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主体论到规则论的范式转换: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述评与反思 被引量:3
1
作者 熊进 谢冬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当前,高等教育治理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主体论"的分析范式,其关涉的命题涵括"谁在治理"等主体性设问,在应然性、规范性研究的意义上相当成功也很深入,对于构建一个"理想型"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具有重... 当前,高等教育治理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一种"主体论"的分析范式,其关涉的命题涵括"谁在治理"等主体性设问,在应然性、规范性研究的意义上相当成功也很深入,对于构建一个"理想型"的高等教育治理结构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然而,这种研究范式在国家-社会等理论前提下塑造着高等教育治理的问题缘起与化解策略的单一性,从而造成"研究过剩"与"学术不足"的悖论。治理不仅回答"谁在治理"等主体性设问,还涵括"怎样治理"的规则性命题。据此可提出一种"规则论"的研究范式。"规则论"研究范式的出场可赋予高等教育治理研究一个新的学术视域,能为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研究提供些许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研究范式 主体论 规则论 高等教育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传统范式:高等教育研究制度分析范式的拓展
2
作者 熊进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9,共8页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制度分析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总体上形成了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多重制度逻辑等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分析范式。制度分析的传统范式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与分析力度,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 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制度分析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总体上形成了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多重制度逻辑等为主要代表的传统分析范式。制度分析的传统范式具有独特的理论优势与分析力度,为理解我国高等教育问题的实质提供了不一样的研究路径。受政策制度的结构性约束以及高等教育学的人才培养、研究传统与研究的路径依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制度分析的传统范式对高等教育宏观逻辑、基于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高等教育行动者等议题的关注尚存缺憾。未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制度分析应超越传统范式,在对制度理论的整合与最新发展中寻觅拓展空间:引入多重分析路径,强化高等教育宏观问题的制度研究;以理论建构为目标,促进高等教育制度分析范式中理论的生成;研究从“以制度为中心”转向“以制度与行动者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制度分析 传统范式 理论建构 制度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利平 杨洋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1-46,共6页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可视化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图谱和关键词聚类进行可视化操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预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 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可视化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图谱和关键词聚类进行可视化操作,在此基础上分析并预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以期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研究热点 研究主题 前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婷婷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8,共13页
库恩的范式理论因关注科学研究的实际发生过程而凸显了其社会特性。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及其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不是从教育研究中分化出来的,而是源于社会... 库恩的范式理论因关注科学研究的实际发生过程而凸显了其社会特性。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基于对学术共同体的考察,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及其形成的过程和原因。西方高等教育研究不是从教育研究中分化出来的,而是源于社会实践变化的新兴研究,期间经历了批判性研究和调查研究盛行阶段,到今天以政策研究和多学科研究为主。概括起来,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有三种范式,即理念范式、行动范式和多学科范式,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的不同,因此其研究范式的特点也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跳出学科和研究领域之争,从自身学科范式特点出发进行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学术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式转换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爱萍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范式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研究范式折射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不同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规定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它既是高等教育学科成熟的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 范式是高等教育研究的根本问题,不同研究范式折射出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不同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规定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它既是高等教育学科成熟的标志,又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方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呈现出新特点。这不仅体现在研究对象上,即问题域的转换,而且还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即方法论的自觉,前者涉及高等教育"研究什么",后者涉及高等教育"怎样研究",二者背后则是研究者"思维方式"的引导与支撑。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正处在深化、转型与整合之中,自觉转换研究范式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现实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对象 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炳仙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1-84,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式、文化价值范式的三次转换,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转换过程反映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未来高教管理学研究范式将走向个性范式,关注人在高教管理中中的个性解...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大致经历了学科体系范式、经验实效范式、文化价值范式的三次转换,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范式转换过程反映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轨迹。未来高教管理学研究范式将走向个性范式,关注人在高教管理中中的个性解放,为实现个性化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研究范式 管理学理论 学科体系 价值范式 发展轨迹 转换过程 个性解放 高教管理 理论支持 管理实践 个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研究范式及其演进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宝玺 《高校教育管理》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成熟学科的标志应该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 库恩的"范式"理论认为成熟学科的标志应该是某个科学共同体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理论上或方法上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了科学共同体所拥有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为其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依"范式"标准衡量来看,高等教育学并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但是在研究中存在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和理论体系研究范式,从最初的经验体系研究范式向理论体系研究范式的转变展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脉络,在未来的发展中则应逐渐向问题取向的研究范式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范式 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批判与反思 被引量:4
