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职业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理路与协同路径 被引量:17
1
作者 祁占勇 吴仕韬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61,共13页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 新质生产力是集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特质于一体的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力量源泉。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软要素”,要在育人逻辑上勇担新质人才的培育使命,在技术逻辑上打造新质技术的创新高地,在产业逻辑上适配新质产业的发展需求,在生产逻辑上聚焦新质生产的变革成效,在治理逻辑上助推新质治理的向善发展。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强化顶层设计,创建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长效机制;重塑育人方案,确立基于创新能力生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创新协同,深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系打造;聚焦跨界属性,提升在新质社会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国战略与实践理路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德全 彭洪莉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0,共8页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 高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教育强国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在本质要义上要求“质”与“量”双向维度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作为一项涉及多元利益相关参与主体的系统性工程,在基本特征上以适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劳动需求为社会表征、以彰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类型属性为教育表征、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为价值表征。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应以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强教育”、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科技”、以赋能每个个体高质量发展“强人才”,进而实现“教育强”“科技强”“人才强”的强国战略。为此,宏观层面要以政策制度顶层设计牵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观层面要以数字产业转型升级激活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微观层面要以关键办学能力提升驱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实践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理念、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俊生 彭莉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112,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其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全程教学体系,建立产业导向的岗位能力模型,优化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强化职业素养导向的行为规范。在逻辑价值维度,重...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南,其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一个以实践为导向的全程教学体系,建立产业导向的岗位能力模型,优化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强化职业素养导向的行为规范。在逻辑价值维度,重点聚焦职业教育类型化定位的本质属性、知行合一的育人逻辑以及教育生态的系统优化。在实践路径维度,以协同创新机制推动标准制定,以教学范式转型重构课堂实践,以闭环管理体系保障质量提升,同时通过配套支持体系促进标准的落地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本科专业 教学标准 产教融合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形态、机制与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旻 陈晓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 均衡布局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是促进区域乃至全国职业教育公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采用不平衡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莫兰指数测算我国优质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的结果表明,优质校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全国范围广泛分布基础上的集聚状态,即广泛性与不平衡性并存、关联性与集聚性并存、多种关联模式并存。全国七大地理区域的优质校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其集聚在东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成为明显的洼地;集聚主要发生在直辖市和省会等较发达城市,偏远城市成为空白区。进一步运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实证分析高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机制的结果显示:多重政策共同影响优质校分布,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布局体现着国家和地方意志;职业教育优质校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之间存在竞合关系;人口规模、结构与素质均对高职教育产生重要作用。在教育强国建设及“新双高计划”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发挥优质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应坚持统筹规划,加强均衡视域下的差异化发展;坚持优质资源共享,发挥热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特色发展,实现职教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优质校 教育资源 空间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学业评价:一种综合性评价框架的建立
5
作者 宁玉红 张奇峰 +1 位作者 费潇潇 和煦晨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76-80,共5页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实际条件,有效协同实施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包括:以教学单元为基本测量单位搭建过程评价框... 职业教育学业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重要途径。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实际条件,有效协同实施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其具体内容包括:以教学单元为基本测量单位搭建过程评价框架,建立过程评价指标库,设置评价标准,整合线下、线上学习数据;用表现性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检测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以学习数据为基础,客观、科学评价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与努力程度,探索增值评价;合理设置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及增值评价比重,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综合评价框架应用中,要重视学业评价结果的应用,促进教、学、评相向而行;加强任课教师在教育评价方面的理论知识,提升综合评价水平;建立学业评价体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业评价 教育评价 综合性评价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匠劳动之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双成”价值及其实现
6
作者 易希平 张菊香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0-125,共6页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 如何实现“成人”与“成才”在更高层面和更高水平上的相互成全,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发展中亟须探讨的问题,也是关涉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一般理解中,工匠本身是一个具有工具导向色彩的词汇,然而工匠劳动之于人格塑造、生活体验、技艺提升、自主探索与批判精神养成、文化陶冶、审美享受及脑体融合,却具有普遍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劳动形式,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在工匠劳动与现代职业教育之间建立一种合而并存的联结方式,进而拓展和彰显这种劳动形式的教育价值与现代性意义,内化和升华这种劳动形式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与恒常意义,为高等职业教育不断超越技术理性和实用理性的物的尺度、回归以人为本的内在尺度,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匠劳动 高等职业教育 全面发展 “成人” “成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建设的时代意蕴、实践困境与行动路向
7
作者 任胜洪 张兆惠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的建设,对于助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产业经济需要、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满足人的发展需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实践层面仍然存在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保障制度建设不足、主体参与程度不...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文化的建设,对于助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产业经济需要、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满足人的发展需求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实践层面仍然存在文化建设意识不强、保障制度建设不足、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环境氛围营造不浓、发展特色优势不显等现实问题。对此,应通过加强意识引导、制度支撑、主体参与、环境优化和特色凝练等方式,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质量文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基于70份政策文本的NVivo质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彭洪莉 朱德全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6-168,共13页
