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忠华
倪梦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科、逻辑起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未来在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基础上,把关注实践与提升理论结合起来,凸显中国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来提升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遵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
高等教育学学科
学科
体系
学科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元范畴逻辑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枭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6,共8页
学科体系的构建根基于概念或范畴运动,在根本上是元范畴的展开。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元范畴是基本概念中的总结性概念与生发性概念。元范畴与概念体系相互生发,并经由概念体系连接知识体系,进而构筑学科体系。高等...
学科体系的构建根基于概念或范畴运动,在根本上是元范畴的展开。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元范畴是基本概念中的总结性概念与生发性概念。元范畴与概念体系相互生发,并经由概念体系连接知识体系,进而构筑学科体系。高等教育关系是高等教育学元范畴,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即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具有内在一致性。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决定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是展开了的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这就是元范畴在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中的机理所在,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重申并重启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方法论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元范畴
高等教育
关系
高等教育学学科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知识交流、扩散与更新--基于期刊共被引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于小艳
吴世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13,共6页
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关系的探究,得出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科诞生40年间,高等教育学期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携手并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跨学科特征明显,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亦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
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关系的探究,得出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科诞生40年间,高等教育学期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携手并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跨学科特征明显,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亦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广度和强度越高的期刊,被引频次也越高,信息流辐射作用越明显;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源由近及远、由主及次分别是高等教育学专业期刊、教育学综合期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我国高等教育学逐渐走向成熟学科,高等教育学知识创新难度不断增加,知识迭代和范式转变将进入漫长的蜕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学科
期刊共被引
知识交流
知识更新
跨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凯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从知识生成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选择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有两条:基于逻辑推演的理论建构型和基于事实论证的问题研究型。两条知识生成路径之间:外在体现"平行但不对等"关系,内在蕴含"交叉且共生"关系。两...
从知识生成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选择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有两条:基于逻辑推演的理论建构型和基于事实论证的问题研究型。两条知识生成路径之间:外在体现"平行但不对等"关系,内在蕴含"交叉且共生"关系。两条知识生成路径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实践中须将之融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学科
知识生成
逻辑推演
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生产
被引量:
13
5
作者
李婧芸
段世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0,共9页
当前,我国教育部设立第十四个“交叉学科”与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未来的高等教育学既属于“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又依旧带有人文社会学科的原有因子。基于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着力探讨作为“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
当前,我国教育部设立第十四个“交叉学科”与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未来的高等教育学既属于“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又依旧带有人文社会学科的原有因子。基于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着力探讨作为“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并运用比较性、关系性与系统性思维阐释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中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演进、剖释“新文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研究间的关系以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产变革与意蕴,以期对作为“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提供前瞻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高等教育学学科
知识生产及其模式
交叉
学科
超
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6
作者
陈鹏
李建伟
刘海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I0007,共9页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是指潘懋元先生在长期扎根中国大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坚守初心、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因材施教、教学研相长的育人智慧,知行合一、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爱...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是指潘懋元先生在长期扎根中国大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坚守初心、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因材施教、教学研相长的育人智慧,知行合一、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爱生如子、兼爱天下的仁爱之心,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的学术追求6个方面。潘懋元教育家精神具有言教与不言之教相统一、知行思创相统一、潜心问道与服务社会相统一3个基本特征。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改革探索与可持续发展;其价值意蕴则在于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教育
家精神
高等教育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7
1
作者
张忠华
倪梦娟
机构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学史”(AOA180016)
文摘
