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4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能力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1
作者 陈燕萍 邵云飞 黄乐仪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9,共12页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 在当前全球技术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我国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动力。数字时代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来促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成为企业战略中的重要议题。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本文构建了“人工智能能力-知识动态能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并深入探讨了其内在作用机制。通过对312家企业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人工智能能力能够直接推动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②知识动态能力在人工智能能力与突破性技术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特别是在知识创造和知识整合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③数据驱动文化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使得在数据驱动文化较强的企业中,进一步推动突破性技术创新。本文有助于更深入的理解数字化时代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的内在机理,为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人工智能以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能力 突破性技术创新 知识动态能力 数据驱动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路径依赖战略与组织韧性能力匹配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政策支持的调节效应
2
作者 张凯云 王庆金 石仁波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92,共12页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 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能够反映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是否要转”和“是否能转”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战略构型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将路径依赖战略和组织韧性能力水平划分二维四象限组合,探究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利用效应)的异质性影响,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在匹配一致情景下,高路径依赖战略—高组织韧性能力一致性水平越高,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和同化效应越强(vs低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而利用效应水平则相反;在匹配不一致情景下,低路径依赖战略和高组织韧性能力组合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生长效应、同化效应及利用效应(vs高路径依赖战略—低组织韧性能力)。此外,高水平政策支持能够显著调节路径依赖战略、组织韧性能力匹配一致情景和匹配不一致情景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结论对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战略 组织韧性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 生长效应 同化效应 利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基于突变级数和速度特征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张熠 孙培培 王先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67,共6页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 为深入探究“双碳”背景下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结合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从投入能力、保障能力和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突变级数法,从静态视角测度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并构建速度特征模型,从动态视角分析2014—2021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变化速度态势。研究结果发现:N2(专用设备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静态评价结果位居首位,细分行业间变化速度态势差异明显,N1(通用设备制造业)、N2(专用设备制造业)与N7(仪器仪表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增趋势,而其他子行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总体变化速度呈递减趋势,其中N3(汽车制造业)递减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装备制造业 突变级数法 速度特征模型 绿色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基于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4
作者 张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1-164,共4页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 本文利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零售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营销能力和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探讨营销能力对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效果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增强营销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零售企业的成长能力,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的处理后依然成立;从作用机制检验来看,营销能力可以通过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间接促进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提升;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相较于国有企业,营销能力对非国有零售企业成长能力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据此,提出加大营销投入、激励技术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销能力 企业成长能力 技术创新 零售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urst指数对其演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状态,但整体上有所改善,平均海洋环保技术创新指数从0.313增长至0.352,各省份的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且变化状态各有差异。(2)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等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逐渐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对称分布格局,重心变化幅度较小,“东北-西南”格局基本稳定,有逐渐南移的态势。(3)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很强的持续性,Hurst指数整体分布在等级1~5,变化幅度较小。(4)人才资源、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对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海洋环保技术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 时空变化 演化趋势 影响因素 沿海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7
6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刚 黄苗苗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这不仅关乎其自身生存发展,也是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2009~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且估计结果十分稳健;(2)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内部能力、提高外部市场关注和增加政府补贴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3)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和环境规制强度高的区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为理解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我国推动数字化转型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内部能力 外部市场关注 政府补贴 高维固定效应 双碳 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经济价值
8
作者 王伟光 王洋洋 孙福全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42,共11页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 通过政策引导更多企业主动参与或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激发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集聚更多资源攻克具有类公共物品属性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技术封锁,这种政府支持引导下的技术创新活动,与企业自发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起强化着产业自主可控水平。基于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政府支持的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影响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经济价值,其影响路径主要体现在创新效率、市场势力、风险承担能力3个方面;在私营企业、大企业中,政府支持的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经济价值的促进作用更强;提升企业承担国家战略性研发活动的能力,有益于释放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增值效应,增强企业经济竞争力,保障产业安全以及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经济价值 创新效率 市场势力 风险承担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
9
作者 张忠民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62-167,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呈现企业要素密集度和所有制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中作用不明显;相较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吸收能力对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关系的强化作用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内资企业中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嵌入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何以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效应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瑾 朱焱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7-97,共11页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 颠覆性技术创新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企业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进而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5家中国新能源汽车代表性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践,构建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过程与机理模型,揭示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交互效应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呈现利基市场开发—中高端市场渗透—高端市场导入的动态演化规律;企业通过资源拼凑—资源编排—资源协奏的资源行动逐步实现资源组合化、能力化和杠杆化;企业动态能力经历了外部导向的环境感知能力—内部驱动的学习创新能力—内外部协同的整合拓展能力演进过程,由适应环境的一阶能力升级为创造新能力的二阶能力;企业资源行动与动态能力的交互作用经历了要素聚合—知识赋新—系统共生3次跃迁,对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发挥引领作用。结论可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企业 颠覆性技术创新 资源行动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分析
