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学理解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兼评李枭鹰教授的《高等教育关系论》 被引量:2
1
作者 唐德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潘懋元先生1980年在湖南大学讲学时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潘先生认为,教育规律是多元的和体系性的,以高等教育为视窗审视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潘懋元先生1980年在湖南大学讲学时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潘先生认为,教育规律是多元的和体系性的,以高等教育为视窗审视整个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两条规律是最基本的: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简称教育内部规律。教育的外部规律可以表述为“教育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也可以进一步表述为“教育要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因素制约并对这些因素的发展起作用”。教育的内部规律是指人的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必然联系与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显见的关系有三个:一个是教育与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一个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再一个是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影响诸要素的关系。教育内部规律就是这些关系与作用的总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 理解教育 科学 关系 教育内部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 技术发展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应强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共7页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说的精义,在于不仅把现代教育理解为人才培养活动,而且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从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研究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指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说的精义,在于不仅把现代教育理解为人才培养活动,而且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从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研究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指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规律。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教育理想 教育适应论 教育超越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思维与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小强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共4页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理论运用关系思维,从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和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运用关系思维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可...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理论运用关系思维,从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教育与社会和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运用关系思维来分析高等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规律 关系思维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省思 被引量:5
4
作者 阙明坤 金成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29,共4页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认识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该理论提到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符合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理论对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认识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提供了重要视角,该理论提到教育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个体的发展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符合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理论对于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转型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制约转型成效。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推进转型,建立价值认同,依靠创业型领导核心,系统开展制度创新;转型要处理好满足社会需求与促进学生发展、政府推动与院校推动、转型发展与保持特色三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地方本科院校 转型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对话和源流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枭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共6页
2020年正值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40周年。借此之际,阐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背景、运用法则和适用范围,廓清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交流对话的议题、焦点、立场和观点,辨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源流,意义特殊而重大。这一方面有... 2020年正值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40周年。借此之际,阐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出背景、运用法则和适用范围,廓清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交流对话的议题、焦点、立场和观点,辨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源流,意义特殊而重大。这一方面有助于客观把握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来龙去脉和系统论证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根基、增进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助推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 理论源流 理论根基 理论自信 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被引量:10
6
作者 方泽强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共6页
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中的"适应"应从"受制约"和"起作用"两个层面来系统理解。该理论被简单归纳为"适应论"是不合适的,这不足以揭示该理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该理论在&qu... 潘懋元"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中的"适应"应从"受制约"和"起作用"两个层面来系统理解。该理论被简单归纳为"适应论"是不合适的,这不足以揭示该理论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该理论在"社会—教育—人"的研究框架下阐述了"教育应如何发展",而非"就教育论教育",体现出系统性和辩证性。运用该理论指导高等教育实践应把握两个关键:一是高等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二是高等教育应协调"内外部关系"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 潘懋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潘懋元教授专访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洪才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48-52,126,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正式提出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大量的系统论思想。在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说中,不仅包含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包含了对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教... 20世纪80年代初,潘懋元教授正式提出了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这一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为基础,同时融合了大量的系统论思想。在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说中,不仅包含尊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包含了对认知发展规律的尊重;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说强调教育主动适应社会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两条规律"指的是整个教育,而不是单指高等教育的;"相适应"是指相互起作用,而不是单方面制约;两条规律关系是平行的,而不是上下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内外部关系规律 哲学基础 系统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间性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枭鹰 袁开源 唐德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等性、辩证共生性、共和共运性和全面协同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间性和系统间性思想,挖掘、阐明和弘扬这些间性思想有益于释放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潜能,延拓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疆域,催生多样化、系列化和一般化的间性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生态间性 系统间性 理论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术商榷的四大误区——以展立新和陈学飞开启的学术商榷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磊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9,共8页
展立新和陈学飞2013年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一期上撰文开启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学术商榷,引发了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规律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在深化人们认识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商榷误区:同一概念所表达的... 展立新和陈学飞2013年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一期上撰文开启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学术商榷,引发了国内关于高等教育规律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在深化人们认识教育规律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学术商榷误区:同一概念所表达的意义不同导致学术商榷不在同一层次;基于只言片语片面理解核心观点导致学术商榷目标偏离;"公共预设"的缺省导致隐含意义挖掘不足使得误解丛生;商榷标准的欠科学导致学术商榷难以取得应有的实际效果。要研究这些学术误区的本质和原因,努力构建科学的学术商榷规范,促进教育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学术商榷 误区 认知理性 实践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术商榷误区——以展立新和陈学飞引发的学术商榷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磊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9-71,共13页
学术商榷必须要避免陷入误区。展立新和陈学飞2013年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一期上撰文开启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术商榷,存在着诸多学术商榷中常见的误区,主要有:文本理解的误读误构问题、论据论点支撑性不足和论证方... 学术商榷必须要避免陷入误区。展立新和陈学飞2013年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一期上撰文开启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术商榷,存在着诸多学术商榷中常见的误区,主要有:文本理解的误读误构问题、论据论点支撑性不足和论证方法欠科学性等。要消除学术商榷的误区,真理必须作为学术商榷唯一标准;必须充分"明示"学术观点和充分理解学术问题;必须正确判断"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和构建科学的学术商榷标准和商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学术商榷 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争鸣: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1