若以学科内在逻辑和外在逻辑为标准,可以把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历程分为非学科阶段、学科独立阶段和后学科发展阶段三个阶段。不仅创建了高等教育学学科,而且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体系、领域或学科、逻辑起点、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探索。未来在把握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复杂性与艰巨性的基础上,把关注实践与提升理论结合起来,凸显中国特色,通过加强团队建设来提升其理论研究成果的学术品质,遵照学科发展的逻辑,全面开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
学科
高等教育学学科
学科
体系
学科
发展
Keywords
discipline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 system
discipline development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元范畴逻辑
被引量:
5
2
作者
李枭鹰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6,共8页
基金
辽宁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加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GXM012)。
文摘
学科体系的构建根基于概念或范畴运动,在根本上是元范畴的展开。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元范畴是基本概念中的总结性概念与生发性概念。元范畴与概念体系相互生发,并经由概念体系连接知识体系,进而构筑学科体系。高等教育关系是高等教育学元范畴,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即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具有内在一致性。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决定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是展开了的高等教育学元范畴、高等教育关系、高等教育学学科对象。这就是元范畴在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中的机理所在,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重申并重启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方法论武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
元范畴
高等教育
关系
高等教育学学科
体系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meta-category
higher education relationship
discipline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知识交流、扩散与更新--基于期刊共被引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于小艳
吴世勇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在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8-13,共6页
基金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广东高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9WTSCX015)的研究成果。
文摘
通过对期刊共被引关系的探究,得出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增长模式及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学科诞生40年间,高等教育学期刊与高等教育学学科携手并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跨学科特征明显,各分支领域的发展亦离不开相关学科的支持;"学科渗透"广度和强度越高的期刊,被引频次也越高,信息流辐射作用越明显;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知识源由近及远、由主及次分别是高等教育学专业期刊、教育学综合期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我国高等教育学逐渐走向成熟学科,高等教育学知识创新难度不断增加,知识迭代和范式转变将进入漫长的蜕变期。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学科
期刊共被引
知识交流
知识更新
跨
学科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science
journal co-citation
knowledge exchange
knowledge renewal
interdisciplinary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凯良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7,共5页
文摘
从知识生成的价值取向和方法选择来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有两条:基于逻辑推演的理论建构型和基于事实论证的问题研究型。两条知识生成路径之间:外在体现"平行但不对等"关系,内在蕴含"交叉且共生"关系。两条知识生成路径存在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实践中须将之融合运用。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学科
知识生成
逻辑推演
问题研究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生产
被引量:
13
5
作者
李婧芸
段世飞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2-50,共9页
基金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2_143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当前,我国教育部设立第十四个“交叉学科”与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未来的高等教育学既属于“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又依旧带有人文社会学科的原有因子。基于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着力探讨作为“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产模式会发生怎样的转变,并运用比较性、关系性与系统性思维阐释知识生产模式变迁中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演进、剖释“新文科”建设与高等教育研究间的关系以及“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产变革与意蕴,以期对作为“交叉学科”甚至为“超学科”的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提供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高等教育学学科
知识生产及其模式
交叉
学科
超
学科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6
作者
陈鹏
李建伟
刘海涛
机构
滁州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128,I0007,共9页
基金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新时代‘思政课大先生’的基本内涵、评价标准与内生外育机制研究”(22VSZ099)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儒家仁学思想涵育教育家仁爱德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2024AH052937)。
文摘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是指潘懋元先生在长期扎根中国大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具体表现在坚守初心、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因材施教、教学研相长的育人智慧,知行合一、谦逊严谨的治学态度,爱生如子、兼爱天下的仁爱之心,敢为人先、守正创新的学术追求6个方面。潘懋元教育家精神具有言教与不言之教相统一、知行思创相统一、潜心问道与服务社会相统一3个基本特征。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运用和创造性发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基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改革探索与可持续发展;其价值意蕴则在于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潘懋元
教育
家精神
高等教育学学科
Keywords
Pan Maoyuan
spirit of educators
discipline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70年:回顾与展望
张忠华
倪梦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建构的元范畴逻辑
李枭鹰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40年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知识交流、扩散与更新--基于期刊共被引分析
于小艳
吴世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生成路径分析
杨凯良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知识生产
李婧芸
段世飞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陈鹏
李建伟
刘海涛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