11
作者 孙艳 匡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4,共16页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对新质生产力产生复杂影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区域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受限。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速度,提高省域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型劳动者;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驱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企业技术创新突破;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 --基于双碳标准子体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文婷 杨相晶 +1 位作者 郭嘉琦 程芳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14,共12页
标准是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参与标准制定是强化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然而,鲜有研究揭示企业如何利用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获取网络资源,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以2012... 标准是引领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参与标准制定是强化企业绿色创新主体地位的重要途径。然而,鲜有研究揭示企业如何利用标准联盟网络结构嵌入与关系嵌入获取网络资源,进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基于资源基础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以2012—2022年我国双碳标准清洁能源子体系中合作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企业标准联盟网络,系统探究网络双重嵌入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标准化能力与伙伴多样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进一步分析表明,标准联盟网络双重嵌入通过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对绿色技术创新发挥促进作用;伙伴多样性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有助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结论可丰富绿色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为企业加入标准联盟网络并在网络中占据有利位置,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联盟网络 网络嵌入 绿色技术创新 标准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效应
13
作者 邸俊燕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 本文基于我国省域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从异质性分析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具有显著区域差异,东部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低。从作用机制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可通过R&D资本存量来提升区域商贸流通能力;从空间效应来看,绿色技术创新对区域商贸流通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而提升邻接地区商贸流通能力。最后,本文提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加强区域间合作交流,建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商贸流通能力评估体系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区域商贸流通能力 空间影响效应 R&D资本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知识管理与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基于动态能力视角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邵兵 匡贤明 王翚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11-121,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 随着数字技术与知识管理的融合,数字化知识管理正在成为企业获取技术竞争优势的新手段。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0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知识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研究结论不仅可从数字化知识管理角度拓展和深化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也可为企业实施数字化知识管理、促进技术创新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适应能力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公共数据开放与企业数字技术创新
15
作者 冯华 张志红 +1 位作者 杨凌云 钱豪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8,共12页
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已经成为释放数字要素红利、助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企业视角分析了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 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已经成为释放数字要素红利、助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以2010—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微观企业视角分析了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具有正向推动作用,该研究结果通过了多项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有助于增加企业数字化投入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推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区域的企业、非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和数字利用能力较强的企业中,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对数字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更强。研究结果为政府精准制定公共数据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企业利用公共数据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政府公共数据开放 数字技术创新 数字化投入 数字利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创新教育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凡洁 马文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17-19,共3页
本文探讨了创新能力和高等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和外延.结合现行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学生成才的教育条件和环境,分析了创新教育与激发、培养、提升、增强、发展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技术创新能力 教育条件 学生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技术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创新发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宏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既受到国家教育与产业政策的导引,又是现代技术创新活动的客观逻辑要求。有三个层面的核心因素为二者协同技术创新提供了演化动力,一是组织结构因素生成内驱力,二是知识学习因素促动转化力,三是精神文化因素孕育涵化力。依此分析,依托职教集团构建协同技术创新总体组织架构、结合现代学徒制与创新创业教育构筑协同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渠道、营造和培育协同技术创新的文化氛围与环境,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协同技术创新的三条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企业 协同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被引量:28
18
作者 籍明明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7-156,共10页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 数字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支撑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保障,深刻影响着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基于中国2011—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分析发现:数字金融与知识产权保护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在二者作用过程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小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受数字金融的驱动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实践:意义、问题与路向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宏伟 郑君梅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33,共8页
技术创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组织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技术创新理念与内在规律,立足于实践问题... 技术创新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创新实践以及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具体的技术创新实践中,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意识不强、能力不足、组织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不充分等问题。基于技术创新理念与内在规律,立足于实践问题,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创新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以技术创新理念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与整合、完善技术创新的组织管理机制、基于技术创新规律开展技术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构建技术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技术创新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技术创新——基于冗余资源的“U”型调节效应
20
作者 葛元骎 何洋 赵瑞彤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3-114,共12页
论文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情景。实证检验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于不同属性和科技水平以... 论文以2017—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果、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情景。实证检验表明:(1)数字化转型能够助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但对于不同属性和科技水平以及有无环保投资的企业影响呈现差异化。(2)数字化转型通过加深知识网络嵌入程度、强化技术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助力绿色技术创新。(3)冗余资源作为调节变量时,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发挥了“U”型调节作用,沉淀性冗余资源抑制了数字化转型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4)经济后果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催发新质生产力,为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证据。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微观作用机理和差异化影响效果,为催化新质生产力成型以及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转型 知识网络嵌入 技术整合能力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