8
作者 荀渊 《大学教育科学》 2006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前关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范式,如移植替代论、依附发展论等,不能全面、真实地揭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历史真相。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回到作为剧作者和剧中人的中国近代教育实践者的思想与活动这一主线索上来。
关键词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范式流变与理论解读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雁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09年第2期85-88,共4页
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的特征和行为理论、权力和影响理论、复杂和混乱理论以及认知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阐释了有效的高等教育领导者的价值倾向、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美国高等教育领... 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的特征和行为理论、权力和影响理论、复杂和混乱理论以及认知理论等,从不同的侧面阐释了有效的高等教育领导者的价值倾向、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人类知识的日益丰富,美国高等教育领导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路径和研究对象发生变革,后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成为构建新研究范式的主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领导研究 范式流变 理论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进与转向——范式的视角
10
作者 欧颖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9,共4页
在高等教育研究已过"而立之年"之际,从范式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进及发展进行梳理十分有意义。在理论层面,高等教育研究,历经高等教育教育学化—高等教育独立学科化—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等范式的演进,未来应转向高等教... 在高等教育研究已过"而立之年"之际,从范式视角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演进及发展进行梳理十分有意义。在理论层面,高等教育研究,历经高等教育教育学化—高等教育独立学科化—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等范式的演进,未来应转向高等教育综合化研究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经历经验总结—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等范式的交替,未来应转向混合研究范式;在价值论层面,经历本土化—国际化—过渡阶段等研究范式的发展,未来应转向文化比较研究范式。高等教育研究者应有意识地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理论 方法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文献研究范式的嬗变、问题及反思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小燕 郑晓齐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43,共7页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文献研究范式以思辨性描述为主。近几年,计量理念与技术出现并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文献研究中,为过去单一思辨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引入之初,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文...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文献研究范式以思辨性描述为主。近几年,计量理念与技术出现并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文献研究中,为过去单一思辨分析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引入之初,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文献可视化分析热潮的不断高涨,引用相关概念混淆不清、表述不规范,专业名词性术语运用不准确,研究样本的统计口径难以理清,研究对象的独特性易被淹没等问题逐渐涌现,需要引起重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立足点要端正:计量分析的意义在于采用一种新的语言对问题进行重新描述,而不是对问题的解释,高等教育文献研究需要“计量”但不能唯“计量”,不论是哲学思辨还是知识计量都只是手段,研究的重点应始终放在对问题进行合情合理的深度理论辨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献研究范式 历程 问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转换的可能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平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共4页
如果建立了质的研究范式就可以建立起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体系。院校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质的研究范式,其特征是对中国高等院校进行质的研究。院校研究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就建立起了一种交集:质的研究范式。院校研究是中国高等... 如果建立了质的研究范式就可以建立起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体系。院校研究本质上是一种质的研究范式,其特征是对中国高等院校进行质的研究。院校研究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就建立起了一种交集:质的研究范式。院校研究是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转型的可能选择之一。院校研究有可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校研究 质的研究 高等教育管理 范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 被引量:13
13
作者 黄巨臣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60,共10页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的转型及其路径选择——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元兵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6-193,共8页
探究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的转型,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实质是在制度的引导下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核心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向制度性治理转型。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制... 探究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的转型,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的实质是在制度的引导下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其核心是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向制度性治理转型。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制度构建理论视角,发现范式转型过程面临社会规范层面制度供给不足、社会关系层面主体间利益分配矛盾、文化—认知层面制度共识度不够等问题。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治理范式向制度性治理转型,要以强化法治化思维为中心,构建完备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以消解利益冲突为核心,实现主体间的多元互动;以达成文化认同为旨归,破除传统负向文化样态壁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治理 范式转型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者治理、学校治理到学术治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的研究型大学治理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娟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从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特征是从学者治理发展为学校治理再发展到学术治理。治理变迁与研究型大学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变化密切相关:单一外部机制和静态内部机制造就学者治理,多重外部机... 从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到普及化阶段,研究型大学的治理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特征是从学者治理发展为学校治理再发展到学术治理。治理变迁与研究型大学的内外部动力机制变化密切相关:单一外部机制和静态内部机制造就学者治理,多重外部机制和稳态内部机制要求学校治理,多重外部机制和动态内部机制催生学术治理。当前研究型大学的治理普遍面临内部自由探索与外部问责张力加强、全球规范机制与本国实践矛盾加深这两大时代挑战,中国研究型大学要回应好普及化时代的挑战,先要涵育理性、自主的现代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普及化 研究型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范式 被引量:3
