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学理诠释与推进路径
1
作者 孙家明 孙丽昕 李寒梅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35,共7页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举措。运用教育政策借鉴理论分析框架,从跨国吸引、决策、实施和内化四环节重新解读改革政策。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放...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举措。运用教育政策借鉴理论分析框架,从跨国吸引、决策、实施和内化四环节重新解读改革政策。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根本上是国家整体推动“放管服”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和必然产物。但是此次改革依然是沿着“正面清单管理”思路而展开的“增量改革”,因而具有过渡性质。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走向纵深,需要重视理念共识与创新,促进改革内驱力形成;运用法治思维和工具,推进改革法治化建设;深化国际与本土对话,构建改革特色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教育政策借鉴理论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中法律保障的缺位与应对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立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33,共8页
法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落实必须依靠依法治教。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内容众多,当前,面临的最大法律难题就是改革的先行性与法律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为此,应从... 法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落实必须依靠依法治教。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涉及体制机制的改革内容众多,当前,面临的最大法律难题就是改革的先行性与法律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为此,应从法律层面界定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性质、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完善"放管服"改革的配套法律和实施细则,理顺各级政府在高等教育活动中的权限,明确高校的法人地位和权益,构建高校内部治理法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教育法律 法律保障 高校办学自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36
3
作者 刘永林 周海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6,共5页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迈入攻坚阶段,一定程度存在着有些"放"得不协调、不配套,有些"管"得不科学、不到位,有些"服"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有些高校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迈入攻坚阶段,一定程度存在着有些"放"得不协调、不配套,有些"管"得不科学、不到位,有些"服"的意识不强、水平不高,有些高校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放管服"内涵认识不清、管办评分离不够、省级教育统筹乏力、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不高。唯有进一步更精准地"放"、更有效地"管"、更优质地"服"、更有力地"接",方能实现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总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改革 简政 管结合 优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与负面清单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业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67,共15页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经历从"管办评分离"到"放管服"纵深推进,但迄今为止,推出的政策举措仍囿于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微调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正面清单的改革思路。本文澄清并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经历从"管办评分离"到"放管服"纵深推进,但迄今为止,推出的政策举措仍囿于教育行政部门放权微调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正面清单的改革思路。本文澄清并提出,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目标是依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法治精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实质性含义的改革举措在于落实三张清单: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有关高校"不得如何"的禁令性规定的"负面清单"和教育评价组织自主权的"负面清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放管服”改革 权力清单 责任清单 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内涵逻辑、困境分析及消解路径 被引量:24
5
作者 刘冬冬 闫晓丹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6期20-27,共8页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及其内在逻辑的厘清是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前提,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深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及其内在逻辑的厘清是推进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前提,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改革推进认知、推进实施和推进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困境,需要通过坚持以需求、问题和服务为导向,强化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自我改革,推进管理手段创新,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等路径来对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困境进行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高等教育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的典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春林 刘杰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50,共6页
为了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高校自主办学活力,中国中央政府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文章以2015年至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发布的153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为研究对象... 为了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高校自主办学活力,中国中央政府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文章以2015年至2021年中国中央政府发布的153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数量、政策主题、政策发布机构、政策类别、政策效力等五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政策的典型特征。研究表明,中央政府有较强和稳定的政策供给且存在年度不均衡性,政策主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及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政策制定模式,意见、方案和办法是应用较多的政策类别,政策效力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放管服”改革 政策 典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的典型特征与演进趋势——基于制度文本框架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春林 刘杰美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107,共11页
我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同时也考验高校依法治理能力。选取中央政府发布的153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理念规划层、基本制度层和操作实施层的三层次制度文本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同时也考验高校依法治理能力。选取中央政府发布的153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作为研究对象,构建理念规划层、基本制度层和操作实施层的三层次制度文本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深入分析政策的典型特征及演进趋势。研究表明:在典型特征方面,“放管服”改革政策的理念规划层可持续性程度较高、基本制度层的组织形式及主题内容合理、操作实施层对各主体的约束力较强;演进趋势方面,“放管服”改革政策的理念规划层中政策理念稳定、政策目标深化、政策范围拓展,基本制度层中政策主体多元、政策主题完善、政策客体拓展,操作实施层中行为策略协调、监督方式创新、保障措施精准。为优化我国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政策制定,理念规划层应明确政策发展定位,基本制度层要均衡政策注意力分配,操作实施层应深入推进监管方式创新,应该在宏观层面上实现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放管服”改革 典型特征 演进趋势 制度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视角下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的本质、要点与路径——兼论我国教育行政执法的重大变革 被引量:8
8
