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切削力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继明 侯晓莉 +2 位作者 张波 刘杰 刘荣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7,73,共5页
通过用PCD刀具对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切削力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背吃刀量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增大背吃刀量时主切削力和进给力... 通过用PCD刀具对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车削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和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切削力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背吃刀量是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增大背吃刀量时主切削力和进给力都显著增大;增大进给量也使主切削力增大,但其影响小于背吃刀量;而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很小。所建切削力经验公式可作为切削加工该复合材料时切削用量选择及切削力控制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车削试验 切削力 经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刀具车削加工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切削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侯晓莉 李言 +2 位作者 杨振朝 袁启龙 石珣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探索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对该类材料进行大直径薄壁回转类零件的车削加工。采用四种不同刀具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切削参数及不同刀具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深... 为探索高硅氧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对该类材料进行大直径薄壁回转类零件的车削加工。采用四种不同刀具进行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切削参数及不同刀具材料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进给量,而切削速度的影响很小。当切削速度为119.32 mm/min、进给量为0.1 mm/r、背吃刀量为0.5 mm时,为最优切削参数。Ti-Al-Si-N纳米涂层硬质合金和超硬材料F2HX无涂层硬质合金刀具适合于低速加工,而PCD刀具则适合于高速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酚醛树脂复合材料 硬质合金刀具 PCD刀具 切削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姜卫陵 赵云峰 罗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54,共4页
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 (PTFE)复合材料的含胶量、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环境湿度等多种因素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上述因素影响下 ,其介电常数在... 对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 (PTFE)复合材料的含胶量、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环境湿度等多种因素对其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增强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在上述因素影响下 ,其介电常数在 2 .90~ 3.30的范围内变化 ,其中环境湿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 PTFE 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氧玻璃纤维过滤网易割冒口隔片在铝合金上的应用
4
作者 王晓江 田广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6,共1页
对高硅氧玻璃纤维过滤网作为铸造铝合金铸件的易割冒口隔片进行了实验 ,并从工艺上作了改进。不仅冒口易于割除 ,而且克服了玻璃纤维过滤网发气量大的缺点 ,生产中使用方便。
关键词 玻璃纤维 过滤网 易割冒口隔片 铝合金 铸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B改性酚醛/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张麟 李瑞珍 +2 位作者 杨学军 马飞 李文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3-37,共5页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密度、隔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GB的分布。结果表明,HGB均匀分散在纤维束...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酚醛树脂(PF),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复合材料烧蚀性能、密度、隔热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电子显微镜观察了HGB的分布。结果表明,HGB均匀分散在纤维束与纤维束之间的树脂胶液中;适量的HGB可提高复合材料炭化层强度,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烧蚀能力;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氧-乙炔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最低,分别为0.091 mm/s和0.066 9 g/s,比未添加HGB的降低了35.9%和20.1%;复合材料的密度随HG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综合比热容、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分析,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综合隔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玻璃微珠 酚醛树脂 复合材料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砂粒度对高硅氧纤维母体玻璃中B_2O_3挥发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新年 田鹏 +4 位作者 郭宏伟 贺祯 张红林 程飞 郭晓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6,共4页
