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温控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裴亮 代萍 +2 位作者 何坤 吴震宇 陈建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0-94,共5页
运用可靠度理论,考虑大气温度和关键混凝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拱坝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并将其作为随机变量,以控制拱坝施工期坝体最高温度为例构建坝体最高温度控制功能函数,采用响应面法解决功能函数无法显式表达的问题,从而建立拱坝... 运用可靠度理论,考虑大气温度和关键混凝土参数的不确定性对拱坝温度场、应力场的影响,并将其作为随机变量,以控制拱坝施工期坝体最高温度为例构建坝体最高温度控制功能函数,采用响应面法解决功能函数无法显式表达的问题,从而建立拱坝施工期坝体温控失效概率和可靠度指标求解新模式。计算结果显示,与蒙特卡罗法计算结果的相对差别不超过8.36%。新方法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时可避免大规模的数值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 温度控制 不确定性 可靠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压混凝土拱坝诱导缝等效强度双参数断裂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小刚 宋玉普 +1 位作者 王学志 吴智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5-271,共7页
对两种尺寸碾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了断裂试验,获得了荷载和裂缝口张开位移P-M全曲线及荷载和加载点位移P-δ全曲线,分析了碾压混凝土的断裂参数、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和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等一系列空白参数.运用双K和双G断裂理论,分... 对两种尺寸碾压混凝土三点弯曲梁进行了断裂试验,获得了荷载和裂缝口张开位移P-M全曲线及荷载和加载点位移P-δ全曲线,分析了碾压混凝土的断裂参数、临界有效裂缝长度和临界裂缝尖端张开位移等一系列空白参数.运用双K和双G断裂理论,分别建立了碾压混凝土拱坝诱导缝等效强度的非线性断裂模型和断裂能量分析模型,从非线性应力场和能量释放率角度明确了诱导缝的起裂、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的计算方法,对两种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相互比较,并用有限元和沙牌拱坝的工程实际观测值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给出了拱坝诱导缝的最佳布置间距、设置位置等.实践证明,该模型可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诱导缝的设计水平,且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模型 等效强度 诱导缝 双参数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 能量分析模型 张开位移 三点弯曲梁 能量释放率 断裂试验 断裂参数 断裂理论 裂缝尖端 裂缝长度 计算方法 失稳扩展 计算结果 布置间距 工程实际 沙牌拱坝 设置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河谷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分缝形式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汪罗 陈媛 李茜希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0-165,共6页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西部地区形成了许多狭窄河谷,对于这些狭窄河谷,修建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具有节约水泥用量、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速度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而狭窄河谷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在施工及运行期可能会因为过大温度应力从而产生... 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西部地区形成了许多狭窄河谷,对于这些狭窄河谷,修建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具有节约水泥用量、简化施工工艺、加快施工速度和工程造价低等优点。而狭窄河谷碾压混凝土高拱坝在施工及运行期可能会因为过大温度应力从而产生危及坝体安全的贯穿性裂缝,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在坝体上设置结构缝。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为132 m,为世界级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根据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得出坝体需设缝的必要性。随后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建立立洲碾压混凝土拱坝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探讨、评价各分缝方案中在正常运行期坝体的应力、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超载至模型失稳破坏,研究不同分缝形式下坝体的开裂破坏特性,找出一种相对较优的坝体分缝方案,以期能为工程的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河谷 碾压混凝土拱坝 分缝形式 模型试验 诱导缝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基固结灌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罗畅 冯骏驰 +1 位作者 董康乾 燕军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2-115,119,共5页
为保证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浇筑施工进度及坝基固结灌浆质量,需要进行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对试验区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依据地质条件编制了固结灌浆试验方案,对灌浆前后透水率、单位注灰量、抬动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左... 为保证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浇筑施工进度及坝基固结灌浆质量,需要进行坝基无盖重固结灌浆试验。对试验区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依据地质条件编制了固结灌浆试验方案,对灌浆前后透水率、单位注灰量、抬动变形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左、右岸坝基及右岸断层裂隙带3个试验区平均透水递减率分别为96.7%、81.8%、73.4%,各孔压水透水率均呈不断减小的趋势;3个试验区平均单位注灰量递减率分别为64.7%、12.6%、66.4%,各孔单位注灰量均呈不断减小的趋势;3个试验区各孔段压水透水率均小于3.0 Lu;各孔段均未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抬动变形。这些结果表明了此次固结灌浆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结灌浆 高碾压混凝土拱坝 三河口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