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因素对个人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远伟 高巍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91,共9页
今天的个人高等教育选择中,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对不同经济背景的受教育者是否产生着分化作用,从而对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未来社会的阶层分布和贫富分化产生着负面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利用1... 今天的个人高等教育选择中,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对不同经济背景的受教育者是否产生着分化作用,从而对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未来社会的阶层分布和贫富分化产生着负面作用。为了回答上述问题,利用11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的研究结论是:个人的家庭经济条件对个人的高等教育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更有利于经济富裕家庭的子女;高等教育与个人未来收入均等化存在非一致性和确定性,使得个体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差异性;个人接受高等教育需要付出很高的费用,因此限制了他们的选择行为。对此,提出建立对经济贫困家庭和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专项资金转移支付制度;国家和政府加大对第二、三层次高校的教育投资;对民办性质高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制订专门法律,明确规定他们招收低收入或较低社会阶层家庭子女的入学人数比例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学 经济因素 个人高等教育选择 影响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的差异及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许祥云 张凡永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17,共8页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家庭对收益的感知与判断,主导着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其高等教育选择有显著的差异。应当引导家... 分类高考背景下,家庭高等教育选择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会从感知上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家庭对收益的感知与判断,主导着选择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经济社会背景不同、地域不同的家庭,其高等教育选择有显著的差异。应当引导家庭实现由"考分所主导的被动选择"向"感知成本收益所主导的主动选择"转变,创造条件帮助家庭在感知上对成本与收益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为家庭选择合适的高等教育类型提供服务。与此同时,政府在推行分类高考制度时要密切关注家庭选择的差异,从政策和制度上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高考 高等教育选择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选择及其决策依据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调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谭敏 刘自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5-86,170,共13页
高等教育选择是关系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全国2007级与2017级共84341份大一新生择校数据的研究对比探讨了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选择结果、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历时性变化,结果发现:与2007级相比,2017级优势阶层和... 高等教育选择是关系社会阶层分化与流动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全国2007级与2017级共84341份大一新生择校数据的研究对比探讨了不同社会阶层子女的高等教育选择结果、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历时性变化,结果发现:与2007级相比,2017级优势阶层和中间阶层子女在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进一步提高,而基础阶层子女增长的入学机会则更多地集中在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中;2007级各阶层子女的高校选择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但2017级基础阶层子女的满意度偏低;从高等教育选择决策依据来看,2017级基础阶层子女对“父母、家庭和其他亲人的影响和建议”重要性评价明显低于其他阶层,对“学费和生活费因素”的重视也较2007级有明显下降;进一步的因子分析认为,“高校特征和分数段”取代了“高校特征和学费”成为影响2017级各阶层子女选择高校的最重要因子,基础阶层子女在高校选择时更易考虑地缘学缘的影响,受亲友影响相对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高等教育选择 决策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及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玉婷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4-75,共12页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家庭背景与机会分配的对应关系,较少关注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个人行动。对近五十年西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受到家庭、学校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现有研究集中于家庭背景与机会分配的对应关系,较少关注机会分配过程中的个人行动。对近五十年西方高等教育选择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学生的高等教育选择受到家庭、学校和教育体制的影响,是一个包括不同阶段的连续转变过程。质性研究策略有利于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学生选择行动的作用机制以及特定人群的选择行动。理性选择理论无法对高等教育选择行动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需与实践逻辑理论相融合,同时考虑社会结构因素的限制作用。借鉴这些研究经验,中国高等教育选择研究应丰富研究策略,突破单一理论解释;进一步整合与拓展选择阶段;关注家庭之外的影响因素;关注相关教育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高等教育选择 质性研究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的高等教育选择差异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自团 谭敏 李丽洁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13,共16页
本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数据,分析了10年间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高等教育选择的客观分布情况、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变化。研究发现:与2007级相比,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在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增... 本研究基于全国2007级与2017级大一新生择校数据,分析了10年间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高等教育选择的客观分布情况、满意度与决策依据的变化。研究发现:与2007级相比,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在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增加,但在重点本科院校和一般公办本科院校中的入学机会减少,而高收入家庭子女在各类高校中的入学机会均有所增加;2007级不同收入家庭子女的高校选择满意度并无显著差异,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满意度明显偏低;从高等教育选择决策依据来看,2017级学生较2007级发生了明显变化,即“父母、家人或其他亲属的影响或建议”重要性下降,“校园环境、设施、设备”重要性提高,2007级不同家庭经济背景子女对“学费和生活费用”“大学所在地的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性评价存在较显著差异,到了2017级已不再显著。本研究在综合运用多元无序逻辑回归分析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后发现,相较于2007级,收费较低且具有公办性质的高职高专院校对2017级低收入家庭子女依然“友好”,在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和民办本科院校的竞争筛选过程中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经济 大一新生 高等教育选择 高等教育决策 入学机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