SiO2-B2Ox-Na2O系统是熔制高硅氧玻璃纤维常用的母体玻璃系统,该系统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常产生B2O3严重挥发的现象.作者采用石英砂、硼酸、纯碱为原料高温熔制高硅氧玻璃,分析了石英砂对高硅氧玻璃中B2O3挥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 SiO2-B2Ox-Na2O系统是熔制高硅氧玻璃纤维常用的母体玻璃系统,该系统玻璃在熔化过程中常产生B2O3严重挥发的现象.作者采用石英砂、硼酸、纯碱为原料高温熔制高硅氧玻璃,分析了石英砂对高硅氧玻璃中B2O3挥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英砂粒度越小,高温熔制过程组成中的B20。挥发越小,粒度为300~360目的石英砂可以有效地将B2O3。挥发量降低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挥发 石英砂粒度 玻璃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麟 刘峰 +1 位作者 杨长红 贺西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27,共5页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钡酚醛树脂(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PF反应活性以及对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的加入使体... 采用高强中空玻璃微珠(HGB)改性钡酚醛树脂(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采用预浸料模压工艺制备了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层压板。研究了HGB含量对PF反应活性以及对PF/高硅氧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线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HGB的加入使体系活性降低;随着HGB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先提高再降低,当HGB质量分数为5%时,PF/高硅氧布/HGB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81.6 MPa,压缩强度为110.5 MPa,弯曲强度为141 MPa,剪切强度为16.6 MPa,比PF/高硅氧布体系分别提高了12.86%,16.07%,21.50%和7.80%;加入适量的HGB可提高体系的尺寸稳定性。复合材料断口形貌电镜分析表明,加入HGB会阻挡断裂裂纹继续扩展,使裂纹方向发生偏移,从而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空心玻璃微珠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高碳酚醛树脂基烧蚀复合材料制备与成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俊华 李锦文 +3 位作者 张清辉 高延杰 李传校 魏化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常规性能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等对模压高碳酚醛树脂进行表征,通过模压成型分别制备了碳纤维和高硅氧纤维增强模压高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测试了不同成型压力下两种复合材料... 采用常规性能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等对模压高碳酚醛树脂进行表征,通过模压成型分别制备了碳纤维和高硅氧纤维增强模压高碳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测试了不同成型压力下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烧蚀性能,最后通过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密实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模压高碳酚醛树脂苯环上以邻位取代为主,其游离酚和游离醛含量较低,180℃的凝胶时间低于50 s,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快速模压成型工艺;该树脂分子量小,对纤维的浸润性好,适宜的固化温度为(190±5)℃,900℃的残炭率可达67.13%。随成型压力增加,碳纤维和高硅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均逐渐提高,但当成型压力大于45 MPa后,增加趋势变缓;当成型压力为45 MPa时,两种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耐烧蚀性能,其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06 8 mm/s和0.055 9 g/s,高硅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116 4 mm/s和0.070 8 g/s。通过超声无损检测方法可以初步判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密实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酚醛树脂 纤维 纤维 增强 成型压力 力学性能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守臻 张泉 +6 位作者 王晓立 马开宝 辛全友 李大勇 齐风杰 张海燕 徐晓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0-64,共5页
以自制的酚醛树脂(PF)为基体,玻璃纤维布(GFC)、高硅氧玻璃纤维布(HSGFC) 和碳纤维布(CFC)为增强体,采用铺层模压法制备了PF/GFC,PF/CFC 和PF/HSGFC 复合材料,并在200~800℃范围内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温... 以自制的酚醛树脂(PF)为基体,玻璃纤维布(GFC)、高硅氧玻璃纤维布(HSGFC) 和碳纤维布(CFC)为增强体,采用铺层模压法制备了PF/GFC,PF/CFC 和PF/HSGFC 复合材料,并在200~800℃范围内对复合材料进行了高温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温度对这3 种复合材料失重率和力学及烧蚀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当处理温度高于400℃后,3 种复合材料的失重率随处理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其中,PF/CFC 的失重率最大,而PF/GFC 的失重率最低;但800℃下3 种复合材料的失重率均在10% 以下.随处理温度升高,3 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总体上均先增大后减小,当处理温度为400℃达到最大,烧蚀性能具有与力学性能相反的变化趋势.在400℃的处理温度下,PF/GFC 的弯曲强度、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最高,拉伸强度最低;PF/CFC 的压缩强度、拉伸强度最高,线烧蚀率最低;而PF/HSGFC 的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最低,其质量烧蚀率也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玻璃纤维 玻璃纤维 纤维 复合材料 温处理 力学性能 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质金属杂质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防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守臻 魏化震 +3 位作者 李大勇 袁君 罗长宏 王晓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6-59,共4页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方法研究了掺杂铸钢砂杂质的酚醛树脂/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X射线透射可以明显地显示铸钢砂的透射影像。复合材料的烧蚀率随着杂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 采用氧-乙炔烧蚀试验方法研究了掺杂铸钢砂杂质的酚醛树脂/高硅氧布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结果表明,X射线透射可以明显地显示铸钢砂的透射影像。复合材料的烧蚀率随着杂质粒径的减小而增加,随着杂质含量的减少而减小;掺有杂质的试样烧蚀后出现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铸钢砂 烧蚀率 X射线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穿钢针对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防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开宝 高守臻 +3 位作者 李大勇 罗长宏 王晓立 刘凯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16,共3页