16
作者 耿乐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32,共7页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的理论基础源于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且已有的实证研究理论表明高等教育规模受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的理论基础源于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且已有的实证研究理论表明高等教育规模受经济、政治、人口和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之间的不确定性以及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保障的矛盾成为高等教育规模实证研究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实证研究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回归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模型。高等教育规模研究多是跨学科研究,逐渐形成了内在逻辑范式、社会价值范式和经济效益范式三种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规模 经济效应 社会效应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学批判研究范式的意涵、价值及其运用--与王旭辉博士商榷
17
作者 解德渤 刘强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27,112,共7页
"批判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对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王旭辉博士从"批判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研究不无裨益。但是,他对基本概念的认知陷入混乱之中,削弱了对话... "批判研究"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对高等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王旭辉博士从"批判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研究不无裨益。但是,他对基本概念的认知陷入混乱之中,削弱了对话的有效空间;对"批判研究"的价值分析则落入与元研究的混沌之中,忽略了其实践批判的根本诉求;对"批判研究"在高等教育学中的具体运用又陷入矛盾之中,且没有指明"批判研究"的最终出路在于行动研究。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批判研究"的意涵、价值及其运用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研究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与整合:中国两类高校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风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光礼 周蜜 姚荣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111,共8页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具有不同的组织演变特征和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研究风格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领域上,前者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比例更为平均,倾向于组织与管理,其次是知识与课程;后者倾向于体制与结构,其次是教学与研究。在研... 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具有不同的组织演变特征和历史传统,在高等教育研究风格上也存在差异。在研究领域上,前者在四个研究领域的比例更为平均,倾向于组织与管理,其次是知识与课程;后者倾向于体制与结构,其次是教学与研究。在研究范式上,两者都是结构主义占比最高,人本主义占比最低。区别在于,非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相较于师范类高校教育学院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高,经验主义研究范式占比更低,研究范式更具有多样性。研究风格的分化,反映了中国高校教育学院的组织变迁与转型历程,彰显了知识生产与组织变革的制度性关联,体现了制度环境、行动者(研究者)与组织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复杂互动关系。从长远而言,在制度环境与地方性知识两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两类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风格将呈现出分化与整合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类高校 非师范类高校 教育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风格 研究领域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策思维走向法治思维: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49-60,共1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将扩大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核心议题。然而,在政策思维的宰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受到"文件治教"与"项目治教"两种治理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相对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将扩大与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作为核心议题。然而,在政策思维的宰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始终受到"文件治教"与"项目治教"两种治理机制的影响,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相对较低。受政策思维的支配,高等教育治理在外部和内部分别产生了"混合型规制体制"以及师生个体的"权利危机"与高等学校的制度能力弱化等规制效应。与我国不同,法治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高等教育治理实践,受到法治思维的全面影响。在大陆法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与国家监督对象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成为大学法研究与实务的内在旨趣。在英美法系,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之间的外部法律关系以及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内部法律关系调整,构成高等教育法律研究与实务关注的基本议题。据此,两大法系都将规范与保障大学自治、构建高等教育治理(包括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法治秩序作为其价值诉求与理想图景。从长远来看,中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法治思维取代政策思维,进而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范式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治理 政策思维 法治思维 治理范式转型 混合型规制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研究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建华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112,共12页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面临三个主要的挑战,其一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经典文献所依赖的高等教育事实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依然难以更新;其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没有合适的理论为此提...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面临三个主要的挑战,其一是高等教育研究中的经典文献所依赖的高等教育事实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但以此为基础的理论依然难以更新;其二是高等教育的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然而没有合适的理论为此提供引领;其三是受"中心-边缘"范式的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将美国经验或模式理论化的风险。面对挑战,高等教育研究必须从当下的高等教育实践出发,更新关于高等教育性质和地位的认知,基于新的事实对旧的理论进行检讨,并努力发展新理论。尤其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要摆脱美国中心主义的思维。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研究无法脱离"社会"而达致"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 范式 中心 边缘 精英 大众化 普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