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与展望:基于OECD成员国的比较 被引量:14
1
作者 柴江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OECD成员国为参照对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与现状。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相对较低,增长较为缓慢,跟不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率;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承担比例逐步上升,个人承担... 以OECD成员国为参照对象,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趋势与现状。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相对较低,增长较为缓慢,跟不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率;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中,政府承担比例逐步上升,个人承担比例呈下降趋势;当前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与承担模式会限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参照OECD成员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和投入模式,需增加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投入的比例,提升到30%左右;突破当前低投入低承担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高等教育财政性教育经费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游小珺 赵光龙 +1 位作者 杜德斌 范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利用Cartogram专题地图分析1995-2011年中国省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础上,采用Wolfson极化指数与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分析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化的形成机理,得出结论:①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体呈"东、中、西"阶梯... 利用Cartogram专题地图分析1995-2011年中国省际高等教育经费支出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础上,采用Wolfson极化指数与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分析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空间差异化的形成机理,得出结论:①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体呈"东、中、西"阶梯状递减的非均衡空间格局,空间极化日益显著;生均教育经费虽然比较均衡,但仍呈"东西两大地带隆起而中部塌陷"的特征;部属院校教育经费非均衡性与地方院校相比更为突出。②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区域差异是受国家政策主导,在人口分布、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资金收益率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复杂循环累积效应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Cartogram图 Wolfson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3
3
作者 方超 黄斌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91-103,共13页
基于我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教育生产函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政府与市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结果发现:政府与市场的高等教育投入均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产出效率,但市场的配置效率因高于政... 基于我国2002-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鉴并改造教育生产函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我国政府与市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结果发现:政府与市场的高等教育投入均能提高高等教育的产出效率,但市场的配置效率因高于政府而成为更富效率的一方;政府投入与市场投入在地理空间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空间杜宾模型验证了政府与市场投入的空间溢出机制,但直接溢出与间接溢出效应的作用机制截然相反。因此,为了进一步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总量投入方面,要推进财政性与事业性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稳步增长,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对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互补效应;二是根据市场投入在静态与空间效率评价中的优异表现,适时放弃当前高等教育发展中"存量决定增量"的投入模式,将增量部分的投入"外包"给市场,鼓励、引导和规范市场一方的私人高等教育投入,以政府宏观投入为龙头,以市场投入为着力点,全面激活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三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方面,中央-省级-地方三级政府可适当弱化自身"守夜人"的身份角色,适度放宽经济发达地区民营资本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的限制,激发民营资本的投资意愿,同时在政策层面上进行方向性引导,扮演好服务者与监督者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财政 资源配置 空间溢出效应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