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织构及析出物的演变行为 被引量:8
1
作者 樊立峰 项利 +1 位作者 唐广波 仇圣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486-3491,共6页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 对低温法生产的以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高温退火过程进行了中断实验,借助EBSD及TEM技术对高温退火连续升温过程中织构与析出物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800℃时ODF图出现高斯织构组分,但强度很弱,高斯晶粒偏离角在10°以上;950~1000℃时高斯晶粒异常长大,偏离角3~6°;高温退火过程析出物主要有球形、规则立方形及不规则多面体形3种形貌,由于渗N的影响,Zener因子先增大再减小,并且析出物在高斯晶界前沿优先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斯织构 二次再结晶 析出物 Zener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磁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浩 李长生 +1 位作者 蔡般 Nkwachukwa Chukwuchekwa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71-1574,共4页
试验研究了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矫顽力、相对磁导率、巴克豪森噪声等磁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球刻痕处理后,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明显降低,矫顽力下降,8 mm球刻痕过后铁损值与矫顽力分别下降16.2%和14.7%,且铁损... 试验研究了球刻痕法对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矫顽力、相对磁导率、巴克豪森噪声等磁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球刻痕处理后,高磁感取向硅钢的铁损明显降低,矫顽力下降,8 mm球刻痕过后铁损值与矫顽力分别下降16.2%和14.7%,且铁损和矫顽力均随刻痕间距降低而减少.刻痕后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磁导率在高磁感应强度下明显上升,刻痕后巴克豪森噪声值明显降低,经过对比分析确定8 mm为球刻痕的最佳刻痕间距.从磁畴观察、细化磁畴的原理等方面解释了细化磁畴对高磁感取向硅钢性能的影响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刻痕 高磁感取向硅钢 铁损 巴克豪森噪声 矫顽力 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付兵 项利 +1 位作者 仇圣桃 成国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4,共5页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 概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究现状。从流程工序特点、热履历、组织与抑制剂控制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相对传统板坯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该流程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技术优势 技术难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片励磁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汤浩 仇宇舟 +3 位作者 张书琦 李金忠 田宇 陈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59-967,共9页
为确定不同类型取向硅钢片应用于特高压变压器时的励磁性能,对普通高磁感和经激光刻痕磁畴细化的2类取向硅钢片试样的单位铁损、磁化特性曲线、激磁功率曲线和磁致伸缩率4项基础磁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对采用2类硅钢片设计成的单相双柱... 为确定不同类型取向硅钢片应用于特高压变压器时的励磁性能,对普通高磁感和经激光刻痕磁畴细化的2类取向硅钢片试样的单位铁损、磁化特性曲线、激磁功率曲线和磁致伸缩率4项基础磁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对采用2类硅钢片设计成的单相双柱旁轭式特高压变压器铁芯时的空载损耗和空载电流进行了计算,对2类硅钢片制造成的1 000 k V特高压变压器主体变整机的空载损耗、空载电流、励磁特性曲线和空载噪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经激光刻痕磁畴细化的国产0.27 mm取向硅钢较同厚度进口高磁感取向硅钢片的样品,单位铁损及特高压变压器整机空载损耗小,空载附加损耗系数相近,而两类硅钢样片的磁化电流和磁致伸缩率与特高压变压器整机空载励磁电流和空载噪声无对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变压器 高磁感取向硅钢 特性 单相双柱旁轭式铁芯 通密度 空载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常化工艺中间冷却制度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颜建新 樊立峰 +1 位作者 仇圣桃 齐渊洪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0,37,共5页
借助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常化工艺的中间冷却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化后试样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在60℃/s冷速下组织最均匀;在合适的冷却制度下常化板表层保留了强的Goss织构,它深入到1/4厚度处,... 借助电子背散射(EBSD)技术对AlN为主抑制剂的Hi-B取向硅钢常化工艺的中间冷却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化后试样均发生了完全再结晶,在60℃/s冷速下组织最均匀;在合适的冷却制度下常化板表层保留了强的Goss织构,它深入到1/4厚度处,并且形成对Goss织构有利的强{554}<225>织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常化 斯织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磁感取向硅钢研究开发的关键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明波 谭磊 +4 位作者 李上民 胡捷 邹红 熊必润 张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110,共8页
综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在稀土微合金化设计、抑制剂形成、渗氮处理、表面绝缘涂层和激光刻痕等关键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目前这些关键工艺环节研究还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关键工艺环节研究未来的发展思... 综述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在稀土微合金化设计、抑制剂形成、渗氮处理、表面绝缘涂层和激光刻痕等关键工艺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目前这些关键工艺环节研究还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高磁感取向硅钢关键工艺环节研究未来的发展思路,尤其指出需要加强激光刻痕技术与表面涂层技术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稀土微合金化 抑制剂 渗氮处理 表面涂层和激光刻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器模型的特高压变压器饱和励磁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宇 高波 +2 位作者 粟茂 汤浩 吴广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2-149,共8页
