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生态文明及其实现路径探微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文斌 王敏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61-64,共4页
文章运用生态文明理念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内容,从当前高等教育生态危机的新形势入手,分析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初步探讨了高等教育生态文... 文章运用生态文明理念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的生态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阐述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内容,从当前高等教育生态危机的新形势入手,分析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初步探讨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和对策,以此来论证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对实现高等教育生态平衡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 生态文明 教育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结构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全守杰 王运来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7-124,共8页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结构问题是关系系统发展是否稳定、平衡、协调,以及如何维持和实现其功能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香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系统具有注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发挥分解者的保障作用、利用环境的综...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结构问题是关系系统发展是否稳定、平衡、协调,以及如何维持和实现其功能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香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系统具有注重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动、发挥分解者的保障作用、利用环境的综合支撑、形成高等教育生态价值链与价值网的特征。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我国内地可坚持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生产者的多样性,以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合理发挥分解者的作用,理顺大学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为建设优质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形成合力;树立生态系统价值链与价值网的理念,促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结构的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高等教育 系统结构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重构理论赋能高等教育数字新生态建设
3
作者 杨定中 胡燕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生态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以及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冲击与内在演化机制。该框架以连接性、数据化与智能化为数字化赋能核心催化剂,阐释其在高等教育生态中深度嵌入与系统渗透的机制;厘清其在结构性重构、功能性再造与生态性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全面数字化通过技术驱动、能力生成与制度文化适配的多元耦合,可有效激发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动力与系统跃迁,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构建系统性理论范式与生态重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数字化 高等教育生态 EARM四维理论框架 系统性变革 战略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高等教育话语的新视角: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贺祖斌 杨婷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0,38,共9页
高等教育生态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中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更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的切入,使高等教育理论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研究起源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平衡问题,引发从生态的视角... 高等教育生态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中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更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它的切入,使高等教育理论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研究起源于高等教育大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平衡问题,引发从生态的视角对其关注和探讨。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其内涵理解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教育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对具有相应质量标准的发展规模所能承载的供容能力,它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生态承载力这一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时,必须把握其客观性、可变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运用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理论,可以从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弹性力、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压力度等三方面对区域高等教育进行测算和评价,从而更好地从宏观上把握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研究,是高等教育理论的一种创新,在理论方法、实践应用、生态评价、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 生态承载力 生态弹性力 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承载压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历程、逻辑与展望--基于供给与需求关系演进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贺祖斌 郭彩清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视角出发,以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为供给测量指标,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为需求测量指标,构建“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历程进行考察,发现其经历了“低供给—低需求”... 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视角出发,以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和在校生规模为供给测量指标,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为需求测量指标,构建“二维四象限”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历程进行考察,发现其经历了“低供给—低需求”“低供给—高需求”“低供给—低需求”“高供给—高需求”“高供给—低需求”五个阶段,供需关系的演进整体上遵循从扩大数量到提高质量再到内涵式发展、从生态重建到生态失衡再到生态适应、从需求拉动到优化供给再到供需协同发力的逻辑嬗变。基于此,面对当前矛盾与未来挑战,须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规模供给,提升供需体系质量水平;调控系统规模适度承载,维持生态系统稳步运行;促进政府和市场双向互动,实现普及化规模供需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供需平衡 高等教育普及化 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高等教育体系失衡问题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梁显平 林成华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分化并未完成,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加剧了普通高校发展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体系出现"泥足现象"。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高等教育与外部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分化并未完成,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加剧了普通高校发展不平衡,导致高等教育体系出现"泥足现象"。本研究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高等教育与外部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及其内部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发现高等教育生态的外部失衡、生态位重叠、能量输入壁垒、过度竞争是"泥足现象"的主要成因。建议优化内外部环境,创造开放的制度条件,重塑高校生态位,构建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以改善高等教育体系失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足现象” 高等教育生态 高等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与生态高等教育 被引量:4
7
作者 郑保章 梁海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12,共3页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生态学和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是主体间的共在。按照这种理论,在生态高等教育中,教育活动就是教...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生态学和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主体间的相互交往关系,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对象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是主体间的共在。按照这种理论,在生态高等教育中,教育活动就是教师、学生、对象主体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主体间性理论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本质,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范式和方法论,使高等教育教学进入了真实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生态高等教育 交往式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核心质量 被引量:7
8
作者 杨移贻 徐维忠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认同危机、质量危机、体制危机和学术危机等严重问题。本文从质量问题切入,提出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观、核心部分和核心质量的概念,认为必须坚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在大发展的同时出现认同危机、质量危机、体制危机和学术危机等严重问题。本文从质量问题切入,提出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观、核心部分和核心质量的概念,认为必须坚守高等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调整和加强核心部分——精英教育,以达到提升核心质量的目的,并以此作为应对危机和摆脱危机的主要途径,使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质量 核心价值观 高等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赋能高等教育:价值意蕴、潜在挑战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27
9
作者 邓桂英 李晏新闻 陈京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7,共10页
元宇宙是一种整合多种新兴智能技术、实现虚实共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数字化社会形态。元宇宙的“高沉浸感”能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开放创造”能够构建自由化学习环境,“虚实融合”能够创设即时性交互空间,是元宇宙赋能高等教育的... 元宇宙是一种整合多种新兴智能技术、实现虚实共生的新型互联网应用和数字化社会形态。元宇宙的“高沉浸感”能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开放创造”能够构建自由化学习环境,“虚实融合”能够创设即时性交互空间,是元宇宙赋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5G/6G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技术、物联网技术、VR/AR/MR等底层技术的聚合为元宇宙赋能教育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撑。元宇宙赋能高等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学习专注力,助推教学目标高效达成;可以挖掘自主创造性,助力创新教育的有效落实;可以整合多样化资源,促进教育成本的显著降低;可以拓展社会交互性,有力推动教育主体参与教育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目前,元宇宙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存在着制度缺失、技术瓶颈、伦理隐忧等诸多潜在挑战与风险,需要我们在多方协同下通过聚焦育人指向、加强顶层设计,关注主流价值、打造伦理共识,完善教学设计、探索教学创新等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共同推进、合理规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教育元宇宙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学开展导行教育的探索——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
10
作者 王敏 邹本存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105,共4页
大学导行教育是东北林业大学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下专门针对大一学生进行的综合适应性教育,具体包括情景模拟导行、典型榜样导行、自学自省导行、社会实践导行、挂职实习导行、军事训练导行、挂职实习导行、评估互查导行等基本内容。开... 大学导行教育是东北林业大学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下专门针对大一学生进行的综合适应性教育,具体包括情景模拟导行、典型榜样导行、自学自省导行、社会实践导行、挂职实习导行、军事训练导行、挂职实习导行、评估互查导行等基本内容。开展导行教育从引导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建立成长导师制、建立心理服务站、开展系列特色活动等方面入手,才能取得实践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导行教育 适应能力 主题教育 高等教育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解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敏 刘经纬 李玉荣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7,共3页
运用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观研究和探索辅导员专业化的生态发展,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含义和内容,从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新形势入手,分析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 运用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观研究和探索辅导员专业化的生态发展,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阐述了高等教育生态文明观的含义和内容,从当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新形势入手,分析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并初步探讨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以此来论证高等教育生态文明理念对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 辅导员专业化 生态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