖析了主要含油层段SQ2层序的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中发育的碎屑流、浅水风浪改造的洪水重力流、深水洪水重力流、滩坝及风暴沉积等5种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主力含油层段储层地质特征及预测难点,选择地震波形指示反演方法,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约束下的储层精细预测,实现了单砂体纵向和横向分辨率的同时提高,经与已钻井验证,6口新钻井SQ2水进体系域顶部砂体预测厚度误差为2.6m,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为埕岛东坡的后续精细勘探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地震波形指示反演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重力流沉积体系 东营组 埕岛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高精度层序地层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雷 王英民 +5 位作者 李树青 韩建辉 张新涛 祝彦贺 王改云 杨婷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79-1688,共10页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地震、测(录)井、岩芯、露头、古气候及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地震合成记录标定,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在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古暴露界面、河道侵蚀冲刷面... 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利用地震、测(录)井、岩芯、露头、古气候及古生物等资料,通过地震合成记录标定,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分析,在松辽盆地北部四方台组—明水组共识别出区域不整合面、古暴露界面、河道侵蚀冲刷面、地层叠加型式转换面4类层序界面,并识别划分出1个新的超层序界面SB4,最终将四方台组—明水组划分为1个超层序组,2个超层序(SSQ1和SSQ2),6个三级层序(SQ1-SQ6),17个体系域,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盆地北部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充填演化规律为:层序SQ1~SQ3(SSQ1)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南北向长轴物源的河流及滨浅湖沉积;层序SQ4~SQ6(SSQ2)沉积时期,盆地主要发育东西向短轴物源的辫状河三角洲及滨浅湖沉积;从四方台组时期开始,盆地沉积中心向西北方向不断迁移。根据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储盖组合分布及成藏条件综合分析可知:纵向上四方台组时期层序SQ1发育本区最有利的储盖组合,而大安—新站地区SQ1低位体系域厚层河床砂岩为本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最有可能形成构造-岩性次生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充填 演化 四方台组—明水组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高精度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景生 刘晓 +5 位作者 李文华 张博明 文雯 李赫 樊蓉 薛林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81,共10页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新一轮处理和精细解释,结合岩—电响应特征,共识别出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7、SQ8、SQ9)。以三级层序内部相对稳定的水进面和岩性突变面为界进行高... 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地震资料新一轮处理和精细解释,结合岩—电响应特征,共识别出南堡凹陷西斜坡中深层4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了3个三级层序(SQ7、SQ8、SQ9)。以三级层序内部相对稳定的水进面和岩性突变面为界进行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进一步划分出12个四级层序或体系域的地层单元。在对研究区物源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系统的岩心相、测井相精细研究,共识别出扇三角洲和湖泊两种沉积体系。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内研究了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其中扇三角洲平原分布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北部靠近物源口附近;而扇三角洲前缘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发育于研究区的中心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湖泊沉积体系 南堡凹陷西斜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层序界面识别及其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意义——以惠州凹陷珠江组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芮志锋 林畅松 +2 位作者 杜家元 丁琳 李潇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6-105,共10页
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是隐蔽圈闭勘探的重要目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圈闭是重要类型之一。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构成的三级层序内,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以及层序构成分析对于认识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其油气... 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是隐蔽圈闭勘探的重要目标,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成的砂体上倾尖灭圈闭是重要类型之一。在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构成的三级层序内,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以及层序构成分析对于认识砂体上倾尖灭油气藏分布规律及其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在珠江口盆地惠州地区针对珠江组以不同尺度的水进界面为界建立了由四级层序构成的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其中高频层序界面主要有2种成因类型,即沉积作用转换面和次一级海泛面。三级层序的不同体系域内四级层序的构成特征不同,海侵体系域内的四级层序发育了完整的水退-水进旋回,而发育在高位体系域内的四级层序多由水退半旋回组成。其中三级层序界面和四级层序转换面均控制着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而最大水进面和次一级水进面控制着顶底板或泥质隔层的形成与分布,其构成了"顶板-储集层-底板"的典型"三明治"结构,纵向上相互叠置,形成了砂体上倾尖灭圈闭油气勘探的多套储盖组合,同时也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平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关键界面 控砂控藏 控顶底板 珠江组 惠州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优质储集层预测 被引量:8
5
作者 桑林翔 刘军 +3 位作者 王贵文 王苏天 李全 张云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3-1064,共12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风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砂岩物性空间变化大、优质储集层(孔隙度大于7.4%,渗透率大于0.05×10-3μm2)预测难的问题,在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以及地震反演和解释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测井、岩...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风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砂岩物性空间变化大、优质储集层(孔隙度大于7.4%,渗透率大于0.05×10-3μm2)预测难的问题,在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以及地震反演和解释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测井、岩心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开展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沉积微相描述和优质储集层地震反演研究。建立了风南井区四级层序地层格架,明确了扇三角洲多期水进水退的充填过程,指出SSQ3和SSQ5是优质储集层的发育层系;识别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河道间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水道、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指出扇三角洲平原是优质储集层发育相带;通过应用高分辨层序地层纵向边界和沉积相横向边界约束,进行分层相控叠后地震波阻抗反演,提升储集层预测精度,在SSQ3和SSQ5预测5个优质储集层发育区,提出3口井的井位建议,钻探均获工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扇三角洲 地震沉积学 优质储集反演 百口泉组 玛湖凹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西北部良里塔格组沉积特征及其演化规律 被引量:6
6
作者 左璠璠 林畅松 +3 位作者 高达 赵建华 夏世强 李虹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8-1016,共9页
良里塔格组作为优质储层,一直以来都是塔中地区勘探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对塔中北斜坡西北部(塔中85-49井区)沉积特征的研究尚且薄弱。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9~15个四级层... 良里塔格组作为优质储层,一直以来都是塔中地区勘探研究的重中之重,但对塔中北斜坡西北部(塔中85-49井区)沉积特征的研究尚且薄弱。综合利用岩心、薄片、测井和地震资料,将良里塔格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5个体系域和9~15个四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并识别出研究区发育的8种沉积微相类型,不同的沉积微相以特定的相序组合成礁滩复合体、中-高能粒屑滩、中-低能粒屑滩和泻湖-滩间海4种沉积相类型。在高精度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属性资料,分析了 SQ1和 SQ2时期的沉积相分布特征,重点总结了不同时期高位期和海侵期的沉积相剖面演化规律,并对比了各时期沉积相平面分布的差异性,从而揭示了沉积相的演化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指导本区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微相 沉积相相 良里塔 塔中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