为弥补目前仿真计算和变压器整机试验对特高压变压器饱和励磁特性研究的不足,选取进口和国产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片分别进行标准试样的基础磁性能测试,并分别搭建与特高压变压器结构相同、磁通密度等效的变压器铁心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变... 为弥补目前仿真计算和变压器整机试验对特高压变压器饱和励磁特性研究的不足,选取进口和国产的高磁感取向硅钢片分别进行标准试样的基础磁性能测试,并分别搭建与特高压变压器结构相同、磁通密度等效的变压器铁心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变压器饱和励磁特性检测系统,对测试得到的标准试样的基础磁性能和变压器模型的过励磁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压变压器硅钢铁心模型在过励磁条件下,变压器模型的励磁特性与标准试样的基础磁特性变化的关系不完全符合计算公式;电压波形能保持基本的正弦波形态,空载电流畸变严重,各高次谐波的比重相比增大;采用的同规格的进口和国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片的标准试样的基础磁性能基本一致,对应的变压器铁心模型的饱和励磁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变压器 高磁感取向硅钢 铁心模型 饱和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向硅钢制备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8
作者 宁旭 王艳丽 +1 位作者 梁永锋 林均品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取向硅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铁芯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传统厚板坯工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双辊薄带连铸工艺。传统的厚板坯工艺是工业生产取向硅钢的主要方法,其按加热... 取向硅钢作为一种重要的铁芯材料,在电力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生产工艺及技术特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传统厚板坯工艺、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及双辊薄带连铸工艺。传统的厚板坯工艺是工业生产取向硅钢的主要方法,其按加热温度又可分为板坯高温加热、板坯中温加热以及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其中板坯低温加热工艺具有加热温度低、能耗少、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工业生产高磁感取向硅钢的主流技术。根据取向硅钢的发展历史,对取向硅钢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较为详细地概述了传统板坯高温加热、中温加热和低温加热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成分体系以及工艺特点,重点综述了板坯低温渗氮工艺,并对取向硅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取向硅钢 高磁感取向硅钢 抑制剂 应强度 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氮温度对取向硅钢抑制剂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骆新根 郭小龙 +2 位作者 高洋 陈文聪 丁哲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采用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分别于660、770、900℃三个温度下进行渗氮试验。借助SEM、EDS、EPMA等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渗氮温度下硅钢中"获得抑制剂"的析出行为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较低的渗氮温度有利于钢中渗氮量的... 采用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Hi-B钢),分别于660、770、900℃三个温度下进行渗氮试验。借助SEM、EDS、EPMA等技术,对比研究了不同渗氮温度下硅钢中"获得抑制剂"的析出行为及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较低的渗氮温度有利于钢中渗氮量的提高;660、770℃下渗氮试样表层的析出相主要为Si_3N_4,而900℃下渗氮试样表层析出相主要为(Al,Si)N。660℃下渗氮形成的Si_3N_4析出相最多,分布于晶内和晶界处,770℃下渗氮形成的Si_3N_4主要分布于晶界处,而900℃下形成的Si_3N_4大部分已经转化为(Al,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渗氮 渗氮温度 抑制剂 SI3N4 (Al 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制备低温Hi-B钢织构的演变及Goss晶粒的发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兵 项利 +2 位作者 乔家龙 刘静 仇圣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3-180,共8页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结合同步脱碳与渗氮工艺所制备的低温Hi-B钢,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研究了流程工序中主要织构组分及其含量、分布的演变特征,探讨了位向较为准确的Goss取向晶粒的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热轧与... 针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结合同步脱碳与渗氮工艺所制备的低温Hi-B钢,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X射线衍射技术系统研究了流程工序中主要织构组分及其含量、分布的演变特征,探讨了位向较为准确的Goss取向晶粒的发展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热轧与常化板均以{001}〈110〉—{112}〈110〉的α织构为主,且沿板厚方向织构分布不均匀,板中与标准{110}〈001〉位向差不大于5°的高斯晶粒基本位于整个板厚的1/10~1/4处,含量仅约为0.1%。冷轧板以{001}〈110〉—{223}〈110〉的α织构为主,且取向密度明显增大。经835℃同步脱碳与渗氮处理后,渗氮板中{001}〈120〉、{114}〈481〉与{110}〈001〉织构的取向密度及晶粒含量明显提升,α织构的取向密度及晶粒含量大幅降低,但板中与标准{110}〈001〉位向差不大于5°的高斯晶粒的分布位置及含量基本未发生变化。同时与渗氮板中其他取向晶粒相比,位向差不大于10°的Goss取向晶粒在尺寸、数量和Σ3—Σ9晶界含量方面均不占优势,但在高能晶界含量方面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即在Goss取向晶粒发生二次再结晶的初始阶段,高能晶界可能会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经高温退火后,磁性能优异的成品板主要为单一的高斯织构,同时高斯织构聚集的锋锐程度较高,且其与标准{110}〈001〉位向的偏离角约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磁感取向硅钢 薄板坯 同步脱碳与渗氮 织构 Goss晶粒 能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