高等职业教育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接续联动的政策推进效力显著。构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可为监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态势以促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工具。基于扎根理论... 高等职业教育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接续联动的政策推进效力显著。构建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可为监测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态势以促进职业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工具。基于扎根理论,运用NVivo 14.0软件对2014—2024年间国家和地方政府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本进行三级编码,识别、分析和提炼出可用于测度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的量化指标,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论证编码结果的可信度与可靠性以及指标体系构建的客观性与科学性。最终确立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7个三级指标所构成的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指标体系,综合反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指数、科教融汇指数、产教融合指数、社会服务指数和国际交流指数,为后续开展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数实证研究供给理论评价模型与实践测度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指数 职业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刘英 李晓敏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59-66,共8页
文本是国家政策最主要的载体,是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过程的反映。通过对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发文主体、文本体例、政策领域、政策工具等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主体多元化与协同性,... 文本是国家政策最主要的载体,是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过程的反映。通过对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发文主体、文本体例、政策领域、政策工具等分析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具有稳定性和层次性,主体多元化与协同性,关注重点发展领域,政策工具类型多样化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着对高质量发展缺乏足够关注、政策模糊性较高、政策工具权威偏好、政策内需性有限等现实问题。面对新形势,政府应围绕从“聚焦”到“综合”,扩展政策内容的覆盖范围;从“模糊”到“细化”,加强政策的落实与推广;从“偏好”到“均衡”,优化多种政策工具使用;从“外源”到“内需”,提升政策供给质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文本 政策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浊 吴雪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87,共10页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对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推动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制度变迁历经多个时期。基于多源流理论,对该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之窗”三次开启的分析表明,该省高等...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对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推动实现教育强国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制度变迁历经多个时期。基于多源流理论,对该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之窗”三次开启的分析表明,该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制定受国际教育与移民问题的影响较深,国家战略、关键报告是影响该省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之窗”开启的政策源流,多元文化主义、社区中心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分别在一定时期成为促使“政策之窗”开启的政治源流。我国在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时,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合力;可激发企业等主体的智库潜力,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新思想,将其融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 多源流理论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静 丁忠冰 +4 位作者 钟凯颖 王丹 李群群 曹艳静 陈雪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3-1002,共10页
目的 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核心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方法 基于RCF,结合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目标要求,以及国际语音病理与听力学协会、美国言语语言听... 目的 探讨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核心胜任力架构与内容。方法 基于RCF,结合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高等职业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目标要求,以及国际语音病理与听力学协会、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的相关技术文件,在分析言语听觉康复技术职业活动基础上,构建基于RCF的胜任力架构,并详细分析各领域的具体内容。结果 言语听觉康复技术专业职业胜任力的结构包括核心价值观、信念、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研究七大领域,每个领域都细分了具体的胜任力要素和相应的职业活动。结论 基于RCF,建立了我国言语听觉康复技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设置教育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胜任力的专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听觉康复 康复胜任力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控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设置数量、分布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宜南 叶红 +2 位作者 白玲 王璟 王瑾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02-4214,共13页
目的:分析我国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数量与分布,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设置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数据,分析2019—2024年开设高等... 目的:分析我国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的院校在地区间的数量与分布,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设置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利用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数据,分析2019—2024年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布点院校变化,对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布点院校数量、层次、类型等进行描述性统计,结合人口、地理面积,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研究院校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结果:2019—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布点数量逐年增长,2024年专业布点数量小幅下降。截至2024年6月20日,我国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的院校共559所。平均每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的院校18.03所;全国每千万人口和每10万平方千米开设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院校分别为3.97所和5.82所;每千万人口布点院校分布较均衡,每10万平方千米布点院校分布不均衡,差异主要源于地区间,地区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差异也较大。结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布点数量多、学制多、增长快,布点院校类型众多,专业设置区域分布差异较大。应尽快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纳入国控专业;医教协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调控护理专业设置;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护理专业认证,提升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 护理专业 专业设置 区域性差异 国控专业 护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效应分析
13
作者 孙艳 匡瑛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24,共16页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 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12—2022年省域面板数据,探究高等职业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显著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对新质生产力产生复杂影响;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区域之间的竞争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受限。各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和速度,提高省域人力资本水平,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型劳动者;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驱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赋能企业技术创新突破;助推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升级,提升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质生产力 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校共生视域下韩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基于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区域事业(HiVE)项目的分析