作者 平和光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40,共10页
今年是潘懋元先生提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40周年,该理论自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争鸣不断。争鸣主要围绕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法、科学性、立论基础、分类标准、分类方法、表达方式等展开。这争鸣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道... 今年是潘懋元先生提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40周年,该理论自提出之日起便引发争鸣不断。争鸣主要围绕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提法、科学性、立论基础、分类标准、分类方法、表达方式等展开。这争鸣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上一道靓丽风景,理清了争鸣的关键问题,丰富了对教育规律的研究,深化了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活跃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氛围,但同时也存在基本概念不明确、未产生新的理论观点、未"吃透"对方观点、未形成良性循环、商榷的思维比较固化、缺乏历史考察等不足。未来深入研究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需要深刻理解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提出的时代背景,需要深化对规律和教育规律的理解和研究,需要争鸣者吃透对方的观点,需要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需要在加强自身合法性的维护中进行自我批评,需要强化对高等教育实践的关注,需要以问题为基点拓展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范畴,需要从社会历史规律和规律的特殊性角度来考察,需要在研究中凸显和确定"人"的立场,需要拓展研究的跨学科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高等教育适应论 学术争鸣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内适性与外适性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21
12
作者 林永柏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内适性与外适性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两个重要标准,内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预设性质量,外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检验性质量。内适性是外适性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是内适性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内适性以外适性为目标并为外适性服务,... 内适性与外适性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两个重要标准,内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预设性质量,外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检验性质量。内适性是外适性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是内适性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内适性以外适性为目标并为外适性服务,外适性以内适性为源泉并为内适性提供动力。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内适性 外适性 规律 辨证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文胜 《交通高教研究》 2002年第4期52-53,共2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高等教育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使其始终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活动中。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关系 教育系统 价值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潘懋元 余小波 +1 位作者 蒋家琼 李震声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共4页
2019年11月30日,《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就“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的主题对潘懋元先生进行了专访。潘先生认为,该《意见》的颁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9年11月30日,《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就“新时代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的主题对潘懋元先生进行了专访。潘先生认为,该《意见》的颁发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后,教育科研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存在着脱离实际和中国国情等问题。新时代的高等教育科研,应该推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不断提升教育科学研究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应当立足中国国情,增强文化自信,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学,使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界上拥有更大话语权。潘先生认为,“一枝独放不是春”,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必须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教育理论学术期刊应该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学术品格,办出特色,注重办刊质量和水平。潘先生寄语年轻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的内外关系规律运用的一个实例
15
作者 俞曙霞 黄国勋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年第2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外关系规律 潘懋元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辨析 被引量:99
16
作者 潘懋元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1-7,38,共8页
(一)概念的辨析1980年我应原第一工业机械部教育局之邀,到湖南大学为当时该部所属高等院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课,正式提出教育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 (一)概念的辨析1980年我应原第一工业机械部教育局之邀,到湖南大学为当时该部所属高等院校领导干部教育科学研究班讲课,正式提出教育两条基本规律。一条是教育外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及其它子系统——主要是经济、政治、文化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外部规律;一条是教育内部关系基本规律,指的是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它的内部各个因素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简称教育内部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教育政治 教育基本规律 相适应 高等教育理论 教育规律 教育外部规律 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因素与约束条件之间制衡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晓春教育科研小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共7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发展 制衡关系 市场经济 中国 高等教育 内在规律 科学发展观 外部条件 动力因素 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将如何存在 被引量:25
18
作者 张海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9,共7页
根据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可将未来就业岗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安全区、慢变区、危险区和结合区,并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强调弱社交、结构化和低技能的危险... 根据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可将未来就业岗位划分为四个区域:安全区、慢变区、危险区和结合区,并由此产生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强调弱社交、结构化和低技能的危险区;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创造效应则主要发生在强调强社交、非结构化和高技能的安全区;而在慢变区和结合区内,人工智能对未来就业的潜在影响兼具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是发生替代效应还是发生创造效应,主要取决于该区域内的劳动者是否具备人工智能商数,以及是否能实现人机共舞。因此,高等教育要提早谋划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教育模式,通过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失业危机。对于安全区而言,人工智能替代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并不是绝无可能;对于慢变区而言,尽管人工智能渗透的速度、深度和力度没有那么明显,但教育仍要做好随时迎接人工智能的准备;对于结合区而言,教育大有所为,关键在于让未来劳动者具备与机器协作共生的能力;对于危险区而言,高等教育依然能通过人才培养来实现产业领域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就业 人工智能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余小波 黄好 刘潇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2,共10页
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完备,内容博大精深。潘懋元先生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经历是其高教管理思想的实践基础,他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是其高教管理思想的理论支撑。潘懋元高等... 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是其高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完备,内容博大精深。潘懋元先生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经历是其高教管理思想的实践基础,他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学说是其高教管理思想的理论支撑。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术为本,争创一流和追求卓越,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高校分类定位与特色发展、教学发展与管理创新,以及教育管理干部的专业化等。潘懋元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基本特色是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宏观与微观的兼顾、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懋元 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特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如何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与展立新和陈学飞商榷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磊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23,共7页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规律理论,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必须正确处理好"逻辑性"与"历史性"的关系;规律是带有一定程度(最低程度)价值判断成份的事实判断,正确认识高等教育&qu...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规律理论,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必须正确处理好"逻辑性"与"历史性"的关系;规律是带有一定程度(最低程度)价值判断成份的事实判断,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必须正确处理好"应然"与"实然"的关系;列宁"规律是关系"的经典论断是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分类依据,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必须正确解读列宁的"规律是关系"的经典论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与高等教育的知识再生产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正确认识高等教育"适应论"必须正确区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与所谓的高等教育知识再生产理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就可能会产生对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误读和误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适应论” 内部关系规律 外部关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