作者 廖伟伟 《重庆高教研究》 2017年第6期28-37,共10页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放管服"改革本质上是在中央政府引导下对政府行政权力重新配置与规范的过程。它是多种公权力多维博弈的过程,其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政府行政权力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博弈,另一条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 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放管服"改革本质上是在中央政府引导下对政府行政权力重新配置与规范的过程。它是多种公权力多维博弈的过程,其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政府行政权力与高校办学自主权之间的博弈,另一条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博弈。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关键在政府,要围绕公权力的依法科学配置与完善主要利益分配机制两大法律任务,采用强化高等教育立法、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规范教育行政审批等法治措施,对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省级人民政府、高校等教育行政执法主体的权责、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法律责任与监督等进行改革与完善,实现行政权力和以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依托的社会公权力运行的规范化与制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放管服”改革 “管办评”分离 教育行政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意图、效应及其深化——基于《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报告的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荣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77,共11页
当前,受政府高权管制思维和高校治理能力不足的“双重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面临着沦为政府规制强化的工具和合法化“外衣”与侵害高校自治权限的风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低下则进一步制约了“放管服”... 当前,受政府高权管制思维和高校治理能力不足的“双重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面临着沦为政府规制强化的工具和合法化“外衣”与侵害高校自治权限的风险。与此同时,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低下则进一步制约了“放管服”改革的实施。《高等教育法》第32条到第38条规定高等学校享有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呼唤政府监管模式的重塑与高等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的强化。一方面,破除管制型政府的窠臼,促进高等教育管理领域法治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增强对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监管体系的合法性控制,明确政府的法定责任,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真正实现政府权力“放得下”;将“放管服”改革纳入法治轨道,避免地方政府或某些政府部门以“放管服”为名变相设置新的审批权或其他监管权限。另一方面,强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内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高校自主办学的风险预防与管理体系及法人治理结构,充分保障高校扩权后能够“接得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改革意图 政策效应 政府规制 自主办学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令统一与因地制宜: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九省市政策文本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曹晓婕 阎凤桥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6-85,共10页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我国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一步。围绕政府与高校关系,选取我国东中西部较典型的九省(市)出台的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政策文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部分自主权下放方...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是我国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一步。围绕政府与高校关系,选取我国东中西部较典型的九省(市)出台的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政策文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在部分自主权下放方面既呈现一定趋同倾向;大学办学自主权下放和府学关系又存在着省际差异,政府对办学自主权的下放程度与所在区域高校对权力的实际接受能力有关。据此,为推动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深化改革,建议从多样化的办学格局入手,多管齐下,综合利用政府“放管服”三项职能,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办学自主权 管服 省际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管服”改革新阶段审管衔接的三重向度——营商环境、职责结构和数字政府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巍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7,共15页
“放管服”改革正从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迈向以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审管相互衔接配合的新阶段。从营商环境、职责结构和数字政府三重意义上,系统剖析了新阶段审管衔接的理论、实践与问题,阐述了其具有链接三大实践板块的纽带... “放管服”改革正从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核心,迈向以监管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审管相互衔接配合的新阶段。从营商环境、职责结构和数字政府三重意义上,系统剖析了新阶段审管衔接的理论、实践与问题,阐述了其具有链接三大实践板块的纽带价值,并提出了以整体性视角破解问题的思路和手段。面向营商环境,“审管衔接”为审批下放权力与监管承接责任提供桥梁,建设原则一致、功能相继的整体营商环境,却存在着事项脱节、考核失准、管理失调的问题;面向职责结构,“审管衔接”探索行政审批纵向分权关系与审管部门间横向协调路径,但也面临配套机制失灵、法律法规不足和协调机制落后的困境;面向数字政府建设,“审管衔接”打通“互联网+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监管”两大平台,发挥探索平台型政府功能模块间衔接机制的数字化价值,却有着事项依据不清、数据利用不深、信用使用不准的问题。破局关键在于重新审视三重向度之间的联系,建立“审管衔接”整体性评价机制,完善上下左右贯通的政府职责体系,建设国家层面的沟通衔接机制,提升信用管理中的量效关系准确性,深化以事项为核心的数字化思路,以“审管衔接”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营商环境 政府职责 数字政府 行政审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营商环境能提升代际流动性么?——基于“放管服”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12
作者 刘礼稳 郭鸿剑 谭卓瑛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88,共13页
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促进社会流动还是加剧阶层固化?本文使用CFPS2010—2020六期完整数据,利用“放管服”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了2010—2020年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放管服”改... 优化营商环境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是促进社会流动还是加剧阶层固化?本文使用CFPS2010—2020六期完整数据,利用“放管服”改革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了2010—2020年我国营商环境优化对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基准结果表明,“放管服”改革能显著提升代际流动性,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教育和就业两个渠道提升代际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营商环境改善对代际流动性的提升作用在父代教育水平较低、家庭借贷约束高的群体和新兴就业机会多的地区更显著。为此,政府应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畅通高素质人才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代际流动性 “放管服”改革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与破解策略 被引量:6
13
作者 姚荣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6,共10页
近年来,为突破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激活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然而,受行政性分权格局与内部行政关系传统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 近年来,为突破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壁垒,激活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活力,中央政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新政。然而,受行政性分权格局与内部行政关系传统的束缚,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仍然面临着政府“放不下”与高校“接不住”的两难困境。中央与地方各有关涉教部门以及高校,对于“放管服”改革的利益分歧与观念冲突,直接衍生出改革意愿不足、实质性突破缺乏与制度空间约束等问题,折射出“政策驱动型”改革模式的弊病与限度。当前,亟待统筹规范主义与功能主义两种改革进路,促进政府与高校分权从行政性分权向法律分权与功能分权转变,以实现政府依法有效监管能力与高校依法有效治理能力的协同提升,并最终破解“放管服”改革的两难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领域 “放管服”改革 行政性分权 规范主义 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来自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6
14