14
作者 王佳桐 冯旭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近年来,城校共生成为韩国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基于该理念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韩国政府出台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区域事业(HiVE)项目,其愿景是创建与城市(社区)相生的高等职业院校,其目标是打造区域紧密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近年来,城校共生成为韩国政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基于该理念和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韩国政府出台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区域事业(HiVE)项目,其愿景是创建与城市(社区)相生的高等职业院校,其目标是打造区域紧密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了四维战略举措、四大实施成效以及五大改进方向。探讨其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的政策实践,特别是在促进城校共生、产教融合、终身教育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产教融合型城市提供宝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校共生 产教融合 高等职业教育 HiVE 政策研究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高等职业教育辐射效应及其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蕾 黄键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3,共9页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局发展之中,通过人才供给、技术创新与理念引领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基于辐射效应的理论框架,分析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其规模效应初显、极化...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职业教育嵌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全局发展之中,通过人才供给、技术创新与理念引领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基于辐射效应的理论框架,分析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其规模效应初显、极化效应有待加强、关联效应逐步深化、创新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辐射效应主要受发展资源差异、吸收能力和溢出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当前应促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多样化集聚,协同“外部规划”与“内生融合”的动力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辐射模式从“中心—边缘”向创新引领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等职业教育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发展实证分析与增效路径研究
16
作者 丁媛媛 金寅德 +2 位作者 王惠姣 张素颖 张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32-35,共4页
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估两者在浙江省四个地级市的协同发展水平,深入剖析其耦合机理与阻碍因素,并探索耦合增效路径。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 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估两者在浙江省四个地级市的协同发展水平,深入剖析其耦合机理与阻碍因素,并探索耦合增效路径。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的耦合协调状态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宁波与绍兴协调状态较优,杭州则因制造业发展滞后于职业教育而导致协调水平偏低。基于耦合阻碍因素分析,提出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产业吸引力等增效路径,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制造业协调互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先进制造业 耦合协调度模型 增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学科建设
17
作者 李周珊 侯长林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6,I0006,共11页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遵循“职业科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基准学科,“学习领域课程”为职业人才培养载体,“内外协同”的...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是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的,经历了雏形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德国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遵循“职业科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基准学科,“学习领域课程”为职业人才培养载体,“内外协同”的科学研究机构设置,“工作领域”为教育职业划分基础,“职业性专业”为职教教师教育的学科专业的逻辑理路。对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学科建设提供了以建立“基准科学”作为职业学科建设前提、以“交叉学科”凸显职业学科建设特征、以“严密逻辑”构建职业学科框架、以“组织协同”破解职业学科建设难题、以“职业领域”培养职业学科建设队伍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学科建设 职业科学 职业性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瑞麟 梁秋莎 赵彦志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8,共9页
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赋能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高职院校“新双高”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举措。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赋能国内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高职院校“新双高”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诠释和价值意蕴,从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宏观层面,包括政策法规、结构布局、质量保障、社会认知,以及微观层面,即党建工作、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两个层面出发,剖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路径,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 高质量发展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及其匹配度分析
19
作者 刘康 池春阳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 通过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我国2022年31个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并与承载量进行匹配度分析发现,我国各省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承载力指数在0.0959~0.6812,最高的是安徽,最低的是海南,全国平均值为0.1697,资源承载力指数整体偏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育资源承载力水平呈现“中部地区高、东部地区平、西部地区低”的空间差序格局;教育资源承载力和承载量基本匹配的省份较少,只有4个,承载力大于承载量的有9个,承载力小于承载量的多达18个。为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承载力,政府应当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保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供需匹配;双向赋能,构建“高职-地方”螺旋提升机制;动态监测,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资源配置 承载力 匹配度 熵权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定位·体系:潘懋元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探析
20
作者 刘志文 王莉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3,共9页
潘懋元先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抱有深切的关注,潘先生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独特建树主要体现在他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认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办学与育人目标的精准定位,以... 潘懋元先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抱有深切的关注,潘先生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独特建树主要体现在他对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价值认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办学与育人目标的精准定位,以及对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构建的远见卓识。潘先生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精髓不仅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对于推动当下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仍然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定位 体系 潘懋元 高等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