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青海贵德盆地高砷低温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廖媛
马腾
陈柳竹
田春燕
施俊杰
-
机构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1-126,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2157,4083074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10CB428802)
+3 种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45110003)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62602)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4-003-0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CUGL100501)
-
文摘
文章以青海贵德盆地为研究区,在分析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采集21组水样,进行了常规化学组分、砷及氢氧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1)高砷低温地热水的水温由于受到中生代印支期花岗岩岩浆余热通过基底隐伏断裂供给的影响,达到16.3~68.5℃,远高于盆地多年平均气温,其砷含量在10.4~35.4μg/L,主要赋存于新近系贵德群承压自流水中;(2)盆地高砷地热水的pH较高,均大于8.2,氧化还原电位显示负值,为还原环境,水化学类型复杂,占主导的阳离子是(Na++K+)和Ca2+,阴离子是HCO3-;(3)高砷地热水δ18O和δD的范围分别为-10.90‰~-12.32‰和-70.1‰~-84.4‰,氘盈余(d)值为12.78‰~15.02‰,说明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4)相较于内蒙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和云南腾冲地区高砷高温地下水,贵德盆地高砷低温地热水也赋存于碱性还原环境,但TDS较低,水化学类型不同,这与当地的地质背景有关;(5)盆地的地热异常不仅促进了地下水中砷水平和垂直迁移,与高温伴生的偏碱性的还原环境也加剧了地热水中砷的释放,最终导致水中砷浓度增加。
-
关键词
贵德盆地
高砷低温地热水
水化学特征
-
Keywords
Guide basin
arsenic geothermal water of low-temperature
hydr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P314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