作者 储德银 程扬帆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65,共21页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借助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而且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并借助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税收营商环境优化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水平、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以及鼓励技术创新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中西部地区企业、非国有企业、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相对更加突出。随后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税收营商环境优化在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显著促进了企业经营规模扩大和产业链扩张。本文以上研究结论不仅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税收营商环境优化的经济效应,更是为培育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及推动企业提质增效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税收营商环境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企业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管服”改革、资源拼凑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烨 王艺伟 鲍徐涵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31,共14页
“放管服”改革是促进企业减负松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学界在“放管服”改革如何影响企业持续创新方面缺乏研究探讨。本文以国内441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中小企... “放管服”改革是促进企业减负松绑,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学界在“放管服”改革如何影响企业持续创新方面缺乏研究探讨。本文以国内441家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理论构建并实证检验了“放管服”改革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放管服”改革及三个维度(简政放权、政府监管、公共服务)皆对中小企业资源拼凑及中小企业持续创新产生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公共服务对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政府监管对资源拼凑的促进作用更显著;②资源拼凑在“放管服”改革与中小企业持续创新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探索式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比利用式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更显著;③进一步分析表明,“放管服”改革的影响效果在不同行业、不同年份及不同区域的企业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凝练了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企业持续创新 资源拼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与法治化路径——兼论《“放管服”意见》的落实形式 被引量:16
16
作者 黄宇骁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46,共9页
作为政策载体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没有法律规范的依据,对政策进行立法是使其发挥外部效力的唯一方法。公立高等学校在没有行使法律授权的行政职权时,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管理应当遵守依法治教的要求。在必要的法律事项上... 作为政策载体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并不具有普遍约束力。没有法律规范的依据,对政策进行立法是使其发挥外部效力的唯一方法。公立高等学校在没有行使法律授权的行政职权时,行政机关对其进行管理应当遵守依法治教的要求。在必要的法律事项上,行政机关必须运用法律管理高校;在任意法律事项上,行政机关可以被允许使用规范性文件对高校进行监督管理。上述规则可以用来解决《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形式问题,使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实现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法律 规范性文件 依法治教 “放管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9
17
作者 皇甫林晓 梁茜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3-79,共7页
办学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极为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从“国有公办”逐步转向多元化办学的格局。这一改革历程既是高等教育外部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也是高等教育主体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政府权责划分不... 办学体制改革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极为关键。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从“国有公办”逐步转向多元化办学的格局。这一改革历程既是高等教育外部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型,也是高等教育主体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政府权责划分不清、高校及第三方办学的力量仍然薄弱、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是制约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深化发展的现实困境。面向未来,高等教育办学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多元化、规范化与国际化并存,坚持高等教育办学多元化、深入落实高等教育领域的“放管服”改革、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规范发展以及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打开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 高等教育 办学体制改革 多元化办学 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教育“放管服”改革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炜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33,共3页
当下,教育"放管服"改革已大刀阔斧地开展,对其理性解读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的法制化、现代化进程。"简政放权"的内涵要旨在于放权去冗,政府让利于民;"放管结合"意在释放活力,尊重发展规律;"优化服务&... 当下,教育"放管服"改革已大刀阔斧地开展,对其理性解读有助于推进教育治理的法制化、现代化进程。"简政放权"的内涵要旨在于放权去冗,政府让利于民;"放管结合"意在释放活力,尊重发展规律;"优化服务"重在优化供给,提供满意服务。教育"放管服"改革的价值指向概括为:依法治教,绿色发展,走向善治。在制度经济分析视域下,教育"放管服"改革的实质是实现"中间扩散型"教育制度变迁、制度优化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教育 内涵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鋆星 李成恩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6,共11页
基于放权、管理、服务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并利用核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收敛模型、区域Moran′s I指数,分析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总体效果... 基于放权、管理、服务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并利用核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收敛模型、区域Moran′s I指数,分析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科技放管服改革总体效果持续提升,在区域层面呈现梯度效应;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总体差异显著缩小,且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全国与三大区域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均具有σ收敛特征,支持β收敛机制;科技放管服改革效果还表现出高—低或者低—高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提出应从完善顶层设计、健全多层次市场调节体系、推行智慧化科技服务模式等方面入手,赋能科技放管服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管服改革 时空演变 空间集聚 地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姚凤民 王培圣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8,共1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的营商软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17、2018年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优化企业的营商软环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2017、2018年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且主要通过优化营商软环境如制度软环境与人才软环境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对非国有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服务业企业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而言,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正效应更加明显。本研究拓展了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对微观企业作用的成果,也丰富了财税政策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文献,为后续深化改革提供了参考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 营商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