采用烧蚀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了贯穿钢针对高硅氧纤维纱/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蚀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初步探讨了贯穿钢针对... 采用烧蚀率作为综合评价指标,研究了贯穿钢针对高硅氧纤维纱/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射线对烧蚀前的试样进行了无损检测。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蚀后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测试,并初步探讨了贯穿钢针对复合材料烧蚀防热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贯穿钢针增大了复合材料的烧蚀率,但不会发生烧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酚醛树脂 贯穿钢针 烧蚀率 X射线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烧蚀复合材料用纤维的对比 被引量:3
12
作者 齐风杰 李锦文 +4 位作者 张清辉 张俊华 李传校 高守臻 刘忠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对比了T–700碳纤维(T–700 CF),高硅氧玻璃纤维(HSGF),S–2高强玻璃纤维(S–2高强GF),连续玄武岩纤维(CBF)4种纤维的密度和拉伸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等测试技术对这4种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组... 对比了T–700碳纤维(T–700 CF),高硅氧玻璃纤维(HSGF),S–2高强玻璃纤维(S–2高强GF),连续玄武岩纤维(CBF)4种纤维的密度和拉伸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差示扫描量热及热重等测试技术对这4种纤维的表面形貌、化学组成、比热容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对比。结果表明,T–700 CF,HSGF,S–2高强GF和CBF 4种纤维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T–700 CF<HSGF<S–2高强GF<CBF,拉伸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SGF<S–2高强GF<CBF<T–700 CF,T–700 CF的拉伸弹性模量最高,而S–2高强GF的断裂伸长率最高。T–700 CF的直径最小,CBF的表面最粗糙。在相同温度下,200℃以前T–700 CF和CBF的比热容基本一致,200℃以后4种纤维的比热容由小到大的顺序为S–2高强GF<HSGF<CBF<T–700 CF。在相同温度下,4种纤维的失重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BF<S–2高强GF<HSGF<T–700 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700碳纤维 玻璃纤维 S–2玻璃纤维 连续玄武岩纤维 烧蚀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江伟辉 周健儿 +1 位作者 胡行方 吴国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33-1238,共6页
研究了二种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烧蚀材料1#中的高硅氧玻璃纤维在模拟烧蚀后仍保持其纤维形态不变,并且大、中、小纤维以适当的配比结合,使得纤维堆积密度增大,从而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烧蚀材料2#具有蜂窝夹心结构,在... 研究了二种烧蚀防热材料的显微结构.研究表明:烧蚀材料1#中的高硅氧玻璃纤维在模拟烧蚀后仍保持其纤维形态不变,并且大、中、小纤维以适当的配比结合,使得纤维堆积密度增大,从而能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烧蚀材料2#具有蜂窝夹心结构,在蜂窝中填充的低密度材料是由50~100μm的空心玻璃球所组成的,这赋予它密度低、隔热性能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蚀防热 烧蚀材料 显微结构 玻璃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问题的研究
14
作者 王君 吕慧 王光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6,共5页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 /酚醛树脂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和碳纤维 /酚醛树脂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复合时 ,两者层间常出现严重脱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发现 ,导致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的主要原因为高硅氧玻璃布 /酚醛树脂缠绕层固化成型时的残余应力及...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 /酚醛树脂缠绕成型复合材料和碳纤维 /酚醛树脂模压成型复合材料复合时 ,两者层间常出现严重脱粘。本文通过实验分析发现 ,导致两种复合材料层间脱粘的主要原因为高硅氧玻璃布 /酚醛树脂缠绕层固化成型时的残余应力及中间层的影响。通过降低固化温度 ,减慢升温速率 ,减少富树脂层厚度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层间脱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氧玻璃纤维布/酚醛树脂 纤维/酚醛树脂 残余应力 复合材料 粘接 层间脱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烧蚀材料选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大勇 高延杰 +3 位作者 罗长宏 张克石 魏化震 孔国强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7-43,共7页
为解决某总体单位提出的某战术导弹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结构及热环境工况要求,进行了扩散段用烧蚀材料试验对比筛选。对短切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和高硅氧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材料的拉伸... 为解决某总体单位提出的某战术导弹火箭发动机喷管扩散段结构及热环境工况要求,进行了扩散段用烧蚀材料试验对比筛选。对短切碳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和高硅氧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预浸料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材料的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线烧蚀率,制备产品样件进行水压爆破试验,分析不同纤维长度以及不同纤维种类对产品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发动机地面静试研究扩散段烧蚀材料适用情况。结果表明,虽然酚醛树脂/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耐烧蚀性能均优于酚醛树脂/长丝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但在发动机温度低于2 000℃、固体粒子含量较多且燃气流速度较大的部位,酚醛树脂/短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冲刷性能较差,无法满足使用要求,酚醛树脂/长丝高硅氧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耐烧蚀及抗冲刷性能更优异,可满足使用要求。进一步探讨了在特定热、力环境下不同纤维增强体烧蚀材料的热防护机理机制,通过发动机试验进行了选材方案验证,为特定热环境烧蚀材料选用提供了理论及应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玻璃纤维 喷管扩散